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埃克納![]() 霍格·埃克納(Hugo Eckener 德語發音:[ˈhuːɡo ˈɛkənɐ])(1868年8月10日—1954年8月14日)。德國航空技術專家、齊柏林飛艇製造公司的經營者和工程師,曾多次負責格拉夫-齊柏林飛艇的飛行,其中包括環球一周的成功飛行。因爲他堅持反對納粹政權的政治立場,被納粹政權列入到黑名單。 個人生平早年霍格·埃克納出生於弗倫斯堡,父親是一家雪茄工廠的負責人,弟弟亞歷山大·埃克納是一個畫家。 霍格·埃克納年輕時代喜歡在波羅的海海上航海,通過航海所掌握的氣象知識為他以後從事飛艇事業起到了很大作用。大學時代,他在萊比錫大學學習心理學,之後進入了法蘭克福匯報成爲通信報道員,並對齊柏林飛艇一號(LZ1)、二號(LZ2)的首次飛行進行了報道。最初,他對飛艇這個新型運載工具批評態度,但是卻被斐迪南·馮·齊柏林所充滿的事業熱情所打動,成爲了為齊柏林飛艇進行宣傳報道的非專業人士。後來,他也對飛艇事業產生了興趣,並成爲該公司的正式員工。之後,他很快顯示出了他的才幹,被任命爲飛艇艇長。1911年5月16日在駕駛LZ8號首次飛行的時候,由於試圖在強風中起飛,在起飛過程中艇身撞到了機庫墻壁,雖然造成了損傷,但是飛艇還是成功起飛了。 一戰期間及魏瑪共和國時期在一戰期間以及戰後,霍格·埃克納擔任飛艇教官。公司創始人斐迪南·馮·齊柏林於1917年3月8日去世,接任公司運營的負責人阿爾弗萊德·克斯曼認爲飛艇製造風險巨大,他主張停止製造飛艇,轉向有更大經濟效益的其他領域,而主張堅持製造飛艇的霍格·埃克納與他發生了爭執。結果,霍格·埃克納的意見占了上風,符腾堡博登湖的飛艇工廠得以繼續運營生產,阿爾弗萊德·克斯曼也因此而辭職。 一戰結束後,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埃克納所希望能製造跨越大西洋洲際飛艇的計劃遭到禁止。在這種情況下,他説服了美國政府和德國政府,以戰爭賠款的方式為美國海軍生產“洛杉磯號飛艇”得到了許可。1924年,埃克納親自駕駛該飛艇飛往美國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洛杉磯號飛艇”也成爲了美國海軍運行時間最長的飛艇。 1925年,埃克納獲得了利奥波第那科學院頒發的“科特纽斯獎”。 魏瑪共和國時期,由於無法得到政府的資金幫助,埃克納不得不為建造“格拉夫-齊柏林飛艇”籌措資金。“格拉夫-齊柏林飛艇”完工之後,1928年10月,在埃克納的指揮下,“格拉夫-齊柏林飛艇”的處女航飛往美國。在飛行途中,當接近百慕大時遇到了風暴,飛艇受到損壞,埃克納發出了求救信號,美國海軍準備出動艦船實行救援,但在埃克納沉著冷靜地操作下以及艇員們在風暴中奮力搶修設備,飛艇最終幸免遇難並安全抵達美國。在美國,埃克納受到了熱烈歡迎,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在白宮接見了埃克納一行人員(參見英文維基百科:格拉夫-齊柏林飛艇航行史)。 在這之後,埃克納又指揮了“格拉夫-齊柏林飛艇”飛越北極以及環球一周的首次航行。1931年,埃克納獲得了國際航空聯合會頒發的“FAI航空金質獎章”。這使他成爲了魏瑪共和國時期最受歡迎的人。爲此,他曾經一度有意參加1932年德國總統選舉,但是考慮到興登堡繼續出面競選,因而打消了參選的念頭。 納粹德國期間1933年納粹政權上臺之後,他表示出對納粹政權的極大厭惡,不斷公開抨擊納粹政權,並曾經拒絕將法蘭克福的機庫出借給納粹集會使用。爲此,他成爲了納粹政權眼裏不受歡迎的人。 在埃克納執掌公司期間,秉持安全第一的飛行原則,創下了飛行10,000英里無事故的安全記錄。然而,1930年代中期,納粹政權將公司實行了國有化,並剝奪了埃克納的經營權,啓用了討好納粹政府的管理人員和駕駛員,而這些公司高層人員爲了配合納粹政府的政治宣傳,在執行飛行任務時,往往無視埃克納制訂的安全守則,爲此,埃克納與駕駛“興登堡號飛艇”的艇長恩斯特·雷曼多次發生爭執。1937年5月6日的“興登堡號空難”,結束了埃克納所保持零事故的安全記錄。 納粹德國期間,儘管埃克納一直公開反對納粹政權,導致了他被納粹政權剝奪了公司的經營權和被列入黑名單,但在其他方面並沒有受到迫害,因此他安然地度過了納粹統治期。 二戰之後1945年,戰爭結束之後,埃克納的所在地屬於法國占領區,他與約翰尼斯·魏爾合夥創辦了一家當地報刊“Südkurier”。埃克納為德法合作撰寫文章。 1945年11月,埃克納被指控與納粹政權合作,1947年法國占領軍判處他繳納10萬帝國馬克的罰款。爲此,很多知名人士紛紛為埃克納鳴不平而請願,1948年7月法院判埃克納無罪。 此外,他一度參與了固特异公司的大型堅固飛艇的研發計劃,但無果而終。 除此之外,埃克納也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他的家鄉弗倫斯堡議會中,有不少丹麥裔的議員主張與弗倫斯堡與丹麥合并。在1951年的一次演説中,埃克納站在大多數德國人的立場上,勸告這些議員在邊境問題上要放寬胸襟而不要小肚鷄腸[1]。 1954年8月14日,在他迎來86歲生日的4天之後,埃克納於弗倫斯堡逝世。 注釋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