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编号
|
评定准则
|
登录年份
|
图片
|
地点
|
简介
|
亚琛主教座堂
|
3[2]
|
文(i)
(ii)
(iv)
(vi)
|
1978
|
|
亚琛
50°46′28″N 6°5′4″E / 50.77444°N 6.08444°E / 50.77444; 6.08444
|
亚琛主教座堂是由许多不同时期的基督教艺术建筑组合而成的主教座堂。其最早及最中心的部分,建成于805年,为查理大帝的国王行宫,建筑物31米高,直径约为32米。此教堂在东罗马帝国时期,成为拜占廷及地中海地区之国王教堂写照。特别是意大利拉韦纳的圣维塔教堂对查理大帝的影响甚多。然而建筑并非简单的直接复制,而是各自拥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公元814年1月28日驾崩的查理大帝也被埋葬于此。[3]
|
施派尔主教座堂
|
168[4]
|
文
(ii)
|
1981
|
|
施派尔
49°19′0″N 8°26′35″E / 49.31667°N 8.44306°E / 49.31667; 8.44306
|
施派尔主教座堂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莱茵河畔的城市施派尔,是天主教施派尔教区的主教座堂,罗马天主教会宗座圣殿,用红色砂岩建造,是施派尔市的著名标志。在法国的克吕尼隐修院损毁之后,施派尔主教座堂成为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罗马式教堂建筑。[5]
|
维尔茨堡官邸,带庭院花园和官邸广场
|
169[6]
|
文
(i)
(iv)
|
1981
|
|
维尔茨堡
49°47′34.008″N 9°56′20.004″E / 49.79278000°N 9.93889000°E / 49.79278000; 9.93889000
|
维尔茨堡行宫于 1720至1744年建成,1765至1780年在周围修建了华丽的王宫花园。维尔茨堡官邸,是侯爵主教住处,这个官邸呈现了南德巴洛克风情,也是欧洲后期巴洛克具代表性的官邸建筑。它与维也纳美泉宫、凡尔赛宫具有相同的艺术价值。[7]
|
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利亚主教座堂和圣米迦勒教堂
|
187[8]
|
文
(i)
(ii)
(iii)
|
1985
|
|
希尔德斯海姆
52°9′10.008″N 9°56′38.004″E / 52.15278000°N 9.94389000°E / 52.15278000; 9.94389000
|
公元872年由主教阿尔特夫依德奠基,公元1010年到1022年由主教圣贝尔瓦德建造圣弥额尔教堂,并于1046年扩建为圣玛利亚主教座堂。至今由贝尔瓦德所建的主教座堂村中,仍可看到“贝尔瓦德式”规划的清晰村落结构。二战时整个主教座堂全部损毁,直至1950年到1960年再重建,此中去掉巴洛克式的装潢,以早期罗马式为重建重点。圣米迦勒教堂建于1010至1020年间,遵循对称设计,有两个半圆拱后殿,这是古撒克逊的奥图罗马式建筑。其内部装饰的特色是木造的天花板与油漆泥灰粉刷、还有其著名的青铜门片与本华青桐柱、连同圣玛利亚主教座堂的文物,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罗马式教堂建筑典范中的瑰宝。[9]
|
维斯朝圣教堂
|
271[10]
|
文
(i)
(iii)
|
1983
|
|
施泰因加登
47°40′52.6″N 10°54′0.5″E / 47.681278°N 10.900139°E / 47.681278; 10.900139
|
维斯教堂,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泰因加登镇维斯区,于1745年至1754年由约翰·巴普蒂斯特·齐默尔曼(1680年1月3日—1758年3月2日)和多米尼库斯·齐默尔曼(1685年6月30日—1766年11月16日)兄弟设计建造,他们都是德国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和建筑师。维斯教堂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洛可可设计,因相传教堂内的救世主像曾落泪而成为圣地,是一座雄伟的朝圣教堂,其室内装潢相当出色。[11]
|
汉萨同盟城市吕贝克
|
272[12]
|
文
(iv)
|
1987
|
|
石勒苏益格
53°52′0.012″N 10°41′30.012″E / 53.86667000°N 10.69167000°E / 53.86667000; 10.69167000
|
吕贝克位于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的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是汉萨同盟城市之一,也是同盟的“首都”。是北欧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七座教堂从中世纪以来便伫立在城中,其中最古老的是建于13至14世纪的主教大教堂和圣马利亚教堂。以前,进入吕贝克只能通过四座城门,其中最有名的是荷尔斯登城门。整个老城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纪的风貌,城中到处是古老的建筑和狭窄的小巷。[13]
|
奧古斯都堡與獵趣園
|
288[14]
|
文(ii)
(iv)
|
1984
|
|
布呂爾
50°49′30.1″N 6°54′35.2″E / 50.825028°N 6.909778°E / 50.825028; 6.909778
|
十八世纪兴建的奥古斯都城堡是当时的科隆大主教和选帝侯克雷门斯·奥古斯都的行宫。奥古斯都城堡与猎趣园中包括了奥古斯都堡、法尔肯拉斯特狩猎小屋、以及其间的乡间小路与园林。这两座建筑都是18世纪德国早期洛可可风格的杰出作品。[15]
|
科隆主教座堂
|
292[16]
|
文
(i)
(ii)
(iv)
|
1996
|
|
科隆
50°56′28″N 6°57′26″E / 50.94111°N 6.95722°E / 50.94111; 6.95722
|
科隆主教座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它从1248年动工兴建,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艺术史专家认为它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由于东方三王的遗骨被安放于此,此处也成为了重要的基督教徒朝圣地之一。其在遭受二战轰炸后,经过修复成为了德国最受欢迎的地标性旅游景点。[17]
|
特里尔的古罗马古迹、圣伯多禄主教座堂和圣母教堂
|
367[18]
|
文
(i)
(iii)
(iv)
(vi)
|
1986
|
|
特里尔
49°45′0″N 6°37′59″E / 49.75000°N 6.63306°E / 49.75000; 6.63306
|
- 古罗马时期拥有20,000个座位的竞技场、皇帝浴场和君士坦丁大教堂,使得特里尔如同一座讲述古罗马历史的露天博物馆。罗马桥、芭芭拉浴场、古老的黑门都是罗马古城的见证者。
- 圣彼得主教座堂是罗马天主教特里尔教区的主教座堂,长112.5,宽41米,位于德国特里尔,也是德国境内最老的主教座堂,长寿的建筑经历了十数世纪,揉合了不同世代的设计元素。
- 圣母教堂与特里尔主教座堂相邻,座落于特里尔市中心。与马格德堡主教座堂同为德国最早之哥特式建筑。1951年罗马教宗将圣母教堂升为次级宗座圣殿。[19]
|
罗马帝国的边界
|
430[20]
|
文
(ii)
(iii)
(iv)
|
1987
|
|
苏格兰低地、
北部、
南部
54°59′33.4″N 2°36′3.6″W / 54.992611°N 2.601000°W / 54.992611; -2.601000
48°51′2.98″N 11°46′17.16″E / 48.8508278°N 11.7714333°E / 48.8508278; 11.7714333
|
日耳曼长城是罗马帝国在上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建筑于83年到260年间。它把罗马帝国和未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分隔开来,从莱茵河上的波恩延伸到多瑙河上的雷根斯堡。总长568公里,包括至少60座堡垒和900座瞭望塔。在250年左右后,边墙被遗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任凭风吹雨打。就如同许多古代遗址一样,边墙的许多部分都被当地的居民拿去做建材。后来,考古学家开始对边墙进行了研究,发掘出了不少东西,大多都藏在萨尔堡附近的博物馆里。德国政府曾数次出资维护和修复边墙。2005年,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和已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哈德良长城合并成为一项世界遗产—罗马帝国的边境。[21]
|
洛爾施隱修院
|
515[22]
|
文(iii)
(iv)
|
1991
|
|
黑森州
49°39′13.284″N 8°34′6.888″E / 49.65369000°N 8.56858000°E / 49.65369000; 8.56858000
|
洛尔施隐修院何时修建以及修建时的目的,目前依然未知。但是由于其著名的卡洛琳式的雕塑和绘画保存状况依然良好,并且维持着卡洛林式建筑风格,使得其成为德国前罗马式建筑中最重要的文物之一。[23]
|
波茨坦与柏林的宫殿与庭园
|
532[24]
|
文
(i)
(ii)
(iv)
|
1990
|
|
柏林、波茨坦
52°23′59″N 13°1′59″E / 52.39972°N 13.03306°E / 52.39972; 13.03306
|
波茨坦的文化景观中有众多湖泊和独特的文化历史建筑,以及周边的公园和约150座建造于18至20世纪的建筑。1745年,腓特烈大帝下令修建无忧宫作为自己的夏宫,这就是波茨坦宫殿群的开端。因此,无忧宫是波茨坦和柏林宫殿及花园中的历史中最悠久的建筑。[25]
|
德绍-沃利茨园林王国
|
534[26]
|
文
(ii)
(iv)
|
2000
|
|
萨克森-安哈尔特
51°50′33″N 12°25′14.988″E / 51.84250°N 12.42083000°E / 51.84250; 12.42083000
|
德绍-沃利茨园林王国由侯爵雷欧波三世 弗里德里希·弗朗茨·冯·安哈尔特-德绍兴建。作为欧洲第一个将英伦景观做成的园林,德绍-沃利茨园林王国将18世纪所流行的英伦景观园林设计与建筑和谐地结合为整体。 在易北河和穆尔德河河畔的142平方公里土地上,坐落着100多个不同设计风格的公园、公园雕塑及众多的小型建筑宫殿等。王国内有路易西欧皇宫,莫奚高皇宫与乔治皇宫,及安阿特画廊等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27]
|
奎德林堡的协同教堂、城堡和老城镇
|
535[28]
|
文(iv)
|
1994
|
|
哈尔茨县
51°46′59.988″N 11°9′0″E / 51.78333000°N 11.15000°E / 51.78333000; 11.15000
|
老奎德林堡遍布着保存完好的1300多座木质结构的房屋建筑,这在中世纪十分罕见。城中有著名的圣维佩尔蒂修道院教堂、圣尼古拉礼拜堂、圣殿山上的宫殿和圣塞尔瓦蒂乌斯修道院教堂等建筑。玛蒂尔达·邓凯尔德公主在公元1070年至公园1120年间,在此处修建了奎德林堡女子修道院的专用教堂。亨利一世与其妻子林格罕的瑪蒂達死后均葬于此地。[29]
|
毛尔布龙修院群
|
546[30]
|
文
(ii)
(iv)
|
1993
|
|
毛尔布龙
49°0′2.988″N 8°48′47.016″E / 49.00083000°N 8.81306000°E / 49.00083000; 8.81306000
|
毛尔布龙修道院原为熙笃会修道院,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毛尔布龙,靠近普福尔茨海姆。毛尔布龙的外围,雷山西北方,为黑森林与欧登森林的交界处。毛尔布龙修道院是阿尔卑斯山北面所存留保存最好的中世纪修道院群,是从罗马式到后歌德式建筑的形式潮流与发展过程代表。
整个修道院群由封闭的城墙包围,其中包括毛尔布龙市政厅,警局,餐厅,九到十年级的福音派大学预校(文理中学)与其他公家机关等。修道院里有一个庞大而精细的用于管理水的系统。[31]
|
拉默尔斯贝格矿,戈斯拉尔历史城镇和上哈尔茨王室水利工程
|
623[32]
|
文
(i)
(ii)
(iii)
(iv)
|
1992
|
|
戈斯拉尔、哈茨山
51°49′12″N 10°20′24″E / 51.82000°N 10.34000°E / 51.82000; 10.34000
|
- 拉默尔斯贝格矿为一座接近德国戈斯拉尔的矿山,他的矿业相当著名。矿业从公元968年起开始经营,主要的矿产为铅、铜、锡与银等,戈斯拉尔城也因为矿产而建立起,当时的不伦瑞克公爵便对此地相当有兴趣,并将部分地区长年占据。拉默尔斯贝格矿只是哈尔茨县的矿山系统之一,拉墨尔斯贝格矿的区域因为战事重要性而在1930年代积极构筑。后来在经济地位上渐渐失去地位,到1988年便不再运作。
- 戈斯拉尔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哈茨山区,古有“北方罗马”之称,现号称“巫婆城”。
- 上哈尔茨山的水利工程是德国的一处水利工程系统的总称,位于德国中部上哈尔茨山。上哈尔茨山的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16世纪至19世纪期间,主要为了采矿而兴建。上哈尔茨山的水利工程是世界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历史上的矿业水利系统之一。
以上三处地点共同见证了早期工业史上下千年的采矿业发展。 [33]
|
班贝格城镇
|
624[34]
|
文
(ii)(iv)
|
1993
|
|
巴伐利亚
49°53′30″N 10°53′20″E / 49.89167°N 10.88889°E / 49.89167; 10.88889
|
班贝格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主教的驻地。班贝格非常幸运地躲过了多场近在咫尺的战争的破坏,城市内有2千多座历史遗迹,其中包括具有各种历史意义的纪念建筑和有约千年历史的老花园,使得班贝格以一个整体的城市建筑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班贝格最杰出的建筑作品有附带4个钟楼的后期罗马式和前期哥特式的主教座堂、建造在河中的老市政厅、以前的渔村“小威尼斯”、巴洛克宫殿伯廷格宫和文艺复兴建筑老皇家庭院。
班贝格的面貌要归功于它的建造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二世在1007年将班贝格提升为主教和皇帝的驻地。作为他的权力中心,他希望班贝格能够成为宗教和政治的中心,成为一座“新的罗马城”,这使得班贝格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班贝格的第二次振兴是在巴洛克时代,当时的班贝格大主教邀请了一大批德国巴洛克时代的杰出建筑师改建班贝格城。班贝格的城市建筑群是罕见的,其中的大教堂、老皇家庭院、伯廷格宫、被雷格尼茨河环绕着的市政厅、住房群“小威尼斯”特别引人注目。班贝格城的历史元素一直保存到今日,一千多座建筑被列为保护文物。除了由山、岛和花园组成的迷人的城市景观外。迎接游客的还有不计其数的节庆、文化亮点、当地美食和以啤酒为代表的典型法兰克特产。班贝格城内现有9座传统的酿酒厂,生产50多种不同种类的啤酒。圣艾德也是当地闻名的啤酒品牌。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一座在早期中世纪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中世纪欧洲城市。班贝格老城内保留了大量11世纪至18世纪的历史建筑,是中世纪教堂、巴洛克居民住房和宫殿的完美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整个欧洲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班贝格的建筑艺术影响了德国中部,一直到匈牙利,和巴洛克时代的波希米亚也有着紧密的联系。[35]
|
弗尔克林根钢铁厂
|
687[36]
|
文
(ii)
(iv)
|
1994
|
|
弗尔克林根
49°14′39.984″N 6°50′59″E / 49.24444000°N 6.84972°E / 49.24444000; 6.84972
|
弗尔克林根钢铁厂是一座位于德国萨尔弗尔克林根、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炼钢厂。1873年由尤利乌斯·布赫计划兴建,但未能完工。1881年卡尔·勒希林继续建设,于1986年停产。在1994年成为第一个世界文化工业纪念物,其代表的是钢铁工业的黄金时期。特别的是,从生铁原料到完成的各种状态,在这里都可以完全了解。直至今日,这座炼钢厂仍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文化点,而且是欧洲工业文化路线的重要停泊点。此外,这里还举办过无数文化活动,每年参观人数超过20万人。[37]
|
梅塞尔坑化石遗址
|
720[38]
|
自
(viii)
|
1995
|
|
梅塞尔
49°55′0.012″N 8°45′14.004″E / 49.91667000°N 8.75389000°E / 49.91667000; 8.75389000
|
梅塞尔坑是全世界多样性化石坑中出土化石最多的遗址之一,特别是,它展示了哺乳动物进化的早期阶段,包括了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里面最著名的发现是远古马类始祖马的完整骨架,与保存在它们胃里的东西和软组织。这有助于向现代人研究并展示始祖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39]
|
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
|
729[40]
|
文(ii)
(iv)
(vi)
|
1996
|
|
魏玛、德绍、贝尔瑙
50°58′29.172″N 11°19′46.164″E / 50.97477000°N 11.32949000°E / 50.97477000; 11.32949000
51°50′18.4″N 12°23′38.2″E / 51.838444°N 12.393944°E / 51.838444; 12.393944
52°42′24″N 13°32′39″E / 52.70667°N 13.54417°E / 52.70667; 13.54417
|
1919年成立于魏玛的包豪斯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学校,其对于建筑学的艺术设计和架构以及教育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在1926年被沃爾特·格羅佩斯转移到了德绍。而后在1932年又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转移到了柏林,并让包豪斯成为了私人学校。1933年在纳粹主义的压迫下,包豪斯宣布关闭。[41]
|
艾斯莱本和维滕贝格的马丁·路德纪念建筑群
|
783[42]
|
文
(iv)
(vi)
|
1996
|
|
萨克森-安哈尔特
51°51′52.992″N 12°39′10.008″E / 51.86472000°N 12.65278000°E / 51.86472000; 12.65278000
|
位于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图林根的这些纪念馆均与宗教改革先驱、信义宗创始人马丁·路德及其信徒米郎克孙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纪念馆包括位于艾斯莱本的马丁·路德的出生地和逝世地;位于维滕贝格的路德之家、米郎克孙之家、路德首次使用德语举行弥撒的城市教堂、张贴九十五条论纲的诸圣堂,当中还包括了分布在各处的马丁·路德雕塑。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路德纪念性建筑群。[43]
|
古典魏玛
|
846[44]
|
文(iii)
(vi)
|
1998
|
|
图林根
50°58′39″N 11°19′42.996″E / 50.97750°N 11.32861000°E / 50.97750; 11.32861000
|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魏玛成为了德国的文化中心,当时城中居住着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等思想大家。同时期魏玛也建造了不少的美丽而优雅的建筑,譬如城中始建于11世纪的安娜·阿玛莉亚图书馆如今也成为了游客常去的地方。[45]
|
柏林的博物馆岛
|
896[46]
|
文
(ii)
(iv)
|
1999
|
|
柏林
52°31′11″N 13°23′55″E / 52.51972°N 13.39861°E / 52.51972; 13.39861
|
博物馆岛位于德国柏林市中心,施普雷岛的北端。柏林所有博物馆都由此发展而来,也是柏林的旅游重点。博物馆岛上的第一座建筑是1830年的博物馆(现为柏林旧博物馆),它同时也是普鲁士的第一座公众博物馆。1859年普鲁士皇家博物馆(现为的柏林新博物馆)开张,紧随其后的是1876年的国家画宛(现为旧国家美术馆)、1904年的位于岛尖上的腓特烈国王博物馆(1960年起改名为“博德博物馆”以纪念德国艺术史学家,现代博物馆学的创始人之一威廉·冯·博德)和1930年的帕加马博物馆。1870年代末,这块区域被正式命名为“博物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博物馆岛的70%被炸毁,1950年起的战后重建并没有包括受损最严重的新博物馆,人们本打算将其拆除。这一计划因为没有找到可以临时存放藏品的地方而搁浅。直到1987年人们最终决定不将其拆除,转而在原建筑上采取安全和修复措施。完整的施工方案在1989年前已经制定完成,但是因为所需资金数额过大而没能够实施。德国统一后的1990年代末,博物馆岛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工程,1999年普鲁士文化基金会确定了博物馆岛的重建总规划图。其设计了一个地下连通方案将几个博物馆联系成一个博物馆建筑群,并对1989年前的藏品进行重新分配。[47]
|
瓦尔特堡城堡
|
897[48]
|
文
(iii)
(vi)
|
1999
|
|
艾森纳赫
50°58′0.4″N 10°18′25.2″E / 50.966778°N 10.307000°E / 50.966778; 10.307000
|
瓦尔特堡为罗曼式建筑。由路德因·德·史宾格建于1073年,马丁·路德曾于1521至1522年流亡至瓦特堡寻求保护。在这里,他将新约翻译成了德语。1952年—1966年,东德政府出资对城堡进行了修复,基本使它恢复到了16世纪时的模样。马丁·路德翻译新约时所居住的房间也按照当年的样子得到复原。这个城堡今日所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景观,为大公爵卡尔·亚历山大与威廉·恩斯特时期的规模。 [49]
|
修道院之岛赖兴瑙
|
974[50]
|
文
(iii)
(iv)
(vi)
|
2000
|
|
巴登-符腾堡州
47°41′55.4″N 9°3′40.7″E / 47.698722°N 9.061306°E / 47.698722; 9.061306
|
赖兴瑙岛上保留着一座建于724年的本笃会修道院,即赖兴瑙修道院,是中世纪早期宗教和文化的杰出代表;它结合了精神、智慧和艺术感染力。圣玛利亚和圣马尔库斯教堂、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巴西利卡)、圣乔治教堂等建于9世纪至11世纪.赖兴瑙修道院是10世纪和11世纪欧洲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中心,在艺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修道院内恢宏的壁画和灯饰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赖兴瑙岛上现存的众多修道院建筑保留着了历史不同阶段的重要建筑元素,是9世纪至11世纪欧洲中部修道院建筑发展历程的集中体现.[51]
|
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
|
975[52]
|
文
(ii)
(iii)
|
2001
|
|
埃森
51°29′29″N 7°2′46″E / 51.49139°N 7.04611°E / 51.49139; 7.04611
|
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位于德国埃森北部,为历史性工业纪念物。矿业关税同盟成就了建筑与技术的专业结合,对于当时以实质机能为主的工业建筑来说,有着指标性的意义。
这个地方长期被视为当时欧洲最现代的炼焦场,每天提炼出一万顿煤。因钢铁危机与快速减少的煤矿需求,让这个炼焦场于1993年6月30日后便不再运作。 [53]
|
莱茵河中上游河谷
|
1066[54]
|
文
(ii)
(iv)
(v)
|
2002
|
|
莱茵兰-普法尔茨、黑森
50°10′25″N 7°41′39″E / 50.17361°N 7.69417°E / 50.17361; 7.69417
|
该地区的岩石可追溯至泥盆纪时期,以沉积岩石板为主。之后因为地形改变,罗蕾莱河流峡谷逐渐出现。莱茵峡谷山坡盛行梯田农业,以种植葡萄为主。自史前时代开始,莱茵河一直是进入欧洲中部重要的贸易路线。许多城堡纷纷建造在两岸,这使得河谷在之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19世纪,莱茵峡谷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 [55]
|
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的历史中心
|
1067[56]
|
文
(ii)
(iv)
|
2002
|
|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
54°18′9″N 13°5′7″E / 54.30250°N 13.08528°E / 54.30250; 13.08528
|
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两座城市分别在十四和十五世纪成为汉萨同盟的交易中心,两座城市的中心城区几乎原样保留了中世纪的城市布局,并且广泛分布着保存完好的哥特式式建筑,城区至今依然保存完好。[57]
|
不来梅市政厅和罗兰雕像
|
1087[58]
|
文(iii)
(iv)
(vi)
|
2004
|
|
不来梅
53°4′33.5″N 8°48′26.9″E / 53.075972°N 8.807472°E / 53.075972; 8.807472
|
这个遗址包括不来梅市政厅和矗立在它旁边的罗兰雕像,是欧洲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十五世纪,当时不来梅加入了汉萨同盟并修建了不来梅市政厅。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初由吕德·冯·本特海姆对老市政厅进行了重新装修,将广场的正面改建成面向集市的方向。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不来梅拥有广泛的自治权,这使该城得以发展,并使得市政厅成为权力中心。在二战中德国的许多市政厅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炸毁,但不来梅市政厅与罗兰雕像却幸免于难,这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唯一一座未受摧毁的市政厅。不来梅市政厅建筑如今依然是不来梅市市长和议会主席的驻地。而罗兰雕像建造于1404年,高5.5米,它所象征的是汉莎同盟所推崇的自由精神。[59]
|
穆斯考尔公园
|
1127[60]
|
文
(i)
(iv)
|
2004
|
|
* 、
*
卢萨蒂亚
51°34′45.5″N 14°43′35.2″E / 51.579306°N 14.726444°E / 51.579306; 14.726444
|
穆斯考尔公园是位于德国和波兰之间,横跨两国界河尼萨河的一座中欧地区最大的英伦式景观公园,面积达560公顷。整个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将整片区域的各个结构化部分通过宽广的景观视轴和蜿蜒的小径连接起来。 这个公园于1815年开始修建。在二战期间,这座公园成为战场。庭园内的城堡和桥梁受到损害。战后由于国境线变迁,公园被德国和波兰两国分割,之后得到了修复。[61]
|
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森林
|
1133[62]
|
自
(ix)
|
2007
|
|
*、
*、
*
49°5′10″N 22°32′10″E / 49.08611°N 22.53611°E / 49.08611; 22.53611
|
东喀尔巴阡山脉的山毛榉原生林在欧洲的山毛榉林中因其树龄、种类的多样性和树木尺寸高大、范围广阔而拥有突出的价值。喀尔巴阡山原始的山毛榉森林被用来研究北半球的山毛榉树(费格斯瓦蒂卡)在不同的环境和森林的环境中的分布情况。2011年世界遗产-山毛榉森林由2007年原来的五片森林总计4391公顷增加到了2011年位于斯洛伐克和乌克兰山毛榉森林一共29278公顷。[63]
|
雷根斯堡老城及施达特阿姆霍夫城区
|
1155[64]
|
文
(ii)
(iii)
(iv)
|
2006
|
|
雷根斯堡
49°1′14″N 12°5′57″E / 49.02056°N 12.09917°E / 49.02056; 12.09917
|
雷根斯堡大教堂是莱茵河以东唯一一座法式哥特大教堂,它保存的中世纪玻璃画在全德国绝无仅有。这个德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的小镇里有许多著名的建筑,跨度近两千年,其中包括古罗马、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雷根斯堡在11世纪至13世纪创造了一个狭窄的小巷,两侧都是高大的建筑群。它包括中世纪的贵族住宅和塔楼,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以及12世纪的石桥。雷根斯堡是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后来变成了新教的中心。[65]
|
柏林現代住宅群落
|
1239[66]
|
文(ii)
(iv)
|
2008
|
|
柏林
52°26′54″N 13°26′59.9″E / 52.44833°N 13.449972°E / 52.44833; 13.449972
|
柏林現代住宅建筑群从1913年开始到1934年间不断建设,一共由法尔肯贝格花园、席勒公园群落、卡尔-勒基恩居住区、布里茨大聚落群、白城和西门子大聚落城六个住宅区组建而成。该建筑群致力于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和生活条件。它们新颖、简洁、实用的样式引领了20世纪都市房屋建设的潮流,时至今日依然不显得落后。该建筑群兴建时有不少类似于沃爾特·格羅佩斯、汉斯·夏隆等,当时的明星建筑师均参与其中。[67]
|
瓦登海
|
1314[68]
|
自
(viii) (ix) (x)
|
2009
|
|
*、
*、
*
53°31′43″N 8°33′22″E / 53.52861°N 8.55611°E / 53.52861; 8.55611
|
瓦登海指的是欧洲大陆西北部到北海之间的一块浅海及湿地。瓦登海北起自丹麦南部的海岸,遂向南至德国海岸后又转向西到荷兰。与北海之间有弗里西亚群岛分开。瓦登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2014年扩展至丹麦的部分。据C·迈克尔·霍根的研究,瓦登海是全球海洋中海岸线被人类改变最多的海洋之一,其依据陆地和低洼沿海的岛屿修筑堤坝和堤道系统。瓦登海从荷兰西南部登海尔德开始延伸,穿过德国的大河河口至其丹麦埃斯比约,全长约500公里,总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 [69]
|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
1321[70]
|
文
(i)
(ii)
(vi)
|
2016
|
|
巴黎,萨伏依别墅
巴黎,拉罗歇别墅
巴黎,让讷雷别墅
马赛,马赛公寓
巴黎,莫里托出租公寓
佩萨克,弗吕日居住区
圣迪耶,克洛德与杜瓦尔工厂
卢瓦尔省,菲尔米尼,菲尔米尼文化中心
上索恩省,朗香教堂
里昂,拉图雷特修道院
滨海阿尔卑斯省,柯布西耶的小屋
巴登-符腾堡,斯图加特,白院聚落
莱芒湖畔小居
光明公寓
安特卫普,吉耶特住宅
拉普拉塔,库鲁切特住宅
昌迪加尔
国立西洋美术馆
46°28′6.29″N 6°49′45.61″E / 46.4684139°N 6.8293361°E / 46.4684139; 6.8293361
|
勒·柯布西耶对城市计划的影响很大,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柯布西耶也是头几位理解汽车会改善人类群体的人之一。他描述未来的城市是由许多的公寓组成的,公寓是分散在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下方由底层架空柱支撑。2016年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勒·柯布西耶的位于7个国家的17件作品被列入世界遗产。[71]
|
阿尔卑斯地区的史前湖岸木桩建筑
|
1363[72]
|
文
(iv)
(v)
|
2011
|
|
、
*、
*、
*、
*、
*
47°16′42″N 8°12′27″E / 47.27833°N 8.20750°E / 47.27833; 8.20750
|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包含了111个小型的单独遗址,这些遗址中有史前的小房子(或者是棚屋)的遗迹。它们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到500年,建在阿尔卑斯山脉周围的湖泊、河流或湿地的边缘。虽然只有一些遗址被挖掘出来,但它们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农业新石器时代的生活和贸易的信息,以及在阿尔卑斯地区的欧洲的青铜时代文化。其中有93个遗址位于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斯洛文尼亚。[73]
|
法古斯工厂
|
1368[74]
|
文
(ii)
(iv)
|
2011
|
|
阿尔费尔德
51°59′1″N 9°48′40″E / 51.98361°N 9.81111°E / 51.98361; 9.81111
|
法古斯工厂是一座生产鞋楦的工厂,为法古斯公司所有。由沃尔特·格罗佩斯与阿道夫·梅耶共同设计,于1911至1913年间兴建。此建筑开创性的采用了大量的玻璃构造幕墙。这个建筑群对包豪斯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欧洲及北美现代建筑发展史有着指标性的意义。目前这座厂房仍在使用中。[75]
|
拜罗伊特的侯爵歌剧院
|
1379[76]
|
文
(i)
(iv)
|
2012
|
|
拜罗伊特
49°56′40″N 11°34′43″E / 49.94444°N 11.57861°E / 49.94444; 11.57861
|
侯爵歌剧院是一座巴洛克建築的杰作,修建于1745年至1750年间。它的表演廳保留著原有材質,如木料、帆布等,可供500名觀眾真實地體驗巴洛克宮庭歌劇文化與聲學設計。 侯爵歌剧院是由勃蘭登堡-拜羅伊特侯爵弗雷德里克的妻子勃蘭登堡-拜羅伊特侯爵夫人普魯士的薇海明娜委託興建,并由著名的意大利劇院建築師朱塞佩·軋利·達·比比恩納所设计的。作為公开的宮庭歌劇院,它揭示了19世紀大型公眾劇院的樣貌。用幻影般手繪帆布佈置的木結構包廂層裝飾性強,表示過去曾受僱舉辦選美與慶祝活動,留下王侯自我表現的短暫儀式建築傳統。[77]
|
威廉高地公园
|
1413[78]
|
文(iii)
(iv)
|
2013
|
|
卡塞爾市
51°18′57″N 9°23′35″E / 51.31583°N 9.39306°E / 51.31583; 9.39306
|
威廉高地公园是德国的一处独特的景观公园,位于黑森州的卡塞尔市。公园的面积为2.4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依山而建的公园,并且是世界第二大的建在山坡上的公园。威廉高地公园始建于1696年,并且花了大约150年才完成。竖立在公园内的大力神像展现了巴洛克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的美学艺术。[79]
|
卡洛林时期面西建筑和柯维修道院
|
1447[80]
|
文(ii)
(iii)
(iv)
|
2014
|
|
赫克斯特尔
51°46′41.1″N 9°24′34.1″E / 51.778083°N 9.409472°E / 51.778083; 9.409472
|
于公元822年至公元885年间建造的卡洛林时期面西建筑和柯维修道院 位于威悉河边,赫克斯特尔的市郊。在大面积被保存的农村遗迹中,面西建筑是唯一一处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并且历史可以追溯至卡洛林时期的遗迹。这使得现代人们可以用这一历史遗迹来展现卡洛林时期的建筑风格。公元836年,当时的人们将圣维特的遗骸迁至此处。从那时起,朝圣者也开始前往这里朝拜,因此这里成为了欧洲基督教文化的最重要的传播中心之一。到了8-9世纪这里成为了卡洛林王朝的文化,政治和宗教中心。
|
仓库城和办公区以及智利大楼
|
1467[81]
|
文
(iv)
|
2015
|
|
汉堡
53°32′53.9″N 10°00′10.5″E / 53.548306°N 10.002917°E / 53.548306; 10.002917
|
- 仓库城位于德国汉堡港,长1.5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桩基础仓库区,兴建于1883年到1927年。
2005年,仓库城处理世界三分之一的地毯,可可,咖啡,茶叶,香料,海事设备,电子产品等货物。
仓库城的建筑为哥特复兴式多层红砖建筑,带有小塔楼,从水路和陆路都有入口。目前此区为汉堡的旅游景点之一,开辟了一些博物馆,如德国海关博物馆、微缩景观世界、汉堡地牢、阿富汗博物馆等。
- 智利大楼是一座位于德国汉堡的10层高的办公楼,是一座1920年代砖块表现主义建筑的代表性作品,设计者是弗里德里希·霍格。大楼修建于1922年至1924年之间。智利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建时使用了480万块砖头。因委托建设这座大楼的业主通过与智利进行贸易获得大量财富,因此得名智利大楼。 [82]
|
瑙姆堡大教堂
|
1470[83]
|
文
(i)
(ii)
|
2018
|
|
瑙姆堡
51°9′17″N 11°48′14″E / 51.15472°N 11.80389°E / 51.15472; 11.80389
|
位于图林根盆地东部的瑙姆堡大教堂始建于1028年,是中世纪艺术和建筑的杰出代表。它的罗马式结构和两侧的哥特式唱经楼展示了从罗马式晚期到哥特式早期的风格转变。可追溯至13世纪上半叶的西侧唱经楼反映了宗教实践的变化,以及科学和自然在具象艺术中的显现。唱经楼和真人大小的大教堂创建者雕像是该遗产地的代表,被称作“瑙姆堡大师”作品。[84]
|
厄尔士山脉矿区
|
1478[85]
|
文 (ii) (iii) (iv)
|
2019
|
|
萨克森州、 波西米亚
50°24′23″N 12°50′14″E / 50.4064°N 12.8372°E / 50.4064; 12.8372
|
位于矿山采矿区的萨克森-波希米亚银色大道,其拥有超过800年的采矿历史。大道横跨德国萨克森州的边境地区和捷克共和国波西米亚的北部,全长约275公里。当地的采矿工、工长、矿区人民在节庆期间的风俗、传统和手工技术、艺术、文化和宗教至今仍然被完整保留下来。[86]
|
施瓦本侏罗山的洞穴和冰川时代的艺术
|
1527[87]
|
文
(iii)
|
2017
|
|
巴登-符腾堡
48°23′16″N 9°45′45″E / 48.38778°N 9.76250°E / 48.38778; 9.76250
48°32′56″N 10°10′32″E / 48.54889°N 10.17556°E / 48.54889; 10.17556
|
处于德国南部的施瓦本侏罗山的冰河时期最古老的艺术洞穴,是早在43000年前的冰川时代就到达欧洲生活的现代人的其中一处定居点。自1860年起,在此处的六座洞穴中开展的考古工作发掘了43000年到33000年前的遗迹。其中包括各种小型动物雕像、半人半兽雕像、乐器、首饰等,还有一座有4万年历史的女人雕像,被称作“霍勒山的维纳斯”。这一考古遗址可以展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象征艺术。[88]
|
海德比和丹尼维尔克的古城池建筑群
|
1553[89]
|
文(iii) (iv)
|
2018
|
|
石勒苏益格
54°29′28″N 9°33′55″E / 54.49111°N 9.56528°E / 54.49111; 9.56528
|
海德比是丹麦维京人和瑞典瓦兰吉人的重要聚居地。它被认为是北欧早期的中世纪城市,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欧、北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国家之间重要的贸易场所和长途贸易的主要枢纽。海德比的道路与水路在公元8世纪到11世纪是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最快的通道,这也使得海德比成为波罗的海地区为数不多的跨区域贸易中心之一。
丹尼维尔克是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北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的防御工事。它由带护城河的土墙、一堵砖墙、两座中世纪城墙城堡和一道海屏障组成。其作为丹麦领地的界限,同时也是重要贸易路线的节点。
|
奥格斯堡的水利设施和水力资源、饮用水和喷泉艺术
|
1580[90]
|
文(ii) (v)
|
2019
|
|
奥格斯堡
48°21′56″N 10°54′07″E / 48.365556°N 10.901944°E / 48.365556; 10.901944
|
奥格斯堡的水利设施自公元8世纪开始建造,城市内部共有135公里长的运河系统,城内的水利工程将莱西河的河水引入城内。城堡内的三座水塔从1416年起建,至1879年之前都在使用,是当时奥格斯堡最大的供水装置。城内还有由胡贝特·格哈德于1594年制作的奥古斯都喷泉、由德里安 德夫瑞斯于1600年和1602年分别制作的水星之神雕塑和大力神雕塑。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奥格斯堡城中的运河还被用作皮划艇赛道。[91]
|
歐洲溫泉療養勝地
|
1613[92][93]
|
文
(ii)(iii)(iv)(vi)
|
2021
|
|
 斯帕
 维希
 巴登-巴登
 巴特埃姆斯
 巴特基辛根
弗朗齐歇克矿泉村
卡罗维发利
玛丽亚温泉市
巴登
 蒙特卡蒂尼-泰尔梅
巴斯
|
欧洲的大温泉是一系列精选的跨国温泉疗养地,其包括巴登-巴登、巴特埃姆斯、巴特基辛根和威斯巴登。它证明了在十九世纪工业药物开发之前,矿泉疗养地通常能治疗疼痛和疾病,这些城镇是医学发展的见证。城镇的建筑与公园、绿地和周围景观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治疗的重点是在周围的景观区域进行锻炼,这使得SPA镇的结构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
该系列包括历史悠久的欧洲温泉城镇中有一系列保存完好的温泉建筑物。这些主要城镇在1914时发展成为时尚中心。这一系列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在矿泉附近发展起来的城镇,但这些城镇影响其他类型的温泉浴场,如海边或气候胜地,以及欧洲传统在世界各地建立温泉的地方。该系列的地方建筑是一个地理、历史和文化团体,代表温泉活动、文化交流,并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文化发展。 [94]
|
达姆施塔特的玛蒂尔德高地艺术家村落
|
1614
|
文 (ii) (iv)
|
2021
|
|
黑森、达姆施塔特
|
达姆施塔特自古以来即为黑森南部的中心城市,曾作为历史上黑森公国的首都。达姆施塔特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这可以追述到1899年黑森大公恩斯特·路德维希建立的位于玛蒂尔德山(Künstlerkolonie)的达姆施塔特艺术家村。[95]
|
施派尔、沃尔姆斯和美茵茨的ShUM犹太社区
|
1636
|
文 (ii) (iii) (vi)
|
2021
|
|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
在中部和东欧最早记载的最早的文献记载中可得知,犹太人社区(Kehillot)是从10世纪起就在中部的莱茵河城市中建立起来的。他们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极大地影响了散居散居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文化、宗教和司法。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在这个词的首字母缩略词中,即ShUM社区(Kehillot ShUM),它是根据希伯来语的最初字母“Speyer”、“Worms”和“Mainz”而创造的。在当时设定的许多法律决定和传统,仪式和习俗被莱茵河地区的学者们流传下来,至今仍对正统的犹太人有约束力。在施派尔和沃尔姆斯的犹太教堂和仪式浴场使用了新的的建筑形式。美因茨的犹太人墓地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古老的墓碑所在地。1926年在那里开设的纪念墓地,是唯一一个纪念墓地的原始遗址。与此同时,沃尔姆斯墓地的历史、大小和相对完整的情况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由于有地位显赫的著名犹太人被埋葬在这里,使得它成为世界各地犹太人的一个重要的纪念地。此外,在三个城市的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考古文物。[96]
|
埃尔福特的犹太中世纪遗产
|
1656
|
文 (iv)
|
2023
|
|
图林根州
|
德国图林根州首府埃尔福特的犹太中世纪遗产由三处遗址组成,包括旧犹太会堂、浸礼池和石屋,展现了11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中当地犹太社区的生活,以及犹太人与中欧地区占多数的基督徒共存的景象。[97]
|
什未林城堡-浪漫主义的文化景观
|
1705
|
文(iii)(iv)
|
2024
|
|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
|
城堡坐落于什未林湖,历史上第一次被记载是在公元10世纪,当时是斯拉夫人的堡垒。此后经过几次重建,至19世纪中旬紧贴浪漫历史主义思想大规模改建,有了现在的样子。城堡的文化景观包括公园、花园及多座体现19世纪宫廷文化最后繁盛的建筑。[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