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樂寺
普樂寺,俗称圆亭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是一座佛教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该寺从建成以来,从无驻寺僧人。 历史普樂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磐锤峰以西的平岗上,坐东朝西,在溥仁寺东北,安远庙对面。普樂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建成。[1] 普乐寺的兴建名义上是供新归附清朝的杜尔伯特、左右哈萨克、东西布崔豪特(柯尔克孜族)瞻仰用,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并不信奉佛教,而是信奉伊斯兰教,可见这并非乾隆帝兴建该寺的真正意图。乾隆帝的真正意图见于碑亭中的御制碑。[1]乾隆帝建寺是采纳章嘉国师的意见,乾隆帝定名“普乐”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带有普天同乐之意。[3] 清朝时,该寺不驻喇嘛,由内务府管理。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各庙喇嘛来此念经。[3] 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时期,普乐寺遭严重破坏,古树遭大量砍伐,古建筑接近坍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乐寺受到保护。1961年,普乐寺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普乐寺作为“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遗产项目。[5]1980年代初,国家拨出专款对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进行保护修缮,其中包括普乐寺。[4] 2010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这是中国继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保护工程、长城保护工程后的又一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是该保护工程的项目之一。[5]承德市文物局依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编制《承德普乐寺保护修缮方案》并通过国家文物局论证审批及河北省文物局核准,2011年10月经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了保护修缮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4]2012年4月18日,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开工。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包括本体修缮工程以及安消防工程两个部分。[5]2012年12月,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如期完工。[6] 建筑![]() 普樂寺东西长195米,南北宽93米,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为汉藏结合,前半部分承袭伽蓝七堂,后半部則融入藏式风格。[2][7]主要建筑有:
参考文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