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羅·巴倫
薩羅·巴倫(Salo Wittmayer Baron;1895年5月26日—1989年11月25日),是奥地利猶太裔美国历史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犹太历史学家”[1]。 巴倫从193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直到1963年退休[2] 生平![]() 薩羅·巴倫出生在加利西亚的塔尔努夫,时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现屬波兰。薩羅·巴倫出身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是加利西亚犹太上層階級。巴倫父亲是銘银行家,也是犹太人社区的主席。 巴倫的母语是波兰语,但他会20种语言,包括意第绪语、希伯来语、法语和德语,并以能够在没有笔记的情况下用五种语言进行学术演讲而闻名。 1920年在维也纳犹太神学院接受拉比任命。同時,1917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23年获得法律博士学位。 1926 年,他在维也纳的犹太师范学院 (Juedisches Paedagogium) 开始了教学生涯。隨後,在拉比斯蒂芬·塞缪尔·怀斯劝说下,前往纽約犹太神学院任教。 [1] [3] 1929年,巴倫獲得哥伦比亚大学犹太历史、文学和制度的Nathan L. Miller教席,成為美国犹太研究的濫觴。[4][3] 1933年,经济学研究生Jeannette Meisel就其论文,受巴倫指導。1934年,兩人结婚,Jeannette成为巴倫学术工作的協力者。 “在鼎盛时期,他和他的妻子是一种伙伴关系,”赫茨伯格評道: “她帮助他完成了每一本书,一起合著几本专着。”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薩羅·巴倫经营Jewish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Inc.。1947年,该组织成立,旨在收集和分配欧洲美国占领区的无人继承的犹太人财产。成千上万的书籍、档案和礼仪物品被分发到以色列、美国等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 [5] 1961年4月24日,巴伦教授在耶路撒冷对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中作证。薩羅·巴倫解释了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的历史脈絡。他进一步解释,在他的出生地塔爾努夫,战前有2萬名犹太人,但在希特勒的屠殺之后,只剩下不超过 20 人,包含他的父母和姐姐便在那里被杀。 [1] 此外,薩羅·巴倫还维护和强化二战前后的犹太社区。1950年至1968年間,巴倫在哥伦比亚大学领导以色列和犹太研究中心(Center of Israel and Jewish Studies)。 巴倫在歐美、以色列的許多大學獲得榮譽學位。[1] 1964年,巴倫獲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6] 1989年,巴倫在纽约市去世,享年94岁。哥伦比亚大学犹太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薩羅·巴倫教席为纪念他而设立。 學術成就Yosef Hayim Yerushalmi評價薩羅·巴倫是“20世纪最伟大的犹太历史学家”。 [1] 巴倫夫婦的代表作是《犹太社会宗教史》 (A Social and Religious History of the Jews)。最初是一系列讲座,后来变成了 1937年的三卷犹太史,此後還有修订版。 巴倫教授一生致力於此書。 薩羅·巴倫反对“充滿淚水的猶太史”。海因里希·格赖茨是19世纪犹太历史学家,認為犹太人歷史的主要元素是苦难和精神成就。而1975年的采访中,巴伦说:“苦难是 [犹太人] 命运的一部分,但一次又一次的喜悦和最终的救赎也是如此。” [1] [7] 巴伦教授还努力以犹太历史的宗教面向還原犹太人生活的全貌,并犹太人的历史置入更广泛的历史中。 [1] 著作列表
參見参考註腳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