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傳奇白鹿傳奇(邵語:inkahiwan qmaqutilh mapuzipuzi a lhkaribush a qnuan a lalawa),一詞起源於台灣原住民邵族追逐獵物「白鹿」,到定居日月潭的神話傳說 [1]。 傳說大綱邵族原本居住在阿里山一帶,有一年為了準備祖靈祭典,名叫帕達木的人帶領族人出發打獵,但過了好幾天都沒有收穫,正當他們苦無進展時,一隻大白鹿從他們眼前跑過(另有一說是獵犬發現),精神為之振奮的族人開始追捕白鹿,一連追了好幾天,沿路在樹幹上削下一片樹皮做為路標,最後白鹿帶著他們來到日月潭邊,跳進湖中消失不見,雖然鹿不見了,但到湖邊喝水的族人發現水裡有很多肥美的魚,而且附近的花草樹木十分漂亮,當時邵族人在山上生活習慣了,不知道魚可不可以吃,便由最年長的人以身試毒,發現沒有問題而且相當美味,獵人們回到部落後通知族人,後來大家決定遷村至當地,並推舉帕達木為第一代頭目[4]。
在追著白鹿來到日月潭邊後的故事,其實有許多版本,如因為白鹿不見了,族人只好在湖邊繼續打獵,並且把獵到的山羌拿到湖邊清洗,而山羌的內臟引來許多魚才發現這裡的水產豐富[5]、或是當天晚上那位吃魚的年長者在夢裡看到一個白衣仙女,告訴他白鹿就是自己變成的,因為這裡的環境比較好所以帶他們過來[6]、也有白鹿在湖邊被抓住宰殺,並且由他的內臟引來許多魚[7]、或是當時的獵人隊伍是伊西南可灣、帕拉貝、伊西潘多夏、塔克西塔羅蔓、他庫西央等五人[8]等。 其他傳說薩拉芒拉另有白鹿的故事內容為:過去荷蘭人在台灣擴張勢力時,擴及到邵族的領土,頭目因此苦惱於要作戰還是遷往他處,但要遷移也不知道要遷往哪裡,他記得長者曾說過之前祖先住在山裡,因為受到海邊外族的侵略才抵達現在的地方,但他也不知道那個地方是哪裡,後來他不小心睡著時,遇到一個白鬚老人告訴他因為敵人裝備精良,遷移回原本的祖居地比較好,頭目在醒來後才驚覺那是過去抵抗外族的英雄薩拉芒拉,而這時他家的門前出現一頭高貴的白鹿,正是祖先派來帶領他們回到祖居地的使者,邵族就這樣遷回了水社[9]。因為故事中表明發生時間在西元1616年,當時荷蘭尚未在台灣發展勢力,且內容與邵族本族的傳說相當太遠,因此這則故事的可信度不高。 其他族群邵族周邊的族群:鄒族和布農族的傳說中,也有部分族人追著白鹿遷往日月潭,並且在當地定居的傳說,鄒族也因此視邵族為自己的兄弟族[10][11]。 地點傳說中白鹿躍入日月潭中的地點是今日日月潭的古亭仔一帶,邵族稱呼當地為「白」(Puzi),也是當初邵族遷來這裡時第一個居住地,後來才因為人口越來越多而遷往他處。 現代研究![]() 因為白鹿傳說中的鹿對「水」很靈敏,有人認為很有可能白鹿是以台灣特有的臺灣水鹿為原型,該鹿種是原住民過去主要的獵物之一,且多活動於近水源的草地[12]。 另外,因為傳說中邵族人原本居住在阿里山,因此日治時期的學者把邵族歸類為鄒族的一支,直到近代才正名成功[13]。 相關條目資料來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