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F族引擎
鈴木F族引擎是1970年代起日本鈴木公司開發製造的往復式汽油引擎,排氣量自0.5L至1.1L不等,大部份搭載於該公司所生產的輕型車。若不計入後文所敘的F8B型,1994年後逐漸由鈴木K族引擎替代。 沿革與概要此族引擎源起第二代鈴木Jimny外銷專用(LJ80系),1972年開發之際乃鈴木第一具汽車四衝程循環引擎。後來該公司惟恐搭載二衝程循環引擎的第四代鈴木Fronte無法通過新制的昭和50年度汽車廢氣排放標準[1],遂以直列四缸、四衝程循環的F8A型為基礎,修改成直列三缸、排氣量543c.c.的F5A型,於是F5A型逐漸廣泛搭載於其他車種。 F族引擎的特徵在於上死點附近,汽缸蓋和活塞皆有心形凹陷(即燃燒室),油氣燃燒時形成渦漩狀而加快燃燒速度。但是這個特殊的構造並未使用於多汽門結構的型式。此族引擎的共同點為:直列型四衝程循環,凸輪軸以正時皮帶驅動,以及冷卻方式皆為水冷。 F5A型排氣量543c.c.的F5A型引擎,缸徑62.0mm、衝程60.0mm,馬力依據不同的調校程度分別為:
F5A型(SOHC)
車型:
F5A型(SOHC化油器式無中冷器渦輪增壓)車型:
F5A型(SOHC渦輪增壓無中冷器)
車型:
F5A型(SOHC渦輪增壓附中冷器)
車型:
F5A型(SOHC 3汽門機械增壓)
車型:
F5A型(DOHC 4汽門)
車型:
F5A型(DOHC 4汽門渦輪增壓附中冷器)
車型:
F5B型排氣量547c.c.的F5B型為直列三缸SOHC的設計,屬於F5A型的短衝程版本,缸徑65.0mm、衝程55.0mm。 F5B型(SOHC 12汽門)
車型:
F5B型(DOHC)
車型:
F5B型(SOHC 12汽門渦輪增壓附中冷器)可輸出最大馬力58hp / 6,500rpm、扭力峰值7.4kg·m / 4,000rpm,可和三速自排或五速手排變速箱組合,同時也可選擇前輪驅動和全時四輪驅動的模式。
車型:
F5B型(DOHC 12汽門渦輪增壓附中冷器)可輸出最大馬力64hp / 7,500rpm、扭力峰值7.8kg·m / 4,000rpm,可和三速自排或五速手排變速箱組合,同時也可選擇前輪驅動和全時四輪驅動的模式。
車型:
F6A型F6A型的排氣量是657c.c.,缸徑65.0mm、衝程66.0mm,採取直列三缸的佈局;按照不同的配置區分成許多亞型。 F6A型(SOHC)
車型:
F6A型(SOHC 4汽門)
車型:
F6A型(SOHC渦輪增壓無中冷器)
車型:
F6A型(SOHC渦輪增壓附中冷器)可和三速自排或五速手排變速箱組合,同時也可選擇前輪驅動和全時四輪驅動的模式。
F6A型經歷過不同程度的調校,最大馬力及扭力分別如下所示:
車型:
F6A型(DOHC 4汽門渦輪增壓附中冷器)可輸出最大馬力64hp / 6,500rpm、扭力峰值8.7kg·m / 4,000rpm,可和三速自排或五速手排變速箱組合,同時也可選擇前輪驅動和全時四輪驅動的模式。
車型:
F6A型(DOHC 12汽門渦輪增壓附中冷器)此亞型渦輪增壓引擎可分成二種:第一種搭配16位元之ECU,可產生64ps / 6,500rpm的最大馬力、10.5kg·m / 3,500rpm的最大扭力;第二種則配合舊式8位元ECU,可輸出最大馬力64ps / 6,000rpm、扭力峰值10.0kg·m / 4,000rpm。
車型:
F6B型(DOHC 4汽門渦輪增壓附中冷器)排氣量658c.c.的F6B型[3]之缸徑65.0mm、行程49.6mm、壓縮比8.3:1,採直列四缸、DOHC之設置,最大馬力64ps / 7,000rpm,扭力峰值8.4kg·m / 3,500rpm。
車型:
F8A型(SOHC)排氣量797c.c.的F8A型乃是該公司第一具四衝程引擎,缸徑62.0mm、行程66.0mm、壓縮比8.7:1,採取直列四缸、SOHC的設計。最大馬力22kW / 5,000rpm,扭力峰值55N·m / 3,000rpm-3500rpm。車型:
此外,中國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現已與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合併)曾在1980年以F8A型引擎為基礎,研發重製為「DA462型」引擎[4],仍採水冷式直列四缸四衝程SOHC的佈局設計,可輸出最大馬力35ps / 5,500rpm、最大扭力52.5N·m / 3,500rpm。車型:
F8B型(SOHC)排氣量796c.c.的F8B型也是四衝程、SOHC、水冷式的設計,但為直列三缸。缸徑68.5mm、行程72.0mm、壓縮比8.7:1,搭配三國DIDS 2430型化油器可輸出最大馬力29.5kW / 5,500rpm、扭力峰值59N·m / 3,000rpm。車型:
F8C型(SOHC)排氣量796c.c.的F8B型也是四衝程、SOHC、水冷式的設計,但為直列三缸。缸徑68.5mm、行程72.0mm、壓縮比8.7:1,搭配化油器可輸出最大馬力49ps / 6,000rpm、扭力峰值71.5 N·m / 4,000rpm。南韓大宇汽車基於此具引擎,1991年開發出S-TEC型引擎。車型: 車型:
F8D型(SOHC)F8D型由馬魯蒂鈴木公司開發製造,其機械參數與F8B型相同,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箱可輸出最大馬力48bhp / 6,000rpm、扭力峰值69N·m / 3,500rpm。車型:
F10A型(SOHC)排氣量970c.c.的F10A型屬於直列四缸SOHC之構造,缸徑65.5mm、衝程72.0mm,最大馬力45hp / 5,500rpm,扭力峰值7.5kg·m / 3,000rpm。1996年中國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現已與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合併)曾以F10A型引擎為基礎,研發重製成DA465型引擎[5],仍採水冷式直列四缸四衝程SOHC的佈局設計,可輸出最大馬力55ps / 5,300rpm、最大扭力72N·m / 4,000rpm。至於1992年在臺灣上市的福特好幫手Pronto,搭配單管下吸式化油器和五速手排變速箱後的最大馬力55ps / 5,300rpm、扭力峰值9.1kg·m / 3,200rpm。車型:
F10D型(SOHC)排氣量1,061c.c.、直列四缸、SOHC構造的F10D型引擎乃自2001年起由馬魯蒂鈴木公司開發製造,專門供應印度國內市場。缸徑68.50mm、行程72.00mm、壓縮比10.0:1,供油系統採MPFi多點噴射,可輸出62ps / 6,000rpm的最大馬力及85.0N·m / 3,200rpm的最大扭力。後來換裝32位元的ECU後,馬力小昇至64ps。由於無法通過歐盟四期汽車廢氣排放標準,2009年9月馬魯蒂鈴木宣佈此具引擎將自2010年起退役。車型:
內部連結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