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简称“扬大”,英語:Yangzhou University,缩写:YZU)是一所坐落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苏省扬州市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1] 历史沿革扬州大学(六校合并)
机构设置二级学院截止2025年6月,扬州大学共有32个二级学院:[35]
独立学院科研机构截止2025年6月,扬州大学共有14个科研机构:[37]
直属附属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截止2025年6月,扬州大学共有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9] 附属学校
其他机构
学科建设全校现有教职员工5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45]现有普通本科生34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84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1000多人。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等7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学校象征校徽扬州大学校徽包含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地球、一只展翅的仙鹤、祥云等元素,校徽的基本色是自然绿(自然绿02号)、辅助色为中国红(中国红02号)。 参天大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标志从外形上突出了扬州大学的学校性质,也表达了百年扬大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地球、仙鹤:仙鹤是扬州的典型吉祥物,周围的树冠可视为祥云,与仙鹤组成了“鹤舞九天”的生动画面,表达了扬州大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豪迈气概。校徽的外轮廓,既是树冠又是片片祥云,同时象征一座知识高峰,通向高峰的路崎岖曲折,需要扬大人不畏艰难险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向上攀登。从校徽的构成元素看,仙鹤隐含英文字母Y、大树的主干是英文字母U的体现,Y、U是扬州大学英文名Yangzhou University的字首缩写。[46] 校区简介学校有荷花池校区、瘦西湖校区、文汇路校区、淮海路校区、江阳路北校区、江阳路南校区、扬子津校区、扬子津南校区、高邮校区等9个校区和附属医院及其他教学科研实验场所。荷花池校区为学校主校区,地址为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是学校法定住所。[47][48][49] 荷花池校区扬州大学位于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为六校合并后新建的第一个校区暨主校区,设有新闻与传媒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 瘦西湖校区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位于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为合并前的扬州师范学院所在地,设有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文汇路校区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位于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为合并前的江苏农学院所在地,设有农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 江阳路北校区扬州大学江阳路北校区位于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为合并前的扬州工学院所在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设置在江阳路南、北两校区。 江阳路南校区扬州大学江阳路南校区位于扬州市江阳中路131号,为合并前的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所在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设置在江阳路南、北两校区。 扬子津校区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位于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2008年开建,东区设有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区设有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 扬子津南校区扬州大学扬子津南校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南路199号,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为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所在地。[50][51] 淮海路校区扬州大学淮海路校区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淮海路11号,为合并前的扬州医学院所在地,校区被淮海路分隔为东西两个校园,西校园位于江苏省扬州中学南侧、东校园位于苏北人民医院北侧。2016年1月,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扬州大学签署协议,扬州市人民政府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移交扬州大学作为直属附属医院,扬州大学将淮海路校区的教学区和操场(即东校园)整体移交扬州市人民政府。[43] 高邮校区(规划建设中)扬州大学高邮校区即扬州大学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区(高邮),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内),占地面积约2300亩。[52] 项目启动于2016年8月,由扬州市人民政府、扬州大学、高邮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旨在建设一个集研发、教学、示范与推广功能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农业科教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一心、一轴、一带、四区”,“一心”为综合服务中心;“一轴”为农业科技文化景观轴;“一带”为复合型水功能带;“四区”为作物科学科教示范区、园艺园林(植保)科教示范区、动物科学科教示范区和生态智慧牧场。2017年,园区一期工程生态智慧牧场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并于2018年12月顺利竣工,生态智慧牧场正式投入使用。[53]2023年1月,扬州大学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区(高邮)二期建设开工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工期为35个月,工程总投资5.33亿元。 盐阜路校区(已废弃)扬州大学盐阜路校区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盐阜东路1号,为合并前的江苏商业专科学校所在地,2013年停止使用。 青山校区扬州大学青山校区位于江苏省仪征市青山镇跃进村,总面积约238亩,为由南京农学院与苏北农学院于1971年下放农村合并而成的江苏农学院校址,1979年两校分别迁回南京、扬州后该校区停止使用。1982年,仪征化纤建设时临时租用了青山校区闲置校舍,之后一直空置至今,后经扬大农学院委托交由扬大康源乳业代为管理。2020年,扬州大学与青山镇达成合作意向,将在青山校区打造扬州大学仪征科教园。[54][55] 知名校友
参看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