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据称属于原告的 AV-8猎鹰II式 喷气式飞机
伦纳德诉百事可乐公司案 ,【88 f. Supp.2d 116,(s.d.n.y. 1999) ,210 f. 3d 88(2 d Cir.2000)】,也称百事可乐积分案 ,是美国纽约南部联邦地区法院 在1999年审理的一个合同 案件。原告 约翰·伦纳德(John Leonard)起诉百事公司 ,试图强制执行一项“要约 ”:以700万百事点数,换取百事公司在一则电视广告中播放过的AV-8猎鹰II式 喷气式飞机(当时价值3380万美元)。百事公司辩称,这仅仅是广告的幽默设计。
程序经过
原告认为百事可乐公司存在违约 和欺诈行为,并要求索赔。该案最初在佛罗里达州起诉,但最终在纽约州审理。根据联邦民事诉讼规则 第56条,被告 百事公司提出即决判决动议。[ 註 1] 伦纳德的诉讼请求中称“仅一名联邦法官没有能力就此事作出裁决。本案应由‘百事可乐一代 ’组成的陪审团 作出裁决。”他称该广告构成对“百事可乐一代”全体要约。[ 2]
事实
法庭对电视广告的相关部分描述如下:[ 3]
“
广告的开头有三个小男孩坐在教学楼前。坐在中间的孩子在看他手中印着百事可乐图案的书,两边的小孩在喝百事可乐。军队经过,这三个孩子惊讶地看着一个他们头顶上的飞行物。这时喷气式飞机还不清晰,但观众已经能察觉到那可能是一架飞机。飞机引擎产生的大风已经让教室里一片狼藉,而教室里正上着明显枯燥乏味的物理课。随后,喷气式飞机出现在视野中,降落在教学楼旁紧靠着自行车架的地方。学生奔跑躲避,一个倒霉的教职员被大风吹到只剩内衣。这时,旁白说:“现在,喝越多的百事,得到的奖品越惊人。”
战斗机驾驶舱中钻出一个小伙子,没戴头盔,手持一瓶百事可乐。“他看起来真高兴”他大笑着,“这当然比坐巴士强。”最后响起军鼓声,旁白说“7,000,000百事点数可以换一架猎鹰战斗机。”几秒钟后,另一个浑厚的声音说“喝百事,赢好物。”广告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
”
原告没有通过购买百事公司的产品集齐7,000,000百事点数,但是他发送了一张为规则所允许的700,008.50美元的保付支票。伦纳德原本持有15个百事点数,又以每个点数0.1美元的价格支付了剩下的6,999,985个点数以及10美元的运费和手续费。[ 4]
判决
伍德法官 主持的法庭驳回了伦纳德的诉求,并以如下理由驳回了追偿百事公司的诉讼请求。
虽然广告中出现了有喷气式飞机的桥段,但依据《合同法重述(二)》 ,法庭认为该桥段并不构成一个要约。
法庭同时认为,即使该广告桥段构成一个要约,一个理性谨慎的人 [ 註 2] 也难以相信百事公司计划以七百万百事点数,也就是七十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一架价值大约两千三百万美元的飞机。这显然是一种夸张表达。
涉案合同存在合同价值意味着它应当归于《欺诈法》 管辖,但适用该法以双方签订书面合同为前提。本案中双方并未签订一个书面合同,因此合同尚未成立。[ 5]
为进一步证明其结论,即涉案广告“显然是在开玩笑”,“乘猎鹰战机上学是一个少年的不着边际的想法”,法院对广告的性质和内容提出了下面几项意见。
“
广告中那个稚嫩的小伙子不可能是一个飞行员,我们甚至不敢相信他能拿到他父母的汽车钥匙,更不用说驾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机了。
这个小伙子说:“驾驶一架战机上学‘绝对比坐公交车棒’”据我们所知,在居民区驾驶战机是危险且困难的。而这句话,传达出这个小伙子这种后果的放任。
任何学校都不会为这架“学生战机”提供一个降落场地,同样也没有任何学校能容忍这架飞机降落时所带来的混乱。
”
法庭还指出:[ 6]
“
众所周知,猎鹰战机在摧毁地面和空中目标、武装侦察和空中拦截、以及进攻性和防御性空中作战方面都有着强大的能力。鉴于此,若该飞机能以消除其军用潜力的方式收购,那么,正如原告所说,开飞机上学还算正常。
”
该判决被上诉至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 ,法院作出了一个简短的上诉法庭意见 :“我们大体同意伍德法官如此判决,并认可他的判决理由”。[ 7]
结果
百事继续投放这则商业广告,但是将兑换猎鹰战斗机所需的百事点数提高到七亿点,并在广告中植入了一个免责声明,澄清“这只是个玩笑”。[ 8]
五角大楼发布声明称:“未经‘去军事用途化’的猎鹰战斗机不可能被出售给个人。而“去军事用途化”包括剥夺其垂直起降的能力。”[ 9]
影集
2022年11月17日,Netflix 的迷你影集《百事可樂,說好的戰鬥機呢? 》首映,共四集,講述這起法律攻防戰。[ 10] [ 11]
注释
参考文献
^ 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 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2020-10-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6) (英语) .
^ Epstein, David. Making and doing deals : contracts in context 2nd. Newark, NJ: LexisNexis Matthew Bender. 2006: 55 . ISBN 978-0-8205-7044-0 . OCLC 64453463 .
^ Leonard v. Pepsico, Inc., 88 F. Supp. 2d 116 (S.D.N.Y. 1999) . Justia. [2020-10-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6) (英语) . A. The Alleged Offer……The scene then shifts……with a triumphant flourish.
^ Leonard v. Pepsico, Inc., 88 F. Supp. 2d 116 (S.D.N.Y. 1999) . Justia. [2020-10-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6) (英语) . B. Plaintiff's Efforts to Redeem the Alleged Offer
^ Leonard v. Pepsico, Inc., 88 F. Supp. 2d 116 (S.D.N.Y. 1999) . Justia. [2020-10-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6) (英语) . II. Discussion
^ Leonard v. Pepsico, Inc. , 88 F. Supp. 2d 116 (S.D.N.Y. 1999).
^ Leonard v. Pepsico, Inc. , 210 F.3d 88 (2d Cir. 2000).
^ 1996: Man sues Pepsi for not giving him the Harrier Jet from its commercial . www.cbsnews.com. [2016-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2-12).
^ Mikkelson, David. Pepsi Harrier Giveaway . snopes. [2016-05-23 ] (美国英语) .
^ Fu, Eddie. A Marketing Blitz Fizzes Out in Pepsi, Where’s My Jet? Trailer: Watch . 前音後果 . 2022-10-24 [2023-03-0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29) (美国英语) .
^ 百事可樂,說好的戰鬥機呢? . Netflix. 2022 [2023-03-05 ] (中文(臺灣)) .
Morales, Ann C. Pepsi's Harrier Jet Commercial Was Not a Binding Offer to Contract.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0, 28 (2): 318–320.
外部链接
相關條目
百事數字狂熱 ,百事可樂於1992年在菲律賓的宣傳活動,由於印刷失誤導致中獎人數大幅超出預期,亦由於百事可樂最終決定賴皮,導致發生暴動及多於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