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藏寺

龙藏寺
六角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坐标30°51′8.50″N 103°59′12.91″E / 30.8523611°N 103.9869194°E / 30.8523611; 103.9869194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清
编号8-0427-3-230
认定时间2019年10月7日
保护历史
2007年6月1日: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图

龍藏寺,旧名慈惠庵,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繁街道荣军路86号的时期古建筑,现被用作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2019年,龙藏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始建于贞观三年(629年),初名慈惠庵,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扩建后更名为龙藏寺。末寺院毁于兵火,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明末又被毁。康熙六年(1667年),破山法嗣大郎和尚主持重建,乾隆年间增建藏经楼,嘉庆光绪初年持续扩建。1951年,寺院被辟为川西革命荣誉军人学校(今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1]1985年7月22日公布为第二批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1];2007年6月1日公佈為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建筑

龙藏寺坐北向南,占地约3万平方米[1],现存六角亭、碑亭、山门、弥勒殿、大雄殿、毗卢殿、东厢房、西厢房、西侧院等建筑[4]。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顶,原铺琉璃瓦,后改小青瓦,面阔5间、16.35米,进深4间、12.55米,通高9.1米,台基高0.3米。殿内前梁题“大明成化元年岁次乙酉十月二十九日重修”。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壁画,共9铺,总面积114.3平方米。山门前的一对石狮雕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高3.5米。[1]龙藏寺原有碑刻200多通,文革中部分碑刻被毁,后于1975年移至宝光寺12通,1980年移至桂湖碑林66通,至2005年寺内尚存碑刻19通[1][5]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成都市新都区志(1986—2005).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8: 586-590. ISBN 978-7-5144-2833-9. 
  2. ^ 四川省人民政府. 链接至维基文库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川府函〔2007〕114号). 维基文库. 2007-06-01 (中文). 
  3.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 中国政府网. 2019-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4. ^ 新都龙藏寺:隐藏9铺珍贵明代壁画. 四川日报. 2020-11-10 [2025-06-14] –通过人民网. 
  5. ^ 成都新繁龙藏寺有个别名:小延安(图). 天府早报. 2011-06-07 [2025-06-14] –通过中国新闻网.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