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人民币
人民币10元,最早发行于1948年12月1日。目前流通的10元券依照汇率(2018年3月)可兑换1.58美元。[1] 面值为10元的人民币在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中均有发行,但由于第一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是以1:10000的比率进行的兑换,故第一套人民币中10元的币值与之后四套的10元券并不等值。 发行历史10元人民币一共出现过十种版别,其中第一套人民币4种、第二套1种、第三套1种、第四套1种、第五套3种。 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10元券共发行有四个版本: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10元券发行时尚处于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未正式成立,故钞票上仍旧同时采用公历纪年与民国纪年。 全部版本的10元券均在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 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的10元券最初发行于1957年12月1日,正面主题为工农联盟,背面为国徽图案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拾圆”的汉(繁体)蒙藏维四种文字。纸币整体色调为灰黑色,钞纸带国徽固定水印。从尺寸上看,这一版本的10元券是所有人民币中尺寸最大的(210×85mm),所以有群众多次反映十元券票幅太大[3]。这一版本的10元券一般被人成为“大黑土”、“大黑拾”、“工农图”、“大白边”。 由于中国在当时的防伪印刷能力不强,为防止国内外有人对货币进行伪造,这一券别连同1955年发行的3元券、1957年发行的5元券共三种大面额纸币委托由苏联代印[4]。中苏交恶后,由于这三种券别的印版存放在苏联,同时新疆市场上发现了大量伪造的3元、5元和10元券人民币(编号不符合人民币发行规律),为避免发生意外,中国人民银行在1964年4月14日突然宣布,苏联印制的3元、5元、10元于4月15日起只收不付,一个月后停止收兑全部作废[5]。 由于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并未发行新的10元券,所以10元的面值从市面上消失了近两年。 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发行于1966年1月10日,正面图景为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背面图景为国徽和天安门。钞票整体颜色为黑、红,采用正反双面凹印。钞纸水印为天安门固定水印。此版本自1996年3月1日开始只收不付,并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这一版本的10元券一般被人称为“大团结”。 由于这一版本的10元券流通时间较长,总发行量较大,故从冠号上可细分为3位罗马字+7位数字与2位罗马字+8位数字两个版本。 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10元券最初发行于1988年9月20日,正面图景为汉族、蒙古族人物头像,背面图景为珠穆朗玛峰,钞票整体为银白色调,钞纸为汉族人物头像固定水印。 目前仍有极少量的第四版人民币的10元券参与流通,但其数量仍在不断减少。2018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第四套10元人民币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6]666。 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的10元券发行于2001年9月1日。正面图景为毛泽东头像,背面为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夔门,钞票整体呈蓝黑色。钞票正反面采用凹印技术,年号为1999年,钞纸带有玫瑰花固定水印。 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5元至100元券。新发行的10元券,图案与颜色与1999年版相同。纸币增加了凹印手感线等新的防伪技术。 201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019年8月30日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10元券,与2005版相比,其规格、主图案、主色调、“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国徽、盲文面额标记、汉语拼音行名、民族文字等要素不变;提高了票面色彩鲜亮度,优化了票面结构层次与效果,提升了整体防伪性能,细节如下:
參見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