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增熹
趙增熹(英語:Chiu Tsang Hei,1967年3月7日—),香港音樂製作人,主要從事香港流行歌曲幕後工作,包括唱片監製、編曲、作曲、演唱會音樂總監、電影配樂等。多年來替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林憶蓮、李玟、劉德華、李克勤等製作過不少經典金曲、專輯、演唱會。他亦是香港城市管弦樂團及社企「大台主」之創立人[1],香港管弦樂團之客席指揮。 背景趙增熹就讀於香港名校聖若瑟小學及聖若瑟書院[2][3]。六歲開始學習鋼琴,自小熱愛古典音樂,夢想是成為指揮家。他亦是校內口風琴隊成員,經常參加校際音樂節比賽,多次獲得冠軍。至中四時才開始接觸流行音樂,熱衷於夾 Band、開辦聯校音樂會。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第八級樂理證書。[4]中學會考取得2A(A.Maths及生物)1B3C的不錯成績原校升講中六,可惜由於過分沈迷舉辦聯校音樂會,A-Level 成績未能為他考上香港大學音樂系。[5][6][7] 1986年為參加新秀歌唱比賽的朋友鋼琴伴奏,在試音時得到黎小田賞識,獲邀加入華星唱片公司出任製作助理。入職不到一年時間,19歲的他已獲得編曲的機會,首支編曲作品為張國榮其後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的《有誰共鳴》。此後繼續為梅艷芳、呂方、杜德偉等作品擔任編曲,並開始作曲工作。 張國榮離開華星時,曾詢問趙增熹是否有興趣轉做他的助手,但他婉拒了,理由是他想繼續跟隨黎小田學做音樂。[8] 1989年,趙增熹跟隨恩師黎小田離開華星,加入黎氏創立的世紀唱片,開始監製工作,首批監製的歌手為李建達、麥潔文。[9] 1991年,趙以自由身身份加入許愿旗下的星工廠,與許愿創立星音樂及共同製作了多張專輯,其中包括林憶蓮之《野花》、《不如重新開始》,後者主打歌《不如重新開始》更為趙奪得了第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最佳編曲獎」。 和音配唱亦是趙增熹早期的另一個身份,曾在梅艷芳、張國榮、張學友等歌手的專輯及演唱會上擔任和音,更與林憶蓮、倫永亮以「林永熹詩歌班」名義,為林、倫及梁漢文的歌曲合唱和音。[10][11][12] 整個90年代,趙增熹為不少熱門歌曲擔任編曲[原創研究?]當中有不少是張學友、陳慧嫻的作品,包括《祇想一生跟你走》、《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兒也謝了》、《紅茶館》、《飄雪》。 1994年憑電影《金枝玉葉》,首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1997年,張學友的金牌監製歐丁玉,邀請趙增熹擔任由張學友主演的音樂劇《雪狼湖》的指揮。此音樂劇非常成功,在香港連開四十二場,成為全城焦點,亦打破了香港歷史的演出記錄,至今仍舊是香港演出場次的記錄保持者。 同年,趙增熹憑《甜蜜蜜》、《嫲嫲帆帆》及《色情男女》同時獲提名1996年度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後以《甜蜜蜜》奪得此獎項而聲明大噪。[13]那年趙增熹三十歲,巧合地應驗了十年前張國榮曾說趙「三十歲必定會做出成績」的預言。[8][14] 此後趙增熹繼續憑多部電影配樂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包括《玻璃之城》、《安娜瑪德蓮娜》、《千言萬語》及 2021年的《梅艷芳》。 在梅艷芳、黎明等演唱會上擔任過和音及琴手後,90年代中期,趙增熹開始擔任演唱會音樂總監,歌手包括王菲、李克勤、葉蒨文、陳慧嫻、鄭秀文、陳慧琳、容祖兒等,當中由1996年開始擔任劉德華之音樂總監至今已超過25年。 2000年起為李克勤監製一系列《演奏廰》為主題的演唱會及專輯,均大獲好評,業界內外均掀起回响。[原創研究?] 2005年起,對流行和古典音樂都十分熟悉[原創研究?][15]的趙增熹獲邀出任香港管弦樂團每年舉辦的「港樂流行音樂會」系列的音樂總監及音樂顧問,更多次擔任管弦樂團的指揮,包括2014年和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的《廸士尼90周年音樂會》、2015年與日本殿堂級歌手玉置浩二合作的《Koji Tamaki Premium Symphonic Concert》、以及2021年與傳承愛樂合作的音樂會《光影回憶:電影中的美麗與哀愁》等等。 2012年開始,趙增熹為香港旅遊發展局重點節目《除夕倒數詠香江煙花匯演》、《除夕倒數煙火音樂匯演》等創作主題音樂至今。2019年為香港藝術館「未開館‧先開鑼」主旋律創作計劃擔任指導音樂家。2014年更獲邀為香港電台及香港青年協會的萬人音樂會擔任創新健力士世界紀錄見證人,其專業廣為業界及大眾所認同。 趙亦曾為無線電視人氣唱歌比賽節目《超級巨聲》及《星夢傳奇》擔任評審,其對参賽者一針見血而不慍不火的批評大受觀眾歡迎。[15] 進入2010年,趙增熹開始將工作重心放在音樂推動發展及教育上。 2011年成立香港城市管弦樂團,旨在推動古典樂的發展,亦為有志演奏的音樂人提供多一個演出平台。[4] 2016年成立社企「大台主」音樂及多媒體文化種子計劃,走訪不同中學和大專院校,舉行免費講座及招募,為有志以音樂作專業的年青人,免費提供培訓,讓學生全面了解幕後製作音樂的知識,指導學生如何運用科技以最少成本一手包辦音樂製作、以至行銷。並提供平台,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鼓勵年輕音樂人成為香港音樂行業未來的「大台主」。[16] 個人生活生於潮州人家庭,有三個姐姐,三個妹妹。父親做出入口公司,母親經營成衣加工廠 ,家住跑馬地。中五時趙父親因病過世。趙的父母皆反對他玩音樂,但趙最終仍決意要走上音樂路。[8][13] 趙增熹在華星時期認識了比他年長八歲的太太,是高層李進的秘書。拍拖兩年,廿二歲結婚,育有一子一女。細女已成為一名醫生,大仔則在趙增熹的工作室從事音樂製作工作。 除音樂外,趙增熹亦擅長打羽毛球,早於中學時代,已代表學校打校際比賽。曾多年擔任羽毛球大使,更有參加全港羽毛球公開比賽。[17][18] 物理學亦是趙增熹所熱愛的,他曾於訪問中透露,他至今仍在修讀物理和數學的課程,來理解和探索宇宙的奧秘。[19] 音樂作品
電影配樂電影配樂
電視劇集配樂
演唱會音樂總監趙增熹曾擔任以下歌手演唱會的音樂總監:(包括但不限於) 唱片監製趙增熹曾擔任以下歌手的唱片監製:(包括但不限於) 電影配音/配唱作品配音
配唱 外部連結注釋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