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足球冠軍(1949-1963)
在德甲联赛 于1963年成立以前,原本设有六个、自1950年起设有五个足球高级联赛 (南部、西南、西部、北部和柏林)。直至1950年,德国足球冠军都是于赛季结束后在合资格的球队之中通过杯赛模式产生。自1951年起,则先分由八支球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双回合循环赛,每组首名再通过决赛决出德国足球冠军。五个高级联赛的冠军可以直接获得分组赛资格,剩下的三个名额则由四个高级联赛的亚军(不含柏林)通过预选赛确定。这一规则在几年后便已偏离。为了备战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 ,由于赛程安排的原因,德国锦标赛决赛圈的参赛名额被减少至六队,并仅进行单回合(而非双回合)循环赛。1957年,德国足总也尝试将单回合循环的分组赛常态化,但未获成功。因此,单循环赛制仅限于1958年 和1962年世界杯足球赛 的所在年份。
以下列表是1949年-1963年西德 足球錦標賽決賽 一覽:
東德足球冠軍(1950-1990)
1948年,蘇占區 舉辦第一屆東區足球錦標賽(Ostzonenmeisterschaft),它以單場淘汰賽形式進行,有十支參賽隊伍包括蘇占區的五個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 、勃蘭登堡州 、薩克森州 、圖林根州 及薩克森-安哈爾特州 的兩支代表隊。東區足球錦標賽冠軍本應可以參加1948年的德國錦標賽,在斯圖加特 迎戰紐倫堡 ,但出於政治原因,SG普蘭尼茨 最終不允許出賽。[ 4] [ 5]
東德在1949年10月7日在德國蘇占區成立,自此東區足球錦標賽改革為全國性的東德高级联赛 (在1949-50賽季最初是以「東德體委聯賽」的名義運作,且尚無柏林球隊;自1950-51賽季起則改稱「高級聯賽」,並納入了自當年起不再參加柏林锦标赛 的东柏林 球隊)。因此自1949年起,每個東德足球冠軍均是通過聯賽產生。高級聯賽的創始成員包括14支球隊,至1951-52賽季增加為19支,然後於1954年縮減恢復為14支。自那時起,直至两德统一 後於1991年解散(自1990年10月3日起改稱“东北足协高级联赛 ”),高級聯賽始終維持14支球隊的數量不變。
1990年東德併入西德完成德國 統一,特雷斯登戴拿模成為東德時期最後一個聯賽冠軍,隨後东德足球协会 於1990年11月20日在莱比锡 召開了股東特別大會,會上通過決議併入德國足球協會 ,並在德國東部地區成立新的德國東北足球協會;接著1990-91年賽季東德高級聯賽成為過渡賽季,各支東德球會接聯賽成績被編入德國足球聯賽系統 ,羅斯托克獲得聯賽冠軍,連同亞軍特雷斯登戴拿模一同晉身德甲聯賽。東德高級聯賽亦
被重新命名為德国足球东北高级联赛 ,成為德國足球聯賽系統中第三級別的地區聯賽,從而將前東德球會併入德國聯賽,正式統一德國足球冠軍。[ 6]
以下列表是1948年-1949年東區足球錦標賽決賽 一覽:[ 7]
以下列表是1949年-1963年東德高级联赛 冠軍,亞軍及季軍 一覽:[ 7]
德國甲組足球聯賽(1963-現今)
1962年,在德国国家队 于智利世界杯 四分之一决赛被淘汰的几周后,纽贝格再度建议创建一个顶级的联赛类别。1962年7月28日,各联邦州 的足协代表在多特蒙德威斯特法伦会议中心 金色大厅(Goldsaal )举行的德国足协全体会议中进行投票,最终以103票赞成,26票反对的结果,确定在1963-64赛季设立德国足球甲级联赛。新創立的德甲聯賽共設16支參賽球隊,其中從西部高級聯賽和南部高級聯賽各入圍5支、北部高級聯賽入圍4支、西南部高級聯賽入圍2支及柏林城市聯賽入圍1支。球隊的競技成績及經濟實力將對其參賽資格起到決定性的影響,不過每座城市只能擁有一支球隊的限制則廣受質疑。尋求最終16個創始成員的選擇過程是極其複雜的。德國足總為此設立了一項計分標準,依據球隊在1951-52球季至1954-55球季的高級聯賽排名計單倍分,1955-56球季至1958-59球季計雙倍分,1959-60球季至1962-63球季計三倍分。對於入圍聯賽總決賽和德國盃決賽的球隊還有附加分。此外,德國足總對於基礎設施的條件也有明確的規定,參賽球隊必需擁有可容納35,000名觀眾的運動場和泛光燈設備。這項12年總評定的細節由德國足總董事會在1962年10月6日進行審批[ 8] 。
聯賽採取雙循環主客場制比賽,合共18支參賽球隊根據球季前統一制定的固定比賽計劃相互對賽兩次,其中主、客場各一次。上下半季的賽程並不相同,而雙方球隊亦不會在同一半季中對賽兩次。球季中的全部34輪比賽通常從8月初至次年5月中進行。在雙循環主客場制比賽中最終名列第一的球隊,可以獲得為期一年的「德國足球冠軍」稱號;排名最末的兩支球隊需要降入德國乙組足球聯賽,作為替換,在德乙排名前兩位的球隊可以直接升入德甲。在過往50個球季的德甲聯賽中共有12支不同的球隊奪得過冠軍。拜仁慕尼黑作為最成功的球隊曾30次奪得德甲冠軍,並在歷史積分榜中遙遙領先於其它對手。跟隨其後的是各有5次奪冠紀錄的多蒙特和慕遜加柏及4奪冠軍的雲達不萊梅。
以下列表是1963年-現今德國甲組足球聯賽冠軍、亞軍、季軍及聯賽最多入球者 一覽:
球會成績
奪冠次數(按球會) (%)
拜仁慕尼黑 – 34(28%)
紐倫堡 – 9(8%)
多蒙特 – 8(7%)
史浩克04 – 7(7%)
漢堡 – 6(6%)
史特加 – 5(5%)
慕遜加柏 – 5(5%)
雲達不來梅 – 4(4%)
凱沙羅頓 – 4(4%)
科隆 – 3(3%)
萊比錫火車頭 – 3(3%)
格雷特霍夫 – 3(3%)
其他球會 – 22(19%)
按球會
在德國足球歷史上,有30 支不同的俱樂部贏得德国足球冠軍,最成功的球會是拜仁慕尼黑,合共獲得34個冠軍頭銜,其中33個來自德甲聯賽。粗體 表示的球隊目前在頂級聯賽中比賽。
球隊
冠軍
亞軍
冠軍年份
亞軍年份
拜仁慕尼黑
34
10
1932, 1968–69, 1971–72, 1972–73, 1973–74, 1979–80, 1980–81, 1984–85, 1985–86, 1986–87, 1988–89, 1989–90, 1993–94, 1996–97, 1998–99, 1999–2000, 2000–01, 2002–03, 2004–05, 2005–06, 2007–08, 2009–10, 2012–13, 2013–14, 2014–15, 2015–16, 2016–17, 2017–18, 2018–19, 2019–20, 2020–21, 2021–22, 2022–23, 2024–25
1969–70, 1970–71, 1987–88, 1990–91, 1992–93, 1995–95, 1997–98, 2003–04, 2008–09, 2011–12
纽伦堡
9
3
1920, 1921, 1924, 1925, 1927, 1936, 1948, 1961, 1967–68
1934, 1937, 1962
多特蒙德
8
11
1956, 1957, 1963, 1994–95, 1995–96, 2001–02, 2010–11, 2011–12
1949, 1961, 1965–66, 1991–92, 2012–13, 2013–14, 2015–16, 2018–19, 2019–20, 2021–22 2022–23
史浩克04
7
10
1934, 1935, 1937, 1939, 1940, 1942, 1958
1933, 1938, 1941, 1971–72, 1976–77, 2000–01, 2004–05, 2006–07, 2009–10, 2017–18
汉堡
6
8
1923, 1928, 1960, 1978–79, 1981–82, 1982–83
1924, 1957, 1958, 1975–76, 1979–80, 1980–81, 1983–84, 1986–87
斯图加特
5
5
1950, 1952, 1983–84, 1991–92, 2006–07
1935, 1953, 1978–79, 2002–03, 2023–24
门兴格拉德巴赫
5
2
1969–70, 1970–71, 1974–75, 1975–76, 1976–77
1973–74, 1977–78
云达不来梅
4
7
1964–65, 1987–88, 1992–93, 2003–04
1967–68, 1982–83, 1984–85, 1985–86, 1994–95, 2005–06, 2007–08
凯泽斯劳滕
4
4
1951, 1953, 1990–91, 1997–98
1948, 1954, 1955, 1993–94
科隆
3
7
1962, 1963–64, 1977–78
1960, 1963, 1964–65, 1972–73, 1981–82, 1988–89, 1989–90
VfB萊比錫
3
2
1903, 1906, 1913
1911, 1914
格雷特霍夫
3
1
1914, 1926, 1929
1920
哈化柏林
2
5
1930, 1931
1925–26, 1926–27, 1927–28, 1928–29, 1974–75
柏林維多利亞
2
2
1908, 1911
1907, 1909
德累斯頓SC
2
1
1943, 1944
1940
漢諾威96
2
—
1938, 1954
拜耳勒沃庫森
1
6
2023–24
1996–97, 1998–99, 1999–2000, 2001–02, 2010–11, 2024–25
卡尔斯鲁厄FV
1
2
1910
1905, 1912
荷爾斯泰因基爾
1
2
1912
1910, 1930
1860慕尼黑
1
2
1965–66
1931, 1966–67
蓝白柏林90
1
1
1905
1921
卡爾斯魯厄SC
1
1
1909
1956
杜爾塞多夫
1
1
1933
1936
法蘭克福
1
1
1959
1932
沃尔夫斯堡
1
1
2008–09
2014–15
弗賴堡FC
1
—
1907
維也納迅速
1
—
1941
曼海姆
1
—
1949
红白埃森
1
—
1955
布倫瑞克
1
—
1966–67
沙貝魯根
—
2
1943, 1952
奧芬巴克
—
2
1950, 1959
RB萊比錫
—
2
2016–17, 2020–21
布拉格DFC
—
1
1903
普福爾茨海姆
—
1
1906
史特加踢球者
—
1
1908
杜伊斯堡1848
—
1
1913
柏林聯
—
1
1923
FSV法蘭克福
—
1
1925
維也納艾特米拿
—
1
1939
第一維也納
—
1
1942
LSV漢堡
—
1
1944
普斯辛蒙斯達
—
1
1951
邁德里希SV
—
1
1963–64
亞琛
—
1
1968–69
按聯邦州及城邦
截至2025年,德國足球冠軍來自德國16個聯邦州及城邦中的11個,最成功的州份是擁有47個冠軍的巴伐利亞州 。巴伐利亞州也是德國兩間最成功的球會的所在地-拜仁慕尼黑和紐倫堡;北萊茵-西法倫州 緊隨其後,獲得25個冠軍,該州擁有多蒙特及史浩克04。目前薩爾州 、圖林根州 、薩克森-安哈爾特 、勃蘭登堡 及梅克倫堡-前波莫瑞 還沒有贏得過德國足球冠軍。德國足協的地區足協與德國的州界保持一致,然而德國足協在萊茵蘭-普法茨州有兩個地區協會,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巴登-符騰堡州各有三個。從1938年到1945年,奧地利當時仍是德國的一部分,因此奧地利球會獲允許參加德國足球錦標賽,維也納迅速是唯一一隊奪得冠軍的奧地利球會。
聯邦州及城邦
冠軍次數
球會
上次奪冠
巴伐利亞
47
拜仁慕尼黑 (34), 紐倫堡 (9), 格雷特霍夫 (3), 1860慕尼黑 (1)
2024-25
北萊茵-西法倫
26
西法倫 (15): 多蒙特 (8), 史浩克04 (7)下萊茵 (7): 慕遜加柏 (5), 杜爾塞多夫 (1), 艾遜 (1)中萊茵 (4): 科隆 (3), 利華古遜 (1)
2023-24
巴登-符腾堡
9
符腾堡 (5): 史特加 (5)巴登 (3): 卡爾斯魯厄FV (1), 卡爾斯魯厄SC (1), 曼海姆 (1)南巴登 (1): 弗賴堡FC (1)
2006-07
漢堡
6
漢堡 (6)
1982-83
萨克森
5
VfB萊比錫 (3), 特雷斯登SC (2)
1944
柏林
5
哈化柏林 (2), 柏林維多利亞 (2), 藍白柏林90 (1)
1931
不来梅
4
雲達不來梅 (4)
1987-88
萊茵蘭-普法茨
4
德國西南 (4): 凱沙羅頓 (4)
1997-98
下薩克森
4
漢諾威96 (2), 禾夫斯堡 (1), 布倫瑞克 (1)
2008–09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1
荷爾斯泰因基爾 (1)
1912
黑森
1
法蘭克福 (1)
1959
其他
1
奧地利 (1): 維也納迅速 (1)
1941
德國足球冠軍(女子)
西德女子足球錦標賽 (1973-1990)
从1974年至1990年,德国足协曾主办过17届西德女子足球錦標賽 。最后一届女子锦标赛 于1990年举行,由16支球队作为各自州级足球协会的最优秀代表入围决赛圈。
圖例
#
決賽於兩回合中決出勝負
*
決賽於加時賽 中決出勝負
†
同一球季贏得女子德國盃
以下列表是1973年-1990年西德女子足球錦標賽決賽 一覽:
德國女子甲組足球聯賽(1991-現今)
德國足協於1990-91球季起設立雙軌制的德甲聯賽[ 12] ,新設立的德甲聯賽包含南、北兩個賽區,並且各自擁有10支球隊參與相互競爭。而在1991-92球季,則包括有兩組各11支球隊——這是因為接納了來自前東德的2支球隊。[4]經過主客場制雙循環比賽後,每個組別的前兩名球隊晉身準決賽。準決賽採用主客場淘汰制。並類似於歐洲賽事,在積分及入球相同的情況下計算客場入球數。決賽則為單場制,在兩支決賽球隊之一的主場舉行。
以下列表是1991年-1997年德國甲組女子足球聯賽決賽 一覽:
1997–98年賽季開始德國甲組女子足球聯賽由南區及北區的雙賽區合併為一個由12支球隊組成的聯賽。
以下列表是1997年-現今德國甲組女子足球聯賽冠軍、亞軍、季軍 一覽:
冠军星章
德国足球职业联盟 (DFL)在2004/05球季初推行冠军星章 ,仿傚義大利 在球衣的會徽上方繡上代表奪取聯賽冠軍次數的星星,作為表揚球隊功績的榮譽,星星代表的意義:
三屆德甲冠軍 = 1顆星星
五屆德甲冠軍 = 2顆星星
十屆德甲冠軍 = 3顆星星
由於只計德甲 成立後的冠軍數目,引起球隊間的激烈辯論,德國足球協會 (DFB )傾向閞放給所有德國冠軍,即包括1963年前的德國錦標賽及東德上級聯賽的冠軍,但足球聯盟堅持冠軍之星為推廣全國聯賽而設立,拒絕接納非德甲冠軍的資格。因此產生兩套不同的標準,由足球聯盟管理的德甲及德乙球隊維持原來的標準,只計德甲成立後的冠軍,而由足球協會管理的地區及業餘聯賽球隊則包括1903年起的所有德國足球冠軍及東德上級聯賽冠軍。但身處德乙的菲尔特 堅持繡上一顆冠軍之星以表揚其在1914年到1929年奪得三屆德國錦標賽冠軍的功績。
* 萊比錫隊(VfB Leipzig)已因破產而被清盤,由其會員建立的萊比錫火車頭 並不被官方承認為萊比錫隊的後繼球隊,故此不能享有冠軍之星的榮譽。
未頒發冠軍的賽季
在超過一個世紀的德國足球競賽歷史中,由於多種原因,有若干賽季未能頒發全國冠軍。
1904年,由於德國足球協會 無法解決卡爾斯魯厄FV 對其在準決賽中以1比6敗給柏林SV (Britannia Berlin)的抗議,該年的冠軍未能產生。卡爾斯魯厄抗議的理由是比賽未在中立場地進行,無法確定哪支球隊將與衛冕冠軍萊比錫爭奪當年的冠軍。
1915年10月,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全國冠軍戰被中止。在戰爭期間,許多地區的比賽仍有限度地繼續,而其他地區則完全放棄所有比賽。數個地區聯賽仍然宣佈冠軍或杯賽得主。全國冠軍賽於1919–20賽季恢復,並以紐倫堡足球俱樂部 在法蘭克福 以2比0擊敗格雷特霍夫體育會 結束。[ 6]
1922年的決賽在紐倫堡足球俱樂部 與漢堡體育會 之間進行,但比賽從未在場上完成。首場比賽在進行了3小時10分鐘後因天黑以2比2平局告終。重賽也進入了加時賽,當時的規則不允許替補,最終比賽在1比1時因紐倫堡僅剩7名球員無法繼續而被終止。隨後對此決定展開了激烈爭議。德國足球協會最終將勝利判給漢堡,但條件是漢堡需以“體育精神”為由放棄冠軍頭銜,漢堡勉強同意。最終,該年的冠軍獎盃未正式頒發。[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家冠軍賽大多數時候仍然舉行並被政權用於提升士氣。隨著戰爭接近尾聲,舉辦比賽變得愈困難,原因包括人力短缺、體育場被轟炸,以及旅途的艱辛和昂貴。在該時期的最後一場冠軍賽中,德累斯頓體育俱樂部 於1944年6月18日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以4比0擊敗軍事俱樂部LSV漢堡 (LSV Hamburg)。1944–45賽季提前於11月開始,但到1945年3月,隨著盟軍部隊橫掃德國,比賽在全國範圍內徹底停止。[ 16]
戰後的1946年初,各地區的比賽開始嘗試恢復,並於1946–47賽季形成了高級聯賽 (Oberliga)的結構。從1945年至1947年未頒發全國冠軍。1947–48賽季進行資格賽,以決定西占區(Westzonen)和東占區(Ostzone)的代表參加全國決賽,但該決賽最終未能舉行。紐倫堡足球俱樂部 憑藉在1948年8月8日於曼海姆 以2比1擊敗凱澤斯勞滕足球俱樂部 而被認定為戰後首位德國足球冠軍。[ 17] 在東占區,普拉尼茨體育會 於1948年7月4日在萊比錫 以1比0擊敗哈雷弗賴因費爾德體育會 ,獲得全國決賽資格,但被蘇聯當局拒絕發放前往比賽的許可。[ 16]
其他全國性足球冠軍賽
工人與宗教聯盟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德國政治局勢的變動催生了幾項較小規模的全國性足球競賽。其中包括左翼工人組織的工人體操與體育聯盟(Arbeiter-Turn- und Sport-Bund,簡稱ATSB)、天主教支持的德國青年力量體育聯盟(Deutschen Jugendkraft,簡稱DJK)、新教支持的德國體操聯盟(Deutsche Turnerschaft,簡稱DT),以及共產主義的紅色運動體育聯盟(Kampfgemeinschaft für Rote Sporteinheit,簡稱KG)。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這些聯盟各自舉辦自己的全國冠軍賽或者組建了自己的國家隊。然而由於這些聯盟所代表的意識形態,它們被當時的政權視為政治上不可接受的存在。在1933年納粹德國 對德國足球進行重組後,這些聯盟被取締,所有競賽被整合到國家認可的聯賽中。[ 6] 許多這些俱樂部被迫與主流俱樂部合併,或其資產被國家沒收。
由於德國的反猶主義 ,猶太人成員被排除在主流俱樂部之外,這導致了猶太人運動協會的成立。這些協會包括盾牌體育協會(Sportbund Schild)及馬卡比俱樂部(Makkabi),它們在1933年至1938年間舉辦了自己的全國冠軍賽。
非德國俱樂部的參與
德國全國冠軍賽曾經有來自其他國家的俱樂部參賽[ 17] 。DFC布拉格 (DFC Prag)是首屆全國冠軍賽的亞軍,也是德國足球協會的創始俱樂部之一。該俱樂部來自奧匈帝國 的波希米亞 (現為捷克共和國 的一部分),當時波希米亞尚未擁有自己的國家足球協會。
在1938年德奧合併 後,奧地利被併入納粹德國 ,奧地利俱樂部也隨之參加德國境內足球賽事。艾特米拿維也納 (Admira Wien)於1939年進入德國全國決賽但未能奪冠,維也納迅速 於1941年奪得冠軍,而第一維也納 (First Vienna)則在1942年決賽中失利。這些比賽中,他們的對手均為沙爾克04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德國佔領地區的俱樂部被納入德國的大區聯賽(Gauligen),並參加全國冠軍的地區資格賽。然而這些俱樂部的表現不如奧地利球隊那麼成功。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