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詹姆斯·克拉姆 (英語:Donald James Cram ,1919年4月22日—2001年6月17日)是一名美国 有机化学家 ,他与让-马里·莱恩 和查尔斯·佩德森 共同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克拉姆生于1919年的美国 佛蒙特州 切斯特 ,2001年因癌症在加利福尼亚州 棕榈沙漠 逝世。他一生發表350多篇研究論文,並在主客体化学 上貢獻良多。
早期經歷
唐納德·克拉姆出生及成長在美国 佛蒙特州 切斯特 [ 3] ,他的父親是蘇格蘭 裔,母親則是德國 裔。克拉姆的父親在他4歲時就離開人世,失去家中的重要支柱,克拉姆靠著撫養未成年兒童家庭援助 以及打工來賺取學費。當克拉姆18歲時,他至少做過18個不同的工作。[ 4]
高中時期,克拉姆就讀於紐約州 長島 的溫伍德高中(Winwood High School)。[ 5]
1938年到1941年期間,克拉姆靠著美國國家獎學金就讀位於佛羅里達州 溫特帕克 的羅林斯學院 ,此時他在化學系擔任助理,並活耀於多個校園組織中。隨後,克拉姆在羅林斯學院以能自行建立化學設備而聞名。1941年,克拉姆於羅林斯學院取得化學理學士 學位。[ 4]
在諾曼·克倫威爾(Norman O. Cromwell)的指導下,唐納德·克拉姆在1942年於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 取得有機化學理學碩士 學位。[ 3] 他在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研究的主題是《氨基酮、雜環仲胺與不飽和酮及溴的反應機制》(Amino ketones, mechanism studies of the reactions of heterocyclic secondary amines with -bromo-, -unsaturated ketones)。[ 6]
取得碩士學位後,唐納德·克拉姆前往哈佛大學 攻讀有機化學哲學博士 學位,在路易斯·費瑟 的指導下,克拉姆於1947年取得博士學位[ 3] ,其博士論文為《2-(酮基烷基)-3-羥基-1,4-萘醌的合成與反應》(Syntheses and reactions of 2-(ketoalkyl)-3-hydroxy-1,4-naphthoquinones)。[ 7]
事業
1942年至1945年間,唐納德·克拉姆在默克藥廠 實驗室接受馬克斯·提什勒 的指導,進行青黴素等化學研究。[ 4] 取得博士學位後,克拉姆在麻省理工學院 擔任美國化學學會 博士後研究員,並與约翰·东布罗夫斯基·罗伯茨 一起共事。克拉姆是克拉姆規則 的創始人,該規則提供一模型,可預測羰基 化合物與親核體 互相衝突時的結果。[ 8] 他共發表過350多篇研究論文,著有8本與有機化學相關的書籍,並教導過來自21個國家的研究生及博士後學生。[ 4]
研究領域
硝基苯 與半分子監獄 結合而成的晶體結構,圖片出自於唐納德·克拉姆與其同事的研究報告。[ 9]
唐納德·克拉姆擴展了查爾斯·佩德森 對冠醚 合成研究,使冠醚與二維有機化合物 能夠識別及選擇性地與某些金屬元素離子結合。[ 10] 他將這種化學分子合成為三維結構,並創造出一系列不同形狀的分子,由於這些分子有著互補型三維結構,使它們能夠與其他化學物質選擇性地相互作用。他的研究代表機能實驗室在仿製酶 及其他天然分子合成上一大進步,而這種特殊的化學行僅靠其特徵結構來進行。克拉姆同時有在立體化學 領域進行研究,而克拉姆規則 即以他命名。[ 8]
教職
唐納德·克拉姆於1947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成為助理教授 ,1955年時則成為教授,並在該校擔任教職至1987年為止。他在學校是一名受歡迎的老師,職業生涯中共教導約8000名本科生,並指導過200名研究生 。在課堂上,克拉姆會透過彈吉他及唱民歌的方式來教授課程。[ 3]
著作
技術報告:
書籍:
Cram, Donald J.; Jane M. Cram. Container Molecules and their Guests . Great Britai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1994: 223 pp. ISBN 0-85404-507-4 .
Cram, Donald J. From Design to Discover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0: 146pp.
Cram, Jane M.; Donald J. Cram. The Essence of Organic Chemistry .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1978: 456pp.
Hendrickson, James B.; Donald J. Cram; George S. Hammond. Organic Chemistry . Reading, Massachusetts: McGraw-Hill. 1970: 1279pp. 3rd ed.
Richards, John; Don Cram; George S. Hammond. Elements of organic chemistry . New York: McGraw-Hill. 1967: 444pp [2017-08-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07).
Cram, Donald J. Fundamentals of Carbanion Chemistry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65: 289pp.
Cram, Donald J.; George S. Hammond. Organic Chemistry . New York: McGraw-Hill. 1964: 846pp. 2nd ed.
Cram, Donald J.; George S. Hammond. Organic Chemistry. New York: McGraw-Hill. 1959: 712pp. 1st ed.
獎項與榮耀
個人生活
克拉姆曾經表示,他的事業並不是沒有犧牲。他曾有過2任妻子,但沒有任何子嗣。[ 4] 2001年,克拉姆因癌症享壽82歲。[ 3]
贡献
參考來源
^ 1.0 1.1 Donald J. Cram. Autobiography . The Nobel Foundation . [2010-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1).
^ DONALD J. CRAM . John Simon Guggenheim Foundation. [2010-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02).
^ 3.0 3.1 3.2 3.3 3.4 3.5 Donald Cram, Nobel Laureate and UCLA Chemist, Dies at 82 (新闻稿).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2001-06-19 [2017-08-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8-07).
^ 4.0 4.1 4.2 4.3 4.4 4.5 Donald J. Cram, Ph.D.: A 1941 Rollins College Chemistry Alumnus and winner of the 1987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 [2010-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8-16).
^
James, Laylin K. Nobel Laureates in Chemistry 1901-1992.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d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1994: 146pp. ISBN 0-8412-2459-5 .
^ Donald James Cram. Amino ketones, mechanism studies of the reactions of heterocyclic secondary amines with -bromo-, -unsaturated ketones . University of Nebraska Research Library. [2010-09-2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2-18).
^ Donald James Cram. Syntheses and reactions of 2-(ketoalkyl)-3-hydroxy-1, 4-naphthoquinones. . Harvard Library Hollis search. [2010-09-25 ] .
^ 8.0 8.1 Donald J. Cram; Fathy Ahmed Abd Elhafez. Studies in Stereochemistry. X. The Rule of "Steric Control of Asymmetric Induction" in the Syntheses of Acyclic Systems (PDF) . J. Am. Chem. Soc. 1952', 74 (23): 5828–5835 [2017-08-16 ] . doi:10.1021/ja01143a007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10-30).
^ Juyoung Yoon; Carolyn B. Knobler; Emily F. Maverick; Donald J. Cram. Dissymmetric new hemicarcerands containing four bridges of different lengths. Chem. Commun. 1997, (14): 1303–1304. doi:10.1039/a701187c .
^ Donald J. Cram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 [2010-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24).
^ 11.0 11.1 11.2 11.3 11.4 Donald James Cram - IN MEMORIAM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0-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4-16).
^ The President'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Recipient Details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0-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3-09).
^ NAS Award in Chemical Sciences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11-26).
^ UCLA Seaborg Symposium - Past Recipients . UCLA. 2011 [2011-11-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4-16).
^ Willard Gibbs Award . Chicago Section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4-05-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5).
^ SCALACS-Tolman Award . Southern California Section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4-05-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5-14).
^ Arthur C. Cope Award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2014-05-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0-05).
外部連結
1901年-1925年 1926年-1950年 1951年-1975年 1976年-2000年 2001年-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4年、1918年、1920年、1921年、1925年、1927年、1938年、1943年、1944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行为与社会科学
196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生物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化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工程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物理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