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森-阿尔滕堡
萨克森-阿尔滕堡(德語:Sachsen-Altenburg)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的一个邦国。1603年由萨克森-魏玛分出,1672年绝嗣,归于萨克森-哥达,形成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1825年,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绝嗣,阿尔滕堡归于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1826年,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将本土交给萨克森-迈宁根,改称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亡,1920年成为魏玛共和国图林根州的一部分。 1603年第一次分封1485年,根据莱比锡分割条约,韦廷王朝的领地被一分为二。萨克森选侯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次子恩斯特继承了迈森北部、图林根南部、维滕贝格和选侯的职位。在宗教战争期间,该支逐渐倾向支持新教。最终,在1547年,萨克森选侯的头衔,被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剥夺。 被废黜选侯之位的约翰·弗里德里希一世得到了魏玛作为领地。于是他以魏玛为大本营,发展了他家族的力量。约翰·弗里德里希一世于1554年去世,他的两个儿子瓜分了他的土地。次子约翰·威廉成为萨克森-魏玛公爵,得到了魏玛、哥达、阿尔滕堡等领土。 约翰·威廉的领土被他的两个儿子再次瓜分:长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得到阿尔滕堡;次子约翰得到魏玛和耶拿。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去世后的第二年,1603年,他的四个儿子成为阿尔滕堡的共同统治者,将阿尔滕堡从萨克森-魏玛分出成为独立的公国。 1672年,萨克森-阿尔滕堡绝嗣。萨克森-哥达公爵恩斯特一世作为萨克森-阿尔滕堡末代公爵的堂姐夫得到了该公国。1680年,恩斯特一世的长子将他的领土整合为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公国。 1826年第二次分封![]() 1825年,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绝嗣,为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和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瓜分。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得到阿尔滕堡。1826年,恩斯廷系诸邦国领地重新划分。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将本土交给萨克森-迈宁根,只保留阿尔滕堡,改称萨克森-阿尔滕堡。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公爵弗里德里希成为第一任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 萨克森-阿尔滕堡1831年实行宪法,1833年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1867年加入北德意志邦联。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 1918年德国革命推翻了君主制,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成为萨克森-阿尔滕堡自由州,并于1920年并入图林根自由州。 行政区划1826年起的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分为一市三县:
历代公爵列表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第一次分封)
萨克森-哥达公爵兼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公爵见条目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 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公爵兼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
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第二次分封)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家族首领
1991年,随着格奥尔格·莫里茨的去世,萨克森-阿尔滕堡绝嗣。 历代首相列表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