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塞爾維亞國會選舉
2008年塞爾維亞國會選舉投票於2008年5月11日举行,選舉塞爾維亞國會議員。這次選舉距離上一次2007年塞爾維亞國會選舉僅一年。有6,749,886名合格選民能夠在8,682個投票站以及157個科索沃難民特別投票站投票。 背景2008年2月17日,塞爾維亞南部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單方面宣布獨立後,塞爾維亞政府經歷了數週的嚴重危機。科索沃獨立得到美國和許多歐盟國家的承認,導致塞爾維亞與欧美關係緊張。由于联合政府内的民主党和G17+联手反对塞爾維亞民主黨,2008年3月8日塞爾維亞總理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宣布政府已經垮台,他計劃提議請求總統解散議會,並安排於2008年5月11日舉行任期前議會選舉,3月13日總統鮑里斯·塔迪奇正式解散議會。[1] 選舉制度塞爾維亞國民議會的250 名成員在一個全國單一選區按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選舉門檻為5% ,少數民族的聯盟不須通過該門檻。 結果
后续选前塞尔维亚激进党表示将与塞爾維亞民主黨合作組成政府,塞爾維亞民主黨也表示不會再與民主党或G17+合作,并指控他們並不真正想保護塞尔维亚。[2]另一方面,塞爾維亞社會黨选前表示希望与塞尔维亚激进党、塞爾維亞民主黨合作,但也不排除与民主党合作。[3]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談判,新的親西方政府於2008年7月7日由民主党联盟、塞爾維亞社會黨联盟与少数民族议员组成。米尔科·茨韦特科维奇成為新總理,他是民主黨支持的無黨派人士。 另外,美国介入塞尔维亚的选举。2008年2月17日,美國大使館在反對科索沃宣布獨立的抗議活動中被縱火後,卡梅倫·蒙特大使堅持阻止塞爾維亞民主黨的科什图尼察继续执政,因为科什图尼察被认为授权对美國大使館的攻击。蒙特幫助安排了塞尔维亚社會黨領導人伊維察·達契奇與民主党會面,以便让親西方聯盟成形。选后塞尔维亚社會黨确实加入親西方政府,达成美国干预塞尔维亚选举的意图。[4]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