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英語:Museum of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簡稱「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史語所文物館」),為隸屬於中華民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之博物館 ,成立於1986年6月,展館設在該院南港 院區歷史文物陳列館大樓1、2樓,展品囊括該所歷年考古 出土之龍山文化 、殷商 、周代 、居延漢簡 與臺灣史前時期 器物,及其收藏之古籍、拓片、明 清內閣 大庫檔案與中國西南 民族田野調查 文物等[ 1] ,有「小故宮」美稱[ 2] [ 3] [ 4] 。
歷史
1933年,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 受中華民國教育部 委託成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該籌備處工作人員多由史語所人員兼任[ 5] ,此二單位於1930至1940年代進行多次考古發掘與民族學調查[ 1] 。1949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史語所遷臺 ,與國立故宮博物院 合併[ 1] 。
1958年,史語所考古館落成,設有陳列室[ 6] 。1958年6月8日、9日正逢中研院30周年院慶,考古館對外開放2日以茲慶祝,是為史語所在臺向大眾展示文物之開端[ 7] 。1965年11月9日至14日,為慶祝孫中山 百歲誕辰,史語所考古館陳列室與民族學研究所標本室 又對外開放六日[ 8] 。
1986年6月,由王大閎 設計的歷史文物陳列館大樓[ 9] 落成,歷史文物陳列館成立[ 6] ,史語所中國大陸 考古文物由考古館轉移至文物館大樓收藏展示[ 10] 。惟當時僅限研究機關及學校申請參觀,每年僅有中研院院慶當日向大眾開放[ 2] 。
1994年,史語所成立文物維護實驗室,以改善其文物保存模式[ 1] 。1997年,歷史文物陳列館封館整修並重新規劃展示內容,以轉型為專業博物館[ 11] 。2002年6月26日,歷史文物陳列館整修完成,重新開館,每週定期開放讓大眾免費參觀[ 11] [ 12] 。2007年,考古館「臺灣考古陳列室」關閉,臺灣考古文物亦改由歷史文物陳列館展示[ 10] 。
2013年12月10日,史語所與中華郵政 合作發行「中華古代文物郵票–殷墟 」郵票 [ 13] ,當日9時30分至17時中華郵政於歷史文物陳列館1樓設有臨時郵局[ 14] ,期許藉由郵票流通宣傳其收藏之文物[ 15] 。
特色
史語所藏有數量僅次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的22件中華民國國寶 [ 16] ,世界最完整的康熙 遺詔、最多的甲骨文 ,以上各項珍貴文物皆曾於歷史文物陳列館展出[ 17] 。
惟因歷史文物陳列館為研究機構附設之博物館,人力有限,開放時間較少[ 17] ,2021年時開放時間為每週三、六、日[ 18] 。
展覽
展區
十三行文化 側身屈肢葬(仿製品)
建平 五年(前2年 )十二月官吏卒廩名籍
2樓(歷史空間)[ a]
居延漢簡展區
珍藏圖書展區
內閣大庫檔案展區
中國西南民族展區
豐碑拓片展區
台灣考古展區
特展區
1樓(考古空間)
龍山文化展區
殷墟展區
西周展區
東周展區[ 18]
特展
2004年10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窺探金匱石室 - 甲申年冬珍藏圖書特展[ 19]
2005年6月25日至2006年6月24日:深宮重寶‧墨影留形 - 青銅器 全形拓特展[ 20]
2006年6月12日至2006年12月31日:YH127發掘七十週年紀念特展[ 21]
2007年5月7日至2008年4月30日:樸古與精妙 - 漢代 武氏祠 畫象拓片特展[ 22]
2008年10月25日至2019年4月14日:稀世之珍 - 西北岡1001號大墓特展[ 23]
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2月10日:知來藏往 - 史語所所慶圖書文獻特展[ 24]
2009年11月21日至2011年10月18日:雷電以風 - 甲骨文 天氣預測特展[ 25]
2012年10月27日至2013年8月31日: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26]
2012年10月27日至2015年10月30日:小學之道 - 從漢簡看漢代識字教育[ 27]
2013年10月16日至2014年3月29日:鑿破鴻蒙 - 紀念董作賓 逝世五十周年特展[ 28]
2014年1月4日至2014年4月30日:手澤貽芬 - 傅斯年圖書館珍藏稿本特展[ 29]
2014年4月2日至2015年9月30日:重慶到臺北 - 董作賓甲骨研究展[ 30]
2014年5月3日至2014年8月30日:鳴沙遺珍 - 傅斯年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特展[ 31]
2014年5月3日至2015年10月21日:與佛有約 - 佛教 造像題記 中的祈願與實踐[ 32]
2014年10月12日至2015年7月1日:暢郵殷墟 - 郵票中的殷墟文物[ 33]
2014年12月10日至2017年10月11日:甲骨明星展[ 34]
2015年10月7日至2016年1月2日:印象,方寸之間 - 傅斯年圖書館古籍鑒藏章 特展[ 35]
2015年10月14日至2016年10月5日:寫字,不簡單[ 36]
2015年10月29日至2016年2月27日:董作賓書法捐贈展[ 37]
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6月28日:皇帝的第一道與最後一道命令 [ 38]
2016年10月29日至2018年5月30日:縈青繚白──安陽隋 唐 墓瓷器 特展[ 39]
2018年10月3日至2018年12月30日:羣碧樓藏書特展[ 40]
2018年12月5日至2019年5月29日: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 - 擴增實境 AR導覽體驗[ 41]
2019年10月26日至2020年4月29日:天朝大慶:皇清盛典展[ 42]
2020年8月22日起:商王動物園:甲骨中的蟲魚鳥獸[ 43]
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6月30日:傅斯年讀書筆記特展[ 44]
2020年12月30日起:為己 而來——被史家耽誤的女人[ 45]
註釋
^ 該館展場動線為由2樓進入展間,沿階梯進入1樓,出口在1樓展廳末端[ 18] 。
參考資料
^ 1.0 1.1 1.2 1.3 1.4 關於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31)
^ 2.0 2.1 江中明, 小故宮 多國寶, 聯合報 , 1988-06-07
^ 中研院史語所 「小故宮」美譽 , 民視新聞台 , 2014-02-10 [2021-01-09 ]
^ 私房景點主持人帶您前進小故宮 , 中央廣播電臺 , 2014-11-03 [2021-01-09 ]
^ 杜正勝 , 歷史文物陳列館規劃理念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2-03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6.0 6.1 文物館的前身──考古館陳列室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中央研究院 30週年院慶, 聯合報, 1958-06-10
^ 中央研究院 兩館開放, 聯合報, 1965-11-11
^ 何定照, 說聞解字/中研院名建築巡禮 , 聯合晚報 , 2019-01-05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2-03)
^ 10.0 10.1 台灣考古館簡介 , 考古學資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1-28)
^ 11.0 11.1 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重新開館酒會 , 中研院院史網, 中央研究院,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曹銘宗, 要看康熙傳位遺詔到中研院 史語所歷史文物館開幕 李遠哲領著一百零二歲院士石璋如先入館, 聯合報, 2002-06-27
^ 特616 中華古代文物郵票–殷墟 , 中華郵政,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臨時郵局查詢 中華古代文物郵票–殷墟 發行典禮 , 中華郵政,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湯雅雯, 3千年殷墟文物 躍上郵票 , 中國時報 , 2014-12-11 [2021-01-15 ]
^ 何定照, 護文物 請神明當保鑣 陳列館 開發台製防震櫃 國圖 設停機坪、滑輪櫃 史博 門神託夢接下任務, 聯合報, 2018-10-08
^ 17.0 17.1 何定照, 中研院史語所 國寶量僅次故宮 外國行家訪台 第一行程就是這兒 必看:「鎮館之寶」鹿鼎 全球最大龜甲 康熙遺詔完整版 每周三、周六開放, 聯合報, 2014-02-10
^ 18.0 18.1 18.2 參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29)
^ 窺探金匱石室 - 甲申年冬珍藏圖書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29)
^ 深宮重寶‧墨影留形 - 青銅器全形拓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29)
^ YH127發掘七十週年紀念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02)
^ 樸古與精妙 - 漢代武氏祠畫象拓片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29)
^ 稀世之珍 - 西北岡1001號大墓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知來藏往 - 史語所所慶圖書文獻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雷電以風 - 甲骨文天氣預測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2)
^ 飄洋過海來相遇 - 臺灣史料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小學之道 - 從漢簡看漢代識字教育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鑿破鴻蒙 - 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周年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手澤貽芬 - 傅斯年圖書館珍藏稿本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重慶到臺北 - 董作賓甲骨研究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暢鳴沙遺珍 - 傅斯年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與佛有約 - 佛教造像題記中的祈願與實踐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2)
^ 暢郵殷墟 - 郵票中的殷墟文物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2)
^ 甲骨明星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寫印象,方寸之間 - 傅斯年圖書館古籍鑒藏章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寫字,不簡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2)
^ 董作賓書法捐贈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皇帝的第一道與最後一道命令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羣碧樓藏書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2)
^ 虛實漫遊──博物館的動物園 - 擴增實境AR導覽體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26)
^ 天朝大慶:皇清盛典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商王動物園:甲骨中的蟲魚鳥獸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05)
^ 傅斯年讀書筆記特展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1)
^ 為己而來——被史家耽誤的女人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1-01-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2-11)
參見
外部連結
北北基 桃竹苗 中彰投 雲嘉南 高屏澎 宜花東 金馬 興建中/規劃中 已結束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