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海地修憲公投

1939年海地憲法公投於1939年7月23日舉行。[1]海地居民被要求對憲法修正案作公投決定是否批准。[1]

背景

在1915年至1934年美國佔領海地期間,斯泰尼奥·樊尚於1930年11月當選為該國總統。他一直任職到1941年,當時他通過全民公決成功地延長了憲法規定的任期。

1939年,樊尚完全廢除了總統直選和全民公決,因為他認為這兩者都是“浪費時間”。海地議會於1939年8月8日將改革付諸實施。

憲法修正案的要點是:

  • 重新界定「海地人」的地位
  • 由國民議會會議選舉總統
  • 授予總統隨時更換由他任命的十名參議員的權利
  • 任命前總統為終身參議員,以及由議會(而不是公民投票)決定憲法修正案。

結果

官方結果是230,949票贊成,只有566票反對。這些提案得到了99.9%的選民的批准,並於8月8日由議會生效。[2]

這次公投在文獻中被描述為海地歷史上眾多「不在場」公投之一。

參考

  1. ^ 1.0 1.1 Haiti, 23 July 1939: Constitution reform Direct Democracy (德語)
  2. ^ La consultation populaire. Le Nouvelliste. 25 July 1939 [18 July 2018] (French).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