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
物業名稱
|
數量
|
學校名稱
|
落成年份
|
現時用途 (如適用)
|
備註
|
首次編配性質
|
承建商
|
南區
|
利東邨
|
1
|
鴨脷洲街坊學校
|
1987
|
|
最後一座興建的第一代標準小學校舍 全港三所興建時已設操場大樓的第一代標準小學校舍之一
|
遷校
|
中國建築
|
黃大仙區
|
天馬苑
|
1
|
天主教博智小學
|
1986
|
原設於橫頭磡邨第5座地下(1988年清拆),清拆前兩年獲准遷校,於2026年與天主教伍華小學合併而遷出
|
|
竹園南邨
|
1
|
浸信會天虹小學
|
1984
|
預計2025年遷往啟德新建校舍[1],短期將改作簡約公屋,長遠將拆卸重建作公營房屋發展
|
新建
|
|
彩雲邨
|
1
|
彩雲聖若瑟小學
|
1982
|
下午校於2009年分拆至鄰近的平山新建校舍 成為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
|
合和建築
|
觀塘區
|
啟業邨
|
1
|
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
|
1983
|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
|
於2009年遷往鄰近的平山新建校舍 後期加建操場大樓
|
|
樂華北邨
|
1
|
聖公會基樂小學
|
|
原為聖公會基信小學及聖公會聖巴拿巴小學,分別位於黃大仙下邨第23、24座地下及觀塘(翠屏道)邨第11座地下 下午校於2003年遷往九龍灣新建校舍,成為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
|
遷校、合併
|
祥記建築
|
樂華南邨
|
1
|
樂善堂楊仲明學校
|
1985
|
原為樂善堂油塘灣學校及樂善堂觀塘學校,分別位於油塘邨第10座天台及觀塘(翠屏道)邨第24座地下 因取消天台小學政策而遷校
|
遷校、合併
|
荃灣區
|
石圍角邨
|
1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
|
1982
|
|
新建
|
|
(不適用)
|
1
|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
|
1983
|
下午校於2003年分拆至同區珀麗灣新建校舍[2] 成為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馬灣)
|
|
葵青區
|
長康邨
|
3
|
青衣商會小學
|
1984
|
|
有成建築
|
保良局陳溢小學
|
下午校於2002年分拆至同區新建校舍 成為保良局世德小學[3]
|
安利(蕭氏)建築
|
青衣公立學校
|
職安健學院
|
原址位於山下的藍田村 2008年被明令殺校[4]
|
遷校
|
有成建築
|
屯門區
|
兆康苑
|
1
|
屯門官立小學
|
1982
|
|
下午校曾擬與另外三間官立小學合併並遷往葵聯邨現址,但不果[5]
|
新建
|
|
蝴蝶邨
|
2
|
仁德天主教小學
|
1983
|
|
|
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
|
原址為旅港增城同鄉會兆霖學校 2005年與路德會呂祥光小學下午校合併[6]
|
朱祥興建築
|
湖景邨
|
1
|
道教青松小學 (湖景邨)
|
1985
|
原址為佛教黃筱煒紀念學校 2008年與道教青松小學下午校合併[7]
|
新昌營造
|
兆山苑
|
2
|
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
|
1984
|
下午校於2011年與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下午校合併並遷往掃管笏新建校舍 成為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
|
均利建築
|
五邑鄒振猷學校
|
|
山景邨
|
2
|
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
|
1983
|
|
安利(蕭氏)建築
|
道教青松小學
|
1985
|
下午校於2008年與佛教黃筱煒紀念學校合併 成為道教青松小學 (湖景邨)[7]
|
順成建築
|
安定邨
|
4
|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
|
1981
|
全港首批建成的標準小學校舍之一
|
|
路德會呂祥光小學
|
1982
|
下午校於2005年與旅港增城同鄉會兆霖學校合併 成為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
|
|
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
|
下午校於2011年合併並遷往掃管笏新建校舍 成為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8]
|
|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
|
1985
|
|
生記建築
|
友愛邨
|
1
|
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
|
1982
|
下午校於2011年合併並遷往掃管笏新建校舍 成為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
劍虹建築工程
|
(不適用)
|
1
|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
|
1981
|
首座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同類校舍[9] 2005年由保良局接辦,並在原來校名前冠名[10]
|
|
元朗區
|
朗屏邨
|
2
|
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
|
1986
|
全港三所興建時已設操場大樓的第一代標準小學校舍之一
|
合和建築
|
元朗朗屏邨東莞學校
|
原為「東莞學校」,原址位於同區大旗嶺[11] 全港三所興建時已設操場大樓的第一代標準小學校舍之一
|
遷校
|
水邊圍邨
|
1
|
光明學校
|
1981
|
全港首座動工的標準小學校舍,於1979年11月招標[12] 全港首批建成的標準小學校舍之一 原校舍位於同區橫洲 下午校於2006年分拆並遷往同區新建校舍 成為光明英來學校
|
|
北區
|
彩園邨
|
2
|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
|
1984
|
擬建簡約公屋
|
於2008年遷往同區近天平邨新建校舍[13] 校舍曾由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使用,亦於2017年遷往同區近清河邨新建校舍[14] 此校舍暫時保留作馬錦燦紀念小學分校,以應付小學學額需求暫時增加,直至2024年暑假才交還 短期將改裝為簡約公屋,長遠將拆卸重建作公營房屋發展
|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
|
1982
|
|
下午校於2003年分拆至同區近清河邨新建校舍 成為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 預計於2027年遷往同區新建後千禧校舍
|
新建
|
|
祥華邨
|
1
|
粉嶺官立小學
|
1984
|
下午校曾擬與另外三間官立小學合併並遷往葵聯邨現址,但不果[5]
|
均利建築
|
大埔區
|
廣福邨
|
2
|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
|
1983
|
原為大埔公立學校,位於北盛街,於1979年結束,4年後復校 2006年由大埔浸信會接辦並改為現時校名[15]
|
復校
|
宏昌建築
|
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
|
1984
|
下午校於2009年與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合併 成為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
|
新建
|
大元邨
|
2
|
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
1981
|
全港首批建成的標準小學校舍之一
|
|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吳禮和紀念學校
|
1984
|
原名為「香港道教聯合會吳禮和紀念學校」
|
|
富善邨
|
2
|
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
|
1986
|
原名為「三水學校」
|
|
中華基督教會基正小學
|
1985
|
空置
|
原為「正而學校」,位於大埔墟 2010年被明令殺校 長遠改作安老院,而建築署曾就此聘用顧問進行研究[16]
|
遷校
|
|
沙田區
|
新翠邨
|
3
|
循理會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學
|
1983
|
|
原為循理會至正學校,位於慈正邨 於1982年獲准於現址復辦,以免殺校 下午校於2005年與沙田公立美林小學合併 成為循理會美林小學 將再遷往同邨沙田崇真中學舊址
|
復辦
|
|
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
|
1984
|
|
新建
|
|
九龍城浸信會禧年(恩平)小學
|
1985
|
原址為恩平工商會李吳瑞愛紀念學校 2006年與九龍城浸信會禧年小學下午校合併[17]
|
|
新田圍邨
|
1
|
沙田官立小學
|
1981
|
全港首批建成的標準小學校舍之一 下午校曾擬與另外三間官立小學合併並遷往葵聯邨現址,但不果[5]
|
|
隆亨邨
|
1
|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
1983
|
原址為田心谷六村公立小學 由顯徑公立學校與田心公立學校合併而成[18] 2006年與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下午校合併
|
合併
|
|
秦石邨
|
1
|
佛教明珠學校
|
1984
|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共用擴展校舍
|
曾於2005-2009年間與佛教黃允畋中學結為一條龍學校 2009年被明令殺校[19],而結龍關係隨之結束
|
新建
|
|
博康邨
|
2
|
救世軍田家炳學校
|
1983
|
|
因
|
|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
|
1985
|
下午校於2006年與田心谷六村公立小學合併 成為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
順成建築
|
乙明邨
|
1
|
樂善堂陳祖澤學校
|
1982
|
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
2009年被明令殺校[20]
|
|
(不適用)
|
1
|
慈航學校
|
|
原為慈航義學,原址位於鄰近車公廟側的李屋村
|
遷校
|
|
沙田第一城
|
2
|
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
1985
|
發展商按照批地條款興建,再將業權轉移至財政司法團[21] 下午校於2010年分拆並遷往乙明邨樂善堂陳祖澤學校舊址 成為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
新建
|
協興建築
|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
1982
|
發展商按照批地條款興建,再將業權轉移至財政司法團[21] 原為浸信會培愛小學,位於慈安邨 因黃大仙區適齡學童不足,而申請第二次遷校 下午校於1999年分拆並遷往同區前柏立基教育學院分校校舍,成為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22]
|
遷校
|
美林邨
|
2
|
循理會美林小學
|
教育局辦公大樓
|
原址為沙田公立美林小學 因原來的沙田公立學校改作智障兒童學校,常規班遷至現址 2005年與循理會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學下午校合併 2010年遷往同邨東華三院譚兆小學舊址 其後曾作為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鄰近水泉澳邨的永久校舍落成前的臨時校舍直至2023年[23] 長遠將拆卸重建作公營房屋發展
|
新昌營造
|
東華三院譚兆小學
|
1984
|
循理會美林小學
|
2008年被明令殺校
|
新建
|
煥利建築
|
西貢區
|
(不適用)
|
1
|
西貢中心小學
|
西貢蠔涌福利設施大樓
|
由西貢區內8間鄉村學校合併而成[24] 採用特別設計,較同類校舍少兩層 後期加建操場大樓 2007年被明令殺校 於2021年批予基督教靈實協會,用作開辦靈實蠔涌頤養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並安置原址位於寶林邨的靈實蠔涌日間活動中心暨宿舍
|
合併
|
生記建築
|
合計︰53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