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應用程式圖示
类型 平台遊戲 平台 开发商 Mobigame 发行商 Mobigame 模式 單人 发行日
2008年12月
iOS 行動電話 PlayStation Portable 欧洲:2010年12月2日 北美:2011年9月20日 Windows 、
Linux macOS Android Wii U 任天堂3DS
《Edge 》是由Mobigame開發的益智 平台遊戲 。該作的目標是引導滾動的立方體 穿越迷宮 般的關卡,直至抵達終點。該作最初在2008年12月於App Store 上架,但因為作品名稱之「Edge」一詞與Edge Games 產生商標糾紛,曾被多次下架並重新上架,並導致該作曾以「Edge by Mobigame」、「Edgy」等名稱發行,最終在2010年1月以原名稱上架App Store。該作於多個平台發行,其中包括行動電話、PlayStation Portable 、Microsoft Windows 、macOS 、Linux 、Android 、Wii U 及任天堂3DS 。該作在2011年8月由發行商Two Tribes 於Steam 發行。
《Edge》在評論家之間的評價較為正面,稱讚了其極簡 的關卡設計及晶片音樂 原聲帶。該作獲得許多獎項,包括米爾松最佳手機遊戲獎[ a] 、第5屆國際行動遊戲獎 的兩個子分類,以及獨立遊戲節 三個子分類的提名。擴展內容《Edge Extended 》加入了新的關卡、音樂、3D引擎及由電腦操控的黑色立方體,作為玩家的對手。該擴展作為獨立的應用程式 在2011年8月25日於iOS發行,2012年1月27日於Android發行。Two Tribes將該擴展於macOS、Linux、Microsoft Windows等平台以可下載內容 的形式發行,Wii U和任天堂3DS平台則將擴展內容加入初始版遊戲。
遊戲玩法
遊玩畫面及平台邊緣懸掛時間,截自iOS 版本的《Edge》。
《Edge》是一款於等距 視角下遊玩的益智 平台遊戲 [ 1] 。玩家透過滑動遊戲畫面上的立方體,使它向指定方向「滾動」。立方體可以爬上與自己等高的台階。透過使立方體沿著牆壁保持平衡,玩家可以懸掛在一些平台邊緣以跨越較大的間隙。遊戲的目標是引導立方體穿越迷宮般的關卡抵達終點。關卡由平台、移動的方塊、開關及可收集的稜鏡(Prisms)組成[ 2] 。完成關卡後,玩家會獲得根據完成時間、收集的稜鏡數量、立方體掉落平台次數的成績排名[ 3] 。玩家會在收集所有稜鏡並快速通關後獲得特殊排名[ 1] 。玩家可透過使立方體長時間懸掛在平台邊緣以降低完成時間。該作的智慧型手機 版本提供兩種操作方式:在螢幕 上滑動或點擊螢幕上的按鍵,而後者為預設選項[ 2] [ 1] 。該作有45個主要關卡及3個可解鎖的關卡。完成全部48個關卡可解鎖急速模式(Turbo mode),使關卡以更快的步調進行[ 4] [ 5] 。
《Edge Extended》加入了44個新關卡及新功能。該作以幽靈模式(Ghost mode)取代先前的急速模式:完成所有關卡後,幽靈模式可使玩家以幽靈方塊(Ghost cube)的形式與自己先前的遊玩記錄對戰。《Edge Extended》也推出了由電腦操控的黑色立方體,它會自行移動,並透過阻擋道路及按下開關來干擾玩家[ 5] 。
開發與發行
《Edge》開發團隊Mobigame,攝於2008年巴黎電子遊戲展。
《Edge》由兩人團隊,大衛·帕帕齊安(David Papazian)和馬修·馬洛特(Matthieu Malot)開發,統稱為Mobigame。馬洛特在2004年構思了一個立方體滾動遊戲的核心概念,2006年開始開發工作[ 6] 。帕帕齊安負責遊戲程式的編寫,馬洛特負責遊戲美術與設計[ 7] 。該作的作曲家包括羅曼·高蒂爾(Romain Gauthier)、西蒙·佩林(Simon Périn )、理查德·馬洛特(Richard Malot)、熱雷米·佩林(Jérémie Périn )和馬修·馬洛特[ 8] 。該團隊最初打算開發一款專門針對移動平台的遊戲,但在首次發行後開始考慮提供對鍵盤 與遊戲手把 的支援,並透過免費更新在幾個月內將關卡數量從26個提升到46個[ 6] 。該作重新上架App Store 後,Mobigame強化了《Edge》的圖形 ,以兼容Retina顯示器 的解析度和iPad 系列更大的螢幕[ 9] 。
《Edge》最初在2008年12月發行,但在2009年5月因與Edge Games 的執行長 蒂姆·朗德爾(Tim Langdell)產生商標糾紛而從App Store下架[ 10] 。作為朗德爾對該作「Edge」一詞商標 的明顯所有權提出的多起糾紛之一,朗德爾要求共享遊戲的收入,但未與Mobigame達成決議[ 10] 。Mobigame的律師對其商標的效力和朗德爾聲稱的通訊細節提出異議[ 11] 。儘管Mobigame未與朗德爾達成決議,該作在2009年10月以「Edge by Mobigame」的名稱重新上架App Store[ 12] ,但在一個月後再次下架[ 13] [ 14] 。2009年12月,《Edge》以名稱「Edgy」再次上架[ 15] ,但Mobigame擔心朗德爾在與美商藝電 的訴訟中使用這一判決先例 而將其移除[ 16] 。2010年1月,《Edge》使用其原先的名稱於美國 和英國 以外的地區發行,同年5月於美國App Store上架[ 17] 。
Mobigame在2011年8月25日於iOS 發行了擴展內容《Edge Extended》,2012年1月27日於Android 發行[ 18] [ 19] 。不同於《Edge》的2D引擎,《Edge Extended》使用了新的3D引擎,並針對Retina顯示器的解析度和iPad 2 進行最佳化。Mobigame聘請了熱雷米·托頓(Jérémie Torton)作為新關卡的設計師[ 5] 。《Edge》和《Edge Extended》皆在2013年1月加入了對寬銀幕 的支援[ 20] 。
Connect2Media在2009年12月17日將《Edge》移植 為歐洲的行動電話版本[ 21] 。Mobigame將該作移植到PlayStation Network 的PlayStation minis ,2010年12月2日於歐洲和澳洲發行[ 22] ,2011年9月20日於北美洲發行[ 23] 。Two Tribes 將該作在2011年8月11日移植到Steam ,8月19日移植到Mac App Store [ 24] [ 25] 。該作在2012年2月3日發行Android版本,作為Android平台第一次Humble Indie Bundle 的一部分[ 26] 。
Two Tribes開發了《Edge》的Microsoft Windows 和Wii U 版本,並與Cosmigo共同開發了任天堂3DS 版本。Two Tribes將原版的觸控 和傾斜的操作方式改為鍵盤 和類比搖桿 。此外,Two Tribes製作了新的關卡、成就 、排行榜及螢幕解析度的調整選項[ 27] 。Wii U和任天堂3DS版本包含了《Edge》、《Edge Extended》及Windows版本的所有關卡[ 28] 。Two Tribes在2011年8月28日將《Edge Extended》作為可下載內容 移植到macOS版本的《Edge》[ 29] [ 30] 。Two Tribes將《Edge》和《Edge Extended》作為單一版本移植到Wii U和任天堂3DS,Wii U版在2013年11月21日發行,任天堂3DS版在2013年12月26日發行[ 31] [ 32] 。
該作的原聲帶 在2009年3月13日發行[ 8] 。
反應
評價
根據評論匯總網站Metacritic ,個人電腦版本獲得74/100的評分(基於12條評論)[ 37] ,Wii U版本獲得79/100的評分(基於9條評論)[ 38] 。多位評論家讚賞了該作的極簡美學 、生動的關卡設計及原聲帶[ 2] [ 41] [ 3] [ 1] 。Kotaku 和Slide to Play將該作的關卡設計與狂暴彈珠 比較[ 2] [ 1] ,而148Apps的邦妮·艾森曼(Bonnie Eisenman)認為該作的關卡就像「大型遊樂場 」[ 41] 。Gamezebo 的瑞恩·休森(Ryan Hewson)稱讚了該作的視覺表現沒有「分散注意力的紋理 」或「跳動的動態背景」[ 42] 。GameSpot 的克里斯·沃特斯(Chris Watters)特別提到了該作的極簡圖形 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掩蓋了其原先方塊漂浮於太空 中的概念[ 43] 。Slide to Play讚賞了該作的晶片音樂 原聲帶與極簡美學完美契合[ 2] 。Kotaku的歐文·古德(Owen Good)同意該作的原聲帶與遊戲相符,並稱其為iPhone遊戲中最好的原聲帶,他進一步將原聲帶描述為「沉思、舒緩、有活力並帶有神祕感的」[ 1] 。Pocket Gamer 的基斯·安德魯(Keith Andrew)多次提及該作的音樂,他表示「(該作)散發著一流的氣息,並隨著風格積極的跳動」[ 3] 。
關於《Edge》的操控方式,Slide to Play指出一些操控方式在某些情形下較其他方式好用,並批評了該作無法在遊玩過程中切換操控方式的問題[ 2] 。Kotaku發現有些關卡不可能以傾斜或觸控等操控方式完成,但十字鍵 對無法處理前述關卡的玩家而言又太過簡單,儘管仍須使用十字鍵才能通關[ 1] 。克里斯·沃特斯指出,由於該作立方體的滾動動量,無論使用何種操控方式,都會有一種模糊的笨拙感[ 43] 。Nintendo World Report的扎克里·米勒(Zachary Miller)特別批評了該作透過平衡立方體的邊緣來抓緊移動方塊的能力,並發現小地圖 有時毫無幫助[ 44] 。
根據Metacritic的資料,擴展內容《Edge Extended》於iOS的發行獲得「普遍讚譽」[ 40] 。TouchArcade 的特洛伊·伍德菲爾德(Troy Woodfield)給予該擴展打出滿分[ 5] 。Pocket Gamer的哈里·斯萊特(Harry Slater)給予該擴展與原作相同的金獎評分[ 45] 。Slide to Play描述該擴展的關卡為「精心打造」,但發現在太陽光下遊玩時難以看見遊戲內黑暗的環境[ 18] 。
獎項與提名
《Edge》獲得2008年米爾松最佳手機遊戲獎[ a] 及第5屆國際行動遊戲獎 的「遊戲性卓越」和「營運者選擇獎」兩項分類[ 46] [ 47] 。該作也獲得2009年獨立遊戲節 「最佳手機遊戲」、「優秀音效獎」及「最佳iPhone遊戲」的提名[ 48] 。該作被英國電子遊戲雜誌《Edge 》選為截至2011年的最佳iPhone遊戲[ 49] ,並被列入2010年版《有生之年非玩不可的1001款遊戲 》之一[ 50] :835 。
註釋
^ 1.0 1.1 原文為「Milthon Award for Best Mobile Game」。
參考資料
^ 1.0 1.1 1.2 1.3 1.4 1.5 1.6 Good, Owen. Edge Micro-Review: Elegance, Cubed . Kotaku . 2009-04-01 [2018-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24) (英语) .
^ 2.0 2.1 2.2 2.3 2.4 2.5 EDGE review . Slide to Play. 2010-05-17 [2022-10-0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24) (英语) .
^ 3.0 3.1 3.2 Andrew, Keith. EDGE review . Pocket Gamer . 2009-01-28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7-05) (英语) .
^ Games for iPhone, iPod, iPad and Digital Platform . Mobigame. [2013-06-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28) (英语) .
^ 5.0 5.1 5.2 5.3 Woodfield, Troy. Edge Extended Review . TouchArcade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05) (英语) .
^ 6.0 6.1 Glover, Jonathan. Interview: Mobigame Talks Cross Fingers, iPhone Game Scene . Gamasutra . 2009-12-08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0-11) (英语) .
^ Mobigame. Edge iOS . Mobigame. 2008-12.
^ 8.0 8.1 Gauthier, Romain. Edge - Sweet Music from the Game . Bandcamp. [2018-05-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15) (英语) .
^ Hodapp, Eli. ' Edge' 1.5 Update Adds Universal Compatibility and Retina Display Graphics . TouchArcade . 2010-11-11 [2018-05-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3-19) (英语) .
^ 10.0 10.1 Parkin, Simon. The Edge of Reason? . Eurogamer . 2009-08-03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10-03) (英语) .
^ Spencer, Spanner. Mobigame: 'Edge Games's open letter is false' . Pocket Gamer. 2009-08-12 [2013-06-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3-14) (英语) .
^ Good, Owen. Mobigame's "Edge" is Back on iTunes . Kotaku. 2009-10-07 [2022-10-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9) (英语) .
^ Dredge, Stuart. iPhone game Edge disappears from App Store (again) . Mobile Entertainment. 2009-11-26 [2009-12-0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2-01) (英语) .
^ Purchese, Robert. Edge by Mobigame turfed off App Store . Eurogamer. 2011-11-27 [2019-02-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7) (英语) .
^ Crossley, Rob. Edge arrives on App Store for third time . develop-online.net. 2009-12-01 [2022-10-0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2-04) (英语) .
^ Crossley, Rob. Mobigame to pull Edgy amid EA legal fears . Develop . 2009-12-04 [2010-01-0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2-07) (英语) .
^ Eisenman, Bonnie. ' EDGE' Back on App Store After Year of Disputes . 148Apps. 2010-05-09 [2010-05-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5-11) (英语) .
^ 18.0 18.1 Edge Extended Review . SlidetoPlay. [2022-10-0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05) (英语) .
^ Usher, Anthony. Gold Award-winning puzzle-platformer Edge Extended rolls onto the Android Market . Pocket Gamer . 2012-01-31 [2019-03-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9) (英语) .
^ Nelson, Jared. Award-winning Puzzlers 'Edge' and 'Edge Extended' Updated with Widescreen Support . TouchArcade . 2013-01-09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15) (英语) .
^ Edge - Mobigame's isometric iPhone cube game launching for mobile phones too. . gameindustry.biz. 2009-12-17 [2019-02-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7) (英语) .
^ Papazian, David. Edge now unleashed on PSP and PS3 . Mobigame.net. 2010-12-01 [2013-06-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02) (英语) .
^ EDGE on PS3, PSP . Sony . 2019-09-11 [2019-02-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02-21) (英语) .
^ EDGE on Steam . Steam . [2019-02-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2-21).
^ EDGE On Mac App Store! . Two Tribes . 2011-08-19 [2019-02-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2-22) (英语) .
^ Schiefer, Nathaniel. The Humble Indie Bundle: Now on Android! . PC World . 2012-02-03 [2018-05-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29) (英语) .
^ EDGE For Dummies . Two Tribes . [2018-05-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07) (英语) .
^ EDGE Rolls Onto Nintendo Consoles! . Two Tribes . [2018-05-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07) (英语) .
^ Edge Extended . Two Tribes . 2011-08-28 [2019-02-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2-22) (英语) .
^ Edge . 蘋果公司 . 2011-08-28 [2019-02-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2-21) (英语) .
^ Edge - Nintendo 3DS . Nintendo . [2018-05-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07) (英语) .
^ Edge - Wii U . Nintendo . [2018-05-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4-26) (英语) .
^ Edge for iOS reviews . GameRankings . [2018-05-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17) (英语) .
^ Edge for PSP reviews . GameRankings . [2018-05-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17) (英语) .
^ Edge for PC reviews . GameRankings . [2018-05-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17) (英语) .
^ Edge for Wii U reviews . GameRankings . [2018-05-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17) (英语) .
^ 37.0 37.1 Edge for PC reviews . Metacritic . [2018-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17) (英语) .
^ 38.0 38.1 Edge for WiiU reviews . Metacritic . [2018-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1-08) (英语) .
^ Edge Extended for iOS reviews . GameRankings . [2018-05-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5-17) (英语) .
^ 40.0 40.1 EDGE Extended for iOS reviews . Metacritic . [2018-05-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2-02) (英语) .
^ 41.0 41.1 Eisenman, Bonnie. EDGE review . 148apps. 2009-03-04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01) (英语) .
^ Hewson, Ryan. EDGE review . Gamezebo . 2010-05-17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24) (英语) .
^ 43.0 43.1 Watters, Chris. Edge Review . GameSpot .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09) (英语) .
^ Miller, Zachary. Edge Wii U - Review .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13-11-28.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09) (英语) .
^ Slater, Harry. Edge Extended review . Pocket Gamer . 2011-08-29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24) (英语) .
^ Eric de Brocart. Festival du jeu vidéo 2008 : Les nominés des Milthon . GamerGen. 2008-09-18 [2018-05-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15) (法语) .
^ Dredge, Stuart. IMG Awards reveal 2008's most innovative mobile games . Pocket Gamer . 2009-02-18 [2022-10-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6) (英语) .
^ 2009 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 Mobile Finalists By Category . IGF Mobile. [2018-05-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5-12) (英语) .
^ Rose, Mike. Interview: What's Next For Edge? . Gamasutra. 2011-08-11 [2018-05-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7) (英语) .
^ Mott, Tony (编). 1001 Video Games You Must Play Before You Die . Universe Publishing . 2010-10. ISBN 978-0-7893-2090-2 (英语)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