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第二次应用性发射:天问一号任务
本表纪录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自建成以来所进行的所有航天发射任务。
发射统计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任务列表
2010年代
2016年
序号
|
运载器
|
载荷
|
发射时间 (UTC+8)
|
发射台
|
目标轨道
|
发射状态
|
任务备注
|
1
|
长征七号 Y1
|
远征一号甲上面级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 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 翱翔之星 天鸽飞行器×2 在轨加注实验装置(天源一号)[1]
|
2016年6月25日 20时00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文昌发射场与长征七号首飞测试:任务成功
|
2
|
长征五号 Y1 / 远征二号 Y1
|
实践十七号卫星
|
2016年11月3日 20时43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地球静止轨道 GEO
|
成功
|
长征五号首飞测试,实践卫星项目:任务过程出现失误,任务成功 发射过程中二级故障提前关机,但上面级透过延长燃烧时间成功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2017年
序号
|
运载器
|
载荷
|
发射时间 (UTC+8)
|
发射台
|
目标轨道
|
发射状态
|
任务备注
|
3
|
长征七号 Y2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丝路一号科学试验卫星
|
2017年4月20日 19时41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成功
|
4
|
长征五号 Y2
|
实践十八号卫星
|
2017年7月2日 19时23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超同步转移轨道 SSTO
|
失利
|
实践卫星项目:任务失利 一级发动机液氧泵损毁导致一台发动机停车,最终因推力不足入轨失败,坠毁于关岛以西,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海域
|
2019年
序号
|
运载器
|
载荷
|
发射时间 (UTC+8)
|
发射台
|
目标轨道
|
发射状态
|
任务备注
|
5
|
长征五号 Y3
|
实践二十号卫星
|
2019年12月27日 20时45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超同步转移轨道 SSTO
|
成功
|
实践卫星项目:任务成功 遥三所搭载的实践20号卫星实为原遥二搭载的实践18号补发
|
2020年代
2020年
序号
|
运载器
|
载荷
|
发射时间 (UTC+8)
|
发射台
|
目标轨道
|
发射状态
|
任务备注
|
6
|
长征七号甲 Y1
|
新技术验证六号卫星
|
2020年3月16日 21时34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TO
|
失利
|
长征七号甲遥一测试:任务失利 助推器氧箱出流口发生空化[2]
|
7
|
长征五号B Y1
|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
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实验舱
|
2020年5月5日 18时00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任务成功,附加任务失利 2020年5月6日,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自主提升到大椭圆轨道,返回舱于5月8日13时49分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返回过程中出现异常。
|
8
|
长征五号 Y4
|
天问一号探测器
|
2020年7月23日 12时41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地火转移轨道 TMI
|
成功
|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任务成功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2021年2月10日完成火星捕获后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7时18分,天问一号所携带的探测车祝融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
|
9
|
长征五号 Y5
|
嫦娥五号探测器
|
2020年11月24日 04时30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地月转移轨道 TLI
|
成功
|
中国探月工程:任务成功 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获取两公斤月岩样本,随后从月面起飞至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最终携带样本返回地球。
|
10
|
长征八号 Y1
|
新技术验证七号卫星
智星一号A星
|
2020年12月22日 12时37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太阳同步轨道 SSO
|
成功
|
长征八号遥一测试:任务成功
|
2021年
序号
|
运载器
|
载荷
|
发射时间 (UTC+8)
|
发射台
|
目标轨道
|
发射状态
|
任务备注
|
11
|
长征七号甲 Y2
|
试验九号卫星
|
2021年3月12日 1时51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TO
|
成功
|
原遥一任务:任务成功
|
12
|
长征五号B Y2
|
天和核心舱
|
2021年4月29日 11时23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成功 天和核心舱为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将与问天实验舱以及梦天实验舱对接,组建成大型的空间站。2021年4月29日中午11時23分,天和核心艙於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在數分鐘後成功入軌。
|
13
|
长征七号 Y3
|
天舟二号
|
2021年5月29日 20时55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成功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携带两件舱外航天服,20个气瓶,10余个软体水囊,提供日常和电解制造氧的水,此外还有其他衣食住行和试验载荷,共计160个货包,200件货物,与先前发射入轨的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推进剂补加和组合体飞行。飞船密封舱携带上行货物重量约4.8吨,推进剂2吨,物资总重近6.8吨。
|
14
|
长征七号 Y4
|
天舟三号
|
2021年9月20日 15时10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成功
|
15
|
长征七号改 Y3
|
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
试验十二号卫星02星
|
2021年12月23日 18时12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TO
|
成功
|
[3]
|
2022年
序号
|
运载器
|
载荷
|
发射时间 (UTC+8)
|
发射台
|
目标轨道
|
发射状态
|
任务备注
|
16
|
长征八号 Y2[註 1]
|
泰景三号01卫星
泰景四号01卫星
海南一号01/02星
文昌一号01/02星
吉林一号高分03D10-18星(9颗)
吉林一号MF02A01星
巢湖一号卫星
创星雷神号卫星
天启星座19星
星时代-17(大运号)卫星
启明星一号卫星
西电一号卫星
|
2022年2月27日 11时06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太阳同步轨道
|
成功
|
载荷共包括22颗卫星,创造中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的新纪录。[4]
|
17
|
长征七号 Y5
|
天舟四号
|
2022年5月10日 01时56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成功 天舟四号飞船是天宫号空间站的第五艘到访航天器以及第三艘无人货运飞船。本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和货运补给任务。
|
18
|
长征五号B Y3
|
问天实验舱
|
2022年7月24日 14时22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成功 天宫空间站实验舱I,又称"问天"实验舱,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该型空间站基本构型中两个大型在轨实验舱段中的第一个。该舱为控制与实验应用舱,主要用于研究,舱外将设置一架小型多功能机械臂和备份气闸舱。
|
19
|
长征七号改 Y5
|
中星1E卫星
|
2022年9月13日 13时18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TO
|
成功
|
[5]
|
20
|
长征五号B Y4
|
梦天实验舱
|
2022年10月31日 15时37分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成功 天宫空间站实验舱II,又称 “梦天”实验舱,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该型空间站基本构型中两个大型在轨实验舱段中的第二个。该舱为专业与储存应用舱,其后端置有实验载荷气闸舱,可将大型载荷投放至真空。
|
21
|
长征七号 Y6
|
天舟五号
|
2022年11月12日 10时03分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成功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成功 天舟五号飞船是天宫号空间站的第六艘到访航天器以及第四艘无人货运飞船。
|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计划中的发射任务
序号
|
运载器
|
载荷
|
发射时间 (UTC+8)
|
发射台
|
目标轨道
|
发射状态
|
任务备注
|
|
长征七号甲 Y12
|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八号
|
2025年5月20日 (预计)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TO
|
计划中
|
|
长征五号 Y9
|
-
|
2025年 (预计)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TO
|
计划中
|
|
|
长征七号 Y10
|
天舟九号
|
2025年 (预计)
|
201 二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计划中
|
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任务规划中
|
|
长征五号
|
嫦娥七号探测器
|
2026年 (预计)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地月转移轨道 TLI
|
计划中
|
中国探月工程:任务规划中
|
|
长征五号B
|
巡天望远镜
|
2027年 (预计)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近地轨道 LEO
|
计划中
|
|
|
长征五号
|
嫦娥八号探测器
|
2028年 (预计)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地月转移轨道 TLI
|
计划中
|
中国探月工程:任务规划中
|
|
长征五号
|
天问三号探测器
|
2028年 (预计)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地火转移轨道 TMI
|
计划中
|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任务规划中
|
|
长征五号
|
天问四号探测器
|
2029年 (预计)
|
101 一号发射工位
|
霍曼轉移軌道 HLO
|
计划中
|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任务规划中
|
轨道缩写全称对照表 LEO: Low Earth Orbit 近地轨道 SSTO: Super-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 超同步转移轨道 GTO: 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GEO: Geostationary Orbit 地球静止轨道 TMI: Trans-Mars Injection 地球-火星转移轨道 TLI: Trans-Lunar Injection 地球-月球转移轨道 SSO: Sun-Synchronous Orbit 太阳同步轨道 注释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后方的代号 YX意为遥X,代表火箭制造序号(并非飞行序号),如Y4即遥四运载火箭。
|
注释
参考资料
航天项目一览与年表 |
---|
航天综合 | |
---|
载人航天 | |
---|
太阳系探索 | |
---|
地心轨道人造卫星 | |
---|
运载系统 | |
---|
运载火箭发射(按火箭类型) | |
---|
运载火箭发射(按國家或地區) | |
---|
运载火箭发射(按发射場) | |
---|
航天机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