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久間總督追懷紀念碑臺基24°48′49″N 121°21′04″E / 24.813477°N 121.351100°E
佐久間總督追懷紀念碑臺基,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公園復興亭的歷史建築,原為1931年佐久間財團為紀念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而建,1953年遭拆除碑體,次年在臺基建立涼亭。 歷史![]() 在警察局大溪分局復興分駐所前方的佐久間總督追懷紀念碑,是為紀念佐久間左馬太在總督任內發動枕頭山戰役而立[1]。昔日週圍是復興村老街、角板山貴賓樓、專賣局招待所[2]。依昔日照片圖案研判,碑體圓頂雕飾成泰雅族圖騰,下方的圓柱石刻佐久間左馬太理蕃政策[3]。臺基則是1910到1920年代盛行於臺灣的番仔砥砌法,模仿歐洲復古的建築,以洗石子作裝飾[1]。 早於1950年,總統蔣中正就以角板山貴賓館作為蔣公行館[4]。1953年,佐久間紀念碑碑體遭拆除,盤體丟至一旁,頂層移到霞雲坪[5]。1954年10月初,居民計畫耗資新台幣二萬五千元建立一座鋼筋水泥築成、上蓋琉璃瓦的八角亭,以在總統六十八歲10月31日生日前完成[6]。當時計畫該年當日,角板鄉改名「復興鄉」[7]。於是相關單位重整紀念碑基座、水泥梁柱外牆,在上面興建一座以「復興」為名的涼亭[8]。日後,復興亭由救國團復興山莊人員會維護[3]。 2004年2月17日,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課長楊和穎、承辦人管慧雯帶學者來此勘察復興亭與林務局工作站時,審查委員認為復興亭基座整體保持良好,贊同登錄歷史建築[9]。4月5日,復興鄉公所秘書曾志湘表示會為基座蒐集舊照片來作陳列[8]。2006年11月,文史工作者王閩雄在地方人士余明德引導下,分別於9日、13日找到紀念碑盤體、頂層[5]。2007年1月22日,文化資產課劉美君、中原大學副教授黃俊銘等會勘復興亭[3]。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