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奇航記:第二期
《星艦奇航記:第二期》(原名:Star Trek: Phase II)是一個胎死腹中的電視影集計畫,原本預定於1978年春季在派拉蒙打算成立的電視網中首播。故事內容是基於吉恩·羅登貝瑞原創的《星艦奇航記》角色與時空背景。影集主要是描述「星艦企業號」的航員進行第二次五年任務期間所發生的冒險故事(接續自前一個系列完結之後)。 影集原本計畫由威廉·薛特納(William Shatner)與德佛瑞斯特·凱利(DeForest Kelley)擔綱演出他們之前的角色詹姆斯·柯克與李奧納德·麥考伊。比較引人注目的是李奧納德·尼摩伊(Leonard Nimoy)的缺席,他因為關於史巴克這個角色的行銷議題,以及對《Equus》這齣舞台劇的責任,所以回絕了這次的演出機會。 影集會加入幾個新成員,包括威廉·碟克(William Decker)中校、依莉亞(Ilia)上尉、以及瓦肯人榮(Xon)上尉等等。 儘管影集大部分的準備工作、許多電視等級的模型(包括星艦企業號本體以及許多試播章節裡的模型)、與十二集完整的劇本都已經完成,影集的製播計畫最後還是中止了,改而製作一部電影——《星艦迷航記》。電影裡所有角色都有出現(不過有的只有短短幾幕)。碟克和依莉亞成為貫穿這部電影的要角。榮上尉(現在叫做索納克(Sonak)中校)只出現了幾分鐘,在死於傳送器意外前也有幾句對白。扮演榮的演員,大衛·高崔奧斯(David Gautreaux),也在這部電影裡客串演出艾普希隆九號(Epsilon 9)太空站的布蘭區(Branch)指揮官。 在早期階段,榮原本叫做沙維克(Savik)。後來這個名字的變化型,莎維可(Saavik),用來命名電影《星戰大怒吼》裡面的一個女瓦肯人。 有兩集(「小孩」(The Child)和「惡魔的稅金」(Devil's Due))的劇本經過改寫之後,使用在影集《銀河飛龍》裡,因為當時發生了劇本作者罷工事件。此外,影集裡一些新元素最後也融入了《銀河飛龍》之中。例如瑞克中校(Riker)可以看成碟克的另一個版本;而星異(Troi)則是依莉亞的另一個版本。 已完成劇本列表《星艦奇航記:第二期》總共完成了十二集的劇本:
正史相關議題由於派拉蒙影業公司和羅登貝瑞決定說只有真人演出、公開播映的事件才夠資格算是正史,加上一些主要元素,包括兩集劇本併入其他星艦影集的事實,《第二期》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納入正史的了。這也產生了一些混亂,因為許多來源建議說第二個五年探索任務(順便帶出《第二期》)是在電影《星艦迷航記》後發生的。然而,螢幕上沒有任何參考資料說柯克被指派進行這個任務,所以除非將來有電視影集或是電影這麼說,否則這個任務只能被視為同人誌(fanon)的推測。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