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射手行动 伊朗石油平台被美国驱逐舰炮击后起火
地点 波斯湾 目标 两座伊斯兰革命卫队 的石油平台 作战单位 美国海军 指挥者 美国 日期 1987年10月19日 结果 美国胜利
伤亡人数 无
伊拉克入侵伊朗 (1980年)
相持階段 (1981年)
伊朗收復失地的攻勢 (1981年-1982年)
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勢 (1982年-1984年)
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勢 (1985年-1987年)
最後階段 (1988年)
襲船戰
襲城戰
國際事件
灵敏射手行动 (英語:Operation Nimble Archer )是美国海军 于1987年10月19日对伊朗 2座波斯湾 石油平台进行的一次攻击行动。这是攻击是对三天前伊朗导弹击中“海岛城号”(MV Sea Isle City)油轮的回应。该攻击发生在挚诚意志行动 期间,旨在保护科威特 油轮免受伊朗袭击。
背景
两伊战争 进行到1984年,双方都开始攻击来自第三国运输对方石油的油轮。1987年10月16日,油轮“海岛城”号在科威特 领海等待装货。油轮之前曾由美国海军舰艇护送到该水域,但当时没有护航船只在旁边。[ 2] 一枚从伊朗占领的法奥半岛 发射的中国制蚕式导弹 来袭,击中了油轮的舰桥和船员仓,导致船长(美国公民)失明,另有18名船员受伤。[ 3] 海岛城号严重损受损,用了4个月才得以修复。[ 4]
作为报复,美国决定对Rostam油田的两个石油平台发动攻击。由于一年前曾被伊拉克破坏,这些石油平台目前并没有石油生产,而是被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用作军事设施。[ 5]
行动经过
1987年10月19日,在行动开始前20分钟,塔奇号护卫舰(FFG-43)通过无线电通知石油平台人员撤离。下午2点,四艘美国海军 驱逐舰,霍尔号(DDG-13)、莱夫域治号(DD-984)、纪德号 (DDG-993)、约翰·杨号(DD-973)向石油平台开火。[ 1] 特战队登上了其中一座石油平台,没收了文件,然后安放炸药摧毁了平台。执行空中掩护的有长滩号巡洋舰 (CGN-9)、莱希号巡洋舰(CG-21)、威廉·H·斯坦德利号巡洋舰(CG-32),两架F-14 战斗机,1架来自遊騎兵號航空母艦 (CV-61)的E-2空中预警机 。高爆弹对平台钢结构造成的破坏微乎其微,但最后使平台燃起大火。[ 1]
根据美国官方声明,这些平台被伊朗武装部队用作战术通信中继点、雷达跟踪站,以及对国际水域非交战国船只进行攻击的快艇基地。[ 6] [ 7] [ 8] [ 9] 美国总统里根 称这次行动是针对伊朗蚕式导弹袭击“适当和相称的回应”,并否认与伊朗在战争状态。[ 10]
国际法院审理
1992年11月2日,伊朗向国际法院 提起对美国的诉讼。在接下来的10年里,美伊双方在国际法院进行了反复的新诉讼和反诉。2003年,国际法院做出裁决,决定不满足任何一方的诉讼请求。裁决指出,一方面,美国海军 于1987年的灵敏射手行动和1988年的螳螂行动 中对伊朗石油平台的行动,不是出于保护美国基本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 11] ;另一方面,指出美国的这类行动没有违反美伊双方1955年签订的《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权利条约》,因为该条约只适用于船只不涉及石油平台,也不支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观点。[ 12] [ 13]
参考文献
^ 1.0 1.1 1.2 Peniston, Bradley. Photos: Operation Nimble Archer . No Higher Honor. 2006 [4 February 2013]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7-08).
^ Ship flying U.S. flag hit; 18 wounded. St. Petersburg Times (St. Petersburg, Florida). 17 October 1987: 1.A.
^ Tyler, Patrick E. Blinded U.S. Captain Recovers After Attack; Glass Sprayed Head When Missile Struck.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D.C.). 19 October 1987: a.16.
^ Counter-Memorial and Counter-claim submit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31 March 2014.. 23 June 1997.
^ Crist, David B. Gulf of Conflict .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 June 2009 [18 January 201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4-14).
^ Moore, Molly. U.S. Destroyers Shell Iranian Military Platform in Gulf; Retaliation for Silkworm Attack Called "Measured and Appropriate" . The Washington Pos (Washington, D.C.). 20 October 1987: a.01.
^ Serrill, Michael S. The Gulf Punch, Counterpunch . TIME. 2 November 1987 [18 January 201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5 October 2012).
^ Roberts, Steven V. U.S. Ships Shell Iran Installation in Gulf Reprisal . The New York Times. 20 October 1987 [18 January 201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12-10).
^ Kelley, Stephen Andrew. Better Lucky than Good: Operation Earnest Will as Gunboat Diplomacy (PDF) .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June 200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7 June 2008).
^ Black, Norman. Reagan defends attack on Iranian platforms in gulf . The San Bernardino County Sun (San Bernardino, CA). Associated Press. 20 October 1987 [21 December 2016]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12-10) –通过Newspapers.com.
^ Bekker, Pieter. The World Court Finds that U.S. Attacks on Iranian Oil Platforms in 1987–1988 Were Not Justifiable as Self-Defense, but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Violate the Applicable Treaty with Iran .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11 November 2003 [2022-05-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10-05).
^ IRAN: The 1955 Treaty of Amity, Economic Relations and Consular Rights . [2022-05-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11).
^ Oil Platforms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v.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12 December 2006]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 Octo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