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馬朗西礁
皇路礁(馬來語:Terumbu Semarang Barat Besar,英語:Royal Charlotte Reef,越南语:Đá Sác Lốt,星馬作大森馬朗西礁),为南中国海南沙群岛中的一个礁盘,現为马来西亚实际控制。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及越南等國称对其拥有主权。 名稱美国地名委员会使用的名称为“Royal Charlotte Reef”(皇家夏洛特礁),马来西亚称为“Terumbu Semarang Barat Besar”(大森馬朗西礁),中国则称皇路礁。[1] 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地名对照一览表》,“Royal Charlotte Reef”的名称被音译为“無勞柴樂礁”。[2]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对南海诸岛地名进行了修订,使其听起来更有中国特色,無勞柴樂礁改称“皇路礁”。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也沿用“皇路礁”的名称。[3] 中國漁民向稱為「五百二」。[4]传说有渔民曾在此拾获五百二十块锡锭,故名。[5] 地理大森馬朗西礁位于拉央拉央岛西南约25海里,是一个没有礁门的环礁,长约1海里。东部於潮退時有礁岩出露[6]。 歷史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苏格兰籍船长、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詹姆斯·霍尔斯伯格的《印度指南》,全称《东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好望角及巴西航行与中间港口指南》(India directory, or, Directions for sailing to and from the East Indies, China, Australia, Cape of Good Hope, Brazil, and the interjacent ports)于1836年出版,书中第431页记述:
书中第271页记述了皇家夏洛特号的航行:
马来西亚曾在島礁上修建了一座灯塔,但已经不再工作[8][9]。目前,大森馬朗西礁並沒有任何人員駐守。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