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MO」重定向至此。關於一个职位,請見「
首席市场官」。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CMO)是中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由中国数学会主办[1],在每年十二月的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举行。这项比赛在1991年命名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依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形式,连续两天举行,每天在4小时30分钟内解答3道题目。分数以3分为单位,每题21分,总分126。各省、市、自治区通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选拔选手参赛,还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俄罗斯和新加坡代表队。题目难度较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为高,技术性极强。比赛设有一至三等奖。成绩顶尖学生在经过选拔,将进入中国国家集训队,预备次年7月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第二十八屆及以前的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於每年一月進行,預備當年7月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自第二十九屆起,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提前至前一年的11月至12月間。故2013年有兩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分別對應2013年和2014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2021年起,本競賽名為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2]
歷史
1978年,中國收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主辦方羅馬尼亞的邀請信,但因為時間倉促,而國內中學數學競賽也是初初復辦,故此未參加。1981年,美國主辦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是首次在歐洲以外舉行,組委會於1980年邀請中國參賽,先後發出四封邀請信,中國數學會接受邀請並開展準備工作,但到了11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負責人未批准參賽,只能取消。之後每年的參賽申請,都未獲上級的正面答覆。至1985年4月,中國代表團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被問到各大國幾乎都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為何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未參加。4月30日,代表團回國向領導彙報,領導隨即決定當年就派隊參賽試試。於是5月用當年美國數學邀請賽的試題,選拔出北京和上海的兩名學生,由單墫為他們進行集訓,王壽仁、裘宗滬以觀察員身分帶隊,7月首次參加在芬蘭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獲得一面銅牌。1985年12月,中國數學會50週年紀念會,討論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選拔方法,決定在1986年1月舉辦數學冬令營,選拔學生參加國家集訓隊,進行集訓後,再選出六名中國國家隊員。[3]1990年的數學冬令營開始設立團體獎,團體冠軍獲頒由陳省身捐款製作的流動獎盃「陳省身盃」,刻上陳省身題字「放眼世界」。原獎盃重達15公斤,過於沉重,便於2001年重造新的獎盃,陳省身再為其題字「放眼世界」。[4]1990年中國成功主辦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是首次在亞洲舉行。1991年1月的冬令營,正式命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5][6][7]
除了1998年,中國數學會遵照中央指示的精神沒有參賽外,中國每年都派隊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8]1997年底,裘宗滬曾前往台灣,與主辦方商討中國隊出賽事宜,建議為免IMO作為純粹的高中學術活動被政治影響,該屆特別用「中國(大陸)」「中華台北」稱呼兩隊,然而遭到對方以政治原因拒絕。[9]
數學冬令營曾經出現各高校招生人員到場爭搶學生,損害了大學間的關係,也使大學不再如初時般支持舉辦冬令營。從2002年開始,數學冬令營便轉往中學舉辦。[10]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第三十七屆競賽需延期舉行[11],2022年第三十八屆競賽以線上考試方式舉行,每個省、市、自治區各設一個考場。[12]
参赛资格
CMO的参赛选手主要来自各省高中数学联赛成绩前列的学生,由主辦單位分配各省名額,通称各省“省队”。其名額近年逐漸擴大:2006年CMO約150個名額,2007年增加至約180個,2012年約220個,2013年1月約310個,2023年約550個名額。此外,此前入选集训队的学生可直接获得资格,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前约15名參賽學生也獲得CMO資格。[13][14][15][16][17][18][19]
俄罗斯、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也曾派队参加,但不参与获奖排名。[20]
獎項和集訓隊選拔
CMO設有一、二、三等獎。早年每屆冬令營邀請高中數學競賽各省市優勝學生大約80人參賽,選出20多人進入國家集訓隊。[21]現時約60名在CMO得分最高的選手,會獲邀請進入國家集訓隊。早年集訓不分階段,其間進行若干次的測試(小考)和一次選拔考試(大考),小考和大考各占總成績的50%,大考與IMO同形式,按總成績選出IMO國家隊隊員。2017年起,集訓分為兩個階段,自2018年起第二階段相隔一段時間在不同中學舉行。第一階段集訓中,進行兩次IMO形式共四天的測試,成績最好的15名學生,會獲選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集訓中,再進行兩次IMO形式的測試,四次測試總分最高的6人組成中國國家隊。[22][23]集訓隊成員都獲得大學保送資格,免去高考,讓他們專心訓練。[24]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家集訓隊未能舉行集訓,以2019年CMO成績最高六名選手為2020年IMO國家隊成員。[15][25]
历届地点
参见
参考
- ^ 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管理条例(修订).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6).
- ^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 第二次通知. 中国数学会. 2021-12-03 [2024-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 ^ 王元先生回忆: 回忆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CAM Digest. Vol. 6 no. 4. 2009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 ^ 裘宗沪 2008,第35頁
- ^ 奥赛美国小胜,遇科大输到脱裤 科大数学系和中学生数学竞赛.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 2015-08-03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 ^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中國擧辦模擬比賽. 華僑日報. 1991-01-12.
- ^ 罗增儒. 从数学竞赛到竞赛数学(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5, (03): 55-57.
- ^ 丁伟岳; 田刚; 蒋美跃 (编). 张恭庆的数学生活. 八方文化创作室. 2013: 240.
- ^ 裘宗沪 2008,第100頁
- ^ 裘宗沪 2008,第96頁
- ^ 关于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延期举办的通知 (PDF). 中国数学会. 2021-11-05 [2024-1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12-11).
- ^ 12.0 12.1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第二次通知发布. 搜狐. 2022-12-21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 ^ 2023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名单 (PDF). 中国数学会.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4-03-27).
- ^ 浙江数学省队26人!2023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省队分配名额公布. 搜狐.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8).
- ^ 15.0 15.1 熊斌; 蒋培杰.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中国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1, (6) [2024-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2).
- ^ 16.0 16.1 2006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0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 17.0 17.1 2007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0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 18.0 18.1 2012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12.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 19.0 19.1 2013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1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 第30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 中国数学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
- ^ 赵小云; 陆竞. 数学奥林匹克的历史和现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05, (增刊).
- ^ 2017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集训通知. 搜狐. 2017-01-17 [2024-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 ^ 2018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201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 2024年高校保送生招生有哪些要求?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 人民網-教育頻道. 2023-11-13 [202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7).
- ^ 第61届IMO中国国家队名单正式公布. 搜狐. 2020-05-29 [202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 ^ 首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数学教学. No. 2. 1986.
- ^ 常庚哲. 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竞赛试题及解答. 中学数学教学. No. 2. 1987.
- ^ 常庚哲. 第三届数学冬令营试题分析. 中学数学教学. No. 2. 1988.
- ^ 常庚哲.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试题及解答. 中学数学教学. No. 2. 1989.
- ^ 严镇军. 第五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竞赛试题及解答. 中学数学教学. No. 2. 1990.
- ^ 单墫. 199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数学通报. No. 6. 1991.
- ^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命题组. 199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试题及解答. 中等数学. No. 1. 1992.
- ^ 单墫; 胡大同; 孙瑞清. 1993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数学通报. No. 4. 1993.
- ^ 单墫; 铁求. 第九届数学冬令营. 中学数学. No. 4. 1994.
- ^ 王振川 (编).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年鉴—1995年.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4: 20.
- ^ 广州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 广州年鉴—1999年. 广州年鉴社. 1999: 389.
- ^ 全國數學奧林匹克賽 一連六天在中大舉行. 大公報. 2001-01-13.
- ^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冬令營上海舉行 澳學生代表獲佳績. 澳門日報. 2002-02-02.
- ^ 2003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0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 2004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选拔考试命题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04.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 2005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选拔考试命题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0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 2008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0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 2009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0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 福建省选手在20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3金1银2铜. 校校通. 2010-02-04 [202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 ^ 2011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 2014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14.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 2015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1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 第31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公示. 中国数学会. [202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0).
- ^ 第32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公示. 中国数学会. [202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 ^ 2018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 (编). 走向IMO 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201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 2018数学奥林匹克全国决赛(CMO)第二轮通知,附一轮通知. 搜狐. 2018-11-04 [202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 ^ 201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第一次通知. 搜狐. 2019-10-18 [202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 ^ 202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第36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第一次通知 (PDF). 中山大学数学学院. 2020-10-12 [2024-07-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8-14).
- ^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 第二次通知 (PDF). 中国数学会. 2021-12-03 [2024-07-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8-14).
- ^ 2023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第一次通知 (PDF). 甘肃省数学会.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4-03-26).
- ^ 2024年第40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第一次通知. 自主选拔在线. 2024-10-25 [202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 裘宗沪. 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 开明出版社. 200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