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式定义Rate R 发行日期 2009年11月20日 (2009-11-20 ) 录制时间 2009 录音室 多个 (录音和混音地点 ) 类型 时长 51 :49 唱片公司 制作人
收錄於《 娜式定义》 的單曲
俄羅斯輪盤 發行日期:2009年10月26日
硬起來 發行日期:2009年11月10日
輪你再說 發行日期:2009年11月13日
壞孩子 發行日期:2010年2月5日
搖滾巨星101 發行日期:2010年5月18日
我愛你 發行日期:2010年5月28日
《限制級 》(英語:Rated R )是巴巴多斯歌手蕾哈娜 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专辑于2009年11月20日由Def Jam Recordings 和SRP Records发行。该专辑的录制于2009年3月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各地的录音室进行。蕾哈娜与安東尼歐·瑞德 和Jay-Z 共同担任这张专辑的执行制作人。專輯製作由Chase & Status 、Stargate 、The-Dream 、尼歐 和布萊恩·甘迺迪 。这张唱片有数位歌手和乐器演奏者参与,包括Jeezy 、will.i.am 、賈斯汀·提姆布萊克 和在《搖滾巨星101 》中弹奏吉他的史萊許 。
从音乐上来说,这张专辑与她之前的作品《娜妹好壞 》有所不同,后者包含快节奏 和谣曲 风格的歌曲。《娜式定义》是一张帶有摇滚 元素的流行 、嘻哈 和R&B 专辑;其音乐和歌词具有阴暗的风格又富有氛围感,并融合了dubstep 元素。专辑还探索了其他音乐风格,比如《壞孩子 》中的舞厅音乐 和《我愛你 》中的拉丁 音乐风格。《限制級》获得了音乐评论家的积极评价,他们称赞了蕾哈娜成熟的表演,并称这张专辑是她最有层次和最真挚的作品。该专辑在美国公告牌二百强 专辑榜上排名第四,首周销量达181,000张。专辑还在其他十二多个国家占据前十名的位置。
该专辑共收录了六首单曲,分别为《俄羅斯輪盤 》、《輪你再說 》、《硬起來 》、《壞孩子》、《搖滾巨星101 》和《我爱你》。《俄罗斯轮盘》作为该专辑的主打单曲发行,并在超过 25 个国家进入前十名。《硬起来》成为她第十三首美国十大单曲,而《坏孩子》则连续五周荣登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 榜榜首。《我爱你》在欧洲占据前十名,并在巴西排名第一。为了进一步宣传这张专辑,蕾哈娜开始了她的第三场全球巡演全球最後女孩世界巡演 (2010-2011年)。
背景
专辑作者兼制作人之一贾斯汀·汀布莱克 表示, 《Rated R》 与蕾哈娜之前的专辑有很大不同,展现了她全新的声音。
蕾哈娜的上一张专辑《娜妹好壞 》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1] ,并获得了大多数乐评的积极评价。[ 2] 该专辑收录了五首在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单曲,其中三首是美国排名第一的歌曲,包括全球热门单曲《Umbrella》。2009 年 2 月,蕾哈娜被男友克里斯·布朗 打伤后[ 3] ,人们纷纷猜测即将发行的专辑中是否会有关于他的歌曲。在接受MTV 新闻采访时,蕾哈娜的长期合作伙伴尼欧 澄清说,他不会为蕾哈娜写一首关于布朗的歌曲,因为他认为这个想法没有必要。[ 4] 制作人查克·哈莫尼 (Chuck Harmony)认为,无论蕾哈娜发布哪首主打单曲,它都会立即被视为一首关于布朗的歌曲。[ 5]
在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访问当中,尼欧称听者应该期待一个“更加前卫”和“更加愤怒”的蕾哈娜。[ 6] 之后,他在《Touch Weekly》当中说,这张专辑绝对比蕾哈娜之前作品更加前卫,他同时把专辑描述成“不受束缚的”。[ 7] 美国歌手阿肯 则说他打算让蕾哈娜开心一点,他不想要一个愤怒的蕾哈娜。[ 8] 賈斯汀·提姆布萊克 对MTV新闻说《娜式定义》的歌曲跟上一张蕾哈娜专辑有很大不同。[ 9]
录制
蕾哈娜于 2009 年 3 月开始为该专辑录制歌曲。[ 10] 专辑的录制地点包括曼哈顿 的 Milk Studios、伦敦 的 Metropolis Studios、巴黎 的Studios Davout和洛杉矶 的Westlake Recording Studios 。[ 11] 蕾哈娜与多位不同的词曲作者和制作人合作创作了这张专辑,其中包括查克·哈莫尼 、[ 5] The-Dream 、C·斯圖爾特 、Chase & Status 、Stargate 、[ 12] [ 13] Demo 和贾斯汀·汀布莱克 。[ 14] [ 15] [ 16] 蕾哈娜希望这张专辑能减少合成流行乐 的元素,避免她之前专辑中的“轻松的商业流行乐”。她在这张专辑融入了更多低音的制作风格,并运用了哥特风格的视觉形象。[ 17] 在制作的早期阶段,她与阿多尼斯·什罗普郡(Adonis Shropshire)合作。[ 18] [ 10] 蕾哈娜还与挪威制作人二人组 Stargate 合作。[ 12]
蕾哈娜表演《俄罗斯轮盘》,一首充满黑暗和病态元素的歌曲。
蕾哈娜在汀布莱克和尼欧的帮助下参与了专辑中大部分歌词的创作,他们帮助蕾哈娜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歌曲中。[ 17] 她与 Ne-Yo 合作创作了许多歌曲,尽管不清楚哪些歌曲实际上会收录到专辑中。[ 19] [ 20] 合作过程中,他觉得蕾哈娜已经不再是几年前和他合作过的那个女孩了,并称赞她在音乐上的成长。[ 20] 在音乐方向方面,蕾哈娜要求专辑中收录更多忧郁的歌曲。[ 21] Ne-Yo 和 Harmony 合写了《俄羅斯輪盤》。[ 5]
在听到了Nicki Minaj 和制作人 Chase & Status 演唱的歌曲《Saxon》后,蕾哈娜与后者取得了联系并希望进行合作。Chase & Status 与蕾哈娜在一起工作了几周,进行了几次录音会议。[ 22] 他们合作创作的歌曲“有很强的节奏和低音”,不过蕾哈娜与两人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 16] 2009 年 10 月,她结束了与特里基·斯圖爾特和 The-Dream 的录音。[ 23] Dream 和斯圖爾特飞往巴黎,为蕾哈娜播放了几首歌曲,其中包括《硬起来》和《搖滾巨星101》。[ 24] 她觉得《硬起来》在这几首歌曲中脱颖而出。[ 25] 在歌曲《搖滾巨星101》中,吉他手 Slash 为曲目贡献了贝斯 的演奏,而《照片》有创作歌手威廉 的加入演唱。[ 26] 此外,埃斯特·迪恩 (Ester Dean)还参与创作了《坏孩子 》。[ 27] 《最後一曲》是这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曲目。蕾哈娜在专辑构思的最后十二小时内录制了这首歌;“当唱片公司最终说我们只有 12 个小时的时间来交出专辑时,我心想,好吧,我必须这么做。我就喝了点红酒,调暗了灯光,站到录音棚里唱了这首歌”,她解释道。[ 17]
音乐和歌词
《娜式定义》比蕾哈娜之前的专辑更黑暗,更不安。 [ 28] 这是一张以流行 , [ 29] 嘻哈 [ 30] 和R&B [ 31] 风格为主的专辑,同时融合了摇滚 音乐元素。 [ 32] 专辑的制作以流畅的声音为典型,融合了不祥的合成器 、交织的吉他旋律 、紧张的节拍 、降调旋律和复节奏 的声乐和声。 [ 28] [ 29] [ 33] 像“G4L”、“Mad House”和“轮你再說 ”这样的歌曲融合了dubstep元素,包括阴郁的合成器和低沉的低音。 [ 34] [ 35] 专辑还融合了其他音乐类型,例如受到牙买加影响的“壞孩子 ”中的舞厅音乐 ,以及“我愛你 ”中的拉丁音乐 融合。 [ 36] [ 37] 蕾哈娜在接受《Glamour 》杂志采访时谈到了该项目的音乐方向,她说:“这些歌曲非常私人。它是摇滚乐,但它真的很嘻哈:如果小韦恩 和里昂王族 喜欢我的专辑,那我就会感觉很好。” [ 38]
专辑的歌词通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并充满着关于坚持和克服逆境的夸耀歌词。 [ 33] [ 39] 它的歌词以阴郁和愤怒的基调为特征, [ 40] 那些包含夸耀和坚持主题的歌曲以暴力和野蛮的意象为特征。 [ 32] [ 41] 虽然记者安·鲍尔斯在《洛杉矶时报 》、埃里克·亨德森在《偏锋杂志 》和罗布·哈维拉在《村声 》中认为它的歌词是暗指蕾哈娜遭到克里斯·布朗的殴打, [ 32] [ 40] [ 42] 但《纽约时报 》的乔恩·帕雷莱斯写道,专辑“没有具体谈论那些事件,但它几乎没有忽视它们”。 [ 39] 据鲍尔斯说,遗憾是专辑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娜式定义》中的歌曲从未让歌手为那个严重伤害她的男人道歉,但它们确实承认了与分离相关的其他情绪,即使是与一个既是伴侣又是施害者的伴侣分离。这些感觉包括遗憾、温柔和深深的悲伤。” [ 32]
艺术作品和时尚
专辑封面的最终照片由德国时尚摄影师艾伦·冯·翁维尔特 拍摄。 冯·翁维尔特还拍摄了其他专辑封面,例如珍妮·杰克逊 的《華麗的冒險 》(1997年)、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 的《天生歌姬 》(2006年)和布兰妮·斯皮尔斯 的《暈炫風暴 》(2007年),她说蕾哈娜“合作起来很棒——非常投入,非常有创意,非常参与拍摄的各个方面,并准备突破界限。” [ 43] 专辑封面于2009年10月27日发布,照片中蕾哈娜以忧郁、沉思的姿势,穿着皮革上衣,右手遮住右眼,每根手指都戴着一套复杂的戒指。这张黑白封面被比作歌手格蕾丝·琼斯 的20世纪80年代专辑封面。 [ 43]
《娜式定义》的品牌和造型由英国艺术家和导演西蒙·亨伍德 设计。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探究想法,是的。我们去巴黎参加了时装周,会见了设计师,一起坐下来拍摄/服装设计绘制/设计草图等等,”亨伍德在接受MuuMuse采访时透露。 “一切都来源于音乐,这是她迄今为止最私人的专辑——所以一切都从某种程度上借鉴了它。” [ 44] 为了在视觉上展现这一时期,亨伍德从电影《最後一人 》和书籍《天鈞 》中汲取灵感,“我们想为她创造一个私人的世界……整个事情就像一场黑暗的梦;让她有机会表达所有这些东西,而不必具体/字面化。” [ 44] 亨伍德还设计了专辑封面、视频和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并为蕾哈娜的全球最後女孩世界巡演 做出了贡献,包括舞台设计、服装和背景视觉。 [ 44]
发行和宣传
2009年10月13日,蕾哈娜在她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声明,并附上了一张金属“R”的图片,上面写着:“等待结束了。09年11月23日”,表明了《娜式定义》的发行日期。 [ 45] 两天后,一个倒计时器出现在她的官方网站上,并定于2009年10月20日结束。 [ 46] 倒计时结束后,《俄羅斯輪盤》在BBC广播一台 、歌手的官方网站和美国广播电台首播。 [ 47] 10月16日,蕾哈娜在纽约市华盛顿高地 拍摄了“輪你再說 ”的音乐视频;它于2009年11月3日在她的官方网站上首播。 [ 48] [ 49] 这首歌的片段,名为“等待结束了”,也作为专辑宣传视频的背景音乐出现。 [ 50] 2009年11月5日,蕾哈娜在《早安美国 》中接受了自与布朗发生冲突以来的首次电视采访,以支持专辑。 [ 51] 除了出现在《早安美国》之外,采访还在第二天继续进行,在ABC 的《20/20 》中播出。 [ 52]
蕾哈娜在地球上的最后女孩巡回演唱会上演唱“搖滾巨星101 ”。
2009年11月,小岛唱片 与诺基亚 合作,于2009年11月16日在英国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宣传音乐会。蕾哈娜拍摄了一段宣传视频,该视频在伦敦的O2布里克斯顿学院 举行。她在活动中首播了专辑中的歌曲,这是她自与布朗发生事件以来的首次个人演唱会。 [ 53] 诺基亚在同一天在全球范围内举办了试听派对。 [ 53] 诺基亚音乐商店在专辑发行当天提供了一个增强版,其中包含一个混音版本和一首名为“Hole in My Head”的独家歌曲,贾斯汀·汀布莱克客串了这首歌。 [ 53] [ 54] 《娜式定义》于2009年11月20日首先在澳大利亚、 [ 55] 法国 [ 56] 和德国发行。 [ 57] 三天后,也就是11月23日,它在美国和英国发行。 [ 58] [ 59]
2010年2月4日,蕾哈娜与表演者提姆巴兰 和贾斯汀·比伯 一起在VH1 的百事可乐超级碗 球迷狂欢节上演出。 她演唱了“輪你再說 ”、“Live Your Life ”、“恐怖社区 ”和“俄羅斯輪盤 ”等歌曲的“硬摇滚版本”。 [ 60] 蕾哈娜在2010年3月27日的尼克儿童选择奖 上演唱了“硬起來 ”、“壞孩子 ”和“音乐不要停 ”的串烧。 [ 61] 为了进一步宣传《娜式定义》,蕾哈娜开始了她的第三次演唱会,名为地球上的最后女孩巡回演唱会(2010-2011)。 [ 62] 它于2010年4月16日在欧洲比利时开始,于2011年3月12日在澳大利亚结束;它还访问了亚洲、北美和大洋洲。 [來源請求] 《娜式定义》中的十首歌曲被电子唱片骑师 Chase & Status 混音,并以《娜式定义: 混音 》为标题发行。 [ 63] 大多数混音都经过重新制作,以融入浩室音乐 的音效,并在其乐器编制 中大量使用合成器 。 [ 64]
单曲
“俄羅斯輪盤 ”于2009年10月26日作为《娜式定义》的主打单曲发送到美国广播电台。 [ 65] 这首流行谣曲获得了音乐评论家的好评,《洛杉矶时报 》的托德·马丁斯赞扬了蕾哈娜的演唱和歌曲的歌词。 [ 66] 它在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九, [ 67] 并在英国单曲榜 上排名第二。 [ 68] [ 69] 这首歌的音乐视频由安东尼·曼德勒 执导, [ 70] 并以美国演员杰西·威廉姆斯 为主角。 [ 71]
“硬起來 ”(吉兹 客串了这首歌曲的说唱部分)作为专辑的第二支美国单曲发行,于2009年11月10日发送到广播电台。 [ 72] [ 73] 《娱乐周刊》的莉娅·格林布拉特赞扬了蕾哈娜的演唱,以及邀请吉兹作为特邀艺人的决定。 [ 74] [ 75] 它成为蕾哈娜在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上的第13首前十名单曲,最高排名第八。 [ 76]
专辑的第三支单曲“輪你再說 ”,以及它的音乐视频,于2009年11月13日,“硬起来”发行三天后发行。 [ 77] 曼德勒拍摄了这部视频,它以黑白颗粒状的方式拍摄。 [ 78]
“壞孩子 ”,专辑的第四支单曲,于2010年2月5日发送到意大利广播电台。 [ 79] 它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并成为专辑中最成功的歌曲,最终成为蕾哈娜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上获得冠军的第六首歌。 [ 80] 至此,她与宝拉·阿巴杜 和戴安娜·罗斯 并列,成为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51年历史上获得冠军单曲最多的女歌手。 [ 81] 它连续五周位居榜首。 [ 82]
“搖滾巨星101 ”于2010年5月18日作为第五支单曲发行。 [ 83] 这首歌在澳大利亚排行榜上排名第24位, [ 84] 在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上排名第64位。 [ 85] 2010年4月拍摄了相应的音乐视频, [ 86] 由梅丽娜·马特苏卡斯 执导。 [ 87]
“我愛你 ”作为《娜式定义》的第六支也是最后一支单曲发行;它于2010年5月28日发送到意大利广播电台。 [ 79] 它在捷克共和国、 [ 88] 匈牙利 [ 89] 和波兰 [ 90] 的前十名,并在巴西排名第一。 [ 91] 由曼德勒执导的音乐视频在巴黎的维尼城堡 拍摄, [ 92] 并由法国模特莱蒂西娅·卡斯塔 作为蕾哈娜的爱人。 [ 93]
评价
《娜式定义》获得了音乐评论家的好评。在Metacritic 上,该网站为主流评论家分配一个标准化评分,最高为100分,专辑获得了75分的平均分数,基于21篇评论。目前,它是她在该网站上评价最高的专辑。 [ 95] 《滚石 》的乔迪·罗森称它为当年最好的流行专辑之一。 [ 101] AllMusic 的安迪·凯尔曼给了专辑五颗星中的四颗星,并说《娜式定义》是夸张的,但因为蕾哈娜出色的演绎而“引人入胜”,她演唱了“许多印象深刻的、带有侵略性的歌词”。 [ 28] 《芝加哥论坛报 》的格雷格·科特给了它四颗星中的三颗半星,并称它为“强有力而感人的艺术品”,并认为从这张作品加入的个人风格中可以觉察到蕾哈娜比以前专辑有更多创意上的主导权。 [ 97] 《纽约时报》的帕雷莱斯说,尽管专辑涉及的私人化主题很勇敢,这并没有消减音乐的创造力。 [ 39]
《洛杉矶时报》的鲍尔斯给了专辑四颗星中的四颗星,认为这张作品展现了一个受伤女性的复杂情感和内心力量,描绘出“一个复杂而迷人的肖像”, [ 32] 英国杂志《Fact 》的亚历克斯·麦克弗森说,除了音乐本身的趣味,《娜式定义》专辑的意义在于蕾哈娜在‘我们当前的全景 时代’中‘重新掌控了她的公众形象’。” [ 103] 《波士顿环球报 》的莎拉·罗德曼称赞作品展现了蕾哈娜作为艺人的成长和“小报 文化与流行艺术 的融合”。 [ 104] 在为《MSN音乐 》撰稿时,罗伯特·克里斯特高 给了专辑一个两颗星的荣誉提名, [ 105] 表示“那些对专辑的整体美学或个人愿景有共鸣的消费者可能会很享受这张作品。” [ 106] 他将“硬起来”和“坏孩子”列为专辑当中的亮点,并赞扬蕾哈娜透过“独特的音乐技巧”和她个人生活中的一段艰难时期,塑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 [ 105]
在一个褒贬不一的评论中,《Spin 》的肖恩·费内西认为,专辑没有发挥出蕾哈娜在瑶曲方面的优势,并发现她的声音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无法表达歌曲中的愤怒。 [ 102] 《Pitchfork 》的瑞安·多姆巴尔也同样表示,她的“艺术抱负目前比她的能力更高”。 [ 100] 《影音俱樂部 》的米开朗基罗·马托斯给了专辑C+的评价,他认为音乐过于臃肿,并认为歌词像“心理咨询节选”一样无趣。 [ 96] 《卫报 》的亚历克西斯·佩特里迪斯对专辑给出3星评价(满分5星),指出许多歌曲将恋爱关系与暴力和犯罪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枪支、生命闪回、犯罪现场等元素,并认为专辑中的两大亮点是《Hard》和《Rude Boy》。作者认为专辑当中包含许多关于攻击事件的暗示,但是缺陷在于它没有更多地展示蕾哈娜的其他方面。[ 98] 《村声 》的哈维拉称赞了蕾哈娜的嗓音表现,认为她在《Photographs》中的嗓音“甜美”、“脆弱”而又“心碎”,是她迄今为止最动人的演唱。 [ 42]
《娜式定义》被评论家列入2009年最佳专辑前十名榜单。 [ 107] 在她年度最佳专辑榜单中,《娱乐周刊 》的莉娅·格林布拉特将其评为年度最佳流行专辑。 [ 108] 《芝加哥论坛报》的格雷格·科特将其列入2009年最佳专辑榜单第八名。 [ 109] 《Slate 》的乔纳·韦纳将其列入榜单第十名,并称赞蕾哈娜是“掌控着流行文化潮流的女性”之一。 [ 110]
商业表现
《娜式定义》在美国公告牌二百强 排行榜上排名第四,首周销量为181,000张,这是蕾哈娜当时最高的首周销量。 [ 111] [ 112] [ 113] 它超过了她的上一张专辑《坏女孩》的首周销量,该专辑于2007年在排行榜上排名第二,销量为162,000张。 [ 112] 它在美国Top R&B/Hip-Hop Albums 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成为她在该排行榜上的首张冠军专辑。 [ 114] 2018年3月26日,《娜式定义》获得了双白金 认证,由美国唱片业协会 (RIAA)颁发, [ 115] 截至2015年6月,在美国的销量超过1,130,000张。 [ 116] 该专辑在美国加拿大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五,并获得了加拿大音乐 (MC)的白金认证。 [ 117]
在2009年11月29日发行的排行榜上,这张专辑在英国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十六,并在仅仅四天内获得了金唱片 认证,由英国唱片业协会 (BPI)颁发。 [ 118] 在2010年3月7日发行的排行榜上,这张专辑打入前十名,并在排行榜上第15周达到最高排名第九。 [ 119] [ 120] 截至2015年,它在英国的销量超过710,000张, [ 121] 并获得了BPI颁发的双白金认证。 [ 118] 该专辑在澳大利亚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15位。 [ 122] 8月,该专辑因销量达到70,000张而获得白金认证。 [ 123] 在2010年3月14日发行的排行榜上,《娜式定义》创下了新的最高排名12。 [ 122] 它在新西兰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14位。 [ 124]
《娜式定义》在挪威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12位。在第十周,它登顶排行榜 [ 125] 并成为蕾哈娜在该国的第一张冠军专辑。 [ 126] 它获得了国际唱片业协会 挪威颁发的金唱片认证,销量超过15,000张。 [ 127] 该专辑在2009年12月6日发行的排行榜上,在瑞士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并在排行榜上总共停留了43周。 [ 128] 它获得了国际唱片业协会 瑞士颁发的白金唱片认证,销量在该国超过15,000张。 [ 129] 《娜式定义》在2009年12月4日发行的排行榜上,在德国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四。它成为蕾哈娜的第二张前五名专辑 [ 130] 并获得了德国音乐产业协会 (BVMI)颁发的白金唱片认证,销量在该国超过200,000张。 [ 131] 在波兰,这张专辑最高排名第五,并获得了金唱片认证,在一个月内销量达到20,000张, [ 132] 超过了《坏女孩》在两年内实现的20,000张销量。 [ 133] 它还在奥地利专辑榜 [ 134] 和爱尔兰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七, [ 135] 在克罗地亚、 [ 136] 法国专辑榜 [ 137] 和日本专辑榜 排行榜上排名第十。 [ 138] 截至2010年11月,《娜式定义》在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张。 [ 139]
遗产
《娜式定义》被认为是蕾哈娜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关键作品,因为它是在她与布朗发生家庭暴力事件九个月后发行的。 2019年,在专辑发行十年后,《公告牌》的查克·阿诺德将这张专辑描述为“成长的宣言”,也是蕾哈娜版本的《控制 》(1986年)。 据他所说,《娜式定义》是“她向布朗宣告独立,并掌控了将她变成受害者的叙述”。 [ 140] 同样地,Blavity 的乔丹·西蒙将其与杰克逊的《天鹅绒绳索》进行比较,并将其描述为“一个黑人女性自我疗愈之旅的黑暗肖像”。 [ 141]
曲目列表
《娜式定义》— Nokia edition bonus tracks [ 143] 14. 俄羅斯輪盤 Russian Roulette(Donni Hotwheel Remix) 3:01 15. Hole in My Head 4:05 总时长: 58:55
备注
^a 表示人声制作人
^b 表示联合制作人
^c 表示附加制作人
人员
《娜式定义》制作人员名单摘自AllMusic 和专辑封面说明。 [ 142] [ 144]
录音和混音地点
The Boom Boom Room, 伯班克 (#3, 5)
Chalice Recording Studios, 环球市 (#2, 6)
Chung King Studios, 纽约市 (#4, 8, 10, 11)
Germano Studios, 纽约市 (#7, 10, 12, 13)
Larrabee Studios, 环球市 (#3)
Legacy Recording Studio, 纽约市 (#1, 3)
Metropolis Studios, 伦敦 (#2, 4, 7, 8, 10, 11, 13)
The Palms Studios, 拉斯维加斯 (track 12)
The Record Plant, 好莱坞 (#7, 13)
Roc the Mic Studios, 纽约市 (#6, 12, 13)
Serenity Sound Studios, 洛杉矶 (#5, 7)
Studios Davour 录音室, 巴黎 (#3)
TheStudio215 (#12)
Triangle Sound Studios, 亚特兰大 (#3, 5)
Westlake Studios, 洛杉矶 (#7, 12) 音乐家和技术人员
Mykael Alexander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1, 6, 13)
Davis Barnett – 中提琴 (歌曲 12)
Beardyman – 额外人声 (歌曲 1)
Jessie Bonds – 吉他 (歌曲 6)
Jay Brown – A&R
Bobby Campbell – 助理 (歌曲 12)
Chase – 制作人 (歌曲 1, 2, 10), 乐器 (歌曲 2)
James J. Cooper III – 大提琴和大提琴独奏 (歌曲 12)
Cédric Culnaërt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3)
Kevin "KD" Davis – 混音 (歌曲 1, 2, 4, 6–8, 10, 11, 13)
Steven Dennis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3, 5)
迪伦·德雷斯道 – 混音 (歌曲 9)
Stargate – 制作人和乐器 (歌曲 2, 4, 8, 11), 工程师和声乐制作人 (歌曲 2, 11)
詹姆斯·方特勒罗伊 – 制作人 (歌曲 12), 背景人声 (歌曲 13)
Glenn Fischbach – 大提琴 (歌曲 12)
Paul Foley – 工程师和混音助理 (歌曲 12)
Rick Friedrich – 助理弦乐工程师 (歌曲 12)
Future Cut – 额外键盘 (歌曲 1)
Rathablos Fvanz – 艺术指导, 设计
克里斯·盖林格 — 母带处理
Mariel Haenn – 造型师
Alex Haldi – 设计
Kevin Hanson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6)
查克·哈莫尼 – 制作人 (歌曲 6)
基思·哈里斯 – 弦乐 (歌曲 9)
Ben Harrison – 吉他和额外制作 (歌曲 13)
Karl Heilbron – 吉兹的人声工程师 (歌曲 3)
Simon Henwood – 艺术指导, 设计, 摄影, 造型师
Stargate – 制作人和乐器 (歌曲 2, 4, 8, 11)
Jean-Marie Horvat – 混音 (歌曲 12)
Ghazi Hourani – 混音助理 (歌曲 7, 13)
吉兹 — 说唱 (歌曲 3)
Mike "TrakGuru" Johnson – 工程师 (歌曲 6)
杰森·约书亚 – 混音 (歌曲 3, 5)
布萊恩·甘迺迪 – 制作人和键盘 (歌曲 7, 13), 额外编程 (歌曲 10)
Padraic "Padlock" Kerin – 工程师 (歌曲 9)
Rob Knox — 制作人 (歌曲 12)
Olga Konopelsky – 小提琴 (歌曲 12)
Emma Kummrow – 小提琴 (歌曲 12)
Giancarlo Lino – 混音助理 (歌曲 3, 5)
Pater Martinez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12)
Luigi Mazzocchi – 小提琴和小提琴独奏 (歌曲 12)
特留斯·納什 – 制作人 (歌曲 3, 5)
Luis Navarro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3, 5)
尼欧 – 联合制作人 (歌曲 4, 6)
Monte Neuble – 额外键盘 (歌曲 3, 5)
Jared Newcomb – 混音助理 (歌曲 2, 6)
Peter Nocella – 中提琴 (歌曲 12)
Chris "Tek" O'Ryan – 工程师 (歌曲 3, 5)
Anthony Palazzole – 混音助理 (歌曲 1, 4, 8, 10, 11)
Paper-Boy – 额外制作 (歌曲 9)
Ciarra Pardo – 艺术指导, 设计
Charles Parker – 小提琴 (歌曲 12)
Ross 'Dights' Parkin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4, 7, 8, 10, 11)
Daniel Parry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2)
Kevin Porter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7, 10, 12, 13)
Antonio Reid – 执行制作人
Antonio Resendiz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12)
Makeba Riddick – 声乐制作人 (歌曲 1, 4–6, 8, 12, 13), 背景人声 (歌曲 1)
蕾哈娜 – 主唱, 执行制作人, 艺术指导, 设计
Montez Roberts – 助理弦乐工程师 (歌曲 12)
JP Robinson – 艺术指导, 设计, 摄影
Evan Rogers – 联合执行制作人
Sébastien Salis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3)
Jason Sherwood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3, 5)
Slash – 吉他 (歌曲 5)
Tyran "Ty Ty" Smith – A&R
Caleb Speir – 贝斯 (歌曲 9)
Status – 制作人 (歌曲 1, 2, 10), 乐器 (歌曲 2)
Xavier Stephenson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2)
C·斯圖爾特 – 制作人 (歌曲 3, 5)
Tim Stewart – 吉他 (歌曲 5)
Bernt Rune Stray – 吉他 (歌曲 11)
Carl Sturken – 联合执行制作人
羅布·斯懷爾 – 制作人 (歌曲 8)
Igor Szwec – 小提琴 (歌曲 12)
Sean Tallman – 工程师 (歌曲 7)
Gregory Teperman – 小提琴 (歌曲 12)
Brian "B-Luv" Thomas – 工程师 (歌曲 3, 5)
賈斯汀·提姆布萊克 — 制作人 (歌曲 12)
帕特·斯罗尔 – 额外工程 (歌曲 3, 5)
Marcos Tovar – 工程师 (所有歌曲)
Neil Tucker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11), 吉他工程师 (歌曲 13)
Tyler Van Dalen – 助理工程师 (歌曲 3)
艾伦·冯·安沃斯 – 摄影
艾伦·怀特 – 原声吉他 (歌曲 9)
Will.i.am – 制作人, 工程师, 人声, 和鼓编程 (歌曲 9)
Andrew Wuepper – 工程师 (歌曲 3, 5)
排行榜
认证
发布历史
参考
^ Copsey, Rob. Rihanna celebrates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her breakthrough album Good Girl Gone Bad: 'I'm forever grateful' .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17-06-01 [2017-06-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6-04).
^ Good Girl Gone Bad (2007): Reviews . Metacritic . CBS . [2009-11-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6-09).
^ Serjeant, Jill. Sobbing Rihanna recalls confusion of Chris Brown beating . Reuters . [2020-07-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7).
^ Rodriguez, Jayson. Ne-Yo Won't Write A 'Chris Brown Bash Song' For Rihanna . MTV News . Viacom . 2009-07-22 [2009-10-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1-05).
^ 5.0 5.1 5.2 Vena, Jocelyn. Rihanna May Have Released 'Russian Roulette' For 'Shock Value,' Producer Says . MTV News. Viacom. 2009-10-21 [2009-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3-12).
^ Malkin, Marc. Rihanna: Angrier, Edgier and Ready to Roar? . E! Online . E! . 2009-09-14 [2009-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29).
^ Ne-Yo calls Rihanna "liberated" . In Touch Weekly . 2009-10-21 [2009-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2-26).
^ Malkin, Marc. Rihanna: Angrier, Edgier and Ready to Roar? . E! Online . E! . 2009-09-14 [2009-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6-29).
^ Vena, Jocelyn. Justin Timberlake Says Rihanna's New Songs Are 'Awesome' . MTV News. Viacom. 2009-10-21 [2009-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10-22).
^ 10.0 10.1 Eisinger, Amy. Back to work: Rihanna records music after alleged Chris Brown assault . Daily News . 2009-03-09 [2009-10-2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03-14).
^ Naoreen, Nuzhat. Spotted: Rihanna Heading To A Studio & Leonardo DiCaprio Hanging With Ellen Page . MTV Hollywood Crush. Viacom. 2009-10-21 [2010-03-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2-14).
^ 12.0 12.1 Vena, Jocelyn. Rihanna Recording 'Inspiring' New Tracks With Producers Stargate . MTV News. Viacom. 2009-04-23 [2009-10-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12-11).
^ Vozick-Levinson, Simon. Rihanna recording new music with Stargate . Entertainment Weekly . 2009-04-23 [2009-10-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4-01).
^ Rihanna's New Album Is 'Rated R' . Billboard . 2009-10-21 [2013-03-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9-20).
^ Rihanna Teams With Ne-Yo For Ominous 'Rated R' Single "Russian Roulette" . Rolling Stone . 2009-10-21 [2009-10-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0-22).
^ 16.0 16.1 Rihanna Team Promises 'Big Beats and Big Bass' on Next LP . Rolling Stone. 2009-10-16 [2009-10-1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2-02).
^ 17.0 17.1 17.2 Stein, Danielle. Rihanna . W . [2010-02-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10-28).
^ Karu F, Daniels. Rihanna: 'Easing Back Into' Recording Process . AOL Black Voices. 2009-03-09 [2009-10-2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04-24).
^ Roberts, Steven. Ne-Yo Says 'World Get Ready' For New Rihanna Album . MTV News. Viacom. 2009-10-21 [2009-10-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10-23).
^ 20.0 20.1 Vena, Jocelyn. Ne-Yo Says It Was 'Refreshing' Working With Rihanna On New LP . MTV. Viacom Media Networks. 2009-10-21 [2009-10-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10-27).
^ Vena, Jocelyn. Rihanna 'Took A Chance' With Ne-Yo For 'Russian Roulette' . MTV News. Viacom. 2009-10-21 [2009-10-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10-24).
^ Vena, Jocelyn. Chase & Status Confirm Rihanna Collaboration . MTV UK . Viacom. 2009-08-14 [2009-10-2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08-16).
^ Vena, Jocelyn. Rihanna To Reunite With 'Umbrella' Producer Tricky Stewart This Month . MTV News. Viacom. 2009-10-21 [2009-10-2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0-08).
^ Reid, Shaheem. Rihanna Recruits The-Dream, Young Jeezy For 'Hard' . MTV News. Viacom. 2009-10-29 [2009-11-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3-25).
^ Reid, Shaheem. Rihanna 'Loves, Loves, Loves' Young Jeezy's Verse On 'Hard' . MTV News. Viacom. 2009-11-11 [2009-12-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9-14).
^ Kreps, Daniel. Rihanna Confirms Slash, Will.i.am, Young Jeezy Guest on "Rated R" . Rolling Stone. 2009-11-02 [2010-03-0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3-14).
^ Ester Dean Writes for Rihanna's Album . Rap-Up. 2009-11-05 [2009-11-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4).
^ 28.0 28.1 28.2 28.3 Kellman, Andy. Rated R – Rihanna . AllMusic .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3-15).
^ 29.0 29.1 McCormick, Neil. Rihanna: Rated R, pop CD of the week . 每日电讯报 (London). 2009-11-20 [2013-03-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1-13).
^ Earl, C.F. Rihanna (Superstars of Hip-Hop) . Mason Crest. September 2012: 15 . ISBN 978-1-4222-2526-4 . Rated R was released in 2009 and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hip-hop album Rihanna dyed her hair blonde and wore a lot of black.
^ Wood, Mikael. Rihanna: Rated R – CD Reviews . 凤凰城 (Boston). 2009-12-02 [2013-03-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4).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Powers, Ann . Album review: Rihanna's 'Rated R' . 洛杉矶时报 . 2009-11-23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21).
^ 33.0 33.1 Danton, Eric R. Album Review: 'Rated R' by Rihanna . 哈特福德新闻报 . 2009-11-24 [2013-03-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4-05).
^ Embling. Rihanna – Rated R . 微型混音带 . [2013-03-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2-22).
^ Mayers, Norman. Rihanna – Rated R . Nu-Soul Magazine. 2009-11-23 [2013-03-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1-10).
^ Levine, Nick. Rihanna: 'Rude Boy' . 数字间谍 . 纳特杂志 . 2010-02-22 [2013-03-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05).
^ Levine, Nick. Rihanna: 'Te Amo' . 数字间谍. 纳特杂志. 2010-05-24 [2013-03-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9).
^ Sandell, Laurie. Rihanna: Back On Top! . Glamour Publications. 2009-11-03 [2013-03-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2-22).
^ 39.0 39.1 39.2 Pareles, Jon . Critics' Choice – New From Rihanna, Shakira, Kris Allen and Adam Lambert, – Review . 纽约时报 . 2009-11-22: C1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9-23).
^ 40.0 40.1 40.2 Henderson, Eric. Rihanna: Rated R . 偏锋杂志 . 2009-11-22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5-02).
^ Richards, Chris. Recordings: Chris Richards reviews the album 'Rated R' by Rihanna . 华盛顿邮报 . 2009-11-22 [2013-03-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1-09).
^ 42.0 42.1 Harvilla, Rob. 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Rihanna's Rated R . 村声 (New York). 2009-11-24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01).
^ 43.0 43.1 Kaufman, Gil. Rihanna Gets Serious On Rated R Album Cover . MTV News. Viacom. 2009-10-27 [2009-10-2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1-03).
^ 44.0 44.1 44.2 Stern, Bradley. Rated R and Beyond: Interview with Creative Director Simon Henwood . MuuMuse. Bradley Stern. 2010-10-14 [2013-03-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5-03).
^ Is Rihanna Releasing A New Album On November 23? . MTV News. Viacom. 2009-09-13 [2009-09-1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3-16).
^ Vena, Jocelyn. Is Rihanna Releasing A New Single Tomorrow? . MTV News. 2009-10-19 [2013-04-0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0-22).
^ Cochrane, Greg. Rihanna track gets worldwide premiere . BBC新闻 . 2009-10-20 [2013-04-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2-13).
^ Kreps, Daniel. Rihanna's Black-and-White 'Wait Your Turn' Video Premieres . 滚石杂志. 2009-11-03 [2010-03-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1-05).
^ Kaufman, Gil. Rihanna Premieres Video For 'Wait Your Turn' . MTV News. Viacom. 2009-11-03 [2010-03-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3-11).
^ New Music: Rihanna – 'Wait Your Turn' . Rap-Up. 2009-10-31 [2020-07-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20).
^ Kaufman, Gil. Rihanna Tells 'Good Morning America' 'It Can Happen To Anyone' . MTV News. Viacom. 2009-11-03 [2010-03-0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3-04).
^ Vena, Jocelyn. Rihanna To Speak Out On 'Good Morning America' . MTV News. Viacom. 2009-11-02 [2010-03-0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3-15).
^ 53.0 53.1 53.2 Kaufman, Gil. Rihanna To Preview Rated R In Worldwide Webcast . MTV News. Viacom. 2009-11-06 [2010-03-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2-10).
^ Smith, Sherri L. Nokia Gets Rated R with Rihanna . 黑人娱乐电视台 . 2009-12-14 [2013-03-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5-30).
^ 55.0 55.1 Rihanna - Rated R . Sanity Australia. [2012-11-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9).
^ 56.0 56.1 56.2 Rated R: Rihanna . Amazon France. [2012-11-16 ] (法语) .
^ 57.0 57.1 57.2 Rated R . Amazon Germany. [2012-11-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1-15) (德语) .
^ 58.0 58.1 58.2 Rated R: Amazon.co.uk: Music . Amazon UK. [2012-11-16 ] .
^ 59.0 59.1 59.2 Rihanna - Rated R . Amazon. [2012-11-16 ] .
^ Kaufman, Gil. Rihanna, Justin Bieber, Young Jeezy Rock VH1's 'Super Bowl Fan Jam 2010' . MTV News. Viacom. 2010-02-05 [2010-08-3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4-01).
^ Vozick-Levinson, Simon. Justin Bieber, Rihanna perform at Kids' Choice Awards 2010 . 娱乐周刊. 2010-03-28 [2020-07-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20).
^ Rihanna Announces 'Last Girl on Earth' Tour with Nicki Minaj, Ke$ha . Rap-Up.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2-16).
^ Rihanna sets date for Rated R Remixed . Rap-Up.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04).
^ Goon, Jean. Music Review: Rihanna – Rated R Remixed . MSN . 微软 . 2010-06-07 [2013-03-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9-22).
^ FMQB: Radio Industry News, Music Industry Updates, Arbitron Ratings, Music News and more! . FMQB . 2009-10-26 [2022-07-2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9-12-31).
^ Martens, Todd. Rihanna reveals new single, 'Russian Roulette' . 洛杉矶时报 . 2009-10-20 [2013-03-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2-27).
^ Rihanna's 'Roulette' Lands In Hot 100's Top 10 . Billboard. [2013-03-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8-26).
^ 2009-12-12 Top 40 R&B Singles Archive . 官方排行榜公司 . 2009-12-12 [2013-05-17 ] .
^ 2009-12-12 Top 40 Official UK Singles Archive . 官方排行榜公司 . 2009-12-12 [2013-05-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2-14).
^ Montgomery, James. Rihanna's 'Russian Roulette' Video: Dark Arts . MTV News. 2009-11-13 [2020-05-2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9-13).
^ Rihanna's crush on Williams . 喜马拉雅时报 . 2009-11-26 [2020-05-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3-04).
^ Radio & Records – November 10, 2009 . Radio & Records. [2013-03-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8-22).
^ Radio & Records – November 10, 2009 . Radio & Records. [2013-03-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07-14).
^ Greenblatt, Leah. Rated R (2009) – Rihanna . 娱乐周刊. 2009-11-18 [2013-03-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6).
^ Week of January 30, 2010 – Hot 100 Archives . Billboard. 2010-01-30 [2011-08-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3-18).
^ Trust, Gary. Chart Beat Thursday: Ke$ha, Elvis Presley, Rihanna – Chart Beat . Billboard. 2010-01-14 [2013-03-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7-04).
^ Vena, Jocelyn. Rihanna's Rated R Track List Release . MTV News. 2009-11-02 [2020-07-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7-21).
^ Vena, Jocelyn. Rihanna Wanted 'Bravado' In 'Wait Your Turn' Video, Director Says . MTV News. Viacom. 2013-11-05 [2013-04-0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5-25).
^ 79.0 79.1 EarOne | Radio Date, le novità musicali della settimana (新闻稿). EarOne. [2022-07-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23) (意大利语) .
^ Pietroluongo, Silvio. Rihanna Rules Hot 100 With 'Rude Boy' Track . Billboard. 2010-03-17 [2013-04-0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7-02).
^ Trust, Gary. Chart Beat Thursday: Rihanna, Ludacris, Timbaland . Billboard. 2010-03-18 [2013-04-0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5-24).
^ Pietroluongo, Silvio. Rihanna Refuses to Budge from Hot 100 Perch . Billboard. 2010-04-15 [2020-07-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2-07).
^ Radio Industry News, Music Industry Updates, Arbitron Ratings, Music News and more! . FMQB. [2013-04-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7-23).
^ Rihanna feat. Slash – Rockstar 101 – Song . 澳大利亚单曲榜. ARIA. 1010-08-22 [2013-04-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23).
^ Rihanna . Billboard. [2020-07-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25).
^ Rihanna Shoots 'Rockstar 101' Video, Rehearses with Travis Barker . Rap-Up . 2010-04-12 [2010-07-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5).
^ Wete, Brad. Rihanna channels Slash in 'Rockstar 101' video: Watch here . 娱乐周刊. 2010-05-25 [2020-07-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21).
^ ČNS IFPI (201029) . IFPI CZ . [2020-07-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24).
^ 2011/6 heti Single Top 40 slágerlista . Mahasz . [2020-07-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21).
^ ZPAV Top5 Airplay 26.06. – 02.07.2010 . 波兰音乐排行榜 . 2010-07-16 [2010-07-2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11-14).
^ "Brasil Hot 100 Airplay". Billboard Brasil (Brasil: bpp) (2): 96. October 2009
^ Video: Rihanna – 'Te Amo' . Rap-Up. 2010-05-28 [2020-05-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4).
^ Paskin, Willa. Rihanna's New 'Te Amo' Video Basically Lost Footage for 'I Kissed a Girl' Video . Vulture . 2010-05-28 [2020-05-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11-01).
^ Rated R by Rihanna reviews . AnyDecentMusic? . [2018-03-3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01).
^ 95.0 95.1 Rated R Reviews . Metacritic . [2013-03-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21).
^ 96.0 96.1 Matos, Michaelangelo. Rihanna: Rated R . A.V.俱乐部 (Chicago). 2009-12-08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3-16).
^ 97.0 97.1 Kot, Greg . Turn It Up: Album review: Rihanna, 'Rated R' . 芝加哥论坛报 . 2009-11-20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5-25).
^ 98.0 98.1 Petridis, Alexis . Rihanna: Rated R . 卫报 (London). 2009-11-19. Film & music section, p. 11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4-25).
^ Malone, Ailbhe. Review: Rated R. NME (London). 2009-11-29: 40.
^ 100.0 100.1 Dombal, Ryan. Rihanna: Rated R . Pitchfork . 2009-12-02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4-03).
^ 101.0 101.1 Rosen, Jody . Rated R . 滚石 (New York). 2009-11-23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7-11).
^ 102.0 102.1 Fennessey, Sean. Rihanna, 'Rated R' (Def Jam) . Spin (New York). 2009-11-23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4).
^ Macpherson, Alex. Rihanna: Rated R . Fact (London). 2009-12-01 [2013-03-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9-12).
^ Rodman, Sarah. Rihanna rages on 'Rated R' . 波士顿环球报 . 2009-11-20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25).
^ 105.0 105.1 Christgau, Robert . Consumer Guide . MSN音乐 . Rating is specified at Christgau's website . January 2010 [2013-03-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8-15).
^ Christgau, Robert. Key to Icons . Robert Christgau. 2000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3-25).
^ Dietz, Jason. Best Music of 2009 . Metacritic. 2009-12-29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2-27).
^ Greenblatt, Leah. 10 Best Albums of 2009 . 娱乐周刊 (New York). 2009-12-29 [2010-01-0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1-02).
^ Kot, Greg. Turn It Up: Top albums of 2009 . 芝加哥论坛报. 2009-12-09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5-25).
^ Weiner, Jonah. My Top 10 Albums of 2009 . Slate (华盛顿特区). 2009-12-07 [2013-03-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5-31).
^ Rihanna Is MTV News' #3 Woman Of The Year . MTV News. Viacom. 2009-12-17 [2013-09-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1-13).
^ 112.0 112.1 Caulfield, Keith. Susan Boyle Sees 'Dream' Soar To No. 1 On Billboard 200 . Billboard. 2009-12-02 [2009-12-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4-14).
^ Kaufman, Gil. Susan Boyle Beats Adam Lambert, Rihanna For Billboard #1 . MTV News. Viacom. 2009-12-02 [2010-03-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3-04).
^ Rihanna Chart History . Billboard. [2013-09-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7-23).
^ 115.0 115.1 American album certifications – Rihanna – Rated R .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英语) .
^ 116.0 116.1 Trust, Gary. Ask Billboard: Rihanna's Best-Selling Songs & Albums . Billboard . 2015-06-23 [2015-06-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7-28).
^ 117.0 117.1 Canadian album certifications – Rihanna – Rated R . Music Canada . [2013-09-04 ] (英语) .
^ 118.0 118.1 118.2 British album certifications – Rihanna – Rated R .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 (英语) .
^ Th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 Rihanna – Rated R . 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3-06-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October26, 2019).
^ The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Album Chart For Week Up To 13/03/2010 . 官方排行榜公司. [2013-06-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0-26).
^ 121.0 121.1 Myers, Justin. Pop's game-changers: The stars who switched their sound and stayed successful .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15-01-24 [2015-01-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1-27).
^ 122.0 122.1 122.2 "Rihanna – Rated R" . Australiancharts.com. Hung Medien.
^ ARIA Charts – Accreditations – 2010 Albums . 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 [2013-11-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3-05).
^ 124.0 124.1 "Charts.nz – Rihanna – Rated R" . Hung Medien. Retrieved 2013-09-06.
^ 125.0 125.1 "Rihanna – Rated R" . Norwegiancharts.com. Hung Medien.
^ 挪威排行榜门户网站 - 蕾哈娜 . Hung Medien. [2020-05-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26).
^ 127.0 127.1 IFPI Norsk platebransje Trofeer 1993–2011 . IFPI Norway. [2019-02-23 ] (挪威语) .
^ 128.0 128.1 "Rihanna – Rated R" . Swisscharts.com. Hung Medien.
^ 129.0 129.1 The Official Swiss Charts and Music Community: Awards (' Rated R' ) . IFPI Switzerland. Hung Medien. [2013-09-04 ] (德语) .
^ 130.0 130.1 Suchen Nach 'Rihanna' . GfK Entertainment charts . [2020-05-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8-15).
^ 131.0 131.1 Gold-/Platin-Datenbank (Rihanna; ' Rated R' ) . Bundesverband Musikindustrie . [2019-11-28 ] (德语) .
^ Związek Producentów Audio-Video:: Polish Society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 Zpav.pl. [2011-02-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3-05).
^ Związek Producentów Audio-Video:: Polish Society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 Zpav.pl. [2009-11-2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7-12-17).
^ 134.0 134.1 "Rihanna - Rated R" (in German). Austriancharts.at. Hung Medien.
^ 135.0 135.1 "GFK Chart-Track" . Chart-Track.co.uk. GFK Chart-Track. IRMA .
^ Top of the Shops – official weekly list of albums sold in Croatia . 克罗地亚国际专辑榜. HDU. [2011-02-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9-20).
^ 137.0 137.1 "Rihanna – Rated R" . Lescharts.com. Hung Medien.
^ 138.0 138.1 " R指定/リアーナ" Rated R/Rihanna . Oricon . [2023-0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2-10).
^ 139.0 139.1 Weekly US music releases: Rihanna's 'Loud,' Springsteen's 'Promise,' and Kid Rock – Music, Arts & Entertainment (新闻稿). Relaxnews . 2010-11-15 [2011-11-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0-05).
^ Arnold, Chuck. Rihanna's 'Rated R' at 10: How It Changed Her Career . Billboard. 2019-11-23 [2020-05-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1-28).
^ Simon, Jordan. Ten Years Later, Rihanna's Rated R Album Remains a Mini Movie, Magnum Opus and Masterclass in Misogynoir . Blavity . 2019-11-20 [2020-05-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1-22).
^ 142.0 142.1 (音像媒体说明).
^ Rated R (International Explicit Nokia Exclusive Version) de Rihanna en Apple Music . iTunes Store (MX). Apple Inc. [2023-04-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7).
^ Rated R » Credits . All Media Guide. AllMusic. [2010-01-02 ] .
^ "Rihanna – Rated R" (in Dutch). Ultratop.be. Hung Medien.
^ "Rihanna – Rated R" (in French). Ultratop.be. Hung Medien.
^ "Rihanna Chart History (Canadian Albums)" . Billboard . Retrieved 2013-09-06.
^ Rihanna – Rated R . IFPI Czech Republic . [2013-09-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8-03).
^ "Danishcharts.dk – Rihanna – Rated R" . Hung Medien. Retrieved 2013-09-06.
^ "Rihanna – Rated R" (in Dutch). Dutchcharts.nl. Hung Medien.
^ Hits of the World - Eurochart - Albums . Billboard . 2009-12-12: 47 [2022-11-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7).
^ "Rihanna: Rated R" (in Finnish). Musiikkituottajat . Retrieved 2013-09-06.
^ 2010/14. heti Album Top 40 slágerlista - Hivatalos magyar . Magyar Hanglemezkiadók Szövetsége. [2020-08-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3-12) (匈牙利语) .
^ "Rihanna – Rated R" . Italiancharts.com. Hung Medien.
^ "Rihanna – Rated R" . Mexicancharts.com. Hung Medien.
^ Oficjalna lista sprzedaży :: OLiS – Official Retail Sales Chart . OLiS . 2007-08-27 [2011-12-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3-05).
^ "Official Scottish Albums Chart Top 100" .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 Retrieved 2023-02-16.
^ "Rihanna – Rated R" . Spanishcharts.com. Hung Medien.
^ "Rihanna – Rated R" . Swedishcharts.com. Hung Medien.
^ "Rihanna | Artist | Official Charts" .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
^ "20100314 Top 40 R&B Albums Archive | Official Charts" .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
^ "Rihanna Chart History (Billboard 200)" . Billboard . Retrieved 2020-11-20.
^ "Rihanna Chart History (Top R&B/Hip-Hop Albums)" . Billboard . Retrieved 2020-11-20.
^ ARIA Top 100 Albums for 2009 .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21-11-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2-24).
^ Top de l'année Top Albums 2009 . SNEP.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9-22) (法语) .
^ Schweizer Jahreshitparade 2009 . hitparade.ch.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7-19).
^ 2009 Year-end UK Albums (PDF) . UKChartsPlus. [2023-02-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30).
^ ARIA Top 100 Albums 2010 .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11-08-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2-17).
^ Jahreshitparade Alben 2010 . austriancharts.at.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22).
^ Jaaroverzichten 2010 . Ultratop.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26).
^ Rapports Annuels 2010 . Ultratop.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23).
^ "Top Canadian Albums: Best of 2010"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8-07-26.. Billboard .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Retrieved January 2, 2011.
^ Jaaroverzichten – Album 2010 . dutchcharts.nl.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8-28).
^ Top de l'année Top Albums 2010 . SNEP.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06) (法语) .
^ Top 100 Album-Jahrescharts . GfK Entertainment . offiziellecharts.de. [2017-02-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13) (德语) .
^ Schweizer Jahreshitparade 2010 . hitparade.ch. [2020-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6).
^ 2010 Year-end UK Albums . BBC (BBC Online). 2010-12-26 [2011-03-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30).
^ Billboard 200 Albums – Year-End . Billboard. [2012-08-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1-10).
^ Music Albums, Top R&B/Hip-Hop Albums & Music Album Charts . Billboard. [2012-05-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1-01).
^ ARIA Charts – Accreditations – 2010 Albums (PDF) .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 [2013-11-06 ] (英语) .
^ Ultratop − Goud en Platina – albums 2010 . Ultratop . Hung Medien. [2013-09-04 ] (荷兰语) .
^ French album certifications – Rihanna – Rated R . 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 . [2013-09-0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0-01) (法语) .
^ The Irish Charts - 2009 Certification Awards - Platinum . Irish Recorded Music Association . [2013-09-04 ] (英语) .
^ Italian album certifications – Rihanna – Rated R . Federazione Industria Musicale Italiana . [2019-05-13 ] (意大利语) .
^ Wyróżnienia – Złote płyty CD - Archiwum - Przyznane w 2009 roku . Polish Society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 [2013-09-04 ] (波兰语) .
^ Singapore album certifications – Rihanna – Rated R .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Singapore . [2023-02-04 ] (英语) .
^ 187.0 187.1 Rated R: Rihanna . Amazon Canada. [2012-11-16 ] .
^ 188.0 188.1 Rated R: Rihanna: Amazon.es: Musica . Amazon Spain. [2012-11-16 ] (西班牙语) .
^ CDJapan : Rated R [Regular Edition] . CDJapan. [2020-05-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7) (日语) .
^ CDJapan : Rated R [SHM-CD] . CDJapan. [2020-05-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07) (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