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22號 (音樂)《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作品22號》(Andante spianato et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Op. 22)樂曲,是肖邦於1830年至1834年間所創作。 1830年至1831年間肖邦為鋼琴協奏曲創作了《降E大調大波蘭舞曲》(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in E-flat)。 1834年,肖邦又寫了一首《G大調平靜的行板》(Andante spianato in G)的鋼琴獨奏曲,1836年肖邦將這兩個樂曲合并在一起,合并後的標題爲《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作品22號》。樂曲分爲兩個樂章,他將《降E大調大波蘭舞曲》編排在後半樂章,以類似奏鳴曲的方式將兩節樂章連接起來。這個合并版本後來大都是以鋼琴獨奏形式演奏。 2002年電影導演波蘭斯基所執導的電影《戰地鋼琴家》中多次出現了這首樂曲。 鋼琴協奏曲的樂器構成鋼琴協奏曲由鋼琴、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圓號、短號、長號、定音鼓、弦樂等樂器組成。 樂譜第一部分:G大調平靜的行板(Andante spianato in G)(演奏時間約4分鐘) ![]() 前奏曲是以G大調開頭,八分之六拍,共有96小節。spianato(義大利語;流暢的意思),顧名思義,是由左手彈奏流暢的分散和弦伴奏,右手旋律線流暢,並加上裝飾音的色彩。 其間會插入三拍的類似馬祖卡舞曲的樂段。 第二部分:降E大調大波蘭舞曲(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in E-flat)(演奏時間約9分鐘) ![]() 引子以短號演奏的G大調開場小號開始,之後,降E大調的主要部分在一個變調後出現。這段引子是樂曲中唯一由管弦樂團獨奏的部分。鋼琴獨奏部分明亮而華麗,需要很高的技巧,尤其是右手的裝飾音。另一方面,管弦樂部分僅作為鋼琴獨奏的伴奏出現,加入三連音是蕭邦波蘭舞曲作品的特色,在這首作品中也運用得淋漓盡致。 全曲演奏時間約13分鐘。 不同版本的差異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可以從大波蘭舞曲部分第84小節第二拍的右手音符看出,“伊格纳齐·扬·帕德雷夫斯基版本”使用的是“b²-d³-b³”和弦,而“楊·埃奇爾版本”則使用的是“g³-b³-g⁴”和弦。肖邦時代的鋼琴只有從 C₁到 f⁴的78個鍵,不可能彈出g³-b³-g⁴的和弦 (g⁴ 音不在音域內),肖邦親筆樂譜應該是前一版本。但在第81-82小節內,埃奇爾版本做了小小改動,有一個與第83-84小節相似的音節。有人認為這個小小改動是為了更好反映作者的創作意圖[2]。 外部鏈接
注釋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