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亚洲运动会
第十五届亚洲运动会於2006年12月1日至15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会期为15天。这是西亞国家继伊朗后第二次举办亚运会,也是亞運會誕生以來首次在阿拉伯国家舉行。这届亚运会同時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本屆亞運會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的9,520名運動員參與39比賽項目的競爭,伊拉克闊別20年後重返亞運會。 由於阿拉伯半島夏季炙熱(高溫超過攝氏40度),幾乎所有在卡達(如: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及鄰近的巴林(如:巴林大獎賽)的主要比賽都在11月至次年3月舉行。然而一向干旱少雨的多哈在本届亚运会期间遭遇42年不遇的大雨,导致多起意外发生[1][2]。 申辦過程多哈是在2000年11月12日在上屆亞運舉辦地韩国釜山击败吉隆坡、香港和印度新德里等竞争城市获得本届亚运会主办权的。正式投票前,香港被視為最熱門的城市,吉隆坡則為次熱門。然而在次輪投票過程中,西亞國家聯結起來一致選擇多哈,令多哈獲得過半數一共22票而直接勝出。 香港電影《麥兜故事》中,亦有將这次申辦改編成動畫加入其中,以動畫人物麥兜表達香港人對香港申辦失敗的失望心情。[3][4]
比賽項目參賽國家及地區本屆的亞運會中,所有亞洲奧委會的成員也有參與,以下為45個參賽國家及地區,括號中的數字為該參賽國家或地區代表團所派出的運動員數目:
^ 注解1:土庫曼本來會派出115位運動員出賽,但由於後來其足球隊被撤出代表團中,因此只有73位運動員參賽。 吉祥物![]() 第15屆亞運會的吉祥物命名為「奥利」(ORRY),原型是卡塔爾的阿拉伯羚羊,這種羚羊曾一度出現絕種危機,但後來由動物組織再次引入,使得該羚羊得以保留。另外,「奧利」也同時象徵了和平、支持和享受這屆亞運的賽場。 會徽第15屆亞運會會徽的顏色符合卡塔爾當地民俗,黃色代表沙漠中的月牙狀沙丘,藍色代表阿拉伯灣平靜的碧海,而太陽則取自於亞奧理事會的標誌,代表亞運會精神,即亞洲人民親如一家。而與上方的太陽標誌聯繫在一起同看,便是一名奔跑著的運動員形象,代表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獎牌多哈亞運會的獎牌設計獨具匠心,一面為本屆亞運會的官方吉祥物「奧利(Orry)」高舉亞運會火距向前奔跑的圖案,另一面則是2006年多哈亞運會會徽嵌入「亞洲之日(Asian sun)」的圖案。在掛於獲獎運動員頸項上的暗紅色獎牌緞帶上,將繪有傳統的卡塔爾風格的圖案。 獎牌的正面圖案體現了亞運會與卡塔爾引以為豪的悠久歷史的完美結合,而獎牌的背面則著重強調卡塔爾與亞洲其它國家的緊密聯繫。獎牌上奧利手舉火炬所在的地方為卡塔爾重要的文化地標—祖巴拉(Zubara)堡壘。 火炬![]() 第15屆亞運會火炬於2006年10月8日在多哈的高爾夫球俱樂部中由45名卡塔爾年輕人點燃,代表45個參賽今屆亞運的國家與地區。而該俱樂部則成為了聖火與火炬傳遞的起點[5]。 當中不會熄滅的聖火在接下來的55天內,由「火炬傳遞大使」卡塔爾親王塔尼把火炬以專機護送,帶到亞洲15個國家以及地區,3500位火炬手會參與傳遞活動,帶出了和平與友誼的訊息,行程將達到50000公里[6],是亞運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傳聖火活動。 而火炬傳遞的首站是印度的新德里,之後是韩国的釜山、菲律賓的馬尼拉、日本的廣島以及中國等東亞、南亞和中東國家地區。而中國的广州、香港與澳門是首次在該地傳遞聖火。火炬最後會於12月1日到達亞運會的舉辦地——卡塔爾的哈里發體育場,象徵第15屆多哈亞運會正式開始。 開幕式開場開幕式於當地時間2006年12月1日晚上7:15舉行。該開幕式共分為多個部份。最先的是主辦國卡塔爾國王埃米爾抵達哈裡發體育場。之後,體育場變得一片黑暗,超過千名火炬手表演者排出阿拉伯語的問候語「السلام عليكم」及其英譯“Peace be upon you”(「願你得平安」)的字樣,表達卡塔爾人民的問候。 文藝表演![]() 隨後是升旗儀式,卡塔爾國旗在童聲合唱國歌之下升起。儀式過後是文藝表演。 第一幕《生命之海》講述一名男孩的航海之旅,最後該各成長為成年人的男童得到了星盤,發現了通往亞洲的道路,整個表演流露出了阿拉伯的多個神話。 第二幕《亞洲奇蹟》是表現出多個亞洲國家的傳統文化,表演者在五幅紙質建築前,進行了京劇、泰國民族舞等,同時代表了亞洲六大地區的花車進場並停在場內地圖上的相應位置,展示著各地區不同的文化圖騰,象徵了絲綢之路匯通亞洲各國文化之意。 第三幕《祈求》是講述成年人的未婚妻出場,她在海邊帶領其他女演員為未婚夫唱起了祈禱的歌謠,保佑未婚夫平安無事的回家。 第四幕《貿易之船回家》是講述男主角出海後豐收回家,並和女主角在親人和64位亞洲朋友前穿起傳統的卡塔爾婚禮服裝舉行婚禮;其後一批騎馬的卡塔爾人民表演騎馬之術。 第五幕《明日的世界》是講述男主角已有了一位幾歲的孩子,主角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兒子,並把星盤交給他。天幕上顯現了多位阿拉伯的科學家,又在地面上也顯出他們的成就;最後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結了他們美好的未來,其後焰火四起,象徵了人類未來充滿希望。 運動員進場![]() 文藝演出結束後,香港歌手張學友唱出了本屆亞運的主題曲《攜手同行》。之後,各國代表隊按國家或地區的英文名稱出場;最先的是阿富汗,旗手為男子籃球員阿格漢德·伊瓦爾;最後的是主辦國卡塔爾,旗手為手球運動員阿爾·薩德[7]。另外,朝鮮半島南北兩國繼上屆亞運後,再次攜合入場。 聖火燃點運動員進場後由印度女星演唱,及後分別由多哈亞運會組委會主席及亞奧理事會主席沙巴親王致辭,在卡塔爾國王宣佈第十五屆亞運會開幕後,隨即升起亞奧理事會會旗。卡塔爾排球運動員和足球裁判員分別代表全體運動員、裁判員宣誓。男高音卡雷拉斯與黎巴嫩歌手合唱後,聖火燃點,主辦國世界保齡球冠軍阿爾曼蘇裏把火炬傳送場館,五位卡塔爾運動員還繞一周傳遞聖火。 聖火環繞一周後,到達阿爾塔尼手中,他既是耐力賽馬術隊的隊長,也是卡塔爾王子。接過聖火後,阿爾塔尼騎著一匹馬沿高達317米的斜坡直上體育場看臺最上方,並把聖火點在巨大的星盤中,隨後星盤的火焰轉到天幕上,由天幕的「火焰」轉「射向」聖火塔上。 當聖火塔上的聖火點燃後,場內外發放達15噸煙花,代表展開為期15日的賽期。 開幕禮被指混亂在開幕式後的翌日,香港代表團團長劉掌珠投訴多哈亞運會組委會。她表示,在開幕式前,當地下大雨令運動員全身濕透,她當時詢問組委會,組委會卻回答無任何辦法可以協助、且無任何解決方法[8]。 賽事焦點比賽日期以當地時間作準,當中內容的第一天是指比賽日的首天,而非開幕式。 開幕式前
第一天(12月2日)![]()
第二天(12月3日)
第三天(12月4日)
第四天(12月5日)
第五天(12月6日)
第六天(12月7日)
第七天(12月8日)
第八天(12月9日)
第九天(12月10日)
第十天(12月11日)
第十一天(12月12日)
第十二天(12月13日)
第十三天(12月14日)
第十四天(12月15日)禁藥及其他醜聞
本屆亞運之最
本屆亞運資料統計
閉幕式閉幕式於2006年12月15日當地時間的晚上8时進行,以修改過的「一千零一夜」作為表演的主題,當中分為多個小節。 開場與文藝表演當卡達國王阿爾薩尼到場後,閉幕典禮正式開始,廣州交響樂團與多名的阿拉伯人奏起卡塔爾國歌。隨後是文藝表演,主角依是開幕式時的男孩,他這次扮演阿拉丁一角。他從左右的手中拿起了之前的星盤,飛毯把他帶到阿拉伯的沙漠中。 在這沙漠中,阿拉丁看到一支商旅。隨後,奏起「天方夜譚」,男孩把大型「圖書」翻開,正式的演繹出幾個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首個故事是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巴格達國王拉希德蘇醒過來,拉薩德公主向國王講述故事。途中,大盜內的首領騎所馬匹衝入場內,高呼「芝麻開門」。辛巴達的四艘船從天而降,船上的水手去抵抗多名的盜賊。 「圖書」被翻至另一頁,書中顯示著阿拉丁與神燈的故事:阿拉丁得到了神燈,擦了一擦,機器的燈神從場館的中心出現,同時煙火也從場館的頂部發出。音樂的節奏變動,阿拉丁把衣帽交給了拉希德和阿里巴巴,並把劍交給了辛巴達,化解了大盜與水手間的爭鬥。場館此時放射出光芒,拉薩德公主各男孩在新月上揮手離去,文藝表演隨之結束。 運動員入場與主席講話隨後運動員入場,象徵著亞洲大家庭的聚會。之後是頒發最有價值運動員的獎項,結果由韓國游泳選手朴泰桓奪得。 接着由多哈亞運籌委會主席及亞奧理事會主席致閉幕詞,亞奧理事會主席在致詞後,頒發「感謝金牌」給該組委會主席。 進入廣州周期最後是亞洲運動會會旗交接儀式,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和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從亞奧理事會主席接取亞運會火炬、亞運會會旗及亞奧理事會會旗。隨即由下屆東道主中國廣州主演十分鐘的文藝表演。表演名為「東方神韵」,當中包括了由書法家慎召民拿著30公斤重的大毛筆,寫出了「和諧亞洲」四個漢字,特顯出亞運的主旨。同時,又表演了中國南方的舞蹈、音樂和武術。隨後,中國年青歌唱家譚晶放歌《中國之約》,以表示廣州歡迎大家來臨之意,文藝表演也同時終止。 閉幕儀式最後以香港歌手張學友的大會主題曲伴唱下發放壯麗的煙火作結束,標誌著為期十五天的多哈亞運會正式圓滿落幕,進入廣州亞運周期。 紀錄平紀錄世界紀錄
亞洲紀錄
亞運紀錄
破紀錄世界紀錄
亞洲紀錄
亞運紀錄
意外事故
獎牌榜
本屆亞運原定會頒發金牌和銀牌各423面及542面銅牌,由於如體操、游泳等項目出現「雙冠軍」,甚至是「三冠軍」的情况,因此金牌比銀牌的數目多5面。 注释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