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语 (franceis 、françois 、romanz ;现代法语 :ancien français ),是8至14世纪曾在法国 北部使用的语言。古法语并非一种口音单一的语言,而是一丛罗曼语族 方言 ,互通 但也多样 ,分布在法兰克王国 北半部。
区域与方言划分
1180年法国地图,以封建制度 内的地位着色。 法国国王直属地 为亮蓝色,诸侯为绿色,安茹帝国 领地为红色。东侧白色为神圣罗马帝国 ,其西部边缘上勃艮第王国 和洛林公国 等地也是古法语使用地区。
古法语最初的分布地区 大概含法兰克王国 及其诸侯的北半部(含部分安茹帝国 ,12世纪时仍在盎格鲁-诺曼人 治下),以及东部洛林公国 与下洛塔林吉亚公国 (对应现代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瓦隆尼亚 )。古法语的影响范围更广,被诺曼英国和十字军国家 的封建及商业精英当做通用语。:3
高卢-罗曼语支 方言连续体的两支,“奥依语”与“奥克语 ”(奥克-罗曼语支 ,当时也称为普罗旺斯方言 )相对,后者位于古法语语区的西南方,东南方则是高卢-意大利语支 。法兰克-普罗旺斯语 产生于上勃艮第,与法语和普罗旺斯方言共享许多特征,可能早在9世纪就已经和奥依语有别,到12世纪人们已经认为它与其他高卢-罗曼语不是一种语言。
古法语方言主要有:
现代奥依语 (绿色阴影)和法兰克-普罗旺斯语 方言(蓝色阴影)的分布
古典法语是基于法兰西岛 方言的。一些现代语言分化自古法语,如安茹语 、贝里方言 、勃艮第语 、香槟语 、弗朗什-孔泰语 、加洛语 、洛林语 、诺曼语 、皮卡第语 、普瓦图方言 、桑通日方言 和瓦隆语 。
历史
自通俗拉丁语的演化
公元前120年,在羅馬共和国 统治下,拉丁字母引進了法國南部。古法語的是在凱撒大帝 在公元前51年帶領羅馬帝國征服高盧的時期。普勞圖斯 時代(公元前254-184年)開始,傳統拉丁語 的音韻結構不斷變化,最終產生通俗拉丁語,即西羅馬帝國常見的口語,這種口語和傳統拉丁語的音韻顯著不同,這是各羅曼語言的始祖,包括古法語。
自普劳图斯 时代(254–184 BC)开始,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古典拉丁语 和所谓通俗拉丁语 间的言文分离现象,后者是西罗马帝国 的通用语言。通俗拉丁语和古典拉丁语在音系 、词法 和词汇上都有区别;不过它们直到7世纪古典拉丁语不再有母语者时,一直维持着相当的互通度。[ 5] :109-115 通俗拉丁语也是罗曼语族 ,包括古法语在内的共同祖先。[ 6] [ 7] [ 8] [ 9] [ 10]
到8世纪末,卡洛林文艺复兴 开始时,各罗曼方言的母语者们仍在读写拉丁语时沿袭罗马时代的正音学 规则。当时西欧最著名的学者阿尔琴 正受查理曼 大帝之托,完善法国的拉丁语书写标准。他来自英格兰,不说罗曼语,制定的读音标准完全基于拉丁语拼写的发音。例如,写作⟨viridiarium⟩“果园”的词在当时可能读作*/verdʒjær/(古法语vergier),阿尔琴制定的读音标准则为/virdiarium/。[ 11]
如此激进的变化使得广大罗曼语大众完全不能理解拉丁语布道 ,于是在几年后的第三届图尔会议 上,人们最后还是决定,布道时仍用传统的罗曼语读法,即rusticam romanam linguam。[ 12]
因为没有能明确判断一段文本该用拉丁读法还是该用罗曼读法的方法,法国出现了许多将罗曼读法标准化、设计正字法的尝试,如斯特拉斯堡誓言 和圣尤拉利亚颂 (下详)。
非拉丁语影响
高卢语
現代法語 只有幾十個字來自高盧語 ,如果添加高盧詞源,則大約有200個。例如chêne和charrue(Delamarre,2003年,第389-90頁)。
一些高卢语 词汇影响到了通俗拉丁语。例如古典拉丁语equus在通俗拉丁语中被整齐地替换成caballus“老马”,即来自高卢语caballos(参威尔士语 ceffyl、布列塔尼语 kefel),[ 13] :96 产生现代法语cheval、欧西坦语caval(chaval)、加泰罗尼亚语cavall、西班牙语caballo、葡萄牙语cavalo、意大利语cavallo、罗马尼亚语cal、英语cavalry和chivalry(均经古诺曼语 )。约有200个高卢语词汇存活在现代法语中,如chêne“橡树”和charrue“犁”。[ 14]
随着历史音系学和语言接触 研究的深入,许多音韵变化都被认为是受高卢语底层的影响发生的,不过这显然存在争议。其中一个受高卢语陶文支持的确凿变化发生于公元1世纪,希腊词paropsid-es(拉丁字母)呈现为paraxsid-i。[ 15] 复辅音/ps/和/pt/分别变为/xs/和/xt/,如拉丁语capsa>*kaxsa>caisse(≠意大利语cassa)或captīvus>*kaxtivus>古法语chaiti[ 15] (应为chétif,参爱尔兰语cacht“仆人”≠意大利语cattiv-ità、葡萄牙语cativo、西班牙语cautivo)。这一音变与拉丁语复辅音/kt/在古法语中的演化相同(拉丁语factum>fait,≠意大利语fatto、葡萄牙语feito、西班牙语hecho;或lactem*>lait,≠意大利语latte、葡萄牙语leite、西班牙语leche)。这意味着古法语中/pt/和/kt/一定合流成了/kt/>/xt/。/ps/和/ks/也平行地合流为/ks/>/xs/,显然也是高卢语的影响。
凯尔特语族 高卢语 在法国可能一直延续到6世纪,不过文化上可能很早就罗马化了。[ 16] 在这一与拉丁语共存的时代,高卢语通过借词、仿译 和音变影响了法国地区的通俗拉丁语 ,促使其演化为法语。(例如现代法语oui“是的”[ 17] )[ 18] [ 19] [ 20] 词形变化和语序上,通俗拉丁语也受到了高卢语的影响。[ 18] [ 21] [ 22] 最近的计算机研究发现,古法语早期的性 变化可能就是高卢语对应词汇的性推动的。[ 23]
法兰克语
古典时代晚期 罗马治下高卢的通俗拉丁语的发音、词汇、句法受530年代征服了古法语语区的法兰克人 说的古法兰克语 影响。“français”这个名字本身就来自法兰克人的名字。
古法兰克语对古法语的演变有决定性的影响,部分解释了古法语最早的书面记载先于其他罗曼语(如斯特拉斯堡誓言 、圣尤拉利亚颂 )。[ 24] 这是古典拉丁语和自然演化口语间差别的反映,这种“言文分离”最终断绝了两者间的相互理解性。古低地法兰克语 也是造成奥依语和奥克语 间差异的因素之一,当时法国北部可能有不少地方是拉丁-日耳曼双语并行,[ 25] 这些地区恰好对应古法语最早文献记载出现的地区。
日耳曼语深刻影响了分布在此处的通俗拉丁语,并使它有了比起其他罗曼语非常独特的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拉丁语的韵律被日耳曼语的重音所取代,[ 26] 并导致裂化 ,使得长短元音发生分化、非重读音节逐渐消亡、尾元音发生变化:
拉丁语decimus,-a“第十”>古法语disme>法语dîme“什一税”(>英语dime“十分硬币”、意大利语decimo、西班牙语diezmo)
通俗拉丁语dignitate“尊严”>古法语deintié(>英语dainty、意大利语dignità、罗马尼亚语demnitate)
通俗拉丁语catena>古法语chaeine“锁链”(>英语chain、意大利语catena、加泰罗尼亚/奥克语cadena、葡萄牙语cadeia)
另外,两个通俗拉丁语早已消失的音素被重新引入:[h] 、[w] (>古法语g(u)-、ONF w-,参皮卡第语 w-):
通俗拉丁语altu>古法语halt“高”(受古低地法兰克语影响[古低地法兰克语*hōh≠意大利、葡萄牙语alto、加泰罗尼亚语alt、古奥克语aut)
拉丁语vespa>法语guêpe、皮卡第语wèpe、瓦隆语wèsse“黄蜂”(受古低地法兰克语*wapsa影响;≠奥克语vèspa、意大利语vespa、西班牙语avispa)
拉丁语viscus>法语gui“槲寄生”(受古低地法兰克语*wīhsila“黑樱桃”影响,两者果实未熟时相似;≠奥克语vesc、意大利语vischio)
晚期拉丁语vulpiculu“沙狐”(拉丁语vulpes“狐狸”)>古低地法兰克语golpilz、皮卡第语woupil“狐狸”(受古低地法兰克语*wulf“狼”影响≠“奥克语”volpìlh、古意大利语volpiglio、西班牙语vulpeja“雌狐”)
相对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中,从法语借来或直接从日耳曼语借来的日耳曼词常保留/gw/ ~/g/ ,如意大利、西班牙语guerra“战争”与法语guerre)。这些例子明确反映了双语制的曾经流行,有时甚至使拉丁词的第一个音节变成别的音节。如古低地法兰克语借词framboise“覆盆子”,来自古法语frambeise,来自古低地法兰克语*brāmbesi“黑莓”(参荷兰语braambes、braambezie;比较德语Brombeere、英语方言bramberry),与晚期拉丁语fraga或古法语fraie“草莓”混合,产生[b] > [f] ,并将“framboise”的-se加到古法语fraie上产生freise、现代法语fraise(≠瓦隆语frève、奥克语fraga、罗马尼亚语fragă、意大利语fragola、fravola“草莓”)。[ 27] [ i]
Mildred Pope(1934)估计,现代法语可能有约15%的词汇有日耳曼来源(古法语的占比更大,中古法语又从拉丁语和意大利语借了许多词)。不过haïr“恨”(≠拉丁语odiare>意大利语odiare/奥克语asirar)或honte“耻辱”(≠拉丁语verēcundia>奥克语、葡萄牙语vergonha、意大利语vergogna、西班牙语vergüenza)这样的词仍很普遍。-->
最早书面材料
高卢-罗曼语支最早的文本–早于《赖歇瑙集注》和《卡塞尔集注》(8、9世纪)–是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言 》:
Pro Deo amur et pro Christian poblo et nostro commun salvament, d'ist di en avant, in quant Deus savir et podir me dunat, si salvarai eo cist meon fradre Karlo, et in aiudha et in cadhuna cosa ...
(为了上帝与基督之爱和我们共同的拯救,今日以降,迨上帝赐予我智慧与力量,我将竭力保护我的兄弟查理...)
第二老的文献是《圣尤拉利亚颂 》, 它的拼写十分连贯而完备,是构拟古法语读音的重要材料。
卡佩王朝 由于格·卡佩 于987年建立,这一时期法兰西岛 和周边地区的文化得以弘扬,形成了对南部阿基坦 和图卢兹 的优势;但奥依语 直到法国大革命 之后才成为了全国的通用语言。
演化为中古法语
14世纪,这些方言开始被总称为所谓奥依语 ,与奥克西塔尼亚 的奥克语 相对。14世纪中叶,使用中古法语 的法兰西岛 发生了法国文艺复兴 ,这种方言取得主导地位并成为了现代法语 的直系祖先。古法语的其他方言也演化为各自的现代形式 (普瓦图-桑通日语 、加洛语 、诺曼语 、皮卡第语 、瓦隆语 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与历史。
法语在近世 成为整个法国的官方语言,但南方仍分布着大片奥克语语区。
直到17、18世纪以《蓝色图书馆 》为首的通俗文学的发展,一种经过标准化的古典法语 才基本成为国家通用语言。
音系
古法语一直都在演化,而中世纪大量诗歌均以12世纪末的形式为蓝本,这一时期的法语可视作一般意义上的“标准古法语”。书写系统也是最能反映发音的一段时期,特别是所有辅音(包括韵尾的)都发音(s在非塞音 前和ets中的情况除外)、连韵尾中的e都读作[ə ] ,可以说现代法语正字法主要基于12世纪末的法语实际语音。[ 28]
辅音
注释:
所有阻碍音 (塞音、擦音、塞擦音)都发生韵尾清化 ,这常反映于书面。
塞擦音 /ts/ 、/dz/ 、/tʃ/ 、/dʒ/ 变为中古法语 擦音 [s] 、[z] 、[ʃ] 、[ʒ] 。
/ts/ 有三种拼写:e和i前为c,其他元音前为ç,词尾为z。如c ent、chanç on、priz (“百”“歌”“价格”)。
/dz/ 只出现在词中,写作z,如doz e“十二”。
conseil 、travaill ier(“建议”“工作”)中的/ʎ/ 变为现代法语/j/ 。
/ɲ/ 可出现在词中也可做词尾,如poing “拳头”。词尾的/ɲ/ 后来消失,变为元音的鼻化 。
/h/ 只出现在日耳曼语借词或受日耳曼语影响的词中(如haut、hurler),后来发生对立漂移 (Transphonologization),变为阻碍联诵 的所谓“送气h”,并消失。本土拉丁语词汇中,/h/ 很早就消失了,如om、uem来自拉丁语homō。
元音间的/d/ 来自拉丁语/t/ 和/d/ 的辅音弱化 ,早期先变为[ð] (参同时西班牙语amado[aˈmaðo] ),词尾清化为[θ] 。有些文献写作dh或th(aiudha、cadhuna、Ludher、vithe)。到1100年全部消失。[ 29]
元音
古法语的鼻化元音只是普通元音在鼻音前的同位异音 ,且鼻音辅音没有任何省略,如bon读作[bõn] (现代法语[bɔ̃] )。后接鼻音的开音节 也要发作鼻化元音,如bone[bõnə] (现代法语bonne[bɔn] )。
單元音
注释:
/o/ 后来高化为/u/ ;西罗曼语原本的/u/ 在今日法国和意大利北部前移至/y/ 。
后来/aw/ 单化 、/ɔ/ 在特定位置(如后跟/s/ 或/z/ 时)高化,重新演变出/o/ 音位。
/õ/ 至少在部分方言中也高化为/ũ/ ,借到中古英语 中的形式为/uːn/ >/aʊn/ (拉丁语computāre>古法语conter>英语count;拉丁语rotundum>古法语ront>英语round;拉丁语bonitātem>古法语bonté>英语bounty)。该音变在法语中的痕迹消失了,闭鼻化元音/ĩ ỹ õ~ũ/ 低化为/ɛ̃ œ̃ ɔ̃/ 。
/ə̃/ 可能留存在非重读第三人称复数动词后缀-ent中,也可能已经脱鼻为/ə/ 。
双元音、三元音
晚期古法语双元音 和三元音
IPA
词例
词义
前响
普通元音
/aw/
chevaus
马
/ɔj/
toit
屋檐
/ɔw/
coup
吹;打
/ew/ ~ /øw/
cieus
天堂
/iw/ ~ /iɥ/
tiule
瓦
鼻化元音
/ẽj/
plein
满
/õj/
loing
远
后响
普通元音
/je/
pié
脚
/ɥi/
fruit
水果
/we/ ~ /wø/
cuer
心
鼻化元音
/jẽ/
bien
好
/ɥĩ/
juignet
七月
/wẽ/
cuens
count(主格复数)
三元音重音落在中间的元音上
普通元音
/e̯aw/
beaus
美
/jew/
Dieu
神
/wew/ ~/wøw/
jueu
珠宝
注释:
早期古法语中(约到12世纪中叶),⟨ ai⟩ 都表示双元音/aj/ 而不是后来单化 的/ɛ/ ;[ 30] ⟨ ei⟩ 表示/ej/ ,晚期古法语中与/oj/ 合流(鼻化的不发生合流)。
早期古法语中,上述“低-高”双元音可能反而是“高-低”(/ie̯/ 、/yj/ 、/ue̯/ )。早期元音类韵 诗歌中,写作⟨ ie⟩ 的双元音不与任何纯元音相押,说明它应该不是/je/ 。
写作⟨ ue⟩ 和⟨ eu⟩ 的元音音值有争议。早期古法语材料中,分别写作/uo/、/ou/ ,中古法语 中合流为/ø ~ œ/ 。
早期古法语还有/iej/ 和/uoj/ 两种三元音(等于后接/j/ 的双元音);后来很快分别与/i/ 和/ɥi/ 合流。
双元音⟨ iu⟩ 比较罕见,中古法语与⟨ ui⟩ 合流(古法语tiule>现代法语tuile“瓦”;古法语siure>晚期古法语suire>现代法语suivre“跟随”)。
元音间隙
双元音之外,古法语有许多因辅音失落而产生的相邻元音间的元音间隙 。手稿中,这些元音和对应的双元音无别,现代转写以分音符 表记:
拉丁语audīre>古法语oïr/uˈir/ “听”(现代法语ouïr)
通俗拉丁语*vidūta>古法语veüe/vəˈy.ə/ “看见(过去分词)”(现代法语vue)
拉丁语rēgīnam>古法语reïne/rəˈinə/ “皇后”(现代法语reine)
拉丁语pāgēnsem>古法语païs/paˈis/ “国家”(现代法语pays)
拉丁语augustum>古法语aoust/aˈu(s)t/ “八月”(现代法语août)
拉丁语patellam>古法语paelle/paˈɛlə/ “锅”(现代法语poêle)
晚期拉丁语quaternum>古法语quaïer/kwaˈjer/ “小册子”(现代法语cahier)
晚期拉丁语aetāticum>古法语aage、eage/aˈad͡ʒə/~/əˈad͡ʒə/ “年龄”(现代法语âge)
例文
下面是《罗兰之歌 》的第一节,以及1050年的大致读音:[ 31]
文本
转写
翻译
Carles li reis, nostre emperere magnes,
Set anz tuz pleins ad estet en Espaigne.
Trequ'en la mer cunquist la tere altaigne,
N'i ad castel ki devant lui remaigne.
Mur ne citet n'i est remes a fraindre,
Fors Sarraguce, ki est en une muntaigne.
Li reis Marsilie la tient, ki Deu nen aimet,
Mahument sert e Apollin recleimet:
Nes poet guarder que mals ne l'i ateignet.
tʃárləs li réis, nɔ́str empərǽðrə máɲəs,
sɛ́t ánts tóts pléins áð estǽθ en espáɲə,
trǽs k en la mǽr konkíst la tɛ́r altáiɲə.
n i áθ tʃastɛ́l ki dəvánt luí rəmáiɲəθ,
múrs nə tsitǽθ n i ɛ́st rəmǽs a fráindrə
fɔ́rs saragótsə k ɛ́st en únə montáɲə.
li réis marsíʎəs la tiɛ́nt, ki dɛ́u nən áiməθ,
mahomɛ́t sɛ́rt eð apolín rəkláiməθ,
nə s puɛ́t guardǽr kə máls nə l i atáiɲəθ.
查理国王,我们伟大的皇帝,
驻扎西班牙整整七年,
从高地到海边所向披靡;
没有一座城堡能够阻挡,
没有一座城镇不思投降,
除了在山头上的萨拉戈萨。
马西勒国王盘踞城里,他不信什么上帝;
他供奉穆罕默德,祷告阿卜林,
却不能为自己求得太平。
语法
名词
古法语名词分主格 和间接格 两种格,这与西班牙语 和意大利语 等罗曼语相同。至少在阳性词中,格体现在定冠词 的形式和词本身的形式上。因此阳性名词li veisins“邻居”[ ii] 的变形如下:
古典拉丁语阳性主格到古法语的演变
拉丁语
早期原始高卢-罗曼语支
古法语
单
主格
ille vīcīnus
*[li βeˈdzʲinos]
li veisins
间接格(拉丁语宾格)
illum vīcīnum
*[lo βeˈdzʲino]
le veisin
复
主格
illī vīcīnī
*[li βeˈdzʲini]
li veisin
间接格(拉丁语宾格)
illōs vīcīnōs
*[los βeˈdzʲinos]
les veisins
晚期古法语中,该差别基本消失了。与大多数其他罗曼语相似,最后留下来的往往是间接格 形式:l'enfant“孩子”来自古间接格(拉丁语宾格īnf'ā'ntem);古法语主格形式为li enfes(拉丁语'ī'nfāns)。主格和间接格间偶尔会有很巨大的差别(来自主格与其他格形式间发生过重音漂移的拉丁语名词),这时两种形式会被分配不同的词义并双双保留:
古法语li sire、le sieur (拉丁语s'e'iior、seii'ō'rem)和le seignor(主格† sendre;[ iii] 拉丁语s'e'nior、seni'ō'rem)在后来的法语中保留了下来(sire、sieur、seigneur)。
现代法语sœur“姐妹”为主格形式(古法语suer<拉丁语主格s'o'ror);古法语间接格形式seror(<拉丁语宾格sor'ō'rem)消失。
现代法语prêtre“牧师”为主格形式(古法语prestre<pr'e'sbyter);古法语间接格形式prevoire,后来provoire(<presb'y'terem)只留存在巴黎街道名Rue des Prouvaires中。
现代法语不定代词on“(某)一个”继承了古法语主格hom“人”(<h'o'mō);homme“人”仍是间接格形式(古法语home<h'o'minem)。
若两者间的差别在于主格有-s后缀,则-s保留。如fils“儿子”(<拉丁语主格f'ī'lius)。今日这些词中的-s仍发音的现象不规则,与中古法语 和早期现代法语的pausal读音有关。
与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相似,大部分古中性名词变为阳性。部分拉丁语中性复数词(以-a结尾)被重新分析为阴性复数:拉丁语gaudium更常见复数形式gaudia,源自通俗拉丁语单数,产生现代法语la joie“快乐”(阴性单数)。
名词变形如下:
甲(阴)
乙(阳)
甲
甲a
乙
乙a
词义
女人
东西
城
邻居
仆人
父亲
单
主
la fame
la riens
la citez
li veisins
li sergenz
li pere
间接
la rien
la cité
le veisin
le sergent
le pere
复数
主
les fames
les riens
les citez
li veisin
li sergent
li pere
间接
les veisins
les sergenz
les peres
丙(全)
丙a
丙b
丙c
丙d
词义
歌手
男爵
修女
姐妹
孩子
牧师
领主
伯爵
单
主
li chantere
li ber
la none
la suer
li enfes
li prestre
li sire
li cuens
间接
le chanteor
le baron
la nonain
la seror
l'enfant
le prevoire
le sieur
le conte
复
主
li chanteor
li baron
les nones
les serors
li enfant
li prevoire
li sieur
li conte
间接
les chanteors
les barons
les nonains
les enfanz
les prevoires
les sieurs
les contes
甲类来自拉丁语第一类变格,甲a类主要来自拉丁语第三类变格的阴性词。乙类来自拉丁语第二类变格,乙a类主要来自以-er结尾的第二类变格名词和第三类变格的阳性词;拉丁语主格单数在两者中都不以-s,而这在古法语中保留。
该类发生多种类推变化:甲类主格复数(拉丁语-ae,但实际上有支持此种变化已在通俗拉丁语中出现的证据)-es来自宾格而不是-∅(复辅音后为-e),如拉丁语illi patres>乙a主格复数li pere而不是*li peres等等。
丙类名词主格单数有一种独特的词根形式:
丙a是拉丁语以-ā tor, -ātō rem结尾的施事名词,并保存了重音转移。
丙b还发生-ō至-ō nem的重音漂移(不过少数丙b词实际上遵法兰克语 “弱名词”变格规律,如法兰克语*barō ~ *baran变为古法语ber ~ baron)。
丙c为古法语创新,无系统拉丁语来源。
丙d反映多种拉丁语第三类变格名词,重音或辅音发生漂移(so ror、sorō rem;ī nfāns、īnfā ntem;pre sbyter、presby terem;s'e'iior、seii'ō'rem;c'o'mes、c'o'mitem)。
阳性名词的规则阴性形式通过向阳性词根上加-e形成(除非阳性词根以-e结尾)。例如bergier(牧羊犬)>bergiere(现代法语berger、bergère)。
形容词
形容词需要依所修饰名词的数、性、格变形,因此阴性复数主格名词需要用阴性复数主格变形的形容词修饰。例如“femes riches”中,riche就是阴性复数形式。
形容词可分为3类:[ 33]
甲类大致对应拉丁语第一、第二类变格形容词
乙类大致对应拉丁语第三类变格形容词
丙类主要包含拉丁语-ior、-iōrem结尾的合成比较级形式。
甲类形容词有阴性单数形式(主格间接格皆有),以-e结尾。依阳性主格单数形式可以进一步划为两类,甲a类形容词的阳性主格单数以-s结尾:
bon“好”(<拉丁语bonus>现代法语bon)
阳
阴
中
单
复
单
复
单
主格
bons
bon
bone
bones
bon
间接格
bon
bons
—
甲b类形容词阳性主格单数与阴性相似,以-e结尾。少数以-er结尾的拉丁语第二类、第三类变格形容词于主格单数中可见:
aspre“严厉”(<拉丁语asper>现代法语âpre)
阳
阴
中
单
复
单
复
单
主格
aspre
aspre
aspre
aspres
aspre
间接格
aspres
—
乙类形容词的阴性单数不以-e为标记:
古法语granz“大”(<拉丁语grandis>现代法语grand)
阳
阴
中
单
复
单
复
单
主格
granz
grant
granz/grant
granz
grant
间接格
grant
granz
grant
—
乙类形容词的重要亚类是以-ant结尾的现在分词形式。
丙类形容词有词干交替现象,这来自拉丁语第三类变格形容词的重音漂移和中性形式的合流:
mieudre“更好”(<拉丁语melior>现代法语meilleur)
阳
阴
中
单
复
单
复
单
主格
mieudre(s)
meillor
mieudre
meillors
mieuz
间接格
meillor
meillors
meillor
—
晚期古法语中,乙类和丙类倾向于与甲类合并,这到中古法语完成。因此现代法语只有形容词单数的变形,这与其他罗曼语一般有两种及以上不同。
动词
动词也和其他词一样展现极端的音系变化,不过形态上,动词却尤为保守地完好保存了进入原始罗曼语 的拉丁语绝大多数交替和不规则变形。古法语的类推变化比现代法语少得多,也比同时代其他古语言(如古西班牙语 )少得多。但这之外,高卢-罗曼语和原始法语的音韵变化又导致大多数常用动词的复杂交替。
例如,古法语laver“洗”(拉丁语lav'ā're)与连词相结合变为现在时陈述语气je lef、tu leves、il leve、现在时虚拟语气je lef、tu les、il let,两种情况都从拉丁语陈述语气l'a'vō、l'a'vās、l'a'vat、虚拟语气l'a'vem、l'a'vēs、l'a'vet规则变化而来。下列变形是典型的音韵规则变化、形态不规则变化:
交替je lef ~ tu leves是结尾/o/消失后,尾辅音清化的规则变化。
交替laver ~ tu leves是重读开音节 /a/>/ae/>/æ/ >/e/ 裂化的规则变化。
虚拟语气交替je lef ~ tu les ~ il let是末音节中/e/消失后,尾辅音/fs/、/ft/简化的规则变化。
另一方面,现代法语的je lave、tu laves、il lave没有语气的区分,反映剧烈的类推变化:非重读元音/a/、第一单数中-e的类推(来自规则带-e的j'entre),以及-ir/-oir/-re动词对虚拟语气的大规模替换。所有类推实际上都削弱了古法语动词变形的不规则程度,甚至现代的“不规则”动词也没能免于类推:例如古法语je vif、tu vis、il vit(vivre“活”)演化为现代je vis、tu vis、il vit,第一人称单数的-f被取代。
现代法语的简单过去时与古法语相比也发生了剧烈的类推和简化。
拉丁语过去完成时 在非常早的古法语中保留为过去时或未完成时 。例如,《圣尤拉莉亚颂 》(878)中的过去时有avret(<拉丁语habuerat)、voldret(<拉丁语voluerat),与从拉丁语完成时演化来的过去时交替(即现代“简单过去时”)。'''古奥克语''' 也保留了这一时态,但带条件语气 ;西班牙语 (即-ra未完成时虚拟语气)、葡萄牙语 (过去完成时陈述语气)也保留这一时态。
动词交替
拉丁语中,重音由词的音节数和元音长度自动决定。这反映为特定相关词形之间的重音漂移,取决于所加的后缀。例如pensō“我想”,第一个音节带重音,但pensāmus“我们想”则是第二个音节带重音。许多罗曼语中,特定环境下重音元音发生裂化,反映为动词变形的交替:西班牙语 pienso“我想”vs. pensamos“我们想”(pensar“想”),或cuento“我告诉”vs. contamos“我们告诉”(contar“告诉”)。
在法语发展史中,至少有5个元音在重读开音节中裂化。再与其他重音演化相结合,古法语所谓“强动词”至少有约15类交替。例如重读的/a/ 在开音节的鼻音 前裂化为/ai/ ,但非重读则不变,这就产生了aim“我爱”(拉丁语a mō)和amons“我们爱”(拉丁语amā mus)的差别。
不同类别如下:
古法语动词元音交替
元音交替
环境
-er类例
其他类例
重读
非重读
拉丁词源
3单 pres. ind.
不定式
词义
拉丁词源
3单 pres. ind.
不定式 /其他形式
词义
/e/
/a/
自由/a/
lavāre
leve
laver
洗
parere > *parīre
pert
parir
出生
/ãj̃/
/ã/
自由/a/ +鼻音
amāre
aime
amer
爱
manēre
maint
maneir, manoir
保留
/je/
/e/
硬颚音+自由/a/
*accapāre
achieve
achever
得到
/i/
/e/
硬颚音+ /a/ +硬颚音
*concacāre
conchie
concheer
驱逐
iacēre
gist
gesir
躺
/a/
/e/
硬颚音+阻碍/a/
*accapitāre
achate
acheter
买
cadere > *cadēre
chiet
cheoir
落
/a/
/e/
中间音/a/ + 硬颚音?
*tripaliāre
travaille
traveillier
折磨
/je/
/e/
自由/ɛ/
levāre
lieve
lever
举
sedēre
siet
seeir, seoir
放置;合适
/jẽ/
/ẽ/
自由/ɛ/ +鼻音
tremere > *cremere
crient
creindre (var. cremir, -oir)
怕
/i/
/ej/
/ɛ/ +硬颚音
pretiāre
prise
preiser
估价
exīre
ist
eissir
出
/ɛ/
/e/
中间音/ɛ, e/ +复辅音
appellāre
apele
apeler
叫
/oj/
/e/
自由/e/
adhaerāre > *adēsāre
adoise
adeser
摸
/ẽj̃/
/ẽ/
自由/e/ +鼻音
mināre
meine
mener
引导
/i/
/e/
硬颚音+自由/e/
/oj/
/i/
中间音/e/ +硬颚音
-
charroie
charrier
兜圈子
/we/
/u/
自由/ɔ/
*tropāre
trueve
truver
发明
morī > *morīre
muert
mourir
死
/uj/
/oj/
/ɔ/ +硬颚音
*appodiāre
apuie
apoiier
倚靠
/ew/
/u/
自由/o/
dēmōrārī
demeure
demo(u)rer
待
cōnsuere > *cōsere
queust
co(u)sdre
锯
/u/
/e/
中间音阻碍/o/
*corruptiāre
courouce
courecier
发怒
/ũ/
/ã/
中间音阻碍/o/ +鼻音
calumniārī
chalonge
chalengier
挑战
现代法语中,-er类动词总体而言,“弱”(非重读)形式占主导,也有些例外(如现代aimer/nous aimons)。残留的交替见于acheter/j'achète、jeter/je jette等动词,非重读的/ə/ 与重读的/ɛ/ 交替;或adhérer/j'adhère等词,非重读的/e/ 与重读的/ɛ/ 交替。许多非er动词被淘汰,许多留下来的动词发生类推;少数交替作为不规则动词变形残留下来,如je tiens、nous tenons;je dois、nous devons;je meurs、nous mourons。
部分动词的交替更不规则,词干的长度不一样长,较长、带重音的词干与较短、不带重音的词干相交替。这来自非重读中间音元音的规则脱落:
jaiu/aidier“帮忙”<adiūtō, adiūtāre
jaraison/araisnier“跟...说话”<adratiōnō、adratiōnāre
je deraison/deraisnier“议论”<dēratiōnō、dēratiōnāre
je desjun/disner“吃饭”< disiēiūnō、disiēiūnāre
je manju/mangier“吃”<mandūcō、mandūcāre
je parol/parler“说”<*paraulō、*paraulāre < parabolō、parabolāre
je desjun、disner的交替相当复杂,列表如下:
inf
1sg.ind.pres
拉丁语
disiēiūnāre
/disjeːjuːˈnaːre/
disiēiūnō
/disjeːˈjuːnoː/
西罗曼语
三元音 弱化
disīūnāre
/disiːuːˈnaːre/
disīūnō
/disiːˈuːnoː/
长度对立消失
disjunare
/disjuˈnare/
disjuno
/disˈjuno/
切分
disinare
/disiˈnaːre/
–
音值变化和元音变化
disinare
/disiˈnarɛ/
desjuno
/desˈjuno/
高卢-罗曼语
弱化
dizinare
/diziˈnarɛ/
–
进一步切分
diznare
/dizˈnarɛ/
–
古法语
进一步切分
disnar
/dizˈnar/
desjun
/desˈjun/
裂化
disner
/disˈnɛr/
–
强化
–
desjun
/desˈdʒun/
清化
disner
/disˈnɛr/
–
同位异音式鼻化
–
desjun
/desˈdʒũn/
前移
–
desjun
/desˈdʒỹn/
补偿延长
disner
/diːˈnɛr/
desjun
/deːˈdʒỹn/
两个词根都在现代法语中有反映:déjeuner“吃午饭”和dîner“吃饭”。另外déjeuner并不直接来自je desjun(<*disi(ēi)ūnō,非重读的-ēi-消失),而是来自古法语desjeüner的交替形式je desjeün(<*disiē(i)ūnō,只有-i-消失,可能受jeûner“斋戒”影响<古法语jeüner<je jeün/d͡ʒe.ˈyn/ “我斋戒”<iē(i)ūnō:iē-是音节首,因此-ē-没有消失)。
规则-er动词例:durer (持续)
陈述
虚拟
条件
祈使
现在时
简单过去时
未完成时
将来时
现在时
未完成时
现在时
现在时
我
dur
durai
duroie
durerai
dur
durasse
dureroie
—
你
dures
duras
durois
dureras
durs
durasses
durerois
dure
他
dure
dura
duroit
durera
durt
durast
dureroit
—
我们
durons
durames
duriiens/-ïons
durerons
durons
durissons/-issiens
dureriions/-ïons
durons
你们
durez
durastes
duriiez
dureroiz/-ez
durez
durissoiz/-issez/-issiez
dureriiez/-ïez
durez
他们
durent
durerent
duroient
dureront
durent
durassent
dureroient
—
非限定性形式:
非限定性形式:durer
现在分词:durant
过去分词:duré
助动词:avoir
规则-ir动词例:fenir (结束)
陈述
虚拟
条件
祈使
现在时
简单过去时
未完成时
将来时
现在时
未完成时
现在时
现在时
我
fenis
feni
fenissoie
fenirai
fenisse
fenisse
feniroie
—
你
fenis
fenis
fenissoies
feniras
fenisses
fenisses
fenirois
fenis
他们
fenist
feni(t)
fenissoit
fenira
fenisse(t)
fenist
feniroit
—
我们
fenissons
fenimes
fenissiiens
fenirons
fenissons
fenissons/-iens
feniriiens
fenissons
你们
fenissez
fenistes
fenissiiez
feniroiz/-ez
fenissez
fenissoiz/-ez/-iez
feniriiez
fenissez
他们
fenissent
fenirent
fenissoient
feniront
fenissent
fenissent
feniroient
—
非限定性形式:
非限定性形式:fenir
现在分词:fenissant
过去分词:feni(t)
助动词:avoir
规则-re动词例:corre (跑)
陈述
虚拟
条件
祈使
现在时
简单过去时
未完成时
将来时
现在时
未完成时
现在时
现在时
我
cor
corui
coroie
corrai
core
corusse
corroie
—
你
cors
corus
coroies
corras
cores
corusses
corroies
cor
他
cort
coru(t)
coroit
corra
core(t)
corust
corroit
—
我们
corons
corumes
coriiens
corrons
corons
corussons/-iens
corriiens
corons
你们
corez
corustes
coriiez
corroiz/-ez
corez
corussoiz/-ez/-iez
corriiez
corez
他们
corent
corurent
coroient
corront
corent
corussent
corroient
—
非限定性形式:
非限定性形式:corre
现在分词:corant
过去分词:coru(t)
助动词:estre
助动词例
avoir (有)
陈述
虚拟
条件
祈使
现在时
简单过去时
未完成时
将来时
现在时
未完成时
现在时
现在时
我
ai
eüi, oi
avoie
aurai
ai
eüsse
auroie
—
你
ais (later as)
eüs
avois
auras
ais
eüsses
aurois
ave
他
ai (later a)
eü(t), ot
avoit
aura
ai
eüst
auroit
—
我们
avons
eümes
aviiens/-ïons
aurons
aions
eüssons/-issiens
auravons/-ïons
avons
你们
avez
eüstes
aviiez
auroiz/-ez
aiez
eüssoiz/-issez/-issiez
auravez/-ïez
avez
他们
ont
eürent
avoient
auront
ont
eüssent
auroient
—
非限定性形式:
助动词:avoir
estre(是)
陈述
虚拟
条件
祈使
现在时
简单过去时
未完成时
将来时
现在时
未完成时
现在时
现在时
我
suis
fui
(i)ere esteie > estoie
(i)er serai estrai
seie > soie
fusse
sereie > seroie estreie > estroie
—
你
(i)es
fus
(i)eres esteies > estoies
(i)ers seras estras
seies > soies
fusses
sereies > seroies estreies > estroies
seies > soies
他
est
fu(t)
(i)ere(t), (i)ert esteit > estoit
(i)ert sera(t) estra(t)
seit > soit
fust
sereit > seroit estreit > estroit
—
我们
somes, esmes
fumes
eriiens, erions estiiens, estions
(i)ermes serons estrons
seiiens, seions > soiiens, soions
fussons/-iens
seriiens, serions estriiens, estrions
seiiens > soiiens, seions > soions
你们
estes
fustes
eriiez estiiez
— sere(i)z estre(i)z
seiiez > soiiez
fusseiz/-ez/-iez
seriiez estriiez
seiiez > soiiez
他们
sont
furent
(i)erent esteient > estoient
(i)erent seront estront
seient > soient
fussent
sereient > seroient estreient > estroient
—
非限定性形式:
非限定:estre
现在分词:estant
过去分词:esté(t)
助动词:avoir
其他词性
副词、前置介词、连词和叹词一般无变化。代词一般有变化。
法語使用者所認可的觀點
一般我們所聽到的出現在流行電影,法語使用者普遍認爲是“古法語”的,例如《探訪者 》、《庸俗化》裏的,其實並不是古法語。那些講話者能夠一聽就懂的“古法語”的主要是用了些較爲老舊的拼法拼寫的古典法語 甚至現代法語。
而未經專門學習的法語使用者是不能理解古法語的。因此,這個句子:Sçavoir faisons, à tous presens et advenir, que pour aucunement pourveoir au bien de nostre justice, abbreviation des proces, et soulaigement de noz subiectz, avons, par edict perpetuel et irrevocable, statué et ordonné, statuons et ordonnons les choses qui s'ensuyvent (節選自维莱科特雷法令 (Ordonnance de Villers-Cotterêts ),佛朗索瓦 1539年)並不是古法語,而是前古典法語 或者說是十六世紀的中世紀法語 。像下面這首來自《羅蘭之歌 》的詩文才是古法語:
En ceste tere ad asez osteiet / En France, ad Ais, s'en deit ben repairer / Vos le sivrez a la feste seint Michel / Si recevrez la lei de chrestiens / Serez ses hom par honur e par ben
另见
注释
^ Portuguese framboesa 'raspberry' and Spanish frambuesa are French loans.
^ 音变轨迹大致如下:古典拉丁语 ⟨vicinus⟩[wiːˈkiːnus]>通俗拉丁语 [βeˈcinʊs][ 32] >早期原始高卢-罗曼语 *[βeˈdzʲinos]>古法语⟨veisins⟩[vejˈzĩns]>现代法语⟨voisin⟩[vwaˈzɛ̃]。
^ 古法语主格sendre来自拉丁语senior,只在《斯特拉斯堡誓言》为sendra。
参考
注释
引用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古法语(842-ca. 1400) . Glottolog 2.7 .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Milis (1978)
^ Lusignan, Serge. La langue des rois au Moyen Âge: Le français en France et en Angleterre [The language of kings in the Middle Ages: French in France and England].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04 (法语) .
^ Jozsef, Herman.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Latin. Vulgar Latin. 由Wright, Roger翻译. 1997. ISBN 0-271-02000-8 .
^ Brill Online Dictionaries . Iedo.brillonline.nl. [2013-06-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6-17).
^ Romance languages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Britannica.com. [2013-06-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4-30).
^ Mallory, J. P.; Adams, Douglas Q. Encyclopedia of Indo-European Culture - Google Boeken . 1997 [2013-06-16 ] . ISBN 978188496498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6-05).
^ Definition of Italic in Oxford Dictionaries (British & World English) . Oxforddictionaries.com. [2013-06-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5-04).
^ Definition of Romance in Oxford Dictionaries (British & World English) . Oxforddictionaries.com. [2013-06-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7-20).
^ Wright (1982), pp. 104–7
^ Wright (1982), pp. 118-20
^ Xavier, Delamarre. Dictionnaire de la langue gauloise [Dictionary of the Gallic language]. Paris: Errance. 2003 (法语) .
^ Delamarre (2003, pp.389–390)列出167个
^ 15.0 15.1 Lambert, Pierre-Yves . La Langue gauloise [The Gallic language]. Paris: Errance. 1994: 46-47. ISBN 978-2-87772-224-7 .
^ Laurence Hélix. Histoir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Ellipses Edition Marketing S.A. 2011: 7. ISBN 978-2-7298-6470-5 . Le déclin du Gaulois et sa disparition ne s'expliquent pas seulement par des pratiques culturelles spécifiques: Lorsque les Romains conduits par César envahirent la Gaule, au 1er siecle avant J.-C., celle-ci romanisa de manière progressive et profonde. Pendant près de 500 ans, la fameuse période gallo-romaine, le gaulois et le latin parlé coexistèrent; au VIe siècle encore; le temoignage de Grégoire de Tours atteste la survivance de la langue gauloise.
^ Peter Schrijver,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Celtic Pronouns and Particles , Maynooth, 1997, 15.
^ 18.0 18.1 Savignac, Jean-Paul. Dictionnaire Français-Gaulois. Paris: La Différence. 2004: 26.
^ Henri Guiter, "Sur le substrat gaulois dans la Romania", in Munus amicitae. Studia linguistica in honorem Witoldi Manczak septuagenarii , eds., Anna Bochnakowa & Stanislan Widlak, Krakow, 1995.
^ Eugeen Roegiest, Vers les sources des langues romanes: Un itinéraire linguistique à travers la Romania (Leuven, Belgium: Acco, 2006), 83.
^ Matasovic, Ranko. Insular Celtic as a Language Area. Papers from the Workship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eltic Studies. The Celtic Languages in Contact. 2007: 106.
^ Adams, J. N. Chapter V -- Regionalisms in provincial texts: Gaul. The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of Latin 200 BC – AD 600 . Cambridge. 2007: 279 –289. ISBN 9780511482977 . doi:10.1017/CBO9780511482977 .
^ Polinsky, Maria, and Van Everbroeck, Ezra. Development of Gender Classifications: Model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 from Latin to French . Language. 2003, 79 (2): 356–390. CiteSeerX 10.1.1.134.9933 . JSTOR 4489422 . S2CID 6797972 . doi:10.1353/lan.2003.0131 .
^ Bernard Cerquiglini , La naissance du frança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nd edn., chap. 3, 1993, p. 53.
^ Cerquiglini 53
^ Cerquiglini 26.
^ Etymology of frambuesa (Spanish) . Buscon.rae.es. [2013-06-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7-28).
^ Rickard 1989: 47–8, Laborderie 1994: § 2.2
^ Berthon, H. E.; Starkey, V. G. Tables synoptiques de phonologie de l'ancien français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08.
^ Zink (1999), p. 132
^ Per Hall (1946),齿龈、龈后塞擦音改自美式标音系统。
^ Pope 1934: § 294
^ Moignet (1988, p. 26–31), Zink (1992, p. 39–48), de La Chaussée (1977, p. 39–44)
资料
荷內·巴里巴; 胡其德(譯者). 法國文學史 Historie de la literature franchise . 臺北: 麥田出版社. 2002-05-10. ISBN 9867895096 .
歷克·彼得. 法語歷史 A history of French language .
Ayres-Bennett, Wendy. A History of the French Language Through Text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5.
Banniard, Michel. Du latin aux langues romanes. Paris: Nathan. 1997.
Cole, William. First and Otherwise Notable Editions of Old French Texts Printed from 1742 to 1874: A Bibliographical Catalogue of My Collection. Sitges: Cole & Contreras. 2005.
de la Chaussée, François. Initiation à la morphologie historique de l'ancien français . Paris: Klincksieck. 1977. ISBN 978-2-252-01922-1 .
Delamarre, X.; P.-Y. Lambert. Dictionnaire de la langue gauloise : Une approche linguistique du vieux-celtique continental 2nd. Paris: Errance. 2003. ISBN 978-2-87772-237-7 .
Einhorn, E. Old French: A Concise Handbook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ISBN 978-0-521-20343-2 .
Grandgent, Charles Hall (1907). An introduction to Vulgar Latin . Boston: D.C. Heath & Co.
Hall, Robert Anderson (October 1946). "Old French phonemes and orthography". Studies in Philology . Vol. 43, No. 4. 575–585. .
Kibler, William. An Introduction to Old French.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84.
Kinoshita, Sharon. Medieval Boundaries: Rethinking Difference in Old French Literature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6.
Laborderie, Noëlle (2009). Précis de Phonétique Historique . Paris: Armand Colin.
Lanly, André. Morphologie historique des verbes français. Paris: Champion. 2002. ISBN 978-2-7453-0822-1 .
Lodge, R. Anthony. French: From Dialect to Standard.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3.
Milis, L. La frontière linguistique dans le comté de Guînes: un problème historique et méthodologique. Actes du 101e Congrès nationale des sociétés savantes. Paris. 1978. Section d'histoire moderne et contemporaine (pages 249-262).
Moignet, Gérard. Grammaire de l'ancien français 2nd. Paris: Klincksieck. 1988. ISBN 9782252015094 .
Pope, Mildred K. From Latin to Modern French with E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Anglo-Norman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34.
Rickard, Peter (1989). A history of the French language . London: Unwin Hyman.
Zink, Gaston. Phonétique historique du français 6th. Paris: PUF. 1999. ISBN 978-2-13-046471-6 .
Zink, Gaston. Morphologie du français médiéval 2nd. Paris: PUF. 1992. ISBN 978-2-13-044766-5 .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