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比賽于9月7日至9月14日举行,其中7日至10日在老山自行车馆进行场地自行车比赛,而12日至14在北京铁人三项赛场进行公路自行车比赛,比賽合共產生44枚金牌,其中场地赛21枚,公路赛23枚。
比赛分级
- 视觉障碍运动员:
- 肢体残障运动员:
- 根据截肢及相关残障运动员的残障程度由轻到重分为LC1~LC4级。
- 脑瘫运动员:
- 根据脑瘫运动员的严重程度由重到轻分为CP1~CP4级。
- 严重下肢残障:
- 根据使用轮椅和手动自行车运动员的残障程度由重到轻分为HCA~HCC级。[1]
比賽項目
本届自行车比赛共设13个小项计44组比赛,其中场地7个、公路自行车各6个小项,场地自行车男子4个小项、女子3个小项,公路自行车男、女、混合各2个小项
场地自行车
- 男子1公里计时赛(LC1、LC2、LC3/4、CP4、CP3、B&VI)
- 男子个人追逐赛(LC1、LC2、LC3、LC4、CP4、CP3、B&VI)
- 男子个人冲刺赛(B&VI1-3)
- 男子团体冲刺赛(LC 1-4&CP 3-4)
- 女子500米计时赛(LC1/LC2/CP4、LC3/LC4/CP3)
- 女子1公里计时赛(B&VI1-3)
- 女子个人追逐赛(LC1/LC2/CP4、LC3/LC4/CP3、B&VI1-3)
公路自行车
- 男子个人公路赛(LC1/LC2/CP4、LC3/LC4/CP3、B&VI1-3、HCB、HCC)
- 男子个人计时赛(LC1、LC2、LC3、LC4、CP4、CP3、B&VI、HCA、HCB、HCC)
- 女子个人公路赛(B&VI1-3、HCA&HCB&HCC)
- 女子个人计时赛(LC1/LC2/CP4、LC3/LC4/CP3、B&VI1-3、HCA&HCB&HCC)
- 混合个人公路赛(CP1/CP2)
- 混合个人计时赛(CP1/CP2)
比赛规则
- 视觉障碍的运动员可以使用双人自行车参加比赛,运动员自己坐在后座,前座为一个视力健全的领骑员,无论运动员和领骑员都不能在同一天内不得参加两次比赛。
- 公路个人赛中,运动员需要根据自己组别佩戴不同颜色的头盔或头盔罩,以便裁判辨识。
- 公路个人计时赛中,运动员不能尾随其他级别的运动员,否则会被加罚时间或取消比赛资格。
- 团体竞速赛,每队由3名肢体残疾运动员组成。其中至少2名应为不同级别的LC运动员,并且全体队员级别数字之和不少于6。但CP3级运动员可以代替LC3级,CP4级可以代替LC2级。
參賽資格
运动员
- 参赛运动员必须在2008年9月6日之前年满18周岁,并在国际自行车联合会注册及拥有分级证。
领骑员
- 领骑员是协助视觉障碍运动员进行比赛的人士,所有18岁以上的持有国家协会发放的会员证的自行车运动员都可以成为领骑员,但他/她必须在过去的三年内没有代表所在的国家协会参加任何正式比赛及职业自行车运动。
資格賽名額
共有188名运动员(男子140名,女子48名)运动员可参加本次残奥会,各成员协会在任何个人单项上最多可派出3名运动员(联合级别可派出6人)参赛,但团体比赛只能派出1支队。
男子
資格賽
|
出線資格
|
总名額數量
|
備註
|
2006年国际残奥会自行车室内和公路赛
|
前40名 |
40個 |
|
2007年国际残奥会自行车室内和公路赛
|
通过积分因子计算 |
95个 |
|
外卡选手
|
由国际残奥会委员会和国际残奥会委员会自行车委员会发放 |
5个 |
|
合计 |
140个 |
|
女子
資格賽
|
出線資格
|
总名額數量
|
備註
|
2006年国际残奥会自行车室内和公路赛
|
前40名 |
20個 |
|
2007年国际残奥会自行车室内和公路赛
|
通过积分因子计算 |
23个 |
|
外卡选手
|
由国际残奥会委员会和国际残奥会委员会自行车委员会发放 |
5个 |
|
合计 |
48个 |
|
资格获得情况
各國獎牌榜
场地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
各項成績
场地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中国自行车运动 |
---|
重要赛事 | |
---|
职业赛事 | |
---|
知名车手 | |
---|
重要场地 | |
---|
主要厂商 | |
---|
职业车队 | |
---|
注:斜体表示已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