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第十七屆黨主席選舉補選|
|
|
|
|
候选人
|
賴清德
|
|
民選得票
|
41,840
|
|
得票率
|
100%
|
|
|
|
民主進步黨第十七屆黨主席選舉補選於2023年1月15日舉行[1],是民主進步黨自1998年第八屆黨主席選舉以來所舉辦的第八次黨主席直接選舉。選舉方式採用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由於民进党在2022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遭遇了建党36年以来最大慘敗,時任總統兼黨主席的蔡英文在選舉後宣布辭去黨主席職務,並在2023年進行黨主席補選[2]。進行補選的隔年年初,即將舉行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本屆選舉至登記截止僅有賴清德登記參選,為同額競選。[3]選舉人數238,664人,總投票數41,989人,投票率17.59%;得票數41,840票,有效票比率99.65%,賴清德當選為民主進步黨第十七屆黨主席,並於1月18日就任。
選舉方式
依據民主進步黨黨章《黨職人員選舉辦法》:[4]
* 黨主席、各級黨部之黨員代表及主任委員,除另有規定外,由黨員直選產生。
- 現任總統為本黨黨員時,自其就任之日起,為本黨主席,至其卸任之日止。其任期以憲法規定之總統任期為一任,不適用第十五條第三項關於任期之規定。
- 除另有規定外,黨員加入本黨連續滿二年者,始具選舉權、被選舉權。但第一類黨職之黨主席選舉,如有重大情事,經中央執行委員會同意者,得放寬選舉人之入黨期限。
- 中央黨部辦理黨主席選舉時,應舉辦至少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前項電視政見發表會舉辦之時間、地點、程序與規則,由中央黨部擬具,經與黨主席候選人協商後定之。
作業時程
民主進步黨第17屆黨主席補選作業時程
|
辦理日期
|
作業項目
|
12月8日 |
中央黨部發佈公告。
|
12月12日~16日 |
參選人領表及受理登記。
|
12月21日 |
中執會審查候選人資格。
|
12月22日 |
黨主席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
|
12月23日~2023年1月13日 |
黨中央舉辦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
|
2023年1月15日 |
進行黨員投票、開票。
|
2023年1月18日 |
中執會公告黨主席當選名單。
|
候選人
民主進步黨第17屆黨主席補選候選人
|
姓名
|
簡歷
|
狀態
|
 賴清德
|
背景:醫師
- 簡歷:
|
選舉狀態:當選。
宣佈日期:2022年12月8日
登記日期:2022年12月14日
|
競選過程
民主進步黨內,共有一人表態有意參選黨主席:[5]
主要政見
一、 重整旗鼓,協助穩定政局:
2022九合一大選的結果,重挫民進黨,但黨的力量不能分散。民進黨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迅速調整步伐,重新出發,提出對台灣未來的願景、理念及政策,作為凝聚國人前進的動力。
二、 深刻檢討,贏回人民信任:
我們要積極了解和回應各界的指教和訴求,擦亮民進黨「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招牌,也要堅定民進黨民主開放精神,追求多元進步的價值,持續擴大黨與社會的連結,加強與青年世代的對話。透過傾聽民意、檢討改善,我們要讓民進黨推動的政策更完善、更有感、更貼近民意,照顧弱勢,實現公義,讓民眾的生活獲得更大的支持,也擴大人民對民進黨的支持與信任。
三、 廣納人才,引領創新進步:
我們要加強人才培育,也要透過公平機制讓更多有能力的人,可以貢獻專業,促進黨內世代交流與合作,共同投入黨務革新與發展。面對未來各項挑戰,我們需要來自不同領域、中央地方參政人才,一起團結打拚。
四、 守護台灣,促進民主和平繁榮:
民主、和平、繁榮是台灣重要的國家安全戰略,當前台灣面臨區域威權主義擴張、疫後經濟振興、氣候變遷加劇及淨零能源轉型等國內外挑戰,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將與執政團隊團結合作,發揮執政最大成效,凝聚社會最大力量,共同提升台灣的韌性與實力,持續深化台灣民主、守護區域和平,促進國家繁榮發展。
選舉結果
第17屆民主進步黨主席補選選舉結果
號次
|
候選人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賴清德
|
41,840
|
100%
|
|
有效票 |
41,840
|
無效票 |
149
|
有效票率 |
99.65%
|
投票數 |
41,989
|
投票率 |
17.59%
|
參見
相關選舉
資料來源
內文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