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
![]() ![]() ![]() 中華臺北男子足球代表隊(英語:Chinese Taipei National Football Team)是中華民國的男子足球隊,暱稱藍翼軍團(英語:Blue Wings),由中華民國足球協會(中文採「中華民國」之名,英語採「中華臺北」之名)組織和管理。 中華民國男子足球代表隊為亞洲足球聯盟下屬東亞足球聯盟之成員,目前為止尚未打入世界盃足球賽之會內賽;至於在亞洲盃足球賽方面,僅於1960年與1968年打入會內賽,最佳成績為季軍。此外,隊曾於1954年及1958年亞洲運動會足球比賽獲得金牌,以及打進1936、1948、1960三屆奧運足球賽,當時大多數球員來自於英屬香港。 歷史1971年以前1913年開始,以南華或曾效力南華的球員為骨幹的中華民國足球隊,參加遠東運動會,連贏九屆足球比賽冠軍,其中在第四屆與第六屆賽事,更是以全南華球員陣容出戰。[3] 1936年,中華民國首次參加奧運足球賽,在以「中國球王」李惠堂為首的香港球員為主,上海、廣州球員為輔組成,參加柏林奧運足球賽,首圈比賽以0–2不敵英國而出局。 經歷二次大戰之後,1948年中華民國再次參加奧運足球賽,「中國球王」李惠堂轉任教練,再次以香港球員為主力,其中馮景祥是唯一柏林奧運舊將。在倫敦奧運足球賽,首圈比賽以0–4不敵土耳其而出局。 目前FIFA承認1949年及之前的成績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 1949年兩岸分治,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灣後,球隊名稱更改為「中華民國國家足球隊」。 「中華民國國家足球隊」時期為最成功的時期,是在1954年及1958年連續兩屆奪得亞運會足球賽金牌,兩屆決賽都是擊敗勁敵南韓奪標。然而在1954、1958年曾兩度欲參加世界盃,可是中華民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自主張中國代表權,在各自的堅持立場之下,中華民國便退出該兩次的世界盃。 於1960年,在亞洲盃足球賽獲得季軍,同年並且成功出線羅馬奧運會,第三次在奧運足球賽亮相,首輪分組賽被編與巴西、意大利、英國三支勁旅同組。首場比賽,雖然以1–4不敵意大利,但莫振華在比賽中射入一球,是華人歷來在奧運足球賽的首個入球。第二場比賽,以0–5大敗於巴西腳下。最後一場分組賽,力戰之下以2-3不敵英國,姚卓然在比賽中梅開二度,成為歷來首位在奧運足球賽一場比賽射入兩球的華人。 1967年8月7日,中華民國足球隊,在台灣主場,以一比零擊敗勁敵南韓隊,贏得第四屆亞洲杯足球東區預賽的冠軍。 1968年5月第四屆亞洲杯足球賽在伊朗舉行,中華民國足球隊得殿軍。 當時,中華民國代表隊實際上是以香港球員(具有中華民國國民身份的香港居民)為主,並且佔去大部分的香港頂尖球員,如:姚卓然、林尚義、張子岱和莫振華、黃文偉等。[4] 1971年至2017年1970年英属香港及中華民國達成協議,1971年起停止選拔香港公民代表中華民國參加比賽[5][6]。自此中華民國足球生態驟變,國際賽成績一落千丈。加上,隨著中國大陸的中國國家足球隊在1970年代末期重獲合法代表权而加入亞洲足協,基於政治因素,中華台北代表隊被安排轉住大洋洲比賽,至1989年才返回亞洲區,中華隊在國際賽的表現於1970年代末開始不濟,1990年代多次排名世界倒數10位,至此再無佳績。 由於政府長期的漠視以及棒球成績的崛起,使得台灣的足球賽觀眾人數大幅滑落,由以往動輒滿場,至21世紀的今天卻很難逾2,000人觀賽(足球場在中山足球場及台北田徑場容量上限20000人、高雄國家體育場為40,000人)。也經常出現來訪作客球隊的支持者竟多於地主臺灣隊支持者人數之現象。至2016年為止在主場的比賽只有4次超過10,000人觀看,觀眾最多為中華台北對越南的20,239人。(2015年9月8日,台北田徑場) 情形舉例:2007亞洲盃外圍賽亞洲強隊伊朗在台北田徑場比賽20,000座位只有2,000位觀眾,反之伊朗阿薩迪體育場儘管當時可以容納95,000人也只有5000人在伊朗觀看對該隊的比賽。 然而中華隊在2011年招徠了當時效力于西班牙足球乙級聯賽薩拉曼卡青年軍的周子軒及比利時甲組足球聯賽球员陳昌源。令同年7月3日於台北田徑場舉行的2014年世界盃外圍賽亞洲區第一輪賽事對戰馬來西亞的比賽,湧進了破紀錄的1萬5千餘人進場觀賽,陳昌源主射12碼罰球入網,替台灣取得3–2的領先,終場台灣逆轉擊敗馬來西亞[7],可惜兩回合總比分4–4,仍因客場進球數較少遭到淘汰。 與馬來西亞一役除遭淘汰之外,此後萬人入場盛況也難以為繼,選手方面雖繼周子軒、陳昌源後仍陸續有海歸僑民或歸化球員加入,卻屢與中華足協或總教練有齟齬,如足協與陳昌源間機票問題[8],或是朱恩樂、殷亞吉於今井敏明執教時退隊,種種因素導致中華隊於FIFA排名一度達到歷史新低──191名[9]。 2017年至今2017年10月10日,在新任教練蓋瑞·懷特的帶領下,中華隊在2019年亞洲盃資格賽中以2–1擊敗了當時暫居小組第一,且世界排名高出台灣許多的巴林,這一勝使得中華隊在四場比賽後仍保有晉級希望,整體情況已比從前好了許多。而在後續客場出戰強敵土庫曼,在這場比賽中特地徵招了周定洋及沈子貴等旅歐選手助陣,結果以1–2輸球,確定無緣晉級2019年亞洲盃決賽周,而隔年的2019年亞洲盃資格賽最後一輪與新加坡的比賽,雖已無關晉級,靠著陳柏良在上半場的進球,以1–0贏球[10]。在對新加坡賽後,中華男足的世界排名也達到121名的最佳紀錄[11],懷特除了帶領球隊在2019年亞洲盃資格賽有所表現外,於2017年12月,在台北田徑場以3連勝擊敗菲律賓、東帝汶、寮國,拿下由中華足協舉辦的中華足協國際邀請賽。[12]然而,在賽場之外懷特亦帶來風波,如:周定洋解召事件,最終在懷特離任後,於2019年由改選並更換總教練後的中華足協向周定洋道歉。 2019年1月18日,中華足協宣布總教練由原是懷特助理教練的路易斯·蘭卡斯特接任,2019-2020年的代表隊球衣贊助由在地品牌ANGO取得[13][14]。路易斯·蘭卡斯特因對台灣足球環境、球員熟悉,在懷特團隊時也擔任情蒐、分析都扮演重要腳色而獲得青睞[15]。蘭卡斯特上任後先面臨平緬甸、負所羅門後,才在對陣香港收穫首勝,也是中華台北對香港時隔52年的勝利[16],接著在2022年世足資格賽亞洲第二輪則是五戰五敗失25球,當中華台北以0–9輸給科威特後蘭卡斯特遭提前解約,其任內總成績為1勝2平6負[17]。之後中華足協選出王家中為新任總教練[18]。王家中上任後,本來應於2020年踢完最後三場世界盃資格賽,不過因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擴散,最後三場延後到2021年。三場比賽第一場以0-2輸給尼泊爾,第二戰以1-5敗給澳洲,最後一場1-2敗科威特,系列賽三戰全敗。在2023年亞洲盃足球賽的附加賽輪中以1-2、0-3敗給世界排名175的印尼,無緣2023亞洲盃。 主場場館2008年以前,中華臺北男子足球代表隊的大多數主場賽事皆於臺北市中山足球場舉辦,該足球場為專用足球場,其觀眾席數量略高於2萬席。2008年中山足球場借給花博以後,大多數的主場賽事分別於臺北田徑場與高雄國家體育場舉辦。 歷年成績
1960年奧運會
亞洲運動會足球比赛
近期賽事以下為最近12個月的賽事結果,以及未來所有預定的賽事。 贏球 平手 輸球 2024年
2025年2026年歷任總教練
球員名單現役球員名單下表為2024年12月東亞足球錦標賽資格賽的參賽球員名單。 更新日期:2024年12月14日對
最近入選球員名單以下為最近12個月被中華台北國家隊徵召的球員。
紀錄粗體字表示為現役球員。2003年前的資料並未完整統計。 最多出賽球員以下列出出賽場數前十名的球員。 ![]() 最後更新:2025年3月29日
最多進球球員以下列出進球數前十名的球員。 ![]() 最後更新:2025年3月29日
著名球員
球衣2013 - 2014
2015 - 2018
2019 - 2021
比賽紀錄
最後更新:統計從1954年加入FIFA後至2018年3月27日與 每項賽事的出場紀錄與數據
與各國比賽勝率與數據
相關條目榮譽
注释参考文献引用
来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