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简称“参公单位”或“参公管理的单位”,是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地位介於正統的政府部门與辅助政府工作的单位部门之间,是政府委托或受权而具行政执法權能的单位。管理制度雖参照公务员管理,但人员属于事业编制,而不是公务员编制。[1] 含义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称,“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而此前依靠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但未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包括在内。 200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该实施方案附件五即“附件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该实施方案第五条称:
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先后下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组通字〔2006〕27号)、《关于印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6〕28号)、《关于印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名单的通知》(组通字〔2006〕33号)。这些文件对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 根据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下发的《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名单的通知》(组通字〔2006〕33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有17家,分别包括[2]
2008年10月23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出《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通知》,内称[3][4]据此,增加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2个,即: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 实施范围指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名单的通知》(组通字〔2019〕9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有14家,分别包括:
其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5个单位内部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实行参照管理。
指定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中央机关根据2006年《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组通字〔2006〕28号),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央机关实施参照管理的范围是:
该文件还称,“上述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机关工作人员,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上述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列入参照管理范围。”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参见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