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 Adler 约1913年 摄
出生 (1851-08-13 ) 1851年8月13日黑森大公国 阿尔蔡 逝世 1933年4月24日(1933歲—04—24 ) (81歲)美国纽约市 墓地 美国纽约州霍桑 欢喜山公墓(Mount Pleasant Cemetery) 教育程度 哥伦比亚大学 (BA)海德堡大学 (PhD)职业 教授 知名于 伦理文化运动 配偶 Helen Goldmark (结婚)[ 1]
菲利克斯·阿德勒 (Felix Adler;1851年8月13日—1933年4月24日) [ 2] 是一位德裔美国 政治和社会伦理学家、宗教领袖和社会改革家,伦理文化运动 的创始人。 [ 3]
生平
他出生于黑森大公国 阿尔蔡 ,是猶太教改革派 领袖塞缪尔·阿德勒 和亨利埃塔·法兰克福的儿子[ 4] [ 5] 。菲利克斯六岁时,因父亲成为纽约伊曼纽尔圣殿 首席拉比 ,全家从德国移民到美国。[ 6]
阿德勒就读于哥伦比亚文法预科学校(Columbia Grammar & Preparatory School),187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 毕业[ 4] [ 7] ,1873年在海德堡大学 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8] 。
当阿德勒二十三岁回到纽约时,他被邀请去伊曼纽尔圣殿布道,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拉比。他的“未来的犹太教”(The Judaism of the Future)理论震惊了会众,因为他一次都没有提到神 ,而提出犹太教是全人类的道德宗教。这次布道是他在伊曼纽尔圣殿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布道。[ 6]
1874年,他父亲的会众帮阿德勒在康奈尔大学 找到一个教职,担任希伯来和东方文学的教授[ 4] 。他很受学生欢迎,与学生讨论了他新颖的宗教思想、当代的劳工斗争和权力政治。他因其观点而被攻击为无神论者,1876年康奈尔大学拒绝接受支付阿德勒工资[ 6] 。1902年,阿德勒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和社会伦理学系主任,并在那里任教直至1933年去世。
纽约伦理文化学会
1876年,26岁的阿德勒对他的伊曼纽尔圣殿布道进行进一步阐释。1876年5月15日,他重申需要一种没有仪式或信条的宗教,用来统一人类的道德行为[ 9] 。废除神学、将有神论者 、无神论者 、不可知论者 和自然神论者 团结在一起在当时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不久,阿德勒开启了系列周日讲座。1877年2月,在伊曼纽尔圣殿的约瑟夫·塞利格曼(Joseph Seligman)的帮助下,阿德勒成立了伦理文化学会(Society of Ethical Culture)。 [ 6]
阿德勒主张“要行动,不要信条”(deed, not creed),相信善行是伦理文化的基础。1877年,学会组织了一支护士队伍,探访贫困地区的病人[ 6] 。1878年,该协会为劳工阶层建立了一所免费幼儿园[ 10] ,后来发展成伦理文化菲尔德斯顿学校(Ethical Culture Fieldston School),阿德勒一直担任校长直至去世。
阿德勒于1904年担任全国童工委员会(National Child Labor Committee)的首任主席。1917年,阿德勒在公民自由局(Civil Liberties Bureau,后来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任职。1928年,他成为美国哲学协会 东部分会主席。他也曾是全国都市联盟 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理论
阿德勒在康德 和黑格尔 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原创的哲学。他拒绝康德的形而上学,但接受康德对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的强调,并结合了他自己的想法,如自我实现。他比约翰·杜威 更早开始关注“人的问题”。虽然他的思想具有实用主义 倾向,但本质上是“一位具有巨大实践改革热情的道德理想主义者”,主张道德完美主义 。[ 8]
阿德勒的伦理学既追求普遍原则,也考虑道德特殊主义。阿德勒认为,道德法则本身应当适用于所有人,只是需要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8]
他认为美德的目的必须是美德本身,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美德;结果主义 尤其是功利主义 在伦理学中是不合适的,因为它试图以定量标准判断定性标准。阿德勒反对商业主义 ,认为“当今世界的病因是商业至上”。[ 8]
作品
书籍
文章
参考文献
引用
^ Seigel, Micol. Helen Goldmark Adler . Jewish Women: A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Jewish Women's Archive. March 1, 2009 [November 21,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7-27).
^ Bowden, Henry Warner. Dictionary of American Religious Biography 2nd.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3: 9 –10. ISBN 9780313278259 .
^ Glazer, Nathan . American Judaism . Chicago History of American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57. [页码请求 ]
^ 4.0 4.1 4.2 Johnson 1906
^ Warner Bowden, Henry. Adler, Felix . American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November 7, 2022] . ISBN 978-0-19-860669-7 . doi:10.1093/anb/9780198606697.article.0800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6-23).
^ 6.0 6.1 6.2 6.3 6.4 Radest, Howard B. Toward Common Ground: The Story of the Ethical Socie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 Milestones of Thought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York: Fredrick Unger Pub. Co. 1969: 14 &c [2023-07-23 ] . ISBN 978080445773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7-23).
^ Columbia College Today . www.college.columbia.edu. [2022-02-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7-23).
^ 8.0 8.1 8.2 8.3 Adler, Felix (1851-1933). Routledge . 2001. ISBN 9780415936729 .
^ This day, Mar 15, in Jewish history . Cleveland Jewish News. (原始内容 存档于May 19, 2014).
^ Wollons, Roberta. Antler , 编. Changing Education: Women as Radicals and Conservators. Suny Series in Constructive Postmodern Though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1990: 51–68. ISBN 9780791402337 .
来源
Beach, Chandler B. (编). Adler, Felix . The New Student's Reference Work . Chicago: F. E. Compton and Co. 1914 (英语) .
Berkon, Sue. Who Was Felix Adler? . Ethical Culture Fieldston School.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6-02-13).
Bridges, Horace James (编). Aspects of Ethical Religion: Essays in Honor of Felix Adler on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His Founding of the Ethical Movement, 1876, by His Colleagues reprint. Books for Libraries Press. 1926. ISBN 9780836901610 .
Hoad, John. Ethics To Live By: Ideas and Their Action Consequences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6-03).
Johnson, Rossiter (编). Adler, Felix . The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America 1 . Boston, Mass.: American Biographical Society: 59. 1906 [November 1, 202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7-23) –通过en.wikisource.org (英语) .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 的内容。
Kraut, Benny. From Reform Judaism to Ethical Culture: The Religious Evolution of Felix Adler. Cincinnati: Hebrew Union College Press. 1979.
Sloan, Lauren. Ethical Culture Focuses on Creating a Humane World . Austin Area Interreligious Ministries.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5-01-16).
Smith, Harriet Knight. The History of the Lowell Institute . Boston: Lamson, Wolffe and Co. 1898 –通过Internet Archive .
Felix Adler . Brooklyn Society for Ethical Culture.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6-01-10).
Felix Adler . transcendentalists.com. [2023-07-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12-01).
Humanist History: An Overview . hfsd.info.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7-08-11).
Society for Ethical Culture . Answers.com. [2023-07-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0-1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