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
|
投票率 | 53.68%(▲1.02%)
|
---|
|
第一大黨
|
第二大黨
|
第三大黨
|
|
|
|
|
领袖
|
安倍晋三
|
枝野幸男
|
小池百合子
|
政党
|
自由民主黨
|
立憲民主黨
|
希望之黨
|
上任时间
|
2012年9月26日
|
2017年10月3日
|
2017年9月25日
|
代表选区
|
山口縣第4區
|
埼玉縣第5區
|
不參選 (東京都知事)
|
上届结果
|
291席 48.1%(選區) 33.11%(比例代表)
|
新政黨
|
新政黨
|
选前席次
|
284席
|
15席
|
57席
|
赢得席次
|
284席
|
55席
|
50席
|
席次差额
|
━ 0席
|
▲40席
|
▼7席
|
選區票數
|
26,500,722.635
|
4,726,326.078
|
11,437,601.615
|
選區票率
|
47.82%
|
8.53%
|
20.64%
|
選區變動
|
▼0.28%
|
▲8.53%
|
▲20.64%
|
比例票數
|
18,555,717
|
11,084,890
|
9,677,524
|
比例票率
|
33.28%
|
19.88%
|
17.36%
|
比例變動
|
▲0.17%
|
▲19.88%
|
▲17.36%
|
|
|
第四大黨
|
第五大黨
|
第六大黨
|
|
|
|
|
领袖
|
山口那津男
|
志位和夫
|
松井一郎
|
政党
|
公明黨
|
日本共產黨
|
日本維新會
|
上任时间
|
2009年9月8日
|
2000年11月24日
|
2015年11月2日
|
代表选区
|
不參選 (參議員)
|
南關東比例代表區
|
不參選 (大阪府知事)
|
上届结果
|
35席 1.5%(選區) 13.71%(比例代表)
|
21席 13.3%(選區) 11.37%(比例代表)
|
新政黨
|
选前席次
|
34席
|
21席
|
14席
|
赢得席次
|
29席
|
12席
|
11席
|
席次差额
|
▼5席
|
▼9席
|
▼3席
|
選區票數
|
832,453
|
4,998,932.309
|
1,765,053.396
|
選區票率
|
1.5%
|
9.02%
|
3.18%
|
選區變動
|
▲0.05%
|
▼4.28%
|
▲3.18%
|
比例票數
|
6,977,712
|
4,404,081
|
3,387,097
|
比例票率
|
12.51%
|
7.9%
|
6.07%
|
比例變動
|
▼1.93%
|
▼3.47%
|
▲6.07%
|
|
 眾議院選舉各小選區及比例代表選區(右下)選舉結果地圖 |
 |
|
第4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日语:第48回衆議院議員総選挙/だいよんじゅうはっかいしゅうぎいんぎいんそうせんきょ dai yonjūhakkai shūgiin giin sōsenkyo */?)於2017年10月22日舉行[1],改選日本眾議院全部465個議席。此次是安倍晉三二度拜相以來第二次提前解散眾議院,在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分裂、各大在野勢力未能完全整合的情形下,加上國際局勢有利於執政方獲得民意支持,最終由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當選313席,以超過三分之二席次的「絕對安定多數」獲得壓倒性勝利,也使安倍成為日本戰後憲法施行以來首位擁有四次任期的首相、以及1990年代以來第二位達成三連任的首相。選前由原民進黨自由派出走成立的立憲民主黨成為最大在野黨,但僅取得55席,是日本二戰以後以來最少紀錄[2]。
背景
2014年的眾議院選舉,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自公連立政權)以當選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獲得壓倒性勝利,安倍晉三續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表現雖有小幅成長但持續低迷,民主黨代表(黨魁)海江田萬里更在自己的選區落選[3],最終黯然辭職[4]。
為尋求終結安倍政權的機會,2016年7月10日的參議院選舉在野陣營進行新一輪的重組,民主黨與維新黨合併為民進黨,然而部分維新黨成員並未加入民進黨,而是重新組建曾在2014年解散的日本維新會(以大阪維新會為基礎組成),並與自民黨在修憲及安保議題上合作。該次選舉,民進黨與共產黨、社民黨、生活黨組成反對修憲的左派選舉聯盟。選舉結果以贊成修憲超過三分之二席次宣告自公連立政權再一次勝利,民進黨代表岡田克也宣布辭職,由蓮舫接任。與參議院選舉日期接近的還有7月31日的東京都知事選舉,自民黨出身的小池百合子不顧黨內的反對,毅然投入該選舉[5],打敗自民黨推薦的增田寬也與民進黨等在野四黨推薦的鳥越俊太郎,成為東京都首位女性知事[6]。
2017年7月2日舉行的東京都議會選舉,自民黨受到身兼總裁的安倍爆發政治醜聞等因素影響,被小池所領導的「都民第一會」擊敗,創下自民黨在東京都議會選舉的最低紀錄[7],該場選舉重挫了執政的安倍與自民黨[8],自民黨的盟友公明黨也在該場選舉倒戈支持小池,令小池的聲勢水漲船高;民進黨的表現則一敗塗地,比自民黨的表現更差,蓮舫也在之後辭職,由保守派的前原誠司與自由派的枝野幸男競選代表[9],最終雖由保守派的前原獲勝,卻也是民進黨分裂的前奏[10]。
受到東京都議會敗選影響,安倍感受到執政危機,進行第三次內閣改組[11]。然而9月3日,北韓進行第六次核試,導彈射程飛越北海道上空,面對北韓的威脅,安倍晉三的強硬致使民調再次攀升[12];同時國內政壇,民進黨支持度不高,小池未成氣候,安倍雖受醜聞纏身,但為免在眾議院2018年任期屆滿舉行大選時導致自民黨失去大量議席,在對外與對內局勢均對自己有利的時候,趁機解散眾議院,提前了一年進行本次大選[13]。9月25日,安倍召開記者會表示將解散眾議院;小池同日搶先在安倍之前,宣布成立新政黨「希望之黨」,被媒體稱為「小池新黨」[14]。
本次大選亦為平成時代最後的國政選舉。
選前形勢
2017年9月28日,第194回日本國會召開,但在中午開議後隨即宣告眾議院解散,國會休會進入競選週期[15]。解散時的議席分布如下:[16]
民進黨分裂
民進黨為了扭轉選情低迷的局勢,黨代表前原誠司在眾議院解散前後拜會小池,提出選舉合作,希望民進黨議員能夠以希望之黨候選人名義參選;9月28日眾議院解散當日,民進黨召開常任理事會,正式通過此決議。民進黨放棄提名本黨候選人,期望藉此推翻安倍政府,黨內保守派也認同此主張;小池雖然也希望整合在野力量,卻提出「甄選」認同修憲、安保等議題的民進黨議員加入,並非照單全收。此舉令以枝野幸男為首的民進黨自由派不滿,出走成立新的中間偏左政黨「立憲民主黨」[17]。
面對分裂的民進黨,黨內高層紛紛表態,前首相菅直人加入立憲民主黨;另一位前首相野田佳彥、以及前黨代表岡田克也則表態兩黨都不加入,轉為無黨的獨立候選人[18]。除加入希望之黨、立憲民主黨外,民進黨內還有「殘留派」,包含前原在內的22名民進黨議員最終以「無黨籍」身分披掛上陣,民進黨至此一分為三[19]。
此外,前原曾向小池提議後者出馬參與此次選舉,以圖兩黨合作打敗安倍取得首相大位;小池拒絕此提議,但表示會與黨內高層討論在候選人中推舉出首相的候補人選[20][21]。
三極對決
民進黨的分裂,導致此次選情形成執政聯盟(自民、公明兩黨)、在野保守派(希望、維新兩黨)、自由派(リベラル系;立憲民主黨、共產黨、社民黨三黨)三極分立的局面。
- 安倍晉三在9月25日與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會談,取得公明黨的理解,解散眾議院並繼續聯合競選[22]。
- 小池百合子整合民進黨保守派後,又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兼大阪府知事松井一郎、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提出合作,期望透過搶攻都會區的選票打造「三都物語」[23]。然而大村秀章後來宣布撤回對希望之黨的支持[24]。希望之黨與日本維新會協議在彼此地盤(東京、大阪)互相幫助[25]。
- 枝野幸男成立立憲民主黨後轉而與共產黨、社民黨等勢力合作,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也表示願意與立憲民主黨合作,希望能研討出三黨之間的合作方案[26]。最後共產黨選擇在某些關鍵選區取消原定派出的人選,禮讓立憲民主黨和社民黨候選人,以圖集中票源。
候選人
根據10月10日眾議院選舉公告,本次選舉區域應選289席,比例176席,共計465席;參選人方面,共有1180人(區域:936人;單獨比例代表[註 3]:244人)[27]
各政黨候選人數
政党
|
區域
|
比例
|
單獨比例
|
重複
|
總計
|
現任
|
|
自民党
|
277
|
313
|
55
|
258
|
332
|
284
|
|
希望之黨
|
198
|
234
|
37
|
197
|
235
|
57
|
|
公明黨
|
9
|
44
|
44
|
0
|
53
|
34
|
|
日本共產黨
|
206
|
65
|
37
|
28
|
243
|
21
|
|
立憲民主黨
|
63
|
77
|
15
|
62
|
78
|
15
|
|
日本維新會
|
47
|
52
|
5
|
47
|
52
|
14
|
|
社民黨
|
19
|
21
|
2
|
19
|
21
|
2
|
|
日本之心
|
0
|
2
|
2
|
0
|
2
|
0
|
|
新黨大地
|
0
|
2
|
2
|
0
|
2
|
0
|
|
幸福實現黨
|
35
|
41
|
41
|
0
|
76
|
0
|
|
無支持政黨
|
0
|
4
|
4
|
0
|
4
|
0
|
|
其他政黨
|
9
|
0
|
0
|
0
|
9
|
0
|
|
無黨籍
|
73
|
-
|
-
|
-
|
73
|
44
|
選舉議題
民意調查
議席預測
選前各家媒體提出自己的議席預測。
- 10月11日
- 讀賣新聞[34]
- 自民、公明兩黨合計議席超過300席;希望之黨選前的57席可望小幅提升;立憲民主黨席次可望躍進,成為自民、希望之後的第三大黨;維新、社民、共產陷入苦戰;日本之心黨更加苦戰。
- 10月12日
- 共同通信社[35]
- 自民黨不論在小選區、比例區均佔優勢,不但單獨過半且席次可能超越上屆。公明黨35席可望再攀升,自民-公明兩黨可超過300席;希望之黨60席上下;立憲民主黨席次倍增為30席;共產黨席次下降;維新黨議席微升;社民黨保住2席;日本之心黨情勢嚴峻。
- 10月13日
- 朝日新聞[36]
- 自民黨加公明黨席捲300席。儘管自民黨可能低於選前的284席,但在小選區內,得到超過200席,可以單獨過半;公明黨能否保住選前的34席有些微妙。希望和維新停滯不前,在各自大本營陷入苦戰。立憲民主黨可望從選前15席躍進至40席。共產黨席次微降。新黨大地、社民黨有獲得議席的可能性。
朝日新聞推估
政黨
|
選前
|
全體
|
選前
|
區域
|
選前
|
比例
|
低標
|
均標
|
高標
|
低標
|
均標
|
高標
|
低標
|
均標
|
高標
|
|
自民党
|
284
|
267
|
286
|
303
|
219
|
208
|
217
|
227
|
65
|
59
|
69
|
76
|
|
希望之黨
|
57
|
45
|
56
|
66
|
22
|
17
|
24
|
30
|
35
|
28
|
32
|
36
|
|
公明黨
|
34
|
24
|
29
|
35
|
9
|
6
|
8
|
9
|
25
|
18
|
21
|
26
|
|
日本共產黨
|
21
|
11
|
15
|
20
|
1
|
0
|
1
|
3
|
20
|
11
|
14
|
17
|
|
立憲民主黨
|
15
|
34
|
41
|
49
|
6
|
7
|
11
|
16
|
9
|
27
|
30
|
33
|
|
日本維新會
|
14
|
6
|
12
|
18
|
5
|
0
|
3
|
6
|
9
|
6
|
9
|
12
|
|
社民黨
|
2
|
1
|
1
|
2
|
1
|
1
|
1
|
1
|
1
|
0
|
0
|
1
|
|
日本之心黨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
其它政黨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1
|
1
|
|
無黨籍
|
38
|
19
|
24
|
29
|
26
|
19
|
24
|
29
|
12
|
——
|
總計
|
465
|
465
|
289
|
289
|
176
|
176
|
- 10月15日
- 時事通信社[37]
- 自民黨280席,自-公聯盟300席,有機會超越修憲門檻(選後國會2/3的修憲門檻為310席)。希望之黨陷入苦戰;立憲民主黨可能從15席成長至40席;共產黨席次銳減;日本維新會約在選前14席左右。
出口民調
媒體預測區間
調查單位
|
自民黨 |
公明黨 |
希望之黨 |
日本維新會 |
立憲民主黨 |
日本共產黨 |
社民黨 |
日本之心 |
無黨籍
|
|
|
|
|
|
|
|
|
|
NHK[38]
|
253~300 |
27~36 |
38~59 |
7~18 |
44~67 |
8~14 |
1~2 |
0 |
20~29
|
日本電視臺[39]
|
235~295 |
32~34 |
42~72 |
16 |
49~61 |
12 |
0 |
0 |
26
|
朝日新聞·ANN[40]
|
256~285 |
27~34 |
46~65 |
10~16 |
52~68 |
9~15 |
1~2 |
0 |
25
|
選舉結果
總議席數(465名)▼10
↓
|
284
|
29
|
22
|
11
|
50
|
2
|
12
|
55
|
|
自民
|
公明
|
|
維新
|
希望
|
|
共產
|
立民
|
小選區(289名)▼6
218
|
8
|
22
|
3
|
18
|
1
|
1
|
18
|
|
自民
|
公明
|
|
|
希望
|
|
|
立民
|
比例代表選區(176名)▼4
66
|
21
|
8
|
32
|
1
|
11
|
37
|
|
自民
|
公明
|
維新
|
希望
|
|
共產
|
立民
|
- 自由民主黨; 公明黨; 無黨籍; 日本維新會; 希望之黨; 社會民主黨; 日本共產黨; 立憲民主黨
執政黨
- 自由民主黨
小選區218席(包含在公示後追加3名無黨籍候選人),比例代表66席(包含立憲民主黨在東海選區提名過少讓渡1席給自民黨),共計284席。另外,在北關東、東京、南關東、近畿、中國等比例代表選區範圍內的小選區落選候選人,全部藉由比例代表「復活」,可以算小選區全員當選[41]。
- 公明黨
九年來首次發生有候選人在小選區落選的情況,小選區8席;比例區21席,在北關東、南關東選區得票減少,最終以29席作收[42]。
執政閣外協力
- 日本之心黨
東京與東北各提名一席比例區候選人,雙雙落選。全國得票率低於2%,根據選舉法、政治獻金規範法、政党補助法的規定,失去國會政黨要件[43]。
保守派在野黨
- 希望之黨
選前雖擁有57席,但選後只有50席,小選區18席,比例區32席。連小池的大本營——東京25個選區中,僅第21區由民進黨投靠的長島昭久獲勝,其餘全軍覆沒。訪問法國巴黎的小池在開票後匆匆返國,並坦承選舉結果嚴峻[44]。
- 日本維新會
大本營雖在大阪,本次選舉卻在近畿地區陷入苦戰。小選舉區僅得3席,比例8席,較選前的14席下降。松井一郎代表坦承敗選[45]。
非保守派在野黨
- 立憲民主黨
選前僅15席,選後小選區18席(含1席無黨籍追加公認),比例區37席,總共奪得55席。席次雖躍進成為在野第一大黨,卻是自1996年引進並立制以來,席次最少的最大反對黨,超越2012年民主黨創下的57席記錄[46]。
- 日本共產党
以保有選前21席為目標卻慘敗。選後小選區僅1席,比例區11席,共12席。委員長志位和夫認為表現不盡理想,期望下次捲土重來[47]。
- 社会民主党
2位現職的眾議員分別在小選區與比例區連任,原有議席得以維持,然而比例區得票率下滑,不足2%,影響之後的政黨要件[48]。
結果列表
← 第4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票結果摘要
|
屬性
|
政黨
|
比例代表選區
|
小選區
|
席次加總
|
增減量
|
選前席次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席次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席次
|
執政聯盟
|
|
自由民主黨
|
18,555,717
|
33.28%
|
66
|
26,500,722.635
|
47.82%
|
218
|
284
|
━ 00
|
284
|
|
公明黨
|
6,977,712
|
12.51%
|
21
|
832,453.000
|
1.50%
|
8
|
029
|
▼06
|
035
|
|
日本之心[49]
|
85,552
|
0.15%
|
0
|
-
|
-
|
-
|
000
|
━ 00
|
000
|
執政聯盟小計
|
25,618,981
|
45.95%
|
87
|
27,333,175.635
|
49.32%
|
226
|
313
|
▼06
|
319
|
在野保守派
|
|
希望之黨
|
9,677,524
|
17.36%
|
32
|
11,437,601.615
|
20.64%
|
18
|
050
|
▼07
|
057
|
|
日本維新會
|
3,387,097
|
6.07%
|
8
|
1,765,053.396
|
3.18%
|
3
|
011
|
▼03
|
014
|
在野自由派
|
|
立憲民主黨
|
11,084,890
|
19.88%
|
37
|
4,726,326.078[立 1]
|
8.53%[立 1]
|
18[立 2]
|
055[立 2]
|
▲40
|
015
|
|
日本共產黨
|
4,404,081
|
7.90%
|
11
|
4,998,932.309
|
9.02%
|
1
|
012
|
▼09
|
021
|
|
社會民主黨
|
941,324
|
1.69%
|
1
|
634,719.000
|
1.15%
|
1
|
002
|
━ 00
|
002
|
其他在野黨派 ・ 無黨籍
|
|
新黨大地
|
226,552
|
0.41%
|
0
|
-
|
-
|
-
|
000
|
━ 00
|
000
|
|
幸福實現黨
|
292,084
|
0.52%
|
0
|
159,170.998
|
0.29%
|
0
|
000
|
━ 00
|
000
|
|
無支持政黨
|
125,019
|
0.22%
|
0
|
-
|
-
|
-
|
000
|
━ 00
|
000
|
|
世界經濟共同體黨
|
-
|
-
|
-
|
1,307.000
|
0.00%
|
0
|
000
|
━ 00
|
000
|
|
犬丸勝子與共和黨
|
-
|
-
|
-
|
1,570.000
|
0.00%
|
0
|
000
|
━ 00
|
000
|
|
都政革新會
|
-
|
-
|
-
|
2,931.000
|
0.01%
|
0
|
000
|
━ 00
|
000
|
|
議員不支薪實現會
|
-
|
-
|
-
|
21,892.000
|
0.04%
|
0
|
000
|
━ 00
|
000
|
|
新黨憲法9條
|
-
|
-
|
-
|
6,655.000
|
0.01%
|
0
|
000
|
━ 00
|
000
|
|
平等黨
|
-
|
-
|
-
|
5,518.000
|
0.01%
|
0
|
000
|
━ 00
|
000
|
|
目標解放勞動的勞動者黨
|
-
|
-
|
-
|
3,133.000
|
0.01%
|
0
|
000
|
━ 00
|
000
|
|
使長野縣達到日本第一好景氣會
|
-
|
-
|
-
|
3,784.000
|
0.01%
|
0
|
000
|
━ 00
|
000
|
|
日本新黨
|
-
|
-
|
-
|
5,291.000
|
0.01%
|
0
|
000
|
━ 00
|
000
|
|
無黨籍
|
-
|
-
|
-
|
4,315,027.920[無 1]
|
7.79%[無 1]
|
22[無 2]
|
022[無 2]
|
▼22
|
44
|
在野黨、無黨籍小計
|
29,846,487
|
53.53%
|
89
|
28,088.912.316[野 1]
|
50.68%[野 1]
|
63[野 2]
|
152[野 2]
|
▼01
|
153
|
總計
|
55,757,552
|
100.00%
|
176
|
55,422,087.951
|
100.00%
|
289
|
465
|
▼10
|
475
|
政黨各比例區得票
地區 |
自由民主黨 |
公明黨 |
希望之黨 |
日本維新會 |
立憲民主黨 |
日本共產黨 |
社會民主黨 |
日本之心黨 |
新黨大地 |
幸福實現黨 |
無支持政黨
|
|
|
|
|
|
|
|
|
|
|
|
北海道
|
779,903 |
298,573 |
331,463 |
74,701 |
714,032 |
230,316 |
37,374 |
- |
226,552 |
13,983 |
-
|
東北
|
1,453,871 |
463,740 |
912,819 |
127,674 |
761,117 |
310,559 |
105,589 |
44,960 |
- |
22,626 |
-
|
北關東
|
1,985,993 |
784,671 |
1,154,154 |
203,103 |
1,317,457 |
449,625 |
65,985 |
- |
- |
29,504 |
-
|
南關東
|
2,356,614 |
787,461 |
1,184,103 |
269,274 |
1,612,425 |
550,404 |
87,517 |
- |
- |
26,331 |
-
|
東京
|
1,816,184 |
644,634 |
1,039,647 |
198,127 |
1,405,836 |
618,332 |
56,732 |
40,592 |
- |
15,872 |
125,019
|
北陸信越
|
1,328,838 |
318,050 |
688,924 |
164,714 |
699,426 |
267,777 |
90,218 |
- |
- |
25,064 |
-
|
東海
|
2,237,838 |
781,228 |
1,445,549 |
297,759 |
1,418,633 |
450,970 |
67,445 |
- |
- |
38,580 |
-
|
近畿
|
2,586,424 |
1,164,995 |
913,860 |
1,544,821 |
1,335,360 |
786,158 |
78,702 |
- |
- |
36,774 |
-
|
中國
|
1,249,073 |
476,270 |
514,191 |
151,221 |
533,050 |
199,152 |
44,240 |
- |
- |
20,701 |
-
|
四國
|
579,225 |
236,863 |
324,106 |
78,500 |
232,965 |
118,826 |
29,818 |
- |
- |
12,356 |
-
|
九州
|
2,181,754 |
1,021,227 |
1,168,708 |
277,203 |
1,054,589 |
421,962 |
277,704 |
- |
- |
50,293 |
-
|
當選議員
小選區
小選區當選者採多數制中的相對多數決,得票最高者當選,每個選區僅當選一人。
自由民主党 公明党 希望之党 立憲民主党 日本共產党 日本維新会 社会民主党 無黨籍 (民進党派系) 無黨籍 (自由党派系) 無黨籍 (其他派系)
補選
本次補選的前兩個為平成時代最後補選。另外本屆議會補選期限為2021年3月15日。之後的出缺維持缺額。
比例代表選區
比例選區的議席分配方式採最高均數法中的漢狄法。
為了說明方便,以本次四國比例選區只有6人為例:
這個選區自民黨579,225票,排名第一;希望之黨324,106票,排名第二;公明黨236,863票,排名第三;立憲民主黨232,965票,排名第四;日本共產黨118,826票,排名第五。
在四國應選6席的情形下,共進行六輪分配,每輪取1席。
- 第一輪以自民黨為各黨中得票最高,取得第1席
- 第二輪開始前將先前分配過的自民黨得票數除以2(已分得的議席數+1),約為289,612票,然後各黨再比較排名,此輪以希望之黨得票最高,取得第2席
- 第三輪重複第二輪動作,將希望之黨得票數除以2,為162,053票,各黨比較後,自民黨得票最高,取得第3席
- 第四輪分配前的作業,自民黨因已得到2個議席,要以原始票數除以3再與其他政黨做比較,為193,075票,本輪最高票為公明黨,得到第4席
- 第五輪公明黨票數除以2,本輪立憲民主黨得票最高,取得第5席
- 最後一輪立憲民主黨原始得票除以2,自民黨得票最高,得到最後一席。
分配完六輪席次的結果以自民黨獲得三席最多,希望之黨、公明黨、立憲民主黨各得一席,共產黨等其他政黨因得票過低,無法分配議席。其餘各選區分配方式依此類推。
同時比例代表區還有這些設計:
- 日本眾議院選舉允許小選區候選人同時名列比例區,而且登記時允許名簿順序相同,並依照惜敗率(小選區的表現)進行比例區的政黨內部排序。
- 小選區得票率未達有效票10%(大於此才會發還保證金)的敗選者根據規定不得參與比例區議席分配,直接宣告落選。
同樣以本屆四國比例選區為例,自民黨在四國比例區前二名提名未參選小選區的候選人,但卻同時有11位候選人並列名簿第三名,這11位候選人均有參加小選區競選,在小選區敗選者,會依照其小選區得票數除以當選者的得票數換算成比例(即為惜敗率),相同名簿順序的同黨敗選人依照惜敗率進行比較,除了8位已在小選區獲勝的候選人,還有3位小選區敗選人要爭奪自民黨在四國比例選區的最後一席比例代表,最終由惜敗率最高的山本有二「復活」當選。其他政黨和各選區做法也是依此類推。
立憲民主黨在東海比例區被分配到5個席次,然而比例代表名單上只剩下4個候選人,因此依照規定,立憲民主黨扣減1個席次,由排在後頭的自由民主黨增加1個席次。
自由民主党 立憲民主党 希望之党 公明党 日本共產党 日本維新会 社会民主党
遞補
注釋
- ^ 原本沖繩縣第3区應進行補選,但是眾院因票票不等值問題訴訟而延後。2018年沒有進行補選。
- ^ 自由党派系。後加入旧国民民主党與新立憲民主党。
- ^ 自由党派系。
- ^ 後離開社民党,加入旧立憲民主党與新立憲民主党。
- ^ 1.0 1.1 含自由民主党與立憲民主党追加公認4人。
- ^ 2.0 2.1 不含自由民主党與立憲民主党追加公認4人。
- ^ 3.0 3.1 以無黨籍当選後由舊立憲民主党追加公認。後加入新立憲民主党。
- ^ 後加入新立憲民主党。
- ^ 5.0 5.1 5.2 以無黨籍當選,当選後由自民党追加公認。
- ^ 未加入旧国民民主党,後加入自民党。
- ^ 後加入立憲民主党。離党後加入国民民主党。
- ^ 加入自由党,後合併為旧国民民主党,後加入新立憲民主党。
其他
安倍晉三在本屆眾議院任期中的2020年9月因健康因素辭去首相職務,交棒予同黨的菅義偉,安倍則仍續任眾議員。
注釋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