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影行動

舞影行動香港廉政公署於2003年7月進行的反貪污拘捕行動,一度拘捕22人,包括英皇娛樂楊受成無綫電視何麗全、時任環球唱片香港區總裁陳少寶、歌手麥浚龍和他的經理人。事件牽涉一些英皇娛樂歌手接受調查,包括歌手容祖兒謝霆鋒陳奕迅王傑等人[1]。因事件涉及娛樂圈行賄、買獎等醜聞,致使原為每季舉辦的《勁歌金曲季選》於2004年起改為通常每年只舉辦兩次的《勁歌金曲優秀選》。

2004年,由於廉署在拘捕過程中程序出錯,所以其中一位涉案人陳少寶在香港的區域法院被裁定無罪[2]。最終事件大致上變成不了了之,對廉署的公信力造成打擊,繼而被某些傳媒譏之為「無影行動」。[3]

而早在舞影行動發生之前,廉政公署已經懷疑有電台高層及DJ收受利益,而令英皇唱片公司指定力捧的歌手大量歌曲可以在「中文歌曲龍虎榜」中奪取高位置,繼而更能在 第二十四屆十大中文金曲上大豐收。[4]

據報稱由於英皇娛樂,自九九年開始雄霸整個娛樂圈,旗下歌手得到各方傳媒鼎力支持,每逢大show或者頒獎禮,幾乎都給英皇壟斷,因此惹來其他唱片公司不滿,紛紛懷疑另有內情。而廉署方面一直在留意,並早在2000年已開始搜集證據,經過大半年,對官營的香港電台作出深入調查,廉署在2001年5月終於有所發現,懷疑電台內有人收取利益。鎖定調查人物,調查涉及唱片公司與電台高層、DJ的交易,歌曲流行榜的公正性,但最後不了了之。

這一屆的頒獎典禮,英皇唱片公司最後真的大豐收,在頒獎典禮上共奪得14個獎項。而最大爭議的獎項是IFPI 全年最高銷量大碟獎, 這一個獎項不是由香港唱片商會頒發的,而是由IFPI 與香港電台合頒的,而當時的Ifpi頒獎典禮,由於過份偏頗英皇歌手,而引起爭議。[5]另外,當時這個獎項的大熱為鄭秀文的《Shocking Pink》, 業內業外都一致認為這張專輯是最高銷量的大碟,最後卻大熱倒灶。

參考

  1. ^ 舞影行动”引发香港娱乐圈大震动. TOM娱乐. 2003年7月17日 [2008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24日). 
  2. ^ 质疑警诫供词并非自愿 陈少宝被判无罪当庭释放. TOM娱乐. 2004年6月4日 [2008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3日). 
  3. ^ “廉署狂砌 傳媒企硬. 快週刊. 2004年7月27日 [2008年6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25日). 
  4. ^ 英皇歌手頻頻上榜 廉署密查港台高層. sina. 13 September 2001 [202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2-15. 
  5. ^ IFPI獎項計算混淆視聽 黎明、鄭秀文01唱片銷量 No.1. [2015-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