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簡稱北市大博愛)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是臺北市立大學的主校區,設有3個學院。原址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為1895年創校的芝山巖學堂。
北市大博愛校區位處博愛特區內,交通極為便捷,周邊亦有重要中央行政機關(總統府、法務部、中央銀行等)、觀光景點(中正紀念堂、西門町等)以及文教機構(國家圖書館、北一女中)。
歷史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時期校徽
沿革
- 1895年(明治28年),芝山巖學堂創立。
- 1896年:搬遷至南門,並改制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於現址。
- 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 1927年:5月,易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南門校區,日籍學生就讀)、另設「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二師範學校」(芳蘭校區,臺籍學生就讀)(即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前身)。
- 1943年:與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合併(原第二師範收本科生,原第一師範收預科及女子部),改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 1945年:5月,學校遭美軍轟炸,校舍幾乎全毀。
- 1945年:戰後,同年12月25日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僅招收女生。
- 1964年:升格為「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即極負盛名的『女師專』。
- 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女師專改隸臺北市,改名為「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 1979年:開始招收男生,易名為「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簡稱市北師)。
- 1987年:升格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 2005年8月1日,改名「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成立教育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及理學院。同年改名為教育大學者尚有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等五所原師範學院。
- 2013年8月1日,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合併為「臺北市立大學」。原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之校區改稱「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1]。
市北教大史
校訓
- 無私謂之「公」Justice
- 無欺謂之「誠」Sincerity
- 無怠謂之「勤」Diligence
- 無華謂之「樸」Simplicity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訓》,《校徽》,《校歌》。
歷任校長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時期
|
任次 |
姓名 |
任職時間 |
備註
|
1
|
町田則文
|
1896年9月—1900年4月
|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
2
|
本田嘉種
|
1900年4月—1900年8月
|
|
3
|
田中敬一
|
1900年8月—1906年9月
|
|
4
|
持地六三郎
|
1906年9月—1907年5月
|
|
5
|
本莊太一郎
|
1907年5月—1911年2月
|
|
6
|
隈本繁吉
|
1911年2月—1919年6月
|
|
7
|
太田秀穗
|
1919年6月—1922年6月
|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
8
|
志保田鉎吉
|
1922年6月—1931年8月
|
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
9
|
濱武元次
|
1931年8月—1937年4月
|
|
10
|
大浦精一
|
1937年4月—1945年8月
|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
11
|
任培道
|
1945年11月—1953年8月
|
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 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
|
12
|
秦則賢
|
1953年9月—1955年8月
|
|
13
|
鄭昭懿
|
1955年8月—1964年7月
|
|
14
|
熊芷
|
1964年9月—1969年8月
|
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 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
15
|
孫沛德
|
1969年8月—1984年6月
|
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
|
16
|
陳榮華
|
1984年6月—1986年7月
|
|
17
|
毛連塭
|
1986年7月—1994年2月
|
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
代理
|
蔡秋來
|
1994年2月—1995年3月
|
|
18
|
林永喜
|
1995年3月—1998年2月
|
|
19
|
吳清山
|
1999年2月—2002年5月
|
2002年2月—2002年5月為代理校長
|
20
|
鄧國雄
|
2002年5月—2005年7月
|
2005年5月—2005年7月為代理校長
|
代理
|
林公欽
|
2005年8月—2005年12月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
21
|
劉源俊
|
2006年1月—2008年7月
|
|
22
|
林天祐
|
2008年8月—2013年2月
|
2008年2月—2008年7月為擔任代理校長,
2013年2月因病辭世,劉春榮教授代理校長至原任期結束。
|
代理
|
劉春榮
|
2013年2月—2013年7月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
|
臺北市立大學時期
校園
象徵
- 菩提樹:位於該校行政大樓一角之大菩提樹,為該校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在,樹齡超過百年,目前已列入臺北市政府列管保護樹木,是該校精神信仰之一。(該樹為夫妻樹,但在2009年2月及2009年7月相繼因褐根病遭到伐除,但校方單位仍在原處保留半截樹身以做紀念。)
- 創立三十(六)周年碑:位於菩提樹旁,創立三十年部份計算為自日治時期大正14年(西元1925年)起算,但於民國40年(西元1951年)被塗改成創立六週年,目前塗改痕跡仍完整保留。
- 建國做人碑:位於行政大樓前草地。
- 國師院百年紀念碑:1995年由畢業校友捐贈,代表該校歷經國語學堂、師專、師範學院三個階段百年來的變化。
- 大榕樹:位於該校正門警衛室旁兩棵大榕樹,是該校自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有,至今樹齡已超過百年。
- 校歌鐘聲:該校自前任校長劉源俊上任開始,使用校歌旋律做為該校鐘聲,成為該校一大特色。
- 台北城城牆石:堆放於圖書館旁,是現在僅存的清朝台北城城牆石。
設施
|
|
- 操場及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
- 行政大樓(T)
- 菩提樹(學校招牌老樹,因褐根病遭到伐除,但在原處仍保留半截樹身以做紀念)
- 圖書館
- 老榕樹
- 松苑(男生宿舍)
- 梅苑(女生宿舍)
- 中正堂(B)
- 科學館(S)
- 藝術館(A)
- 音樂館(M)
- 勤樸樓(C)
- 公誠樓(G)
- 室內游泳池
- 室內體育場
- 屋頂網球場
- 屋頂高爾夫練習場(2012年完工)
|
- 學生餐廳(又稱地下餐廳,地餐)
- 吾印良品
- 全家便利商店(購物九折優惠,每日營業至晚上11點)
- 虹橋書店
- 佳香燒臘
- 拉亞漢堡
- 迦南園
- 就飲
- 天王自助餐
|
教學單位
參考資料
- ^ 市教大、市體院 8月併為「台北市立大學」[永久失效連結]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