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16日,剛從義大利的敵方領地回來休整的東薩里步兵團第1營 戰鬥巡邏隊。照片中央的士兵手中拿著的就是霍金斯手榴彈
75號反戰車手榴彈 (英語:Grenade, Hand, Anti-Tank, No. 75 ),又稱霍金斯手榴彈 (Hawkins grenade ),為英軍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的一款反戰車 手榴彈 。敦克爾克大撤退 後,英軍研發了一系列手榴彈供英國陸軍 和英国国民军 使用,霍金斯手榴彈即為其中之一。該款手榴彈在1942年首次投入作戰,用途在設計上也比73號手榴彈 或黏性炸彈 等舊型手榴彈更多。
霍金斯手榴彈外型為長方形,長、寬為150毫米(5.9英寸)和75毫米(3.0英寸),內部裝有約0.45公斤(0.99磅)的炸藥。當有載具壓過手榴彈時,手榴彈的化學引信會釋放酸性物質觸發高靈敏性的化學物質,以此引爆手榴彈內的炸藥。多顆霍金斯手榴彈能夠擊毀戰車或打斷它們的履帶,除此之外也能當作炸藥使用。英國和美國陸軍 皆有採用霍金斯手榴彈,前者持續使用到1955年,後者則以霍金斯手榴彈研發出自己的M7反戰車地雷 。
研發過程
法國戰役 結束後,英國遠征軍 自1940年5月26日起到6月4日,陸續從敦克爾克的港口撤離 ,德軍對大不列顛發動入侵 的可能性大增[ 3] 。然而英軍的狀態並不足以抵禦德軍入侵英國本土,敦克爾克大撤退後的幾周裡,英國能夠部屬的部隊僅有27個師[ 4] 。英軍的反戰車炮大量短缺,他們之前從法國撤退時,在當地拋棄了840門反戰車炮,本土可用的反戰車炮僅剩167門;同時反戰車炮的炮彈也極度不足,甚至士兵在訓練時,都被禁止使用炮彈[ 4] 。
由於上述的問題,為了供英國陸軍和英国国民军 擊退德國裝甲載具,許多新的反戰車武器陸續被研發出來[ 5] 。其中許多都是反戰車 手榴彈 ,且大多都能在短時間內製造出來,同時造價也十分低廉[ 6] 。例如73號手榴彈 ,該款手榴彈內部裝滿了TNT炸藥,尺寸則比保溫瓶小一些。或是常被稱作「黏性炸藥」的74號反坦克手榴彈 ,其外層塗有高黏性的物質,以沾黏在載具上[ 7] 。霍金斯手榴彈在1942年開始投入作戰,在設計上也具有更多用途[ 8] 。
設計
霍金斯手榴彈的外型為長方形,長和寬大約為150毫米(5.9英寸)以及75毫米(3.0英寸)[ 9] ,重量約1.02公斤(2.2磅)[ 8] 。手榴彈使用的爆炸藥通常重約0.45公斤(0.99磅)[ 9] ,多以阿芒拿爾炸藥 或是TNT 製成[ 2] 。手榴彈上方有一個蓋子,下面有一個能夠插入化學引信的地方,能夠用來引爆手榴彈[ 8] [ 9] 。當有載具開過手榴彈時,載具的重量會把蓋子和引信壓破,接著釋放出酸性物質到一種高靈敏的化學物質,藉此引爆手榴彈的炸藥[ 9] 。霍金斯手榴彈能夠跟一般的反坦克手榴彈一樣,往載具的方向丟擲進行攻擊,也能夠當作反坦克地雷 放置使用。[ 8] 。配合雷管 或是導爆索 使用,也能把霍金斯手榴彈當作炸藥來使用[ 2] 。使用手榴彈時,軍方建議不要距離目標太遠,用來攻擊躲藏在壕溝裡的目標較為合適,而要攻擊裝甲載具時,最好攻擊引擎所在的位置,或是裝甲較薄的後側和兩側[ 10] 。
服役歷史
華萊士·斯特羅伯爾 中尉 與盟軍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 司令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談話的畫面。華萊士左小腿上則綁著一個霍金斯手榴彈
霍金斯手榴彈在1942年投入使用,於1955年自英國陸軍中退役。美國陸軍 則根據霍金斯手榴彈,自行研發出M7地雷 [ 2] 。有一種用法是把霍金斯手榴彈間隔2英尺(0.61米)串在一起,然後橫放在道路上來攻擊裝甲載具[ 11] 。這種攻擊方式對戰車履帶十分有效[ 12] ,甚至手榴彈的數量足夠的話,還能夠癱瘓一輛中型戰車[ 13] 。此外,霍金斯手榴彈還有其他用途,例如在牆上開洞[ 1] ,或是利用它體積小的優勢,能夠輕易地放置到鐵路上引爆,藉此破壞鐵軌[ 9] 。
使用方
參見
資料來源
^ 1.0 1.1 Rottman, World War II Infantry Anti-Tank Tactics , p. 43
^ 2.0 2.1 2.2 2.3 2.4 2.5 Rottman, World War II Infantry Assault Tactics , p. 25
^ Mackenzie, p. 20
^ 4.0 4.1 Lampe, p. 3
^ Hogg, pp. 237-239
^ Mackenzie, p. 92
^ Hogg, pp. 239-240
^ 8.0 8.1 8.2 8.3 Bishop, p. 214
^ 9.0 9.1 9.2 9.3 9.4 Hogg, p. 240
^ Hogg, p. 241
^ Rottman, World War II Infantry Anti-Tank Tactics , pp. 61-62
^ Bull, p. 32
^ Lowry, p. 16
參考書目
British Explosive Ordnance (PDF) (报告). Ordnance Pamphlet.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rdnance Systems Command. 1946-06-10 [2014-04-06 ] . OCLC 51810278 . NAVORD OP 166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6-03-04).
Bishop, Chris. 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The Comprehensive Guide to Over 1,500 Weapons Systems, Including Tanks, Small Arms, Warplanes, Artillery, Ships and Submarines . Sterling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2. ISBN 1-58663-762-2 .
Bull, Stephen; Dennis, Peter; Delf, Brian; Chappell, Mike; Windrow, Martin. World War II Infantry Tactics. Osprey Publishing. 2004. ISBN 1-84176-663-1 .
Hogg, Ian. Tank Killers: Anti-Tank Warfare by Men and Machines. Pan Macmillan. 1995. ISBN 0-330-35316-0 .
Lampe, David. The Last Ditch: Britain's Secret Resistance and the Nazi Invasion Plan. Greenhill Books. 1968. ISBN 978-1-85367-730-4 .
Lowry, Bernard; Taylor, Chris; Boulanger, Vincent. British Home Defences 1940-45. Osprey Publishing. 2004. ISBN 1-84176-767-0 .
Mackenzie, S.P. The Home Guard: A Military and Political Histor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820577-5 .
Rottman, Gordon L.; Noon, Steve; Windrow, Martin. World War II Infantry Anti-Tank Tactics . Osprey Publishing. 2005. ISBN 1-84176-842-1 .
Rottman, Gordon L.; Dennis, Peter. World War II Infantry Assault Tactics. Ospre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1-84603-191-5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