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论,又稱電離說,是1884年由瑞典化学家斯凡特·阿伦尼乌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1],该理论认为在解离出的正离子全是H+化合物为酸;解离出的负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该理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理论,但是它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它把酸与碱只限制為水溶液,在非水溶液中无法判定酸碱,无法解释一些物质本身不含H+(例如:AlCl3 氯化铝)或OH(例如:Na2CO3碳酸钠)却在水溶液中呈酸性或碱性等。

参见

参考资料

  1. ^ Svante Arrhenius, 1884, Recherches sur la conductivité galvanique des électrolyt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ockholm, Royal publishing house, P.A. Norstedt & söner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