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藩
山崎藩(日语:山崎藩/やまざきはん Yamazaki-han */?)又稱宍粟藩(日语:宍粟藩/しそうはん Shisō-han */?)是日本播磨國宍粟郡山崎的藩[註 1],池田家時期是備前岡山藩的支藩[2],慶長20年6月28日(1615年7月23日)創藩,延寶6年12月27日(1679年2月8日)第一次廢藩,延寶7年6月26日(1679年8月2日)再次創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再次廢藩[3][4]。藩廳是山崎陣屋,藩校是創辦於天保年間(1831年至1844年)的學問所,明治2年(1869年)5月時改稱為思齊館[3][5]。 人口方面,寬文年間(1661年至1673年)時是4,238戶26,531人,寶曆10年(1760年)時是2,417戶9,254人,慶應4年(1868年)時是2,597戶10,336人[3],《藩制一覽》記載是2,421戶10,232人[6]。武家屋敷方面,本多家時期江戶藩邸上屋敷位於淺草鳥越、濱町和虎門外,下屋敷位於本所、本所中之鄉和本所林町[7][8][註 2],藏屋敷則位於堂島新地四丁目[3][註 3]。 歷史慶長20年6月28日(1615年7月23日),池田輝澄獲其兄備前岡山藩藩主池田忠雄分知播磨國宍粟郡38,000石而創藩。寬永8年(1631年)8月,輝澄獲加增播磨國佐用郡。寬永17年7月26日(1640年9月11日),輝澄由於御家騷動而被改易,不但交由因幡鳥取藩藩主池田光仲看管,並且蟄居於因幡鹿野藩[3][4]。 寬永17年9月11日(1640年10月25日),松平康映雖然從和泉岸和田藩以60,000石入主山崎,不過由於他分知佐用郡平福5,000石予其侄子松平康朗,長谷3,000石予其弟松平康命以及佐用2,000石予另一弟弟松平康紀[註 4],因此實際上是50,000石。慶安2年8月12日(1649年9月18日),康映轉封至石見濱田藩。同年10月5日(11月9日),池田恒元從備前兒島藩以30,000石入主山崎,根據《寬文印知》記載,他在宍粟郡的領地達107村。寬文11年10月30日(1671年12月1日),恒元之子池田政周繼位。延寶5年3月21日(1677年4月22日),池田綱政次子作為政周的養子而繼位,即池田恒行[3][13]。 延寶6年12月27日(1679年2月8日),恒行死去,由於沒有嗣子,因此被改易,山崎藩的領地也變成幕府領。翌年6月26日(1679年8月2日),本多忠英從大和郡山藩以10,000石入主山崎。寶永6年(1709年),忠英長子本多忠良作為本多忠孝的養子繼任為越後村上藩的藩主。享保3年6月24日(1718年7月21日),忠英死去,由其次子本多忠方繼位。享保16年5月16日(1731年6月20日),忠方死去,由其弟本多忠辰繼位。寬延3年12月24日(1751年1月21日),忠辰死去,由其嫡子本多忠堯繼位[3][14]。 寶曆11年4月27日(1761年5月31日),越前丸岡藩藩主有馬孝純次子作為忠堯養子而繼位,即本多忠可。寬政7年正月22日(1795年3月12日),忠可之子本多忠居繼位。文化9年10月18日(1812年11月21日),忠居之子本多忠敬繼位。天保5年10月27日(1834年11月27日),忠敬隱居,由其弟本多忠鄰繼位。元治元年10月28日(1864年11月27日),山崎藩派兵參與第一次長州征討[3][15]。 鳥羽伏見之戰爆發後,山崎藩雖然曾經在各村動員以及籌措軍費,不過最終沒有參戰,其後通過岡山藩向新政府軍表示恭順。慶應4年正月20日(1868年2月13日),忠鄰上洛,其後多次以年老和患病為由,請求讓其返回山崎,不過不但未獲准,而且山崎藩還奉命駐守於知恩院。最終在同年2月29日(3月22日),忠鄰才獲准返回山崎。明治2年正月30日(1869年3月12日),他讓位予其子本多忠明。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3][16][4]。 歷任藩主
領地
註解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