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表列舉了中國明、清兩代順天府(今分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歷任府尹。
府尹職位為明永樂元年(1403年)設。此前為知府。
明朝
順朝
姓名
|
籍貫
|
出身
|
上任年(中曆)
|
上任年(西曆)
|
備註
|
王則堯
|
山西翼城縣
|
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
|
永昌元年
|
1644年
|
據《小腆紀年》《小腆紀年》卷第四:山东布政参议翼城王则尧,授伪順天府尹(考曰:「传信录」云:『三月二十二日先授伪职,到任;四月初一日考试生员,题目:「天与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
清朝
姓名
|
籍貫
|
出身
|
上任年月
|
卸任年月
|
備註
|
陳培基
|
遼東
|
选贡
|
順治元年八月廿五(1644年)
|
順治二年閏六月二十(1645年)
|
遷自山東寧海州知州;遷知州
|
李魯生
|
山東沾化縣
|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
|
順治二年七月十三(1645年)
|
順治三年五月廿一(1646年)致仕
|
遷自順天府府丞
|
王万象
|
山東
|
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
|
順治三年六月初三(1646年)
|
順治
|
遷自順天府府丞
|
王一品
|
|
|
順治
|
順治五年三月初三(1648年)
|
遷吏部侍郎
|
蔡永年
|
|
|
順治五年三月二十(1648年)
|
順治
|
遷自通政使司副理官
|
閻印
|
|
|
順治六年五月初六(1649年)
|
順治十三年四月初十(1656年)致仕
|
遷自通政使司副理事官
|
羅繪錦
|
|
|
順治十三年五月初一(1656年)
|
順治十八年九月十九(1661年)
|
遷自通政使司右理事官;遷貴州巡撫[46]
|
王來任
|
漢軍正黃旗
|
天聰八年(1634年)甲戌科舉人
|
順治十八年十月初五(1661年)
|
康熙元年二月廿五(1662年)
|
遷自大理寺少卿;遷鄖陽撫治
|
劉格
|
|
|
康熙元年三月初八(1662年)
|
康熙二年十二月十一(1663年)
|
遷自兵部督捕理事官;遷四川巡撫
|
甘文焜
|
漢軍正藍旗
|
|
康熙二年十二月廿七(1663年)
|
康熙六年正月十一(1667年)
|
遷自大理寺少卿;遷直隸巡撫
|
李天浴
|
|
|
康熙六年正月廿六(1667年)
|
康熙六年七月廿八(1667年)
|
遷自右通政;遷通政使司通政使
|
郭廷祚
|
|
|
康熙六年八月初十(1667年)
|
康熙十年十一月初七(1671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紀振疆
|
|
|
康熙十年十一月十四(1671年)
|
康熙十二年四月十四(1673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王守才
|
|
|
康熙十二年五月初三(1673年)
|
康熙十二年五月十九(1673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馬汝驥
|
|
|
康熙十二年六月初四(1673年)
|
康熙十三年正月廿一(1674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宗人府府丞
|
魏象樞
|
直隸蔚州
|
順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進士
|
康熙十三年二月初二(1674年)
|
康熙十三年四月二十(1674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大理寺卿
|
田六善
|
山西陽城縣
|
順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進士
|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二(1674年)
|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初六(1674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徐世茂
|
|
|
康熙十四年正月初七(1675年)
|
康熙十八年二月三十(1679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宗人府府丞
|
耿效忠
|
|
|
康熙十八年二月廿八(1679年)
|
康熙
|
遷自奉天府府尹
|
宋文運
|
直隸南宮縣
|
順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進士
|
康熙十九年五月十五(1680年)
|
康熙二十年三月廿五(1681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熊一瀟
|
江西南昌縣
|
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科進士
|
康熙二十年五月廿二(1681年)
|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廿三(1682年)
|
遷自右通政;遷刑部右侍郎
|
張吉午
|
遼東
|
|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七(1682年)
|
康熙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九(1686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通政使司通政使
|
錢珏
|
浙江長興縣
|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科舉人
|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廿四(1687年)
|
康熙二十六年二月初七(1687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山東巡撫
|
楊素蘊
|
陝西宜君縣
|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士
|
康熙二十六年二月十四(1687年)
|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五(1687年)
|
遷自奉天府府丞;遷安徽巡撫
|
徐誥武
|
江蘇金壇縣
|
順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進士
|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一(1687年)
|
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五(1687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衛執蒲
|
陝西韓城縣
|
順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進士
|
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十(1687年)
|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二十(1688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通政使司通政使
|
閻興邦
|
直隸宣化縣
|
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舉人
|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初七(1688年)
|
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初六(1688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河南巡撫
|
李逈
|
|
|
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十三(1688年)
|
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六(1688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通政使司通政使
|
許三禮
|
河南安陽縣
|
順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進士
|
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三(1688年)
|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廿六(1689年)
|
遷自大理寺少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黃斐
|
|
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進士
|
康熙二十八年五月初十(1689年)
|
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十六(1689年)
|
遷自左通政;遷通政使司通政使
|
王梁
|
|
|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廿七(1690年)
|
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1691年)
|
遷自江西布政使;遷偏沅巡撫
|
衛既齊
|
山西猗氏縣
|
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科進士
|
康熙三十年二月初四(1691年)
|
康熙三十年七月十六(1691年)
|
遷自山東布政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陳肇昌
|
湖北黃岡縣
|
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進士
|
康熙三十年閏七月初八(1691年)
|
康熙三十年(1691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
|
劉元慧
|
直隸真定縣
|
順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進士
|
康熙三十年九月十四(1691年)
|
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廿二(1695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宗人府府丞
|
蕭永藻
|
漢軍鑲白旗
|
蔭生
|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廿二(1695年)
|
康熙三十五年十二月十六(1696年)
|
遷自內閣侍讀學士;遷廣東巡撫
|
常翼聖
|
河南鄢陵縣
|
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科進士
|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初三(1697年)
|
康熙三十九年二月十九(1700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大理寺卿
|
甘國樞
|
奉天
|
|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初七(1700年)
|
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廿九(1700年)
|
遷自右通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錢晉錫
|
江蘇太倉縣
|
選貢
|
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廿三(1700年)
|
康熙
|
遷自太僕寺卿
|
汪晉徵
|
安徽休寧縣
|
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進士
|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四(1704年)
|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十四(1705年)
|
遷自光祿寺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祖允圖
|
奉天
|
蔭生
|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廿一(1705年)
|
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九(1706年)
|
遷自太僕寺卿;遷宗人府府丞
|
施世綸
|
福建晉江縣
|
蔭生
|
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十四(1706年)
|
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1709年)
|
遷自太僕寺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屠沂
|
湖北孝感縣
|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進士
|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廿一(1710年)
|
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廿一(1713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
|
王懿
|
山東膠州
|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進士
|
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廿一(1713年)
|
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十一(1716年)
|
遷自大理寺少卿;遷大理寺卿
|
余正健
|
福建古田縣
|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科進士
|
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十一(1716年)
|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六(1716年)
|
遷自提督江南學政、國子監祭酒;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俞化鵬
|
安徽壽州
|
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科進士
|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十一(1717年)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六(1722年)免
|
遷自左僉都御史[47]
|
陳守創
|
江西高安縣
|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進士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六(1722年)
|
雍正元年二月十三(1723年)
|
遷自工科給事中;遷總督倉場侍郎
|
張令璜
|
山東陽谷縣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科進士
|
雍正二年三月初五(1724年)
|
雍正三年三月廿五(1725年)
|
遷自順天府府丞;遷大理寺卿
|
劉於義
|
江蘇武進縣
|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進士
|
雍正四年六月初六(1726年)
|
雍正五年六月廿八(1727年)
|
遷自翰林院侍講學士、山西學政;遷倉場侍郎
|
申大成
|
陝西涇陽縣
|
貢生
|
雍正五年六月廿八(1727年)
|
雍正五年七月廿六(1727年)
|
以左僉都御史暂行署理
|
申大成
|
陝西涇陽縣
|
貢生
|
雍正五年七月廿六(1727年)
|
雍正五年八月初六(1727年)
|
遷自左僉都御史;遷工部侍郎
|
孫嘉淦
|
山西興縣
|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進士
|
雍正六年正月十六(1728年)
|
雍正六年六月初八(1728年)
|
以國子監祭酒署
|
謝王寵
|
甘肅靈州
|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進士
|
雍正六年六月初八(1728年)
|
雍正六年九月廿七(1728年)
|
遷自署國子監祭酒;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孫嘉淦
|
山西興縣
|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進士
|
雍正七年九月廿五(1729年)
|
雍正八年六月廿六(1730年)
|
遷工部左侍郎
|
焦祈年
|
山東章丘縣
|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進士
|
雍正十年十二月十四(1732年)
|
雍正十一年四月初四(1733年)
|
遷自廣東觀風整俗使、光祿寺卿;遷奉天府府尹
|
陳世倕
|
浙江海鹽縣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科進士
|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九(1733年)
|
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十七(1734年)
|
遷自河南按察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48]
|
蔣漣
|
江蘇常熟縣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科進士
|
雍正十三年十月十四(1735年)
|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四(1735年)
|
遷自通政使司右通政使;遷太僕寺卿
|
陳守創
|
江西高安縣
|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進士
|
乾隆元年正月初四(1736年)
|
乾隆五年七月初六(1740年)
|
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張鳴鈞
|
浙江烏程縣
|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科進士
|
乾隆五年七月十三(1740年)
|
乾隆五年十二月十一(1740年)革
|
遷自右通政
|
蔣炳
|
江蘇陽湖縣
|
雍正四年(1726年)丙午科舉人
|
乾隆五年十二月十一(1740年)
|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七(1748年)
|
遷自右通政使;遷兵部侍郎
|
胡寶瑔
|
安徽歙縣
|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舉人
|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七(1748年)
|
乾隆十五年四月初十(1750年)
|
遷宗人府府丞
|
顧汝修
|
四川華陽縣
|
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進士
|
乾隆十五年五月十二(1750年)
|
乾隆十六年九月初四(1751年)革
|
遷自翰林院侍讀學士
|
羅源漢
|
湖南長沙縣
|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進士
|
乾隆十六年九月初四(1751年)
|
乾隆十七年四月初五(1752年)
|
遷大理寺卿
|
陳兆崙
|
浙江錢塘縣
|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進士
|
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初七(1754年)
|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一(1756年)
|
遷自太仆寺卿;遷太常寺卿
|
熊學鵬
|
江西南昌縣
|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進士
|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一(1756年)
|
乾隆二十四年五月十八(1759年)
|
遷自太常寺卿
|
程盛修
|
山東泰州
|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進士
|
乾隆二十四年五月十八(1759年)
|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廿三(1760年)致仕
|
遷自光禄寺卿
|
羅源漢
|
湖南長沙縣
|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進士
|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廿五(1760年)
|
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七(1763年)
|
遷自仓场侍郎;遷左副都御史
|
竇光鼐
|
山東諸城縣
|
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進士
|
乾隆二十九年正月初七(1764年)
|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丁憂
|
遷自候补三品京堂
|
蔣元益
|
江蘇長洲縣
|
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進士
|
乾隆三十二年七月十四(1767年)
|
乾隆三十三年九月初五(1768年)
|
遷自通政司副使;遷左副都御史
|
葛峻起
|
河南虞城縣
|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進士
|
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初二(1768年)
|
乾隆三十四年正月初九(1769年)
|
遷自通政司副使;遷太仆寺卿
|
欧阳瑾
|
江西分宜縣
|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進士
|
乾隆三十四年正月初九(1769年)
|
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初六(1770年)
|
遷自太仆寺卿;遷仓场侍郎
|
竇光鼐
|
山東諸城縣
|
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進士
|
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初六(1770年)復任
|
乾隆三十五年閏五月廿七(1770年)降
|
|
裘曰修
|
江西新建縣
|
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科進士
|
乾隆三十五年閏五月廿七(1770年)
|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四(1770年)
|
遷工部侍郎
|
吉梦熊
|
江蘇丹陽縣
|
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進士
|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七(1770年)
|
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三(1773年)革
|
|
刘纯炜
|
山東諸城縣
|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進士
|
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十六(1773年)
|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初二(1777年)
|
遷自太仆寺卿
|
吴绶诏
|
安徽歙縣
|
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進士
|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初二(1777年)
|
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廿六(1780年)
|
遷自光禄寺卿;遷通政使
|
虞鸣球
|
江蘇金匱縣
|
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進士
|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初七(1780年)
|
乾隆
|
遷自光禄寺卿
|
吳省欽
|
江蘇南匯縣
|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進士
|
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十四(1785年)
|
乾隆五十六年正月廿三(1791年)
|
遷自光禄寺卿;遷礼部右侍郎
|
汪承霈
|
安徽休寧縣
|
蔭生
|
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初八(1791年)
|
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九(1791年)
|
遷自署通政使;遷左副都御史
|
莫瞻菉
|
河南盧氏縣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
|
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五(1791年)
|
嘉庆四年四月十二(1799年)
|
遷自通政司副使;遷內閣學士[49]
|
閻泰和
|
山西平遙縣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
|
嘉庆四年四月廿四(1799年)
|
嘉庆九年六月初七(1804年)免
|
遷自太僕寺卿
|
章煦
|
浙江錢塘縣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
|
嘉庆九年六月初七(1804年)
|
嘉庆九年六月十一(1804年)
|
以太僕寺卿署
|
章煦
|
浙江錢塘縣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
|
嘉庆九年六月十一(1804年)
|
嘉庆十年七月初二(1805年)
|
遷自太僕寺卿;遷湖北布政使
|
嵇承志
|
江蘇無錫縣
|
舉人
|
嘉庆十年七月初三(1805年)
|
嘉庆
|
遷自大理寺少卿
|
秦瀛
|
江蘇無錫縣
|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甲午科舉人
|
嘉庆十一年四月初六(1806年)
|
嘉庆十二年正月初四(1807年)
|
遷自太常寺卿;遷刑部右侍郎
|
宋鎔
|
江蘇元和縣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
|
嘉庆十二年正月初四(1807年)
|
嘉庆十五年五月初十(1810年)
|
遷自太僕寺少卿;遷兵部右侍郎
|
李鋐
|
山東壽光縣
|
舉人
|
嘉庆十五年五月十一(1810年)
|
嘉庆十五年十一月十一(1810年)
|
遷自候补三品京堂
|
初彭齡
|
山東萊陽縣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進士
|
嘉庆十五年十一月十一(1810年)
|
嘉庆十六年七月初七(1811年)
|
遷自鴻臚寺卿;遷工部右侍郎
|
帥承瀛
|
湖北黃梅縣
|
嘉慶元年(1796年)丙辰科進士
|
嘉庆十六年五月廿四(1811年)
|
嘉庆十六年七月十四(1811年)
|
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禮部右侍郎署
|
李鈞簡
|
湖北黃岡縣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進士
|
嘉庆十六年七月十四(1811年)
|
嘉庆十八年八月初四(1813年)免
|
遷自翰林院侍讀
|
費錫章
|
浙江歸安縣
|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科舉人
|
嘉庆十八年八月初四(1813年)
|
嘉庆二十年三月初一(1815年)革
|
|
汪如淵
|
浙江桐鄉縣
|
嘉慶四年(1799年)己未科進士
|
嘉庆二十二年三月廿八(1817年)
|
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六(1820年)
|
遷自山西按察使;遷廣東布政使[50]
|
申启贤
|
河南延津縣
|
嘉慶七年(1802年)壬戌科進士
|
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七(1820年)
|
道光五年三月十七(1825年)
|
遷自通政使司副使;遷倉場侍郎
|
朱為弼
|
浙江平湖縣
|
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
|
道光五年三月十七(1825年)
|
道光
|
遷自順天府府丞
|
何淩漢
|
湖南道州
|
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
|
道光六年二月十六(1826年)
|
道光十年八月廿六(1830年)
|
遷自通政使司副使;遷大理寺卿
|
徐鏞
|
安徽桐城縣
|
嘉慶十四年(1809年)己巳恩科進士
|
道光十年八月廿六(1830年)
|
道光十三年正月廿七(1833年)
|
遷自贵州按察使;遷大理寺卿
|
徐鏞
|
安徽桐城縣
|
嘉慶十四年(1809年)己巳恩科進士
|
道光十三年正月廿八(1833年)
|
道光十三年二月初一(1833年)
|
以大理寺卿署
|
吳傑
|
浙江會稽縣
|
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進士
|
道光十三年二月初一(1833年)
|
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初十(1834年)
|
遷自贵州按察使;遷內閣學士
|
牛鑑
|
甘肅武威縣
|
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進士
|
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初十(1834年)
|
道光十五年二月初十(1835年)
|
遷自山东按察使;遷陕西布政使
|
蔡世松
|
江蘇上元縣
|
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進士
|
道光十五年二月初十(1835年)
|
道光十五年九月廿四(1835年)降
|
遷自安徽按察使
|
田嵩年
|
山西盂縣
|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進士
|
道光十五年九月廿五(1835年)
|
道光
|
遷自奉天府府丞
|
曾望颜
|
廣東香山縣
|
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進士
|
道光十六年正月十七(1836年)
|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三(1840年)
|
遷自太常寺少卿;遷福建布政使
|
徐广缙
|
河南鹿邑縣
|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進士
|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四(1840年)
|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一(1841年)
|
遷自福建按察使;遷四川布政使
|
李僡
|
陝西華陰縣
|
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進士
|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一(1841年)
|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廿六(1846年)
|
遷自直隶按察使;遷江苏布政使
|
李廷棨
|
山東章丘縣
|
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進士
|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廿六(1846年)
|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廿六(1846年)降
|
遷自直隶霸昌道道员;遷道员
|
汪本铨
|
江蘇陽湖縣
|
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進士
|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廿六(1846年)
|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一(1848年)
|
遷自光禄寺卿;遷宗人府府丞
|
陆应谷
|
雲南蒙自縣
|
道光十二年(1833)壬辰恩科進士
|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一(1848年)
|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廿二(1850年)
|
遷自山西冀宁道道员;遷江西巡抚[51]
|
邹鸣鹤
|
江蘇無錫縣
|
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進士
|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廿二(1850年)
|
咸豐元年三月十一(1851年)
|
遷自江南督粮道道员;遷广西巡抚
|
宗元醇
|
|
|
咸豐元年三月十一(1851年)
|
咸豐三年十二月廿六(1853年)革
|
遷自广东高廉道道员
|
杨霈
|
|
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進士
|
咸豐三年十二月廿六(1853年)
|
咸豐四年六月十六(1854年)
|
遷自直隶布政使;遷湖北巡抚
|
谭廷襄
|
浙江山陰縣
|
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進士
|
咸豐四年六月十六(1854年)
|
咸豐五年五月廿九(1855年)
|
遷自山东按察使;遷刑部左侍郎
|
张起鹓
|
甘肅古浪縣
|
|
咸豐五年五月廿九(1855年)
|
咸豐五年六月初一(1855年)因病解
|
遷自直隶天津道道员
|
蒋琦龄
|
廣西全州
|
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恩科進士
|
咸豐五年六月初一(1855年)
|
咸豐六年(1856年)
|
遷自四川盐茶道道员
|
曾望颜
|
廣東香山縣
|
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進士
|
咸豐六年七月十三(1856年)
|
咸豐六年十二月廿六(1856年)
|
遷自通政使司参议;遷陕西巡抚
|
梁同新
|
廣東番禺縣
|
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恩科進士
|
咸豐七年十二月十三(1857年)
|
咸豐八年八月初七(1858年)革
|
遷自通政使司副使
|
吴鼎昌
|
江蘇上元縣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恩科進士
|
咸豐八年八月初七(1858年)
|
咸豐八年(1858年)
|
遷自太常寺卿
|
董醇
|
江蘇甘泉縣
|
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恩科進士
|
咸豐八年十月廿一(1858年)
|
咸豐十一年十月初八(1861年)
|
遷自直隶清河道道员;遷户部右侍郎[52]
|
毛昶熙
|
河南武陟縣
|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
|
咸豐十一年十月(1861年)
|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1861年)
|
遷太仆寺卿
|
石赞清
|
貴州黃平縣
|
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進士
|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1861年)
|
同治元年九月十九(1862年)
|
遷自直隶天津府知府;遷直隶布政使
|
林寿图
|
福建閩縣
|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
|
同治元年九月十九(1862年)
|
同治二年九月廿六(1863年)
|
遷自順天府府丞;遷陕西布政使
|
卞宝第
|
江蘇儀征縣
|
咸豐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舉人
|
同治二年九月廿六(1863年)
|
同治五年八月十七(1866年)
|
遷自順天府府丞;遷河南布政使
|
胡肇智
|
安徽績溪縣
|
拔貢
|
同治五年八月十七(1866年)
|
同治六年三月初四(1867年)
|
遷自陕西按察使;遷宗人府府丞
|
王榕吉
|
山東長山縣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進士
|
同治六年十月十五(1867年)
|
同治九年七月十八(1870年)
|
遷自山西布政使;遷大理寺卿
|
梁肇煌
|
廣東番禺縣
|
咸豐三年(1853年)癸丑科進士
|
同治九年七月十九(1870年)
|
同治十二年四月十五(1873年)开缺
|
遷自詹事府詹事
|
彭祖贤
|
江蘇長洲縣
|
咸豐五年(1855年)乙卯科舉人
|
同治十二年四月十五(1873年)
|
同治
|
遷自太仆寺少卿
|
杨庆麟
|
江蘇吳江縣
|
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進士
|
同治十三年六月十八(1874年)
|
光緒元年八月廿三(1875年)
|
遷自翰林院侍读学士;遷广东布政使[53]
|
吴赞诚
|
安徽廬江縣
|
拔貢
|
光緒元年八月廿三(1875年)
|
光緒二年三月初七(1876年)開缺
|
遷自直隶天津道道員
|
张澐卿
|
雲南太和縣
|
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進士
|
光緒二年三月初八(1876年)
|
光緒三年十二月初二(1877年)
|
遷自順天府府丞;遷宗人府府丞
|
彭祖贤
|
江蘇長洲縣
|
咸豐五年(1855年)乙卯科舉人
|
光緒三年十二月初三(1877年)復任
|
光緒四年七月廿三(1878年)
|
遷江西布政使
|
周家楣
|
江蘇宜興縣
|
咸豐九年(1859年)己未科進士
|
光緒四年七月廿三(1878年)
|
光緒五年(1879年)
|
遷自大理寺少卿
|
梁肇煌
|
廣東番禺縣
|
咸豐三年(1853年)癸丑科進士
|
光緒五年五月廿二(1879年)復任
|
光緒五年十一月十五(1879年)
|
遷福建布政使
|
李朝仪
|
貴州貴築縣
|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
|
光緒五年十一月十五(1879年)
|
光緒七年(1881年)病故
|
遷自山东监运使
|
游百川
|
山東濱州
|
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進士
|
光緒七年四月初八(1881年)
|
光緒八年正月廿四(1882年)
|
遷自四川按察使;遷仓场侍郎
|
周家楣
|
江蘇宜興縣
|
咸豐九年(1859年)己未科進士
|
光緒八年正月廿四(1882年)
|
光緒十年十一月初一(1884年)
|
遷自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遷通政使司通政使
|
沈秉成
|
浙江歸安縣
|
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進士
|
光緒十年十一月初二(1884年)
|
光緒
|
遷自四川按察使
|
薛福辰
|
|
|
光緒
|
光緒十二年十二月十四(1886年)
|
遷宗人府府丞
|
高万鹏
|
陝西城固縣
|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進士
|
光緒十二年十二月十五(1886年)
|
光緒十五年五月初九(1889年)
|
遷自安徽凤颍六泗道道員;遷湖南布政使
|
陈彝
|
江蘇儀征縣
|
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進士
|
光緒十五年五月初九(1889年)
|
光緒十六年十二月十八(1890年)
|
遷自开缺安徽巡抚;遷宗人府府丞
|
胡聘之
|
湖北天門縣
|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進士
|
光緒十六年十二月二十(1890年)
|
光緒十七年十月初七(1891年)
|
遷自太仆寺少卿;遷山西布政使
|
孙楫
|
山東濟寧州
|
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進士
|
光緒十七年十月初七(1891年)
|
光緒二十年正月十四(1894年)開缺
|
遷自湖南按察使
|
陈彝
|
江蘇儀征縣
|
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進士
|
光緒二十年正月十四(1894年)復任
|
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廿一(1895年)
|
遷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
胡燏棻
|
安徽泗州
|
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進士
|
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廿五(1895年)
|
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廿六(1898年)开缺
|
遷自广西按察使
|
陈兆文
|
湖南桂陽縣
|
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
|
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廿七(1898年)
|
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八(1898年)
|
遷自翰林院侍读学士;遷奉天府府丞兼学政
|
何乃莹
|
山西靈石縣
|
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進士
|
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八(1898年)
|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初八(1900年)
|
遷自奉天府府丞;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王培佑
|
山東平度州
|
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進士
|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初九(1900年)
|
光緒二十六年閏八月初三(1900年)
|
遷自鸿胪寺卿;遷太常寺卿
|
陈夔龙
|
貴州貴築縣
|
光緒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進士
|
光緒二十六年閏八月初三(1900年)
|
光緒二十七年三月十七(1901年)
|
遷自順天府府丞;遷河南布政使
|
张仁黼
|
河南固始縣
|
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
|
光緒二十七年三月十七(1901年)
|
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九(1901年)
|
遷自鸿胪寺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陈璧
|
福建侯官縣
|
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
|
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九(1901年)
|
光緒二十九年七月十八(1903年)
|
遷自太仆寺少卿
|
沈瑜庆
|
福建侯官縣
|
光緒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舉人
|
光緒二十九年七月十八(1903年)
|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初一(1905年)
|
遷自湖南按察使;遷山西按察使
|
李希杰
|
|
|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初一(1905年)
|
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廿六(1906年)开缺
|
遷自浙江按察使
|
袁树勋
|
湖南湘潭縣
|
|
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廿七(1906年)
|
光緒三十四年正月廿五(1908年)
|
遷自江苏按察使;遷民政部左侍郎
|
淩福彭
|
廣東番禺縣
|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進士
|
光緒三十四年正月廿五(1908年)
|
宣統元年十二月二十(1909年)
|
遷自长芦盐运使;遷直隶布政使[54]
|
王乃徵
|
四川中江縣
|
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進士
|
宣統元年十二月二十(1909年)
|
宣統二年五月初七(1910年)
|
遷自直隶按察使;遷湖北布政使
|
丁乃扬
|
浙江歸安縣
|
|
宣統二年五月初七(1910年)
|
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1912年2月12日)
|
遷自开缺广东盐运使[55]
|
中華民國
参考文献
注釋
来源
- 張德信,《明代職官年表》,黃山書社,2009年
- 清光緒《順天府志》卷七十三、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