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應科院至今已將約1,6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接近1,200項專利。 發展過去數十年,應科院成功把多項科技和對策方案轉移至多間以香港和內地為基地的企業。應科院與業界共有五個合作模式:
歷史應科院的重要發展時間表:
創新科技署於2024年11月指,有計劃合併應科院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以節省開支,預計2025至2026年度啟動過渡安排[1][2][3][4]。 董事局應科院由行政總裁領導,並由來自工商界、學術界及香港特區政府代表組成的董事局管治。董事局成立了三個功能委員會,即財務與行政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以協助董事局管治應科院。 現任董事局成員包括:
高級行政人員
重點研發範疇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項目可歸納於七個科技領域:
運用以上科技部門的研發能力,應科院重點發展五個範疇的應用研究:
聯合研發實驗室及合作中心應科院或會因應與其他機構合作、或為特定目標,而成立多個研發實驗室,其中包括: 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支部: 圍繞微電子和集成電路與系統的研發,在混和合信號系統芯片、先進數碼系統和封裝設計三個方向上開展科學研究、工程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工作。 應科院網絡安全研究與培訓中心: 香港首個可以監察及模擬各地網絡攻擊情況的研究與培訓中心。中心由應科院及香港警務處合作成立,旨在為執法部門和金融機構的網絡安全人員提供最先進的培訓。 應科院網絡安全研究所: 專為網絡安全而設的研發與知識共享研究所。應科院的世界級研發團隊,深入調查最新的網絡攻擊,並透過應科院的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平台「ASLintel」交換情報。 應科院─香港國際機場智能機場聯合研發中心 金管局─應科院金融科技創新中心 中銀香港-應科院金融科技聯合創新中心 滙豐銀行-應科院聯合硏發創新實驗室 參見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