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日本大奖赛
1976年日本大奖赛是1976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系列赛事的最后一场比赛,于1976年10月24日于富士国际赛车场举行。美国车手马里奥·安德烈蒂获得冠军,而英国车手詹姆斯·亨特凭借本场比赛的季军获得当年的车手世界冠军。 背景本场比赛是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第一次来到亚洲办赛。[1] 比赛之前,法拉利车队在车队积分榜上领先迈凯伦车队11分,而尼基·劳达在车手积分榜上领先詹姆斯·亨特3分,但冠军数比亨特少一个。[2]根据当时的积分规则,前六名可获得9-6-4-3-2-1分。[1] 劳达获得世界冠军的条件:
亨特获得世界冠军的条件:
排位赛
正赛比赛当天天气恶劣,富士赛道下起了暴雨。以埃默松·菲蒂帕尔迪、尼基·劳达为代表的大部分车手反对在恶劣天气下比赛,只有少数车手,如克莱·雷加佐尼和维托里奥·布兰比拉支持继续比赛。时为一级方程式制造商协会创始人之一的伯尼·埃克莱斯顿则陷入两难,既要考虑商业因素,又不得不面对大多数车队反对比赛的意见(当时只有玛驰车队、苏尔特斯车队和Shadow车队支持比赛)。赛事主办方则出于电视转播等因素,要求车手们上场比赛。[1][4] 所有赛车都以雨胎起步[1]。比赛开始后,詹姆斯·亨特超过了起步一般的安德烈蒂,升至第1位。在第1圈结束时,安德烈蒂已经被沃森超越,退至第3。主场作战的日本车手星野一义则从第21位升至第8位。尼基·劳达位居第10位。[4] 第2圈,沃森发生了严重失误,滑出赛道被7辆车超过。星野一义超过了德佩莱尔和雷加佐尼,上升到第5位。而就在这一圈结束时,尼基·劳达将自己的赛车驶入了维修区,退出比赛。[1]劳达向媒体解释他主动放弃比赛的原因,是赛道条件过于恶劣。[1][4] 第10圈时,詹姆斯·亨特已经领先第二名的安德雷蒂10秒,而星野一义则超到了第3位。第15圈时,赛道上空的雨停了。[1] 第22圈时,排名第2的布兰比拉试图超越亨特,但以失败并打转告终,还顺势被亨特的队友约亨·马斯超过。到第23圈结束时,迈凯伦车队已经位列一二,亨特领先马斯2秒。[1] 第36圈时,马斯在最后一个弯道即将套圈尼尔松时,失去了对赛车的控制而撞车退赛。第47圈时排名第2的汤姆·普莱斯因发动机故障退赛。[1] 比赛的最后阶段发生多次转折。第62圈,位居首位但轮胎磨损严重的亨特接连被德佩莱尔和安德烈蒂超越,退至第3。第64圈,安德烈蒂超过德佩莱尔,升至第1位。德佩莱尔在第65圈结束时,因左后胎故障进站换胎。亨特也不得不放慢速度,以求在轮胎完好的情况下完成比赛。然而在第68圈,他的左前胎发生了爆胎,只得进站换胎。出站后他掉到第5位,如果以此名次完赛他将以67:68的分数输掉与尼基·劳达的世界冠军之争。第2-4位的车手中,阿兰·琼斯被雷加佐尼超越,而德佩莱尔又超越了他们,升至第二。位居第5的亨特则在三人后边,落后几秒钟。在第72圈,亨特超越了雷加佐尼和琼斯,升至第三名。随着安德烈蒂冲过终点线,总计73圈的比赛也结束了。[1][4]
轶事当比赛结束时,黄昏和夜幕已经降临富士赛道。亨特进入维修区,他以为自己和世界冠军头衔擦肩而过,但此时车队经理泰迪·梅耶将比赛结果告诉他。得知自己获得世界冠军后,亨特非常高兴地登上了领奖台。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会“喝啤酒而不是香槟,以免第二天早上宿醉。”[1] 赛后排名
注释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