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譽郡 」重定向至此。关于在威爾斯擁有類似職能的郡,请见「
威爾斯的保留郡 」。
英格蘭的名譽郡及 司法郡 位置 英格蘭 數量 48 人口 最少:倫敦市 (10,847) 最多:大倫敦 (8,855,333) 面積 最小:倫敦市 2.89平方公里(1.12平方英里) 最大:北約克郡 8,654平方公里(3,341平方英里) 人口密度 最小:諾森伯蘭郡 65每平方公里(170每平方英里) 最大:大倫敦 5,643每平方公里(14,620每平方英里)
名譽郡 (英語:Ceremonial county )[ 1] ,正式名称是因郡尉制而設的郡 (County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lieutenancies )[ 2] ,為英格蘭 的地域劃分。英國君主 可於各郡中會委任一郡尉 ,作爲君主在該郡的代表。[ 3] 名譽郡其並非英格蘭行政區劃一部分,但仍為現行法律中有關英格蘭的郡 的定義之一[ 2] (另一定義即為用以設立地方政府的都會郡及非都會郡 [ 4] )。
司法郡 (英語:Shrieval county )的邊界及性質與名譽郡相同,君主可於各郡中委任一郡長 ,作爲君主在該郡的司法代表。[ 5]
《1997年郡尉職權法令》 定義了名譽郡的邊界,而《1887年郡長職權法令》 則定義了司法郡的邊界——兩者都被定義為不同都會郡和非都會郡的組合。[ 2] [ 6]
歷史
1885至1965年間的地理郡
歷史上郡 起初被用作劃分地域,由郡長 負責組織民兵及執行法律。[ 7] 各郡亦設有四季法院 (處理各郡行政事務及負責裁判輕微罪行)。[ 8] 巡迴審判庭 亦以各郡劃分管轄區域。[ 9] 郡長有關組織民兵的職能從都鐸 時期起改由郡尉 承擔。[ 10]
自從中世紀開始部分市鎮獲授法人地位 ,得以從獨立於原隸屬的司法郡之外,自行任命鎮長及設立四季法院。[ 11] [ 12] [ 13] 雖然理論上這些市鎮法人亦可自行任命郡尉,但現時除了倫敦市之外,所有市鎮法人都與其原隸屬的郡共同擁有同一位郡尉。[ a] 倫敦市的郡尉則交由市長 領導的郡尉委員會負責。《1882年民兵法令》正式確立任命郡尉至各司法郡及從其獨立出來的自治市鎮的做法。[ 14]
郡尉組織民兵的職權於1871年廢止,並在1921年廢止其徵召壯丁參與戰鬥之權力。[ 15] 郡尉一職及後便成爲純屬名譽性質的虛銜,僅負責在該郡代表君主出席官方活動。[ 3]
歷史上名譽郡撇除自治市鎮後的邊界即與司法郡相對應——約克郡為唯一例外。儘管約克郡全境為一司法郡(設一位郡長 ),但名譽郡則從1660年起依其傳統分區 分爲東、北、及西約克郡。[ 16]
1888年的《地方政府法令》 增設了行政郡 作爲英格蘭的一級行政區劃,各行政郡並在1889年設立了經由選舉產生的郡議會,負責各司法郡原四季法院的行政職能。[ 17] 部分大郡的四季法院並非管轄全郡,而只負責郡内分區(如林肯郡的三區 ),相對應的行政郡及郡議會故而只管轄相對應之郡區。[ 18] 法令亦授予部分市鎮郡自治市鎮 地位,擁有獨立於原隸屬的郡之外的自治市鎮議會。大部分市鎮法人亦獲授郡自治市鎮地位,但部分較小的市鎮法人(如特威德河畔贝里克 及利奇菲爾德 )則併入原隸屬的行政郡。[ 19] 地方政府改革後部分名譽郡及司法郡之疆域包括數個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在內。[ 17]
這段時期中英格蘭同時擁有因郡長制及司法制度而設的司法郡、因郡尉制而設的名譽郡,以及負責地方行政職能的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 17] 《地方政府法令》使用「全郡」(entire county)一詞描述司法郡疆域内的全體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 20] 而地形測量局 則使用「地理郡」(geographical county)一詞來描述各類郡中定義之疆域最廣之郡——除了約克郡(採用司法郡之定義)[ 21] 及倫敦郡 (採用行政郡之定義)[ 22] 外地理郡之疆域均與名譽郡等同。[ 23]
四季法院及巡迴審判庭在1972年被廢除,司法郡之職能轉移至新成立的皇室法院 [ 24] (但郡長任命並未因而中止)。[ 25] 1974年的地方政府改革廢除了原有的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制度(市鎮法人地位亦同時被廢),名譽郡及司法郡之邊界也重新調整至兩者一樣,並改用新設的都會郡和非都會郡 來定義。[ 26] [ 27] 原先全境為一司法郡的約克郡也被拆分成東、北、南,及西約克郡名譽/司法郡。[ 28]
1974至1996年間的名譽郡(圖中未顯示倫敦市) 1992年設立的英格蘭地方政府委員會 針對英格蘭的地方政府架構,建議廢除部分非都會郡而改設單一管理區(法律上視作為下轄單一分區的非都會郡[ b] )。僅僅成立了18年的雅芳 、克利夫蘭 ,及亨伯賽德郡 在1996年4月1日率先被裁撤。為了避免名譽郡及司法郡因架構變動而變動過大,兩者之法律定義均在同日修訂爲不同都會郡和非都會郡的組合,即恢復1974年前的邊界定義。[ 30] [ 31] [ 32] [ 33]
1997年的《郡尉職權法令》 整合了1996年的架構變動,並定明除了特定名譽郡外其餘名譽郡均沿用都會郡和非都會郡的邊界。[ 31] 當赫里福德 、拉特蘭 、及伍斯特郡 在1997年及1998年重設時,國會並未對《郡尉職權法令》做出修訂,確保三者亦同時為名譽郡。[ 34] [ 35] 1998年迄今名譽郡及司法郡的管轄範圍並沒出現重大變更,但部分名譽郡邊界則因新單一管理區的出現而重新定義。[ 2]
法律中各郡尉轄區全稱爲「因郡尉制而設的郡」(County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lieutenancies )[ 2] ,但指代各轄區的通稱「名譽郡」從1996年起已在國會辯論中出現。[ 36]
司法郡
與《1997年郡尉職權法令》 類似,經修訂後的《1887年郡長職權法令》 定明司法郡的邊界除個別特定司法郡外,皆與各都會郡和非都會郡相同。[ 2] [ 6] 君主可於各司法郡中委任一郡長 [ 6] (倫敦市除外,其擁有兩位郡長[ 37] )。
定義
《1997年郡尉職權法令》 定義「因郡尉制而設的郡」為各都會郡和非都會郡(依經修訂後的《1972年地方政府法令》 所設)、大倫敦及錫利群島(兩者均不屬於1972年法令之內)之組合。這些郡一般通稱為「名譽郡」,儘管該詞未曾在法令中出現。[ 36] 這些郡的具體定義均列於法令附表一第二至五段[ 2] (曾於2009年[ 38] 、2019年[ 39] ,及2023年[ 40] 進行修訂)。一般而言,當政府設立新的非都會郡時,《郡尉職權法令》都會隨而進行修訂,以根據新設非都會郡重新定義現時的名譽郡。[ c] 1998年至今名譽郡之實際管轄範圍未曾改變。[ 2]
1998年至今的名譽郡
現時英格蘭共有48個因郡尉制而設的郡(名譽郡),如下列所示:
地理郡(1889年—1974年)
1888年的《地方政府法令》 通過後,英格蘭便同時有因郡長制及司法制度而設的司法郡、因郡尉制而設的名譽郡,以及負責地方行政職能的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 17] 1888年的法令使用「全郡」(entire county)一詞描述司法郡疆域内的全體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 20] 而地形測量局 則使用「地理郡」(Geographical county)一詞來描述各類郡中定義之疆域最廣之郡。[ 23]
約克郡境內依其傳統分區 分爲三個名譽郡,但整體為一司法郡,設一位郡長 ,故地形測量局將其整體視為一個地理郡。[ 21]
四季法院及巡迴審判庭在1972年被廢除 ,司法郡失去其司法職能。[ 24] 儘管如此,郡長任命並未因而終止。而部分市鎮擁有法人地位 ,亦繼續自行任命鎮長。[ 13] 除了倫敦市擁有其郡尉之外,所有市鎮法人都涵蓋於更大的名譽郡當中。
地理郡之邊界在1889年至1965年間相對穩定,只偶爾出現變更。較大的變動是《1894年地方政府法令》 ,該法令規定民政教區 和區 不得橫跨數郡。[ 43]
名譽郡及司法郡的疆域在1889年至1974年被定義為數個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之組合,因此絕大部分情況會因行政郡或郡自治市鎮的疆域出現變動而隨著自動變更。[ 17] 歷史上只出現兩次例外——大雅茅斯 作爲郡自治市鎮從1889年成立起橫跨諾福克及薩福克兩郡,至1891年全境併入諾福克郡;[ 44] 斯托克波特 作爲郡自治市鎮一直橫跨柴郡及蘭開夏,1956年其全境併入蘭開夏司法郡,但依名譽郡劃分則繼續橫跨兩郡直到1974年併入蘭開夏名譽郡。[ 45] [ f]
1885—1965年間英格蘭各地理、司法、名譽、行政郡,及郡自治市鎮
1965年的地方政府改革設置了大倫敦 和亨廷登-彼得伯勒 此兩個名譽郡,並廢除了倫敦郡 、米德爾塞克斯 和亨廷登郡 三郡。相關的郡尉職位亦因而被裁撤。[ 65] [ 66]
參見
註釋
^ 布里斯托尔 市鎮法人在成立之時領地來自格洛斯特郡 和薩默塞特 ,但則在名譽郡劃分上則歸入格洛斯特郡尉轄區 ,僅在1660年至1672年間歸由薩默塞特郡尉轄區 管理。J.C. Sainty . List of Lieutenants of Counties of England and Wales 1660-1974. London: Swift Printers (Sales) Ltd. 1979.
^ 爲了保留皇家郡之地位,儘管伯克郡之郡議會在改革中被廢除,但其法定疆域、郡長以及郡尉均獲得保留。[ 29]
^ 譬如說柴郡 名譽郡在2009年地方政府改革前定義為由柴郡非都會郡、霍爾頓 ,及窩寧頓 兩個單一管理區所組成;柴郡非都會郡因改革而一分爲二成車士打郡東 、柴郡西-切斯特 。因此《郡尉職權法令》之附表一亦隨而修訂為車士打郡東、柴郡西-切斯特、霍爾頓、窩寧頓所組合而成。
^ 由於倫敦市擁有一委員會而不是單獨一名郡尉處理郡尉職責,其只在《郡尉職權法令》第五及第六條中被視為單獨的名譽郡。[ 42]
^ 5.0 5.1 蒂斯河畔斯托克頓 為僅有橫跨達勒姆郡 及北約克郡 兩名譽郡的行政區劃。
^ 《1888年地方政府法令》附表三在表列郡自治市鎮時,同時列出「在此法令當中各郡自治市鎮被視爲位處之郡的名字」,其中四個郡自治市鎮(布里斯托尔、大雅茅斯、斯托克波特及約克)被視作同時位處於多於一個郡。儘管如此,法令並未對各郡尉轄區包含的行政郡、市鎮法人或郡自治市鎮做出任何改動(郡尉轄區範圍均在《1882年民兵法令》 中定明)——唯一改動為當行政郡或郡自治市鎮之邊界出現變更時,郡尉、司法、郡長轄區亦會隨之變更。[ 46]
布里斯托尔在名譽郡劃分下歸入格洛斯特郡,而約克則歸入西瑞丁。由於兩市鎮均具有市鎮法人地位,故自成一司法郡。[ 47] 附表三在1888年法令中亦只牽涉行政職能,而非郡尉轄區。[ 48] [ 49]
^ 同時為亨廷登郡郡長。[ 50]
^ 8.0 8.1 1956年前,斯托克波特依司法郡及名譽郡劃分,梅西河 及塔姆河 以南的部分隸屬於柴郡,以北則隸屬於蘭開夏。1956年其全境併入蘭開夏司法郡,但依名譽郡劃分則繼續橫跨兩郡直至1974年。
^ 於1890年設立,為具有郡地位 的單一管理區。
^ 同時為劍橋郡郡長。[ 50]
^ 11.0 11.1 1891年前,大雅茅斯依司法郡及名譽郡劃分,雅尔河 以北的部分隸屬於諾福克,以南則隸屬於薩福克。1891年起其全境併入諾福克。
^ 1889年4月牛津郡成立時牛津曾一度歸入其中,直至同年11月改設為郡自治市鎮。
參考文獻
^ Ceremonial Counties (PDF) . Ordnance Survey. [29 November 2023]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Lieutenancies Act 1997 – Schedule 1: Counties and areas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lieutenancies in Great Britain的當今生效版本(包括所有修訂) (官方文本由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提供)Last acessed:2011-05-03
^ 3.0 3.1 Document (01) The Lord-Lieutenant . council.lancashire.gov.uk. 2023-11-29 [2023-11-29 ] .
^ A Beginners Guide to UK Geography (2023) . Open Geography Portal.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4 August 2023 [9 December 202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12-09).
^ High Sheriff of Lancashire . www.highsheriffoflancashire.co.uk. [2023-11-29 ] .
^ 6.0 6.1 6.2 Sheriffs Act 1887 – SCHEDULE 2A: MEANING OF "COUNTY"的當今生效版本(包括所有修訂) (官方文本由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提供)Last acessed:2024-07-09
^ The Office of High Sheriff . High Sheriffs' Association of England and Wales.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7-03).
^ Archer, Peter . The Queen's Courts 2nd. Penguin. 1963: 121–124.
^ Baker, J H.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egal History . Third Edition. Butterworths. 1990. p. 25.
^ Anson, William R. The Law and Custom of the Constitution: Part 2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892: 236 [22 March 2024] .
^ Rayfield, Jack. Somerset & Avon. London: Cadogan. 1985: 11–23. ISBN 978-0-947754-09-9 .
^ Myers, A. R. Douglas, David C. , 编.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327–1485 IV Secon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560. ISBN 978-0-415-14369-1 .
^ 13.0 13.1 Clark, Peter; Palliser, David Michael; Daunton, Martin J. The Cambridge Urban History of Britai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July 2000. ISBN 9780521431415 –通过Google Books.
^ Militia Act . 1882: 21 [18 February 2024] .
^ History of the Lieutenancy . surreylieutenancy.org. (原始内容存档 于3 September 2017).
^ J.C. Sainty . Lieutenancies of Counties, 1585–1642 .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1970, (Special Supplement No. 8): 37 .
^ 17.0 17.1 17.2 17.3 17.4 Local Government Act 1888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1888 c. 41
^ Local Government Act 1888: Section 59(a)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1888 c. 41 (s. 59(a))
^ Local Government Act 1888: Section 48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9 January 2023] , 1888 c. 41 (s. 48)
^ 20.0 20.1 Local Government Act 1888: Section 100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9 January 2023] , 1888 c. 41 (s. 100)
^ 21.0 21.1 1:10,000 map SE82SE, 1971 . 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 Ordnance Survey. [24 March 2024] . Note the distinction in the key and on the map between the boundaries of geographical countie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counties.
^ Robson, William A. The government and misgovernment of London. London: Allen & Unwin. 1939: 80–92. OCLC 504395625 .
^ 23.0 23.1 Harley, John Brian. Ordnance Survey Maps: A descriptive manual . Ordnance Survey. 1975: 82 [20 March 2024] .
^ 24.0 24.1 Courts Act 1971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18 March 2024] , 1971 c. 23
^ No. 45941 . London Gazette . 30 March 1973.
^ Local Government Act 1972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1972 c. 70
^ No. 46116 . London Gazette . 30 October 1973.
^ Omerod, W.M. The Lord Lieutenants & High Sheriffs of Yorkshire 1066-2000 .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York. 2000 [2024-11-19 ] . ISBN 1-871647-74-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1-04).
^ High Sheriffs . 国会议事记录 . House of Commons. 31 March 1995. 第830–830卷.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he Local Government Changes for England (Miscellaneous Provision) Regulations 1995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6 March 2024] , SI 1995/1748
^ 31.0 31.1 Lieutenancies Act 1997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20 March 2024] , 1997 c. 23
^ Local Government Reorganisation . 国会议事记录 . House of Commons. 3 March 1995. 第318–319卷.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Lord-Lieutenants . 国会议事记录 . House of Commons. 29 February 1996. 第653卷.
^ The Hereford and Worcester (Structural, Boundary and Electoral Changes) Order 1996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20 March 2024] , SI 1996/1867
^ The Leicestershire (City of Leicester and District of Rutland) (Structural Change) Order 1996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20 March 2024] , SI 1996/507
^ 36.0 36.1 Leicestershire (City of Leicester and District of Rutland) (Structural Change) Order 1996: House of Lords debate 28 February 1996 . Hansard. UK Parliament. [21 March 202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3-21).
^ 37.0 37.1 Howell, Thomas Bayly; Howell, Thomas Jones; Cobbett, William ; Jardine, David . Corbets complete collection of state trials (From the Thirty-fourth to the Thirty-sixth year of the reign of King Charles II) 9 . R. Bagshaw. 1811: 191.
^ The Local Government (Structural Changes) (Miscellaneous Amendments and Other Provision) Order 2009 (SI 2009/837)的立法時原始版本 (官方文本由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提供)Last acessed:2011-05-03
^ 39.0 39.1 The Local Government (Structural and Boundary Changes) (Supplementary Provision and Miscellaneous Amendments) Order 2019 .
^ 40.0 40.1 The Cumbria (Structural Changes) Order 2022
^ (英文) Population Estimates for UK, England and W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Mid-2019 . 英国国家统计署 . 2020-05-06 [2020-05-06 ] .
^ Lieutenancies Act 1997的當今生效版本(包括所有修訂) (官方文本由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提供)Last acessed:2024-07-20
^ Youngs, Frederic A Jr., Guide to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England , 2 volumes, London, 1979 and 1991
^ Local Government Board's Provisional Orders Confirmation (No. 13) Act 1890 (PDF) . legislation.gov.uk. The National Archives: 13. [23 August 2023] .
^ Criminal Justice Administration Act 1956 . 30 October 2023: 168 [22 October 2023] .
^ Local Government Act 1888: Section 59 , 英國成文法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9 January 2023] , 1888 c. 41 (s. 59)
^ Militia Act . 1882: 21 [18 February 2024] .
^ MacMorran, Alexander; Colquhoun Dill, T. R. The Local Government Act 1888 etc. with Notes and Index . London: Shaw and Sons. 1898: 68 [24 March 2024] .
^ Reports from Commissioners, Inspectors and Others . Local Government Commission. 1892: 164 [24 March 2024] .
^ 50.0 50.1 McKenny Hughes, T; Hughes, Mary Caroline. Cambridgeshire . Cambridge County Geograph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09: 313–314.
^ Reports from Commissioners Appointed to Inquire into the Municipal Corporations in England and Wales: Appendix 4 . 1835: 2616 [14 January 2024] .
^ Sheriffs of the City and County of the City of Exeter . Exeter Memories. [2024-07-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12).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ity and Town Sheriffs of England and Wales . [30 June 2024] .
^ City of Bristol - High Sheriffs' Association . High Sheriffs' Association. [2024-07-17 ] .
^ 55.0 55.1 55.2 55.3 F. A. Youngs, Guide to Local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England , 2 volumes, London, 1979 and 1991
^ Mogg, Edward . "Circuits of the judges" in Paterson's Roads . Eighteenth Edition. London. 1831. p 712 .
^ The Sheriff of Canterbury . Canterbury City Council. [12 November 2013] .
^ 1351AD to 1750AD . It's About Lincoln. [2016-04-18 ] .
^ Chisholm, Hugh (编). Norwich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819–820. 1911.
^ Burrow, James. R. v Cowle, 1759 . Reports of Cases adjudged in the Court of King's Bench, Volume 2. London: Worrall and Tovey. 1776: 834 [8 January 2023] .
^ Newcastle upon Tyne . Shrievaltie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ity & Town Sheriffs of England & Wales. [16 April 202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8-14).
^ Willis-Bund, J W; Page, William (编). The city of Worcester: Introduction and borough .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Worcester: Volume 4. London: British History Online. 1924: 376–390 [20 May 2018] .
^ East Yorkshire city brings back ancient roles . BBC. 1 February 2013 [7 February 2016] .
^ Chisholm, Hugh (编). York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8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927–929. 1911.
^ A Council for Greater London Proposed, The Times . 20 October 1960.
^ "New amalgamations proposed for small counties". The Times. 2 August 196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