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日期 |
案件 |
簡介
|
1967年1月1日 |
黃大仙徙置區打鬥命案 |
三名少年遭圍襲,一死一傷。[178]
|
1967年2月27日 |
尖沙咀郵政局二樓宿舍命案 |
尖沙咀舊郵政局二樓宿舍內,女子李寶儀(44歲)疑被刧殺。案件懸而未破。[179]
|
1967年3月23日 |
盧麒被殺懸案 |
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后,其中一名絕食示威者盧麒,被發現上吊死於佐敦谷徙置區第一座5樓一單位,但因為身上多處傷痕,更有不少致命傷,且在事發前警方數次以小事拘禁盧麒,更搜索其住所,他的死因是否自殺值得懷疑,但警方判定是自殺,並把遺體草草處理了事。
天星事件發起人蘇守忠和民選市政局議員葉錫恩,都認為盧麒死因極度可疑,應係警方刑求過量致死,不過因為事涉警方,故此案件不了了之,成為懸案,但當時絕大部份港人都認為盧是參與社運而遭他殺,但如左派報人周奕在《香港左派鬥爭史》所言,當年親共集團內部認為盧麒其實是港英線民,但後來因為知道秘密太多而遭滅口。
|
1967年4月4日 |
大角咀洋松街命案 |
兇手陳敬忠(19歲)與死者陳叔善口角將之刺斃。[180]7月17日,陳敬忠誤殺罪成,判入感化院。[181]
|
1967年5月12日 |
黃大仙男童被石塊擲斃案 |
發生於六七暴動期間,當天晚上7時,男童陳廣新(14歲)被發現倒臥在九龍黃大仙新區(今黃大仙下邨)第26座徙置大廈二樓走廊,頭部出血,召救護車送院後傷重死亡,疑被騷亂者投擲的石塊或磚頭等硬物擊中斃命,他被認為是六七暴動首個死者。同年10月4日死因庭認為死者是被石塊擊斃,裁定死於橫禍,惟左派媒體卻將死者的死亡日期及地點改為5月11日及新蒲崗,訛稱是在人造花廠內被警察打死[182]。
|
1967年6月7日 |
土瓜灣道271號四樓床底藏屍案 |
婦人劉巧仙(39歲)被丈夫發現藏屍床底,頭部破裂穿洞血液流出,衣衫不整。[183]調查指該層樓除住有另一戶夫婦外,其餘四戶盡是獨身漢。事發後同樓男住客郭有星(23歲)失蹤。高等法院於8月16日裁定郭誤殺罪成,入獄12年。[184]
|
1967年6月18日 |
灣仔譚臣道135號四樓命案 |
男子尹昌槐(52歲)竹戰時遭失常外甥李鉅柱(26歲)斬死。[185]
|
1967年6月26日 |
李安暴斃案 |
左派工人李安由法庭送院途中暴斃。[186][187]三名警務人員(張錦賢、陳文沾、張應其)被控誤殺罪成,判入獄8年及6年,1968年上訴得直,當庭釋放。[188]
|
1967年6月29日 |
元朗馬田村打鬥命案 |
死者鄭耀生(52歲)與人爭執打鬥,鄭不敵受傷不治。[189][190]
|
1967年7月8日 |
沙頭角槍戰 |
五名警務人員遭共產黨武裝分子開槍掃射擊斃(詳見條目沙頭角槍戰)
|
1967年7月10日 |
李振興被殺案 |
男子李振興(38歲)在灣仔左派騷動中,於莊士敦道近三角街街口被左派人群指罵「走狗」及遭利器刺傷胸部,被送抵瑪麗醫院時已經斃命。[191]
|
1967年7月12日 |
慈雲山新區命案 |
輪水「打尖」引發打鬥,死者萬樹培遭刺斃。[192]9月20日,兇手馬喜坤(29歲)誤殺罪成,入獄6年。[193]
|
1967年7月13日 |
林友勳被殺案 |
一名男子於深水埗青山道新舞台戲院附近被刺斃命,事後警方拘捕青年黃國榮(17歲),懷疑與案有關。[194]
|
1967年7月14日 |
蕭鳴鳳姊妹被殺案 |
灣仔某官立學校的女教師區韞芳(32歲)不滿家姑溺愛外孫蕭鳴鳳和蕭美鳳(6歲,孿生姊妹)而忽略自己的兒子。於怡和街勝斯酒店將一對孿生姊妹殺害。事後區主動投案。區韞芳被判到青山精神病院作無限期治療。[195]
|
1967年7月17日 |
黃大仙徙置區26座空地命案 |
死者劉國雄(20歲)遭數人圍斬斃命。[196]
|
1967年7月27日 |
長沙灣李鄭屋徙置區命案 |
兩名男子揮刀互斬,雙方家人見狀亦加入戰團,一死五傷。[197][198]
|
1967年7月29日 |
曾培林被殺案 |
七名華籍英兵在銅鑼灣禮頓道與一群青年打鬥,其中青年曾培林傷重死亡。[199]其中三名英兵(陳緒東、楊錦江、詹濟明)被裁定誤殺罪成,分別判監6年及5年。[200]
|
1967年8月10日 |
九龍城龍崗道39號茶室命案 |
無業男子張琪(23歲)被刺斃。[201]兇手廖華(25歲)誤殺罪成,入獄8年。[202]
|
1967年8月13日 |
土瓜灣馬頭角道命案 |
競投生豬起爭執,豬肉買手鄭梅元(32歲)被刺斃命。[203]
|
1967年8月18日 |
深水埗順寧道3189地段桃色命案 |
小販朱馬江(44歲)因爭風呷醋,與死者陳祥蔭爭執將之刺斃。[204]
|
1967年8月20日 |
北角清華街爆炸案 |
一對小姊弟黃綺文(8歲)和黃兆勳(2歲)於北角住所附近的清華街街尾玩耍,黃綺文在一輛房車旁邊拾起一個鐵罐後發生轟然巨響的爆炸,兩姊弟被這枚土製炸彈炸死。[205][206]
- 六七暴動的標誌性事件之一,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左派暴行的強烈譴責。
|
1967年8月24日 |
林彬遭縱火燒死案 |
商業電台《欲罷不能》及《時事評論》的節目主持林彬(37歲),因在電台節目中抨擊香港左派人士的暴行,他在早上駕駛私家車返回電台時,座架遭假扮成修路工人的左派兇徒截停,兇徒將汽油彈投入車內,林彬與同車的堂弟林光海(22歲)被燒死。[207][208][209]
- 六七暴動的標誌性事件之一,雖然無證據證明鬥委會主腦楊光直接參與暗殺林彬,但在六七暴動中發起炸彈恐怖襲擊的楊光卻在2001年獲特首董建華頒發大紫荊勳章,不少人對主權移交後香港政治及法治的變化搖頭嘆息。[210]
|
1967年8月25日 |
西營盤正街炸彈襲擊案 |
左派分子在西營盤正街發動連環炸彈襲擊,先在十字路口放置第一個土製炸彈,軍火專家到場拆彈時再投下另外兩個炸彈,小販鄭漢佳(39歲,又名鄭國佳)被炸傷腹部,延至28日不治。事後警方懸紅50,000港元緝兇。[211]
|
1967年8月28日 |
獅子山爆炸案 |
左派分子在獅子山放置炸彈,英軍彈藥專家華克曼(Charles Workman,26歲)攀上懸崖拆彈時炸彈爆炸,被拋落懸崖殉職。[212]
|
1967年9月2日 |
咸田新區第12座命案 |
雞販林馨岳(35歲)不甘被死者陳光宋(24歲)勒索,與同夥找死者理論期間引發衝突,死者身中多刀不治。[213][214]
|
1967年9月3日 |
灣仔消防局爆炸案 |
左派分子在灣仔消防局附近的堅拿道電車站月台放置一個方盒狀物品,警察到場嘗試移走該物品時發生炸彈爆炸,巴籍助理消防區長簡文(Aslam Khan,又譯簡民)頭部被炸彈碎片擊中死亡。事後警方懸紅50,000港元緝兇。[211][215]
|
1967年9月4日 |
牛頭角花園大廈百靈樓命案 |
婦人鍾舜英(37歲)遭失常姪兒甄永傑(23歲)揮刀斬死,幾乎身首異處。[216][217]
|
油麻地廟街開槍案 |
一名匪徒在快樂戲院附近搶劫兩名少女,逃至廟街282號時拔刀襲擊追捕之探員,探員開槍將其擊斃。[218]
|
1967年9月8日 |
跑馬地黃泥涌道翠景樓灶底雙屍案 |
黃泥涌道翠景樓11樓印尼母子遭殺害,並斬為14件,用水泥埋於單位兩個灶底內。藏屍八個月後,即1968年5月5日,案件才被揭發。[219][220][221]
|
1967年9月15日 |
荃灣河背街命案 |
死者楊少石於河背街寓所睡夢中被三人用利器亂斬死亡,警方拘獲疑犯八人。[222][223]
|
1967年9月19日 |
楊愛玲被殺案 |
秀茂坪山邊水坑中,發現少女楊愛玲(16歲)的屍體。事後一姓楊男子(32歲)被捕,楊愛玲與楊男之妻馮潔清為同事。[224]
|
半山堅道29號六樓殺妻案 |
男戶主呂裕中(30歲)揮刀斬死妻子李慧紅(34歲),岳母馬瑞貞(50餘歲)亦被斬傷。[225][226]
|
筲箕灣愛秩序街命案 |
死者錢亮滔與人爭執遭刺斃,伏屍海傍石級上。[227]
|
1967年9月22日 |
洪水橋丹桂村命案 |
死者鄧兆生(43歲)遭四人揮刀斬傷,送院11日後不治。[228]
|
1967年10月6日 |
旺角豉油街56號茶餐廳命案 |
死者陳偉培(18歲)與人爭執中拳不治。[229]
|
1967年10月7日 |
土瓜灣貴州街命案 |
紗廠工人陳華(39歲)欠下工友郭鏡泉(約30歲)賭債無法償還,爭執期間將郭刺斃。[230][231]
|
1967年10月9日 |
赤柱監獄打鬥命案 |
死者黃華根(32歲)於赤柱監獄與囚友打鬥期間,遭利剪刺死。[232]囚犯伍少林(34歲)被裁定誤殺罪成,判刑4年6個月。[233]
|
1967年10月13日 |
灣仔告士打道爆炸案 |
左派分子在灣仔告士打道180號的馬路中心放置炸彈,警員杜雄光(19歲,編號6990)到場疏散市民期間土製炸彈發生爆炸被炸死。[234]
|
灣仔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 |
左派分子匿藏在灣仔莊士敦道近克街交界的大廈內,從高處投擲土製炸彈襲擊途經的電車,電車乘客中學生唐德明(19歲)在下層車廂內被一枚從高處投下的炸彈炸傷頭部,送院後翌日凌晨不治。[235]
|
1967年10月14日 |
深水埗欽州街命案 |
兩名雞販爭執,一人中刀不治。[214]
|
觀塘晒草灣命案 |
死者郭天來(35歲)被四名青少年謀殺。[236]
|
1967年10月24日 |
九龍城龍津道劫殺案 |
中醫師蕭志平(46歲)遭劫匪刺傷,送院翌日不治。[237]
|
1967年10月31日 |
荃灣柴灣角街65-69號家具工場宿舍命案 |
木匠趙卓(36歲)睡夢中遭人以利斧砍斃。[238]兇手林根(39歲)誤殺罪成,入獄6年。[239]
|
1967年11月5日 |
銅鑼灣怡和街爆炸案 |
左派分子在電車路軌放置藏有炸彈的旅行袋,英籍高級督察麥基雲(Ronald John McEwen)於銅鑼灣怡和街嘗試用繩索將可疑旅行袋拉到路旁時,炸彈發生爆炸,麥基雲被炸飛手腳當場死亡。[240]
|
1967年11月8日 |
旺角荔枝角道爆炸案 |
左派分子放置及投擲土製炸彈,炸彈爆炸導致三人死亡,死者包括一名10歲女童,另有30多人受傷。兇徒羅水欣(37歲,織造工人)被判三項誤殺罪成,入獄12年。[241][242]
|
1967年11月28日 |
石硤尾殺警案 |
華籍警員薛振鴻(26歲,編號8548)於深水埗被三名左派暴徒謀殺,其配槍亦被搶走。[243]
|
1967年12月7日 |
大埔消防局宿舍10樓95室命案 |
消防員妻子江運娟(22歲)遭人亂刀斬死,其首飾及現款不知所蹤。[244]
|
上環德輔道西60號四樓打鬥命案 |
兩名男子爭執打鬥,一人死亡。[245]
|
1967年12月9日 |
錦田殺警案 |
華籍警員李觀生(21歲,編號3810)被兩名左派暴徒搶走配槍射殺。其中一名兇徒羅倫當場被捕,判入獄12年;另一名兇徒何祥於案發後潛逃,至1971年被捕,判處死刑,後減為入獄25年。[246]
|
1967年12月11日 |
香港仔大道154號命案 |
三名少年在香港仔大道替乘客開車門賺取小費,但分錢不均引發衝突,其中一人突揮刀向兩人刺去,一死一傷。[247]
|
1967年12月14日 |
筲箕灣金華街金華大廈10樓E座命案 |
老婦譚四(65歲)遭一名青年殺害。[248]兇手潘志廣(又名潘十二,21歲)被控謀殺罪成,依例被判死刑。
|
1967年12月15日 |
石硤尾徙置區第2座黑幫命案 |
江湖男子尹潤棠(23歲)被斬死。[249][250]
|
1967年12月19日 |
九華徑上村命案 |
少婦蔡娣金(24歲)因其兒子被指塗污鄰居木屋,而遭利器刺斃。農夫賴冼(54歲)被控謀殺。[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