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瑜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909-01-01)1909年1月1日
大清直隸省順天府 |
---|
逝世 | 1995年8月1日(1995歲—08—01)(86歲)
臺灣臺北市 |
---|
国籍 | 大清(1909年-1912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95年) |
---|
职业 | 動物學家、大學教授、散文作家 |
---|
亲属 | 夏大永(子,待查證) 夏麗蓮(女) |
---|
|
夏元瑜(1909年—1995年8月1日),籍貫浙江杭州,出生於北京,中華民國動物學家、散文作家,綽號「老蓋仙」。是文學派學者夏曾佑之子;祖父為夏鸾翔。
生平
學歷
經歷
- 是臺灣唯一左手拿刀,右手執筆的動物學家[1] 。
- 自幼即喜與動物相處,在擔任動物園園長時,天天與動物相處,長期觀察動物的神態與動作,因此製作出來的動物標本,神態特別的生動。夏元瑜認為,「製作標本時,要當作一件藝術品來做,雖然是一件死的標本,神態上還是應該讓人有栩栩如生的感覺」[2] 。
- 擁有古今中外、大江南北的口腹經歷。
- 雜學豐富,包羅萬象,執筆時,特有的詼諧筆調,文章幽默,寓教於樂。
- 生物界
- 學術界
- 教授「舞台語言」- 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 (1969年~1981年),歷時十二年,退休。
- 指導「動物繪畫」-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1969年~1981年),歷時十二年,退休。
- 報章雜誌
荣誉
著作
- 散文集
項次
|
書籍名稱
|
出版社 區劃
|
書籍規格
|
ISBN
|
EAN
|
出版時間
|
01 |
《老生閒談》 |
純文學出版社 |
|
|
|
1975
|
02 |
《老生再談》 |
純文學出版社 |
|
|
|
1976
|
03 |
《以蟑螂為師》 |
言心出版社 |
|
|
|
1976
|
04 |
《談笑文章》 |
時報出版社 |
|
|
|
1977
|
05 |
《青山獸跡》 |
遠流出版社 |
|
|
|
1977
|
06 |
《萬馬奔騰》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001) |
平裝 254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220-X |
9879575602208 |
1978/3/10
|
07 |
《流星雨》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011) |
平裝 276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161-0 |
9789575601614 |
初版1978/10/20 十三版1985/5/20 [5]
|
08 |
《以蟑螂為師》 |
時報出版社 |
|
|
|
1978
|
09 |
《生花筆》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016) |
平裝 242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379-6 |
9789575603793 |
1979/3/10
|
10 |
《昇天記》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031) |
平裝 232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381-8 |
9789575603816 |
1979/10/06
|
11 |
《馬後砲》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041) |
平裝 230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186-6 |
9789575601867 |
初版1980/3/20 再版1980/4/20 [6]
|
12 |
《百代封侯》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53) |
平裝 240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380-X |
9789575603809 |
1980/10/06
|
13 |
《千年古雞今日啼》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072) |
平裝 234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292-7 |
9789575602925 |
1981/7/10
|
14 |
《夢裡乾坤》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084) |
平裝 228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378-8 |
9789575603786 |
1982/2/10
|
15 |
《弘揚飯統》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108) |
平裝 240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382-6 |
9789575603823 |
1983/1/10
|
16 |
《現代人的接觸(一)》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131) |
平裝 227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171-8 |
9789580000000 |
1984/2/10
|
17 |
《金鼎夢》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161) |
平裝 240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377-X |
9789575603779 |
1985/1/10
|
18 |
《現代人的接觸(二)》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178) |
平裝 232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
|
初版1985/10/15 五版1989/2/10
|
19 |
《龍騰虎躍(散文)》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205) |
平裝 236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170-X |
9789575601706 |
1986/7/10
|
20 |
《大漠尋龍》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258) |
平裝 238頁 普通級 單色 32開 |
957-560-119-X |
9789575601195 |
1988/7/10
|
21 |
《東西財神來報到》 |
健行出版社 生活叢書(E0011) |
平裝 268頁 普通級 單色 新25開 |
957-954-612-6 |
9789579546126 |
1991/2/10
|
22 |
《蓋天蓋鬼蓋人間》 |
九歌出版社 名家名著選(J0011) |
精裝 288頁 普通級 單色 25開 |
957-444-043-5 |
9789574440436 |
2000/1/01
|
23 |
《老蓋仙的花花世界》 夏元瑜幽默精選(一)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714) |
平裝 224頁 普通級 單色 25開 |
957-444-196-2 |
9789574442324 |
2005/2/10
|
24 |
《以蟑螂為師》 夏元瑜幽默精選(二)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729) |
平裝 224頁 普通級 單色 25開 |
957-444-232-2 |
9789574441969 |
2005/6/10
|
25 |
《談笑文章》 夏元瑜幽默精選(三) |
九歌出版社 九歌文庫(F0757) |
平裝 224頁 普通級 單色 25開 |
957-444-305-1 |
9789574443055 |
2006/5/01
|
- 作品評論
項次
|
評論名稱
|
評論者
|
原載處
|
原載日期
|
01 |
失去的地平線 |
佩鈴人 |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1978年[7]
|
02 |
從自己胸中流出- 讀《萬馬奔騰》 |
梁實秋 |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1978年4月10日
|
03 |
幽默大師筆下妙趣多- 《萬馬奔騰》迎新年 |
孫旗 |
中華日報文教版 |
1978年7月24日
|
04 |
賣詼諧的作家 |
周安儀 |
青年戰士報副刊 |
1979年1月13日
|
05 |
寓諷諫於詼諧- 讀夏元瑜著《生花筆》 |
野渡 |
中華日報副刊 |
1979年4月30日
|
06 |
純粹美學的再現- 《生花筆》彷如百科全書 |
蘭影 |
中華日報文教版 |
1979年6月14日
|
07 |
坐觀《昇天記》 |
小民 |
中華日報副刊 |
1979年11月17日
|
08 |
《生花筆》是怎樣開花的? |
江流水 |
愛書人 |
1979年12月1日
|
09 |
我所認識的夏老師 |
三毛 |
馬後砲(散文) |
1980年3月20日
|
10 |
老蓋仙的生花妙筆 |
愷扉 |
北市青年 |
1980年5月10日
|
11 |
道盡人世間炎涼- 《昇天記》幽默而深刻 |
謝主健 |
中華日報副刊 |
1982年5月10日
|
12 |
多才多藝的夏元瑜 |
秦臺英 |
聯合周刊一八三期 |
1984年
|
13 |
夢中套夢- 神會心領讀《金鼎夢》 |
允凡 |
參與者 |
1985年
|
14 |
夢中套夢‧無限玄機-談《金鼎夢》中的幽默與真理 |
林貞羊 |
|
1985年
|
15 |
從《萬馬奔騰》、《流星雨》 發現蓋仙之蓋 |
楊乃藩 |
|
1985年
|
16 |
舞解剖刀弄生花筆- 專訪夏元瑜先生 |
安克強 |
文訊雜誌 |
1991年11月
|
17 |
「老蓋仙」夏元瑜的人生哲學 |
應平書 |
中華日報副刊 |
1995年8月2日
|
18 |
老蓋仙夏元瑜之謎 |
古蒙仁 |
中央日報副刊 |
1995年8月3日
|
19 |
送元瑜上天堂 |
何凡 |
聯合報副刊 |
1995年8月18日
|
20 |
生物界不務正業的寶貝 |
張之傑 |
中央日報副刊 |
1995年8月20日
|
21 |
光風霽月來去自如- 雜憶夏元瑜老師 |
楊龢之 |
中央日報副刊 |
1995年8月20日
|
22 |
蓋仙與我 |
張大夏 |
中央日報文化 |
1995年8月20日
|
23 |
古往今來此獨仙- 回憶夏元瑜先生 |
莊練 |
中央日報文化 |
1995年8月20日
|
24 |
追念老蓋仙夏元瑜先生 |
姜龍昭 |
臺灣日報副刊 |
1995年8月27日
|
25 |
「仙」樂飄飄書裡聞- 讀《東西財神來報到》 |
徐望雲 |
時報周刊 |
1995年9月17~23日
|
爭議事件
台南動物園曾於1987年元旦期間展出一只「疑似貓熊」的黑白熊,並在电视上大肆宣傳这只「黑白熊」。夏元瑜是當時臺灣唯一曾製作貓熊標本,及觸摸過貓熊皮毛的專家,同時也是唯一到臺南動物園玻璃窗外近距離實地觀察的專家,因為沒能即時認出貓熊,被諷稱「老羞仙」。[8]
参考書目
- ^ 九歌出版社(九歌文庫)-現代人的接觸(二) 作者介紹(書籍背頁) 民國78年(1989/2/10 五版)
- ^ 九歌出版社(九歌文庫)-流星雨 附錄二 王瑞 P265. 民國74年(1985/5/20 十三版)
- ^ 人物誌_夏元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新竹市文化局 1995-08-01
- ^ 九歌出版社(九歌文庫)-流星雨 序:靈心仙風流星雨 蔡文甫 P3. 民國74年((1985/5/20 十三版)
- ^ 九歌出版社(九歌文庫)-流星雨 書籍規格紀錄(書籍背內底裡2頁) 民國74年(1985/5/20 十三版)
- ^ 九歌出版社(九歌文庫)-馬後炮 書籍規格紀錄(書籍背內底裡3頁) 民國69年(1980/4/20 再版)
- ^ 夏元瑜作品重要評論索引/九歌文學網. [200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7).
- ^ 扫荡周刊. Issues 440-465. 扫荡周刊社. 1988.
擅長於剝皮做標本的名匠,過了海居然搖身變成了權威專家,這位以權威自居的「專家」……南下之後,到底是怎麼鑑怎麼定?老羞仙羞到此處就縮住了,並没有發表他的權威結論。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