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字母
蕭伯納字母(Shavian alphabet)是一套字母系統,以新字母的制定,希望革除英語傳統拼法上的困難。此套字母受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資助並以其命名。蕭氏對新字母的要求提出了三項原則:(1) 至少有 40個字母;(2) 盡可能符合「一字一音」關係(音位與字位具有一對一的對應關係);(3)與拉丁字母區隔,以避免將新字母視為單純的「拼寫錯誤」。 字母蕭伯納字母包含「高、深、短」三種形式的字母(tall, deep and short)[1],短字母包含元音、流音(r,l)及鼻音;高字母(除了Yea /j/ 𐑘和Hung/ŋ/𐑙)都是清輔音。高字母上下倒轉之後,維持字體主幹位置,將其升部轉為降部,即成為深字母表示同部位濁輔音之發音(除了 Haha /h/ 𐑣),也因此這套字母具有部分特徵文字的特點。
這套字母並不像拉丁字母有大小寫的區別;碰上專有名詞時,會使用「專名點」(·)書寫於名稱之前。其餘的標點符號則與傳統英語標點符號相同[1]。 萧伯纳字母拼寫基本以英國標準發音之音位區辨為準,但是R化元音採用連體字拼寫(如上所列)。大部分的英語方言變體皆可以此方式書寫,但在部分方言中,有元音音位混合的情型,則難以一一對應。例如北美方言通常不區辨𐑭/ɑː/及𐑪/ɒ/( father–bother merger)。加拿大英語及美式英語,特別是在西部及美加邊界)。甚至與𐑷/ɔː/音位歸併 (cot–caught merger )。另外,一些美洲方言,在鼻音前𐑧/ɛ/和𐑦/ɪ/音位也有歸併現象 (pin–pen merger)。 雖然萧伯纳字母無法表示重音,但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可以從非重音的元音發音區別重音不同的單字。例如:convict/ˈkɒnvɪkt/和convict/kənˈvɪkt/各可以拼作𐑒𐑪𐑯𐑝𐑦𐑒𐑑和𐑒𐑩𐑯𐑝𐑦𐑒𐑑。 此外,部分常用詞也以單字母的形式作為簡略的寫法,例如:the(𐑞)/ð/,of(𐑝)/v/,and (𐑯)/n/,to(𐑑),乃至for(𐑓)/f/。 Unicode蕭伯納字母在2003年4月列入Unicode第4.0版本標準中。 The Unicode block for Shavian is U+10450–U+1047F and is in Plane 1 (the Supplementary Multilingual Plane).
字型由於此部分Unicode區塊相對較新,非所有電腦系統皆能支援。Unicode蕭伯納字母字型也十分少見。 在標準化之前,大部分字型是以拉丁字母對應,或使用Unicode 造字區,而現在已使用Unicode標準做為取代。 下面的字型文件均以Unicode完整支援蕭伯納字母。確角在你的 Windows/Mac/Linux 系統上安裝,以正確顯示蕭伯納字母。
參見參考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