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英語: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縮寫OCLP),簡稱和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是由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新教牧師朱耀明於2014年9月28日起在香港發起的一場爭取普選有真正選擇的政治運動。運動於2013年初開始醞釀,提出以有限度的、非暴力的公民抗命為手段[10],採取佔領香港金融區中環的交通要道的方式,來爭取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能夠公平實踐「投票權」、「參選權」和「提名權」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11]。反對人士則擔憂活動受非理性行為影響,導致可能的暴力衝突會嚴重影響香港經濟和市民日常生活。[12][需要較佳来源] 2014年9月26日晚上,學界罷課集會演變成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揭開有限度的、非暴力的公民抗命[10]之序幕。發起罷課及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及學民思潮在翌日(9月27日)繼續於添美道集會,而「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因應當晚形勢,於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宣佈正式啟動醞釀1年8個月的佔領中環,並且以佔領政府總部開始[13],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方案,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撤回8月31日之政改決議,以及香港政府重啟政改諮詢、重交政改報告。[14]啟動佔中後,警察在同日上午開始封鎖政府總部,令示威者無法前往添馬艦支援佔領人士,導致群眾於下午衝出夏慤道等主幹道。防暴警察在當日傍晚展開驅散行動,施放大量催淚彈鎮壓,結果激發民憤,導致示威活動在當晚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等人流密集的地區,隨後更一度擴散至尖沙咀(但僅佔據3日便告失守)。 由於大量參與者以雨傘阻擋警察所使用的胡椒噴霧,而佔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佔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原先倡議的「一波又一波」抗爭行動變成長期佔據。加上由外媒使用的「雨傘革命」、「雨傘運動」名稱獲得佔領人士普遍接受,行動逐漸演變成「雨傘革命」。由於以上原因,加上佔領地不是由中環開始,因此有人認為「佔領中環」從未發生[15][16][17][18]。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亦補充,「雨傘運動」並非由「和平佔中」發起,概念上亦有分別;於自首當日更指「雨傘運動」的出現替代了「和平佔中」,他認為佔中是否結束意義已經不大。[19][20][21]「和平佔中」3位發起人於12月3日自首,但警方未有拘留或正式起訴[22];而「雨傘運動」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立法會示威區清場作結,此前旺角佔領區在11月25至27日遭到警方清場,而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佔領區亦在12月11日被清場,導致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 背景特首及立法會普選爭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除了國防和外交外,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維持原有的立法權、行政權、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例明香港要以「循序漸進原則」實現普選,香港自1997年後,已產生了四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全是選舉委員會選出。而選舉委員會的組成部分佔大多數是建制派人士,中共有影響力保證一定人士當選成為行政長官,廣大香港居民並無資格參與選舉投票,因此不少香港人和媒體稱之謂「小圈子選舉」。而自香港回歸以來,爭取普選行政長官的聲音不斷。例如根據2007年8月,港大民調顯示,支持普選的市民甚至超過一半[23][24]。 200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了香港普選時間表:香港可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立法會全部議員可由普選產生。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為落實普選,會充分考慮了市民、社會各界及立法會的意見,[25]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領導的政改諮詢專責小組現正進行政改諮詢。[26] 對於普選方法,早於2010年,泛民主派已多次促請政府盡快諮詢。[27][28] 2014年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自香港主權移交17年以來單方面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作出闡釋,《白皮書》中指出香港社會有人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 認識模糊、理解片面。“一國兩制”方針中所指的香港高度自治限度在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權力,並指出在「一國兩制」中,兩制僅能「從屬」於一國,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特首與立法會普選制度都「必须符合國家主权、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香港實際,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體現均衡参與的原則,有利於资本主義發展,特别是要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區作為直辖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的法律地位,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决定的規定」。就《一國兩制白皮書》的發表,香港多份報章發表評論,《明報》的社論表示,中央處理香港事務由過去的寬鬆變為收緊,中央全面掌控香港事務,港區政協委員、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擁有的《星島日報》的社論則認為《白皮書》提到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沒有甚麼新意,只是中央首次如此詳盡地闡釋對香港的權力,是為了打破一些人的幻想。而《蘋果日報》報道引述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表示,《白皮書》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國際認可的法律條文《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的修訂版,而新的演繹違背了鄧小平的原意,習近平這樣做也違背了國際法精神,將會使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失去信心,破壞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29] 2014年8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就政改決定草案所作的說明中再次強調,行政長官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的原則,[30]對於「愛國愛港」論,多位香港民主派人士均表示不滿,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表示反對只有由中央挑選過的人讓大家投票選舉的。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表示,這篩選方法顯示中央不信任香港人。工黨主席李卓人說如果中央設「篩選」的話,明顯是針對香港的泛民主派,是「假普選」。香港大學法律教授陳弘毅認為,「愛國愛港」是一個政治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又認為香港普選應採用法律上可操作的標準和制度。[31]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決議,為2017年特首普選方法設下框架,提名委員會要按照第4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規定組成,維持1200人,特首候選人規定是2至3人,每名候選人須獲得提委會過半數支持,才可以成為正式候選人,為原先1/8選委門檻的4倍;至於提委會各界別的劃分,以及每個界別內由哪些組織可以產生提委會委員,可在本地立法層面處理。泛民政黨及追求民主的香港市民對決議感到強烈不滿,直斥為「落閘」,27名泛民議員有23人表明投反對票。建制陣營就指出,落實普選後可以再完善制度,促請落實普選。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形容,對話之路已走到盡頭,行動一觸即發,佔中行動會聯同各界展開抗爭。學聯亦表示會發動罷課及一波又一波的不合作運動。[32] 有評論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以170票全票通過特首普選方法,目的似是想告訴港人,中央政府決意堅定,港人休想作出修改。特首候選人必須獲提委會一半或以上的支持,顯示中央在候選人產生的階段,已要確保不會有中央不可以接受的人參選,而不是去到最後才拒絕任命港人選出來的特首。[33] 《香港基本法》關於選舉行政區行政長官的條文![]()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佔領中環構想提出2013年1月,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表示,若香港民眾不再施以更進一步的行動,普選的目標將會無法達到。他在1月16日投稿《信報》,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為題,鼓勵港民及民間領袖以有限度的、非暴力的公民抗命形式[10]表達港人自決的權利。他認為,過去港人各種爭取政治權利的真正方式,如遊行示威(主要例子是七一大遊行)、苦行、五區公投和佔領政府總部兼絕食(主要例子是2012年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埋單計數,撤回課程,佔領政總」)等帶來的壓力都可能不足以令北京政府讓步,所以提議發起佔領中環行動[35][36],論述及策劃期定於2013年前半年,運動時間預計在2013年7月至2014年初夏,希望通過这次運動爭取香港的特首普選。戴耀廷指行動要以有限度的、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10],由示威者違法長期佔領中環要道,以癱瘓香港的政經中心,迫使北京改變立場。他又認為行動如要產生足夠的「殺傷力」,須符合數個原則,包括:
文章發表後隨即引發廣泛迴響,引來政界、社運界以及網民各方討論,包括計劃是否可行及實際操作方法。戴耀廷持續出席不同的研討會、訪問及交流活動等,並在聆聽各方意見後將其初稿逐步改為四部曲、五部曲及七部曲,包括萬人簽誓言書、商討日、民間電子公投、超級區議員辭職進行變相公投、合法的不合作運動、不合法但不會影響社會秩序的不合作運動,以及最終佔領中環的行動。[37] 佔領中環理念緣起2015年10月24日,佔中、雨傘運動爆發一年過後,戴耀廷發表文章,直言「佔領中環」理念是緣自民主倒梁力量發動的2013年元旦晚上的中環民主自由行。當晚群眾在中環大街小巷流竄,阻塞馬路、警察封鎖道路,「長毛」梁國雄孤身一人被數十警員包圍遞捕、控告非法集結。戴耀廷直言:「受這啟發,若有更多人佔領街道,事情發展會否不一樣呢?」「輾轉反側,公民抗命這意念浮現了出來,把原先只是單純以力脅迫的「佔領中環」,轉化為一個需要參與者承擔法律責任,以自我犧牲來喚醒人心的行動。」[38] 行動策劃![]() 信念書發表2013年3月27日,戴耀廷聯同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牧師朱耀明,發表「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信念書,表示這個運動的目標是要爭取2017年普選特區行政長官,認為這運動的成敗取決於公民的覺醒。認同其信念者為了實踐理想而共同承擔責任。行動亦自此正式命名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縮寫「和平佔中」。3位發起人強調,參與行動與否純是個人的決定[39]。運動預計2014年7月進行,屆時他們會佔領中環主要通道,但強調不是要癱瘓中環,只是以和平非暴力方式公民抗命,爭取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式,並表示準備失去自由。[40][41] 4月28日,活動的秘書處正式成立,10名支持者也一同亮相,他們包括牧師郭乃弘、浸會大學社工系講師邵家臻、身兼教協研究部主任的中學教師張銳輝及教協電腦部副主任潘瑩明,醫生吳錦祥、律師鄧偉棕,商界蔡東豪、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曾任記者現從事客戶關係業的徐少樺及來自文化界的陳慧[42]。
![]() 2013年6月9日,「佔領中環」舉行首次商討日,約700名參與者討論佔中問題,並歸納出要加強宣傳論述、變成全民運動等七大要點,為下一階段佔中活動將滲透社區做好準備[43]。
和平佔中在2014年3月9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行和平佔中商討日(二)總結及前瞻大會[44],邀請已簽訂了和平佔中意向書的香港市民參加。[來源請求]鍾庭耀於大會中公布早前一項有關特首選舉原則的意見調查結果,結果顯示所有已簽署佔中意向書的市民都同意普選需要符合《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的「普及和平等」原則[45][46]。
2014年5月6日,戴耀廷等人在香港中文大學、北角等地[來源請求]舉行第三次佔中商討日,讓已簽署佔中意向書的市民投票選出三個普選方案,供6月22日進行全民投票。活動其收集了2508張電子選票,其中三個具有「公民提名」成份的方案獲選。被視為溫和派的方案全數落選[47]。落選方案的提案人李志喜批評投票程序不公,表示不會參與6月22日的公投。[48]發起人戴耀廷表示投票能顯示市民渴望「公民提名」[49]。 詳細投票結果
2014年6月,隨著商討日三投票宣傳來的最高票數的三個方案出爐,陳日君、李柱銘等人開始發起一連七日的毅行,到全港各區宣傳6月22日公投。[50] 6・22公投2014年6月20日起,「和平佔中」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發起一連10日的6・22公投,收集市民就2017年特首選舉的意見。公投容許市民以港大Popvote應用程式作電子投票,或親身到實體票站投票。電子投票由6月20日中午12時開始,於6月29日晚上9時結束;而實體票站投票則於6月22日在全港設立15個投票站,並在6月29日增至21個投票站供市民投票,其中一個投票站更設於長洲離島。[來源請求] 是次公投最終有超過79萬人參與。真普選聯盟的「三軌提名」(同時包括「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及「越民主越好」的「提委會提名」)方案獲得最多支持,有33萬票;學聯及學民思潮的「學界方案」(「公民提名」及立法會議員組成之「提委會提名」)則有30萬票。88%投票者(近70萬)認為,如政府方案不能讓選民有真正選擇,立法會應予否決;8%即近6萬投票者認為,在沒法改變中共所設定的提名框架下,立法會民主派議員應暫且擱下己見,讓特首普選方案通過。政府指投票無法律效力,表明「公民提名」在法律、政治和實際操作上的有種種爭議,難以落實;但補充是次公投並非如部份中央官員所言是「非法」行為,強調只是「沒有法律效力」。負責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鍾庭耀博士形容,近80萬人參與「全民投票」是港人創造的歷史,意見不論對誰有利,都已被表達。[51] 預演佔中2014年7月2日凌晨,七一大遊行後由學聯及學民思潮發動、「預演佔中」的和平靜坐集會,警方則視為擾亂公眾秩序的非法集會。遊行人士在遊行終點中環遮打道集會,有示威者響應學聯號召通宵留下靜坐「佔領」遮打道一段馬路,「預演佔中」,並打算於早上8時結束集會後和平離開。警方在凌晨多次警告集會非法,直至凌晨近3時開始清場,逐一將集會人士抬走或帶走,排隊搜身後,再帶上旅遊巴載至黃竹坑警察學校臨時拘留,持續逾5個小時,共拘捕511人,當中包括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李卓人及梁耀忠[52][53]。 2014年9月7日,華人民主書院舉辦公民抗命演練,模擬水炮清場情況,共計40人參與,包括李永達、曾健成等[54]。 反佔中活動![]() 2014年7月3日,建制派組成的「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宣佈,將在香港範圍內舉行簽名行動,讓全港市民就是否支持和平和普選,反對暴力與佔中進行表態。發言人周融稱此次签名行动并非投票,但大联盟会尽力安排,期望能獲得80万人簽名支持。 7月19日,大聯盟在全港設置了416個街站,簽名當天共收集201468份簽名表[55]。27日,反佔中簽名已經累計收集到93萬張簽名表格。香港特首梁振英也公開表態會參與反佔中簽名行動[56]。 8月11日,「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声称已经收集超过120万份签名;但在8月16日,大聯盟組織的「萬人跑步上中環」的馬拉松活動,只有1500人參加[57]。
8月17日,“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主办了“保普选、反占中”大游行[58][59]。享用午餐后,游行民众从维多利亚公园出发前往中环遮打道。[60][61]香港警方称逾11万人由铜锣湾集合出发参加游行,新华社电称参加游行人数达19.3万人。[62]然而大聯盟的參加者有很多水份,記者揭發不同親共組織團體送現金來招集人士參加遊行,是耗資千萬元的維穩工程。[63]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大聯盟明顯是以中共的動員模式,即由上而下於各戰線動員,以組織為單位,滿足官方的政治任務。這有別於七一、六四由公民自發參與的活動;「群眾」與「公民」是不同的觀念,前者着重集體意志,個人性格變得模糊,後者則強調個人的自主與權利,現在中共有意以「群眾」取代「公民」。[64] 佔中後援會與占中人士就在銅鑼灣開街站公開批評周融等人,引起罵戰。反占中人士辱罵占中青年為廢青,更向其投擲雜物,有雞蛋擲中了維持秩序的警員。[65]「快必」接受記者訪問,批評周融聲稱「反暴力」,但他們就只因意見不同便向佔中人士投擲雜物,是在自我否定,證明他們才是真正暴力。[66] 正式佔中
戴耀廷表示,2014年8月31日是香港民主運動及一國兩制「最黑暗的一天」,他指「和平佔中」一直希望有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願意走盡一切的對話之路,之後才公民抗命,但「此時此刻對話之路已經走盡」。他呼籲群眾不要沉默應對,要爭取改變不公義的制度:「我們看到社會的不公義,我們不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亦表示,「和平佔中」將在未來兩周聯同不同學界、政黨及民間團體,推動「一波又一波」的抗爭行動,包括遊行及罷課,到適當時候便會發起全面佔領中環。但為免違法,他沒表明發動「佔中」的具體日期。雖然大局已定,但方案仍然需要在香港取得三分之二立法會議員(全體議員70名)的贊成票,當中27名民主派議員已有25人簽署宣言,承諾在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並批評中央「背棄承諾,剝奪港人選擇權利,扼殺所有討論空間」,而他們亦會全力支持「佔中」[67]。 「和平佔中」表示,直至全面「佔中」前,香港每個周末、周日均會發起抗議。學界團體亦表明會配合連串不合作運動,除了學聯已發起11所大專院校罷課外,2012年「反國教運動」崛起的學民思潮亦已開始籌備中學罷課,并宣称香港進入「抗爭年代」。[來源請求] 序幕拉黑布游行![]() 2014年9月14日,“占领中环”行动发起黑布游行,表达对人大8月31日决定[68]的不满及九二二学生罢课的支持。行动发起人称有4,000人参加。游行队伍最初由多名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共同拉起印有标语的黑布(全长450米),从铜锣湾出发,之后陆续有市民加入。到达目的地中环遮打道后,活动发起人进行了数十分钟的集会演讲,游行人士和平散去[69][70]。 學界發動罷課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發起一連五天的「罷課不罷學」抗爭,誓爭真普選,在2014年9月22日下午於香港中文大學的百萬大道舉行啟動儀式。大會表示集會由來自全港25間大專院校13,000名師生及市民參加,創下香港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罷課抗爭[71][72]。罷課期間,110位現職大學教授或學者組成義教團,輪流舉辦義教講座[73]。 學聯在罷課首天要求特首梁振英在48小時內現身回應公民提名、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全國人大常委會道歉並收回決定,否則問責官員下台等四大訴求[74]。 罷課第二日,梁振英在出席星期二的行政會議前回應罷課,表示認同學生的普選訴求,希望以一人一票盡快普選行政長官,並指人大決定較現時選委會選舉的民主成份更多[75]。罷課集會移師添馬公園、香港立法會示威區及政府總部東翼,學聯表示有4,000名罷課學生及市民參與義教講座[76][77]。 罷課第三日,學聯因不滿特首扭曲學生的四大訴求,於中環鬧市發動小型遊行,宣揚罷課理念,多個民間團體聲援及市民沿途加入,約有700人參與遊行,較預計的100人為多[74]。同日,社工復興運動亦號召180位社工或社工系學生請假罷工一天,聲援罷課學生[78]。 佔領過程9月26日至27日:重奪「公民廣場」,公民抗命展開![]() 2014年9月26日晚上10時許,由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和學民思潮兩個香港學生組織主導的2014年香港學界大罷課集會結束後,學民思潮及學聯突然發動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為接下來一連串「公民抗命」行動揭開序幕。包括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以及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副秘書長岑敖暉在內的近百名學生,推開立法會停車場出入口欄桿,再攀過於8月加建的3米高圍欄,衝入政府總部東翼迴旋處(即「公民廣場」);同時,另外約100名學生衝擊立法會綜合大樓旁的通道,嘗試包抄「公民廣場」。警方大量增援,黃之鋒被即時拘捕及鎖上手扣帶走,拘留46小時;警方又向其他在「公民廣場」或立法會大樓旁通道的示威者噴射胡椒噴霧,試圖控制場面。隨後「公民廣場」內的學生被警方徹底包圍後,靜坐於迴旋處中央的旗桿底。[來源請求] 9月27日上午,「公民廣場」內及旁邊的立法會停車場出入口仍有學生留守。早上7時許,大量配備長盾的防暴警察突然在立法會停車場出入口湧現、排陣,並把聚集在該出入口的學生強行推出添美道。「和平佔中」3位發起人在上午10時前趕到添美道,聲援留守的學生,被現場部份學生要求提早佔中,當時戴耀廷表示暫時沒此計劃,因為抵達現場首要目的是聲援學生,加上其他支持佔中的人士希望按原定部署進行佔中。下午1時半,警方於「公民廣場」內展開拘捕行動,模式類似7月2日的「預演佔中」,4個警察抬走1個示威者,或由2個警察帶走1個示威者。74人被拘捕,全部被綁上索帶、押上警車,送往黃竹坑警校。[來源請求] 當晚8時至11時,學聯、學民思潮於添美道再次發起集會,要求警方盡快釋放被捕學生。大會宣佈有5萬人參與集會;後因外圍反包圍警方的人數過多,大會把集會人數上調至8萬人。大部份被捕示威者在入夜後陸續釋放,但警方拒絕黃之鋒、周永康、岑敖暉的保釋要求,更搜查他們的住所,引起集會人士強烈不滿。3人在翌日晚上才獲得釋放,當中黃之鋒被拘留46小時,要律師替他申請「人身保護令」才能逼使警方即時釋放;而3人被釋放時,「和平佔中」已啟動20小時左右,警方亦已施放催淚彈及威脅開槍,以驅散佔領人士。[來源請求] 9月28日:正式啟動,警方武力升級「和平佔中」正式啟動
「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在2014年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在位於添美道的學聯「命運自主」大台上宣布佔領中環正式啟動,並以佔領政府總部為起點。戴耀廷表示,佔中的訴求包括要求撤回人大落閘的決定,以及要求特首梁振英重新交出反映市民真實意願的政改報告,否則佔中行動將會升級。[79]原本在場參與集會的市民,對戴耀廷突然宣佈啟動佔中運動,看法兩極化。贊成者指既然已有這麼多人齊集,發動佔中是好時機;但亦有人認為此舉騎劫了本來是學生罷課的集會。[80]隨後,戴耀廷與學聯常務秘書鍾耀華見記者,戴耀廷表示,因為到了凌晨1時許、接近凌晨2時,「添美道比旺角更『旺』(人流密集)」,加上有很多佔中支持者出席聲援9月27日晚上學聯、學民思潮的添美道集會,並於集會結束後繼續留守,所以最後改變27日上午的決定,提早佔中。[來源請求] 凌晨3時,社民連主席「長毛」梁國雄分別在添美道天橋底、迴旋處、立法會有蓋示威區向群眾下跪,請求眾人不要離開,指學生自己要互相保護,又稱佔中只是名詞,「我不理誰是運動的領導,贏就一齊贏,輸就一齊輸」。[81] 接近中午12時,學聯的音響物資送抵龍匯道,準備送入佔領區時被警方搶去及充公,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何俊仁、劉慧卿,前立法會議員楊森及真普聯召集人鄭宇碩協助運送不果,被警方指涉嫌阻差辦公被捕[82],結果扣查音響器材及拘捕5人的警車遭示威者包圍,直至學聯同意放棄物資,示威者才願意放行,並重返添美道。警方也於政總四周拉出封鎖線,所有人員物資「准出不准進」。[來源請求] 下午1時半,警方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敏強召開記者會,表示此次集會屬非法,呼籲香港市民不要再進入政總四周,指已封鎖添美道、龍和道、龍匯道、夏愨道、立法會道、演藝道範圍。任何公眾人士強行進入將被檢控,場內人士將被拘捕,警方重申今次是「非法集會」。可是,「和平佔中」手持警方於昨日發出的不反對通知書,批評警方公然欺騙市民,並稱現時添美道集會為合法集會,警方無權剝削集會人士的自由,並須收回不實說法。另外,學聯及學民思潮呼籲市民如未能進入公民廣場可到金鐘地鐵站聚集。[來源請求] 下午2時,行為藝術家歐陽東突然站在海富中心通往政府總部的天橋上企跳,消防一度打開氣墊戒備,擾攘近兩小時歐陽東由救護員以擔架送走。[83] 下午3時38分,梁振英聯同多名局長及處長曾偉雄會見傳媒,被問會否出動催淚彈,及是否梁本人指示出動防暴隊,梁沒有正面回應,只重申政府絕對信任警方的專業判斷。他一方面聲稱「願意與任何人谈」,一方面卻指特首並沒權力「脫離」人大常委的決定來執行政改。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稱如有需要,「只會使用最低所需武力」。[84] 突破防線,市民佔據主幹道同一時間,在政府總部東翼外、添美道的集會會場內,有最少2萬名集會人士;而在場外的夏慤道行人路,以及海富中心、統一中心、港鐵金鐘站一帶亦分別有過萬人聲援。下午2時40分後,在海富中心及力寶中心聚集的示威者多次要求警方開路,讓他們經海富中心天橋前往政總,但遭警方拒絕,示威者其後從不同位置衝出馬路,首先佔據夏慤道西行入紅綿路、不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2條行車線,防暴警察出示「停止衝擊,否則使用武力」紅旗警告。由於聚集民眾太多,防暴警察被海富中心外的佔中示威者反包圍。示威者向警方怒吼:「我跟你都是人!都會思考!政府只當你是工具,不要埋沒良心,你可以放下裝備,香港的未來你我都有份!」同時亦高叫「學生無罪,聲援學生」、「釋放黃之鋒」、「梁振英下台」等口號。[85]此時不少示威者響應網上號召,舉著標語要求夏愨道的汽車司機慢駛。[86]4時左右,夏愨道近政府總部行人路上的過萬名示威者從香港演藝學院外湧出,衝出夏愨道東行方向的5條行車線;[87]最後在下午4時07分,少部份群眾從夏愨道東行線佔領帶爬入西行線,組成人鏈封鎖馬路,更多市民衝出夏愨道西行、屬於4號幹線的4條行車線,徹底佔領夏愨道並反包圍海富中心外的防暴警察,警方被逼撤退。[88] ![]() 隨著夏慤道全線被佔領,其他警察防線在一個多小時內即被數以萬計的示威者突破,包括中環干諾道中畢打街以東全線;灣仔軒尼詩道西段,和告士打道近演藝學院一帶;以及金鐘道東行往灣仔方向的3條行車線、紅棉路介乎夏慤道至金鐘道一小段。[89][90] 市民維持秩序,讓車輛經過,並堅守和平非暴力原則。他們也強烈要求警方開路給他們到「公民廣場」外,有的士司機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時表示,是警察影響交通,不是示威者。與此同時,逾百防暴警察築起人鏈,並以鐵馬守着夏慤道與添美道路口交界防線,示威者不斷叫喊「釋放黃之鋒,自己香港自己救」、「開路」,部份示威者推撞鐵馬,警察則施放胡椒噴霧驅趕示威者,他們不斷使用雨傘抵擋胡椒噴霧,令外國傳媒在往後數日把這次示威稱為「雨傘革命」或「雨傘運動」。[來源請求] 驅散行動展開,警方發射催淚彈![]() ![]() 下午5時58分,防暴警察在金鐘道突然展示黑底白字的「警告催淚煙」警告旗,並於不足10秒後發射最少4枚催淚彈對付示威者。今次是繼2005年韓農反世貿騷亂後,接近9年以來警方首次以催淚彈對付示威者。爆炸聲及群眾慘叫聲此起彼落,整條夏慤道隨即煙霧彌漫,示威者掩鼻向西面中環方向後退,後更有志願者的急救站被警方施放的催淚彈擊中,占中傷者或志願者立時遷至海富中心內急救。有市民身處幾百米以外、戴着眼罩都感到刺痛,眼睛不斷流眼水。抵不住催淚氣體的示威者退守至添馬公園休息,200多人疑因吸入催淚氣體感不適,躺在草地休息。其中數百示威者走到太古廣場對出的金鐘道,佔據東行3條行車線。但亦有大批群眾待煙霧散去後,再次返回原位。施放催淚彈後,激發更多市民奔赴現場聲援。[91]在28日的集會中,警方共施放87枚催淚彈,數目遠超韓農示威時所發射的數量(34枚催淚彈及6枚布袋彈)。[92] 防暴警察於下午6時50分更攜帶AR-15自動步槍,高舉橙底黑字的「速離否則開槍」警告旗[93]。有在香港演藝學院協助傷者的社工透露,警察晚上表示,所有留下的人都會被當作「暴徒」,警察已配備實彈長槍,會打手及腳[來源請求]。有示威者批評政府明知港人要甚麼,但一直逃避回應,又以暴力對待示威學生,令人髮指[94]。大律師公會、記協、前線醫生聯盟及教協等多個團體譴責警方暴力鎮壓和平示威,使用過度武力。[95][96][97] 示威群眾四散至中環一帶,金鐘站封閉晚上7時後,示威群眾愈來愈多,超過10萬人四散至中環匯豐銀行總行對出德輔道中、文華東方酒店對出干諾道中、香港大會堂對出等,佔據有關幹道,與警察展開「攻防戰」。到晚上7時20分,港鐵為配合警方鎮壓示威者和防止他們人數增加,宣布荃灣線及港島線所有列車均不停金鐘站,警察隨即乘港鐵增援,手持長盾牌等防暴裝備佈陣。[98] 而新巴及城巴共有37條巴士路線停駛,80條巴士路線臨時停經金鐘及中環港島區。電車部份路段亦暫停服務。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宣佈,香港大會堂所有節目已取消,大會堂亦已暫時關閉。[99] 其後警方晚上於多處施放催淚彈,中環、金鐘、灣仔整晚都是爆炸聲和慘叫聲,不少示威者痛哭,破口大罵「警察無恥」,有示威者舉高手要求警察放下武器,或要求警察罷工。但由於大批持槍防暴警察上前指嚇示威者,要求他們立即離開,其後示威者退至遮打花園。[100] 學聯呼籲全面撤離,發起無限期罷課9月28日晚上10時20分,學聯因有消息指警方準備以橡膠子彈來驅散示威者,故呼籲參與示威者全面撤離,指市民「必須保留實力,擇日再會」;又要求警方不要阻礙示威者撤離,讓他們安全離開。事實上,只有傳媒拍到有長槍[101],並沒有傳媒拍攝到橡膠子彈。此後「和平佔中」亦作出同樣呼籲;但有大量示威者拒絕撤離,並有近千名市民分別到銅鑼灣崇光百貨外和旺角彌敦道及亞皆老街交界、匯豐銀行旺角分行外的馬路靜坐抗議。其中旺角的人數估計達4,000人,參與者在彌敦道及亞皆老街交界靜坐,他們高叫口號,張開雨傘、戴上口罩,又用保鮮紙包著臉部,以防警方稍後清場時施放胡椒噴霧,又有人爬到港鐵站出口上面圍觀。大會更稱有20至30名貨車司機用車堵塞上海街阻止警車駛入。由於太多人聚集,亞皆老街往大角咀近彌敦道全線封閉。其間更有人呼籲到區內不同地方聚集,現場所見,有20至30名警員戒備。[102]學聯稱示威者留守與否,是他們的個人決定;若有市民在評量風險後仍願意留守,學聯會一起留守至最後一刻。學聯在呼籲撤離的同時重申,若特首梁振英在12時前仍未回應罷課時提出的四大訴求,就會發起無限期罷課。[103] 9月29日午夜12時過後,警方再度在夏愨道與干諾道中發射多枚催淚彈,大批示威者爭相走避,將防線推至金鐘與灣仔方向。期間有示威者需要送院,但警方被指刻意妨礙救援。[104] ![]() 是次參與行動的警隊部門包括機場特警隊、反恐特勤隊、全數警察機動部隊和首次出動裝甲車「銳武」,動員人數超過7,000人,配備催淚槍、橡膠子彈、AR15長槍等防暴裝備[105];惟實際上上述僅動用主要職責為內部保安(人群管理及防暴等)任務的警察機動部隊,亦無出動裝甲車。行動中9個地點共發放87枚催淚彈[106]。 醫管局亦啟動重大事故控制中心,擔當協調救援工作及將傷者分流到不同醫院。醫管局指當日下午4時起至晚上9時45分,共20男6女需送院治療,分別送往瑪麗醫院、律敦治醫院、東區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107] 後續發展:演變成「雨傘革命」警方在9月28日黃昏開始的催淚彈驅散行動令民憤大規模爆發,導致佔領行動擴散至旺角及銅鑼灣,更於10月1日至3日期間,一度蔓延至尖沙咀;同時9月29日至10月1日更連續3晚有20萬人上街佔領。由於佔領旺角、銅鑼灣及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市民開始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或學民思潮作為大會,而行動亦由「和平佔中」倡議的等待拘捕、上庭承擔罪責,及「一波又一波」的公民抗命變成長期佔領模式;加上《時代雜誌》等外國媒體陸續稱呼此佔領運動為「Umbrella Revolution」(雨傘革命)或「Umbrella Movement」(雨傘運動),而兩個稱呼均獲得集會人士接受,令行動逐漸演變成為「雨傘革命」。佔領行動持續79天,最終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添馬艦立法會示威區被清場而作結。[來源請求] 戴耀廷於10月30日回應傳媒有關「佔中」自首的問題時表示,按原有公民抗命計劃,佔領道路後會被警方拘捕,但警方至今一直未採取拘捕行動,故會在適當時候自首。訪問期間,戴兩度表示「現時是雨傘運動,不是和平佔中」,又稱「佔領但不自首,等警方拘捕」亦是公民抗命方式,泛民議員和佔領者是否自首則各人自行決定。戴耀廷事後補充,希望釐清概念,因為「雨傘運動」並非由「和平佔中」發起。[108] 主題曲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海闊天空》、《光輝歲月》、《抗戰二十年》、《不再猶豫》、《長城》,改編自《孤星淚》中「社運代表作」《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人民之歌》、《問誰未發聲》,為雨傘運動而創作的歌曲,由何韻詩、黃耀明、葉德嫻、謝安琪及其他香港歌手主唱的《撐起雨傘》,謝安琪的《最好的時刻》、《雞蛋與羔羊》,以及電視劇《天與地》片尾曲,由林保怡、陳豪、黃德斌主唱的《年少無知》等歌曲均被視為2014年香港6.22民間全民投票、七一大遊行、學界大罷課與佔領中環、雨傘革命爭取自由民主的主題歌曲。[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各界反應及相關言論香港各界發起人
學界
法律界![]()
社福界2014年9月29日,超過2,400社福界人士發表聯署聲明,嚴厲譴責政府無視市民的集會自由和權利,批評警方多次以胡椒噴霧及催淚彈驅散手無寸鐵的和平集會市民。聯署者包括身兼監警會委員的社聯前行政總裁方敏生、現任行政總裁蔡海偉、扶委員委會及民主黨成員兼港大副教授羅致光、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及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新婦女協進會亦發聲明,強烈譴責警方使用過份武力,感到極度憤慨,力促特區政府道歉,收回人大政改方案決議,要求有公民提名的真普選,並鼓勵各界市民自行發動罷工罷市各種形式的不合作運動,透過全民壓力迫使政府回應訴求。[143] 2014年11月5日,政府資助機構「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召開記者會,會上執行委員會聽障委員黃偉強[144]分享他在9月28日警方於金鐘施放催淚彈時的經歷。當日約下午5時,他與幾位聽障朋友一同前往金鐘,希望參與「佔中」事件。約下午6時,他看見遠處冒起陣陣白煙,也看見有人開始往反方向跑。然而,由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繼續向前走。當走近白煙時,眼淚不斷湧出,因為吸入催淚煙而開始透不過氣並咳嗽。幸好有熱心人提供水洗面、洗眼及漱口等,情況才得以好轉。在混亂中,大家爭相走避,他與其他聽障朋友走散了。後來,他們透過whatsapp傳遞訊息,才了解整件事情的情況。[145]黃偉強指出當時電視新聞報道事態最新發展時,沒有字幕或手語傳譯,主播語速又快,令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他接著表示,由於聽障,他在9月28日警方施放催淚彈時不知道要走開,最終「硬食」催淚彈。「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總幹事黃何潔玉表示,她已去信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在電視台的續牌公眾諮詢會中反映訴求。[146] 新聞界
衛生服務界2014年9月30日,香港護士協會表示強烈譴責政府以暴力對待市民。協會表示對政府日前以不必要暴力及不人道方法,鎮壓及驅趕手無寸鐵的和平示威人士,感到悲痛及遺憾。協會呼籲護士同業在工作期間戴上黃絲帶,以示不滿政府暴力對待市民,並呼籲護士自發到各地點作救護支援,並已於9月29日起,陸續將黃絲帶送到各間醫院。[151] 宗教界
媒體
商界
政界泛民主派
建制派建制派政黨如民建聯、工聯會均表明反對佔領中環,並在香港各區張貼橫額反對佔領中環。[來源請求]
前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10月24日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占领行动也无可避免影响了我们和内地的关系,回归的时候香港的GDP是国家的16%,今天,我们的GDP是国家的3%,重建中港互信是当务之急。”[191] 香港政府行政长官及問責團隊
警方
行政會議
演藝界大多數香港演藝界人士均於警方鎮壓後,表態支持此次行動及隨後演變成的「雨傘革命」,更成立「文化界監察暴力行動組」(文化監暴)。當中音樂界亦為行動創作歌曲《撐起雨傘》,由Pan作曲、林夕填詞,何韻詩、黃耀明、葉德嫻、謝安琪等香港歌手主唱。是次為繼1989年香港演藝界總動員聲援北京八九民運,舉行「民主歌聲獻中華」馬拉松式演唱會及創作《為自由》後,25年以來香港群星首次為政治抗爭集結。[來源請求] 居于大陸的导演王晶對佔中則採取反對立場,並表示愤慨,称“躺在街上的人不能代表香港民众”。王晶反问“占中”行为:“你们不能代表我,凭什么你来阻塞交通,让我们痛苦、难受,来帮助你争取你想要的东西呢?”他表示,你争取的东西并不是我们要争取的,我们就是要香港平平安安,大家安居乐业。[203]2014年10月11日,《华盛顿邮报》发文题为《成龙并非香港示威者的朋友》,談到成龙鹦鹉学舌,重复批评者言辞,要“占中”示威者回归理性,称示威给香港经济带来巨大损害。[204] 2016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冠軍馮盈盈在面書表態支持佔中,支持雨傘革命,並反梁振英政府[205]。 香港以外各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中国大陆媒体
中国大陆民间
|
![]() |
- 香港各主要媒體於佔領中環期間均全面跟進及直播事件最新發展。[來源請求]
- 各主要媒體均在2014年10月21日下午6時至晚上8時直播政府與學聯在黃竹坑醫學專科學院大樓的電視對話,由香港電台製作。[來源請求]
- 各主要媒體均直播每日4時香港警務處及香港消防處於警察總部召開的例行聯合記者會,其後5時半於政府總部召開,由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領頭的政府跨部門例行聯合記者會。[來源請求]
- 無綫電視
- 翡翠台在2014年9月28日下午3時半開始全面跟進及直播事件最新發展,至10月7日每半小時播出一節《特別新聞報道》報道最新消息。[來源請求]
- 翡翠台在2014年9月28日下午約3時40分插播《特別新聞報道》,直播行政長官梁振英於政府總部召開的記者會,回應和平佔中啟動佔中行動。其後於5時35分再插播一節《特別新聞報道》報道最新情況,之後再於下午約5時55分再次插播《特別新聞報道》,無間斷旁白直播及報道防暴警察向示威者發射首枚催淚彈至下午6時半,報導港島金鐘最新情況。至6時半緊接播放《六點半新聞報道》,延至晚上7時18分結束。正常播放節目期間每半小時播出一節《特別新聞報道》,以報道最新消息。當日《晚間新聞》提早至11時及播放長度延長至55分鐘。[來源請求]
- 無綫電視新聞攝製隊9月28日晚上7時直播拍攝防暴警察用AR-15自動步槍及雷明登散彈槍指嚇佔領人士,並以槍咀瞄準示威者,並報導防暴警察可能會開槍。[來源請求]
- 翡翠台在2014年9月28日晚上10時半播出新聞部製作特備節目《佔中》,並邀請時任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葉國謙、涂謹申擔任嘉賓。[來源請求]
- 翡翠台及明珠台在2014年10月21日下午5時55分至晚上8時播出《政府、學聯對話》,直播政府與學聯在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進行的公開電視對話,而互動新聞台亦在《新聞報道》時段內不時直播。而翡翠台播放《六點半新聞報道》期間以及互動新聞台均以分割畫面形式,右方播出新聞,左下方的小視窗直播對話現場,左上方有對話內容的手語翻譯,市民可以轉換至第二聲道收看直播。[來源請求]
- 佔領行動期間翡翠台9月29日至11月8日每日4時均插播《特別新聞報道》,直播香港警務處及香港消防處於警察總部召開的聯合記者會,10月2日至17日其後5時半再直播於政府總部召開,由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領頭的政府跨部門聯合記者會。[來源請求]
- 互動新聞台第一日全程直播,報道最新消息,其後每日以小視窗直播不同地區的佔領情況。[來源請求]
- 有線電視
- 新聞台在佔中第一天下午開始,分別以全畫面及分割畫面無間斷旁白直播報道現場情況,亦在左方以「最新」顯示最新消息。下方跑馬燈會以黃字顯示最新消息,期後改以「BREAKING NEWS」(突發事件)取代,以白字顯示最新形勢。9月28日黃昏,警方發射催淚彈後,有線新聞台更把「BREAKING NEWS」改為「清場」。第二天起以部份時間旁白直播不同地區的佔領情況及插播最新消息。[來源請求]
- 新聞台及直播新聞台佔領行動期間9月30日至11月8日直播於下午4時在警察總部舉行的例行警務處及消防處聯合記者會,10月2日至17日緊接5時直播於政府總部舉行的例行政府跨部門聯合記者會。[來源請求]
- now寬頻電視
- now新聞台以分割畫面播出,左方播出新聞,右方直播金鐘現場情況,亦在上方以文字「佔中第x日」(及後改為「佔領第x日」)顯示最新消息。而10月7日起停止分割畫面安排,但若有突發情況亦會以分割畫面,右方直播現場情況。必要時在最右方會加上「NOW NEWS ALERT」顯示最新消息。[來源請求]
- now直播台部份時間無旁白直播,較多為直播金鐘現場情況,另外於10月21日直播政府與學聯在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進行的公開對話,以及其後的記者會。[來源請求]
- 亞洲電視
- 當時還是香港本地免費電視營辦商的亞洲電視,於9月28日下午約5時35分在本港台播出5分鐘的《特別新聞報導》,及後警方向佔據夏愨道人士施放催淚氣體,《六點鐘新聞》提早至17:57開始播放,片頭播映後立刻播放現場情況,由記者金玲彤及陳苑蓉作現場突發報導,未有顯示新聞廠房及主播畫面。下午6時14分才開始播放正常新聞,同時以三視窗形式展示現場畫面,並延至約6時50分完結。當日的《夜間新聞》亦提前至晚上10時59分播出,於11時50分結束。[來源請求]
- 香港電台
- 港台電視32部份時間無旁白直播。[來源請求]
- 香港電台第一台9月28日的《傍晚新聞天地》延長至下午約6時40分結束,而當日的《晚間新聞天地》延長至晚上約10時半結束。[來源請求]
- 香港電台第一台9月28日晚上約10時35分至11時播出特備新聞節目《佔中衝撃特輯》。[來源請求]
- 香港電台第一台9月29日的《傍晚新聞天地》及9月29日、10月3日、12月11日的《晚間新聞天地》播出時間均延長至1小時。[來源請求]
- 香港電台負責製作政府與學聯在黃竹坑醫學專科學院大樓的電視對話,並發放直播訊號,以及在港台電視32及香港電台第一台直播對話現場及其後的記者會。[來源請求]
- 商業電台
- 商業電台叱咤903在9月29日至11月3日凌晨期間改為每半小時播出一節新聞,並聯播雷霆881晨早、午間、傍晚及晚間《新聞專輯》。而9月29日至10月3日的《午間新聞專輯》9月28日至10月13日的傍晚及晚間《新聞專輯》均延長至約40-45分鐘播出,9月29日的《傍晚新聞專輯》更延長至55分鐘播出。[來源請求]
- 雷霆881及叱咤903在9月29日所有節目形式均改為以清談或音樂節目為主,9月30日回復正常安排。[來源請求]
- 叱咤903在9月29日晚上11時至深夜12時及9月30日凌晨12時45分至1時正播出由急急子及森美主持的特備節目《903來吧!對話》。[來源請求]
- 雷霆881及叱咤903在10月21日下午6時直播《動口不動手 敢說敢聽》,直播政府與學聯在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進行的公開對話,當日的《傍晚新聞專輯》改為晚上8時播出,而叱咤903當日沒有聯播該節新聞。[來源請求]
- 網絡媒體
後續法律審判與制裁
2017年3月27日,佔領中環運動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立法會議員陳淑莊、邵家臻,前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長張秀賢,時任學聯常委鍾耀華,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和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李永達9人被落案起訴串謀公眾妨擾等罪名[329],案件於2019年4月9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作出裁決,九名被告皆有控罪被裁定罪名成立[330]。
控罪 | 第一被告 戴耀廷 |
第二被告 陳健民 |
第三被告 朱耀明 |
第四被告 陳淑莊 |
第五被告 邵家臻 |
第六被告 張秀賢 |
第七被告 鍾耀華 |
---|---|---|---|---|---|---|---|
串謀作出公眾妨擾罪 (中環)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 (添美道)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 (添美道) |
罪名不成立 | 罪名不成立 | 罪名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罪名成立 |
- 第八被告黃浩銘被控於分域碼頭街干犯「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被裁定罪名成立
- 第九被告李永達夏慤道近添美道干犯「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被裁定罪名成立。
- 《HKSAR v. TAI YIU TING AND OTH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司法機構判案書,2019年4月9日)
- 《PRESS SUMMA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司法機構,2019年4月9日)
4月24日,8名被告判刑,惟第四被告陳淑莊因為罹患腦瘤申請押後判刑,獲批准押後到6月11日[331]。
第一被告 戴耀廷 |
第二被告 陳健民 |
第三被告 朱耀明 |
第四被告 陳淑莊 |
第五被告 邵家臻 |
第六被告 張秀賢 |
第七被告 鍾耀華 |
第八被告 黃浩銘 |
第九被告 李永達 | |
---|---|---|---|---|---|---|---|---|---|
判刑 | 判囚16個月 | 判囚16個月 | 判囚16個月, 緩刑2年 |
判囚8個月, 緩刑2年 |
判囚8個月 | 200小時社會服務令 | 判囚8個月, 緩刑2年 |
判囚8個月 | 判囚8個月, 緩刑2年 |
參見
- 重奪「公民廣場」行動、9·28催淚彈驅散行動、雨傘革命
- 2014年一國兩制白皮書、6.22民間全民投票
- 2019年6月9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
-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
-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列表
- 公民抗命、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 太陽花學運
- 八九学运
- 台湾反核运动
- 香港民主運動
参考文献
- ^ 戴耀廷:現是雨傘運動非佔中 周融質疑劃清界線 戴稱釐清概念續撐運動. 明報. 2014-10-31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6).
-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三子自首 [中區警署現場]. 2014-12-0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 ^ 中大民調:120萬港人曾參與佔領運動;過半數市民認為政府應作具體讓步. 《破折號》. 2014-12-1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 ^ 【和平佔中】黃之鋒指20萬人佔領交通樞紐創造奇蹟. 《蘋果日報》. 2014-10-02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8).
- ^ 反佔中旺角日打到夜 37人傷 集會者批警不執法. 《明報》. 2014-10-04 [2014-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5).
- ^ 高永文:因佔領而求診逾470宗急症室有壓力. 《蘋果日報》. 2014-11-2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9).
- ^ Ivan Watson, Elizabeth Joseph, Anjali Tsui, Jethro Mullen. Hong Kong says riot police have pulled back as protesters jam city streets. Cable News Network.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7).
- ^ 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獨立評論人協會、香港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明報職工協會、壹傳媒工會. 記協代發:《六傳媒工會及組織致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先生的公開信》. 2014-10-26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至今已有最少24名記者蒙受不同程度的傷害」。
此後再有2名記者遇襲,分別是11月6日旺角衝突期間《蘋果日報》記者受傷,及11月25日催淚水劑驅散行動中Now採訪隊工程人員被粗暴制服和拘捕,致身體多處受傷。 - ^ 【雨傘革命】警方終拘捕涉打曾健超7警. 《蘋果日報》. 2014-11-26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 ^ 10.0 10.1 10.2 10.3 戴耀廷. www.facebook.com.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9) (中文(简体)).
- ^ 香港「全民投票」與佔領中環【特企】. 《中央社》. 2014-06-2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5).
- ^ 反對佔中 守護香江_大公網. 大公網.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1).
- ^ 港佔中運動啟動 從政府總部起. 《中央社》.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 ^ 香港佔領中環運動 關鍵10問. 《中央社》. 2014-09-2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 ^ 15.0 15.1 佔中從未發生 - 張翠容 -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5).
- ^ 山墳邊起大樓. 其實用一個禮拜去預演佔中, 會唔會無聊左少少?. 香港高登討論區.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7).
- ^ 鳳南天講呢d. 戴耀廷:我諗現在個運動已經係雨傘運動. 香港高登討論區.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7).
- ^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www.facebook.com.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9).
- ^ 戴耀廷:雨傘運動出現已替代了佔中.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 ^ 【佔中局勢】戴耀廷指與兩傘運動策略不同;周永康認同要決定進退 - 經濟通 ET Net. www.etnet.com.hk.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 ^ 存档副本.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6).
- ^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www.facebook.com.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 ^ 泛民民調結果指支持辯論普選 - 星島日報.
- ^ 港大民調反映 訴求持續高企 逾半人支持2012雙普選. 蘋果日報 (香港). 2007-06-11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 ^ 政制發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政府
- ^ 林鄭月娥掌政改諮詢小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政府
- ^ 政壇:小氣候:政改諮詢呼之欲出. 東方日報 (香港). 2013-10-03 [2014-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7) (中文(繁體)).
- ^ 張文光陳健民促盡快諮詢政改. 星島日報 (香港). 2013-10-03 [2014-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中文(繁體)).
- ^ 香港報章紛紛就一國兩制白皮書發表評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中文網 2014年 6月 10日
- ^ 李飛:從制度上確保特首愛國愛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文匯報 2014-09-01
- ^ 人大法委會主任:特首必須「愛國愛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中文網 2013年3月24日
- ^ 特首普選爭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電台 中文新聞頻道
- ^ 框架既定下還有空間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M730 專欄] C觀點 - 施永青 2014年10月3日
- ^ 繫上黃絲帶 簽連署 聲援香港爭民主. 蘋果日報. 2014-09-29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中文(香港)).
- ^ 戴耀廷. 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 信報. 2013-01-16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 ^ 戴耀廷. 以法達義 公民抗命爭普選. 主場新聞. 2013-01-23 [2013-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 ^ 佔領!民間計劃、經驗與實踐研討會. 民間人權陣線. [201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4).
- ^ (PenToy 評台)版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戴耀廷:【回望佔中】寫了一篇改變香港的文章(愛與和平之旅‧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報》即時新聞,2015年10月24日。
-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信念書全文. 蘋果日報.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 ^ 佔領中環不求癱瘓 只望犧牲換普選. 主場新聞. 2013-03-27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 ^ MSN 新聞 – 即時新聞、本地及環球重點新聞. news.hk.msn.com.[永久失效連結]
- ^ “佔領中環”成立秘書處 十“死士”亮相.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 梁振英批佔中 戴耀廷:愈打壓愈堅定 質疑為犯法而犯法. 明報. 2013-06-10.
- ^ 凝聚民意抗京打壓 佔中5月D-Day3 戴耀廷籲堅持.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9-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3).
- ^ 鍾庭耀出席佔中商討日﹕讀數字 非為政治站台. 明報. 201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佔中者投票 全要求符國際公約. 明報. 201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佔中入圍3方案全撐公提. 明報.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三候選方案誕生 佔中支持者撐公提. 蘋果日報.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2).
- ^ 回應是否被騎劫 戴耀廷﹕公平機會 不來不能怪人. 明報.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明報新聞網-港聞-港聞--陳日君毅行「出埃及記」喻爭普選.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8).
- ^ 79萬人參與佔中公投 真普聯方案勝出 普選特首倘「無得揀」 88%促否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星島日報–2014年6月30日
- ^ 佔中預演511人被捕. Am730. 2014-07-0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佔中預演 八月嚟真. 太陽報 (香港). 2014-07-0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泛民預演佔中水炮清場. 蘋果日報. 2014-09-07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 ^ 首日逾20万人签名反佔中.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佚名. 香港反占中签名突破93万创纪录 特首梁振英将参与签名. 观察者网.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31).
- ^ 港「反佔中」路跑 萬人響應百人到場.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丁一鸣. 香港爆发反占中大游行 十多万人上街表达主流民意.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4-08-17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香港举行“和平普选日”活动.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014-08-17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郑汉良. 反占中游行开步前参加社团大吃大喝一顿.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4-08-17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3).
- ^ 歐陽聯發. 817反佔中大遊行.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4-08-17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牛琪;张晶. 香港社会各界逾19万人参加“和平普选大游行”. 新华社. 2014-08-17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直擊「蛇頭」請人湊夠數,派錢送禮物,報到即可收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4年8月18。
- ^ 〈動員模式似六七暴動前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4年8月18。
- ^ 有人向支持佔中人士擲雞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OW新聞,2014年8月17日(17:05)。
- ^ 〈3遊行者涉傷人、刑毀被捕,口說反暴力卻向女警掟蛋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4年8月18。
- ^ 消息:全面佔中 國慶前後啟動 戴耀廷指對話路走盡 抗爭將升級. 經濟日報.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 ^ 佔中指四千人黑布遊行 有示威者國旗蒙眼.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2014-09-14 [2014-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9).
- ^ 和平佔中 - 9.17 黑布行. 苹果日报. 2014-09-14 [2014-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1).
- ^ 堅定不移 13000學生罷課抗議中央落閘. 香港蘋果日報.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 ^ 香港罷課大專學生要求與特首公開對話. BBC中文網.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 ^ 學者辦流動講堂 罷課周後續義教. 香港蘋果日報.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 ^ 74.0 74.1 梁無視學子怒吼 學聯抗爭升級 昨中環遊行 今圍禮賓府. 蘋果日報. 2014-09-25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 ^ 梁振英回應罷課稱認同學生訴求冀普選特首. 香港電台.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8).
- ^ 學聯:四千人參與第二日罷課. 香港NOW新聞. 2014-09-2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 學生熱心發問 市民下班聲援 4,000人坐爆添馬日夜聽課. 蘋果日報. 2014-09-24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7).
- ^ 社工罷工聲援學生. 香港蘋果日報.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8).
- ^ 戴耀廷:佔領中環正式啟動. 香港電台. 2014-09-28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有支持啟動佔中 亦有感被騎劫. 有線新聞. 2014-09-28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 ^ 【佔中啟動】長毛下跪求學生不要離開.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2014-09-28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9).。
- ^ 警拘5人包括三名立法會議員涉阻碍辦公.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 ^ 警圍封添馬政總 千人衝馬路癱瘓車線. 明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 ^ 無懼鎮壓 六萬人佔中叫梁下台.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日).(繁體中文)
- ^ 佔領堵路擴港九 梁振英:我們不想香港亂. 明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4日).(繁體中文)
- ^ 〈9.28 佔據夏愨道記(佔中札記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默泉隨想》博客文,2014年9月29日。
- ^ YouTube上的9.28 群眾佔領夏愨道六線行車 全程直擊 (Born of the umbrella revolution)。這是衝佔馬路者即場攝錄的片段,群眾從演藝學院方向湧進夏愨道東行線,到達政總,隨後越出西行線,被警方逐回,然群眾極多,警方無力攔阻。
- ^ YouTube上的雨傘運動9.28放催淚彈十二小時無刪剪重溫 720p(片段第0時49分起),無線電視新聞台現場直播,2014年9月28日下午4時06分。
- ^ 【金鐘示威者路障阻警前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有線新聞 i-Cable News,2014年9月29日。
- ^ YouTube上的雨傘運動第一天:佔領金鐘道 (1):快必、佔中後援會,有線電視新聞台直播,2014年9月28日下午5時25分。詳見:佔中後援會、人民力量。
- ^ 催淚彈 噴椒 鎮壓 傷者逼爆醫療站 警鐵腕清場 26人送院.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日).(繁體中文)
- ^ 10萬港人 挺身抗暴 催淚彈鎮壓 激起怒火.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日).
- ^ 有線新聞. 【19:00 警員在夏慤道出示開槍警告】. 2014-09-28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局勢急轉:速離,否則開槍!?
- ^ 護士生:警鎮壓令人髮指.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2日).(繁體中文)
- ^ 大律師公會譴責警方使用過度武力. TVB.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2).
- ^ 團體譴責警方太暴力. [永久失效連結]新報.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記協強烈譴責警方施放87枚催淚彈. 香港電台.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 ^ 警徵用港鐵列車.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日).(繁體中文)
- ^ 香港大會堂暫時關閉.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30日).(繁體中文)
- ^ 警狂施放催淚彈 市民大罵無恥 白煙中 媽媽孩子失散.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1日).(繁體中文)
- ^ 香港警方向市民放催淚彈, 舉起長槍(雷明登870霰彈槍)指向民眾 0:52. YouTube.com. 2014-09-2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 ^ 【佔中啟動】千人坐滿旺角與銅鑼灣.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1日).(繁體中文)
- ^ 【佔中啟動】學聯指警方開槍籲全面撤離.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8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日).(繁體中文)
- ^ 金鐘、銅鑼灣及旺角仍有大批市民聚集. 香港電台.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0日).(繁體中文)
- ^ 動員7,000警 配AR15長槍. 蘋果日報. 2014-09-29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2).
- ^ 香港警方:周日共發射87枚催淚彈. BBC. 2014年9月30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日).(繁體中文)
- ^ 催淚彈噴椒鎮壓 傷者逼爆醫療站 警鐵腕清場 26人送院.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日).(繁體中文)
- ^ 明報新聞網. news1.mingpao.com.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被台灣影響?小女孩主唱 香港占領中環主題曲《誰還未覺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商業周刊, 2014/09/29
- ^ 影片:《孩子問:誰還未覺醒》網路熱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紀元, 2014年5月29日
- ^ 13000人罷課拒認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獨立媒體, 2014/09/22
- ^ 萬人罷課 高呼「拒絕認命」港府:尊重同學追求民主 信政制能邁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報, 2014/09/23
- ^ 歌詞貼切! Beyond「海闊天空」成佔中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壹電視, 2014/09/30
- ^ BEYOND-海闊天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4年10月1日
- ^ 因為不羈放縱愛自由 Beyond《海闊天空》成佔中主題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Ttoday, 2014/09/30
- ^ 香港佔中/「佔中」打死不退! 空拍13萬人遍地開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BS, 2014/09/30
- ^ Beyond挺! 黃貫中與民眾唱「海闊天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東森新聞, 2014/10/1
- ^ 「風雨中抱緊自由」 香港佔中大V隱秘發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唐人, 2014年10月1日
- ^ 謝安琪 Kay Tse《雞蛋與羔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4年6月30日
- ^ 現身金鐘送物資 「學運女神」謝安琪挺佔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BS, 2014年10月1日
- ^ 歌詞敏感點擊近百萬 中宣部查刪2影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紀元, 2014年7月7日
- ^ 陳健民稱目前未確定十一是否「去飲」. 香港電台.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123.0 123.1 梅斯;凌德;张振秀;刘洋;陈一. “占中”或顽固继续 埃及领事警告香港勿步埃后尘. 环球时报. 2014-08-18 [2014-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 世貿倘爆騷亂 港警隨時求援 駐港部隊候命鎮暴. 太陽報. 2005-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 ^ 最長的一夜警催淚彈平息反世貿騷亂 今晨三時拘捕九百示威者. 蘋果日報. 2005-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9).
- ^ 「佔中」將如期舉行 全港四分之一警力應對.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 雷鼎鸣:占中犹如自杀式袭击 是真正的暴力 星岛环球网 [引用日期2013-11-5] .
- ^ 余英時, 港民7.1爭普選 余英時發表《公民抗命與香港前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3年7月1日
- ^ 129.0 129.1 戴耀廷或触犯煽动罪 律师:警方可随时拘捕占中煽动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公网 2014-07-09(简体中文)。
- ^ 探望佔中學生 大學校長籲撤離. 星島日報. 2014年10月5日 [2014年10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普選爭議:大學校長會籲冷靜溝通 避免行動升級. 東方日報. 2014年9月28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大學校長會籲冷靜尊重法治精神. 東方日報. 2014年9月28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24學者發聲明強調佔中非以推翻政府為目標. 亚洲电视. 2014-10-06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 ^ 香港大律師公會新聞發布 香港警方在 2014 年 9 月 28 日對集結於夏慤道之示威人士使用武力」 (PDF). 香港大律師. 2014-09-30 [2014-09-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0-06).
- ^ 500律師燭光集會轟警催淚彈鎮壓. 蘋果日報. 2014-10-03 [2014-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胡漢清倡先特赦後拉人. 香港文匯報. 2014-10-11 [2014-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 ^ 律师会长斥“占中”暴力要胁 最终受害者是市民. 大公網. 2013-10-3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 ^ 律師會元老促罷免林新強. 蘋果日報.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 ^ 林新強被要求澄清反佔中言論. 經濟日報.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 ^ 亞視國際台主播責林新強 拒以英文回答問題.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律師會通過對林新強不信任動議. 有線新聞. 2014-08-15 (中文(香港)).
- ^ 不信任動議下林新強辭去香港律師會長. BBC. 2014-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中文(繁體)).
- ^ 大律師公會譴責:使用不必要武力.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30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3日).(繁體中文)
- ^ 執行委員會.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中文(繁體)).
- ^ 聽障人士對手語新聞及資訊需求. 獨立媒體. 2014-11-05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繁體中文)
- ^ 聽障團體促電視增手語新聞. 東方日報. 2014-11-05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5).(繁體中文)
- ^ 獨立報評人協會促警方拘捕施暴者. 香港電台. 2014年10月4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港台工會嚴厲譴責襲擊本台記者事件. 香港電台. 2014年10月4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記協強烈譴責向記者施襲 促警公正嚴查. 香港電台. 2014年10月4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記協強烈譴責暴徒襲擊已表露傳媒身份的記者.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4日 [2014年10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護士協會強烈譴責政府暴力. 香港電台. 2014年9月30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陳日君有條件支持「佔領中環」. 明報. 2013-03-16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 ^ 邝保罗主教不贊成佔中. 大公網. 2013-09-0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學民思潮多名女生未婚先孕[失效連結]
- ^ 博訊抹黑學民多位女成員懷孕.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1).
- ^ 田炳信. 生活在祖国的怀抱才是不二选择——香港目击记. 中国新闻网. 2014-10-02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 ^ 大陸新聞中心撰述委員 藍孝威. 范可欽揭密 黎智英策畫占中. 中国时报. 2014-10-02 [2014-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 ^ 机密资料再曝黎智英为占中幕后黑手 秘密录音全记录. 凤凰网. 2014-10-07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 ^ 匿名网民爆料 指黎智英就是“占中”幕后推手. 联合早报. 2014-10-08 [2014-10-08].[永久失效連結]
- ^ 美官員密會港生煽罷課「佔中」. 香港《文匯報》. 2014年9月17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19日).
- ^ 美官员被爆密会港生煽动罢课 美许诺提供庇护. 《环球时报》. 2014年9月18日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公民黨. 公民黨聲明,9月16日發出:回應英語小組會議紀錄之流傳. 2014-09-16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 ^ 假會議紀錄抹黑佔中 美總領事館反擊 措辭強硬指揑造 稱從未派人出席.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18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22日).
- ^ Advanced iOS virus targeting Hong Kong protestors -security firm. 路透社. 2010-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英文)
- ^ OCCUPY CENTRAL - DAY FOUR: Full coverage of all the day's events. 南華早報.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英文)
- ^ Lacoon Discovers Xsser mRAT, the First Advanced Chinese iOS Trojan.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英文)
- ^ Security firm suggests Chinese government behind malware targeting iPhone users. 獨立報. 2014-10-0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英文)
- ^ 香港工商界发表联合声明 反对“占中”勾结“台独”. 新华社. [2014年10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31日).
- ^ 多個團體分別發起活動反對佔中. 無綫新聞. 2014-06-2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多個團體示威反佔中. now新聞台. 2014-06-2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 ^ 访谈:多种因素令占中示威不会持久. [2014年9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3日).
- ^ 泛民廿七議員 最少十八人佔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島日報,2014年9月26日
- ^ 〈大規模維穩抽水「佔領光環」〉,《熱血時報》,2013年3月19日。
- ^ 《信報》紀曉峰轉述黃洋達稱:「我係反對『佔領中環』。在我立場來說,我認為『佔領中環』行動好有問題,對民主運動係有傷害,但我不是針對佢(指蕭若元)個台,我指一切鼓吹『佔領』呢個運動的平台、媒體,我都會直斥其非。」〈紀曉峰:蕭若元突宣布人網執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信報》,2013年3月23日。
- ^ 〈佔中行動:冇鳩吹,但有可能鳩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網台Myradio《毓民踩場》第477集,2013年3月21日;YOUTUBE重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快必譚得志發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本土民主運動論壇」Youtube (9/9),2013年3月24日。
- ^ 快必請願爭「堅搞普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3年6月10日。
- ^ 「佔中後援會起動大會:梁國雄長毛發言」,2013年10月13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5日).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政改三個字:全民提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壹週刊》,第1232期,2013年10月17日。
- ^ 〈後援會派揮春撐佔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4年1月19日。
- ^ 「和平佔中」聲明:澄清坊間無冠名之「佔中後援會」並不隸屬「和平佔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官方網頁。
- ^ 「快必騎劫佔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方日報》,2013年12月3日。
- ^ 戴耀廷:不能保證「佔中」不出亂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中文網,2014年8月30日
- ^ 〈佔中每周有行動 代號隨時「去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4年9月10日。
- ^ 〈民主盛宴10.1開席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4年9月24日。
- ^ 黃碧雲譴責警方用催淚彈 葉劉認為有需要. 香港電台. 2014年9月28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建制派內會提特權法查佔領獲通過. 蘋果日報. 2014-10-10 [2014-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3).
- ^ 汤家骅:佔中不能无休止. 大公网. 2014-10-08 [2014-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4).
- ^ 香港吴三桂:张华峰提用解放军处理占领中环. 法広中文網. [2013年7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5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葉劉淑儀:外國出騎警大棍 港警非行使暴力. 香港電台. 2014年9月30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董建华呼吁非法“占中”者尽快撤离. CCTV (CNTV). 2014年10月24日 [2014年10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5日).(简体中文)
- ^ 梁振英:不会被占中行动胁迫在普选问题上让步. 新浪. 2014-08-15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7).
- ^ 特首谴责暴力行为 吁停集结.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4-10-04 [2014-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 ^ 港府政务司长:推迟政改第二轮咨询. [2014年9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日).
- ^ 香港警方为"佔领中环"规划应变方案. www.chinastock.com.cn.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警民見緩和 不滿成磨心. 明報. 2014-10-01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 ^ 政府高層慰問前線執法警員. now新聞台. 2014-10-01 [2014-10-01].[失效連結]
- ^ 曾偉雄:……批評同埋謾罵,我想話畀大家聽,你地冇做錯到!(開始哽咽). 852郵報. 2014-10-01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4).
- ^ 香港警方:别无选择下会使用最低武力. 新华社. 新华网. 2014-10-24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 香港警方:希望非法霸占道路人士尽快离开. 新华网. 2014-10-30 [2014-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0).
- ^ 羅范椒芬:警處理方法激發民憤要向行會交代. 香港電台.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202.0 202.1 羅范改口風 向警方道歉 稱落淚「因示威者對警暴力」. 明報.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 ^ 王晶:“躺在街上的人不能代表香港民众”. 中国新闻网. 2014-10-22 [201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 ^ 成龙并非香港示威者的朋友. 留園网. 2014-10-1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曾爆粗撐佔領 馮盈盈:當時少不更事 受大學狂熱氣氛影響. 立場新聞. 2016-09-12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 ^ 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坚决反对"占领中环"行动. 中国新闻网. 2013-07-16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8).
- ^ 梅斯;杨沙沙. 李源潮:“占中”违法 支持港依法有据实现普选. 环球时报. 2014-04-25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張德江見六大商會籲就反佔中發聲. now 新聞. 2014-07-2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 ^ 戴耀廷:不能保證「佔中」不出亂子. BBC. [2014-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31).
- ^ 陈佐洱谈香港政改:这场较量意义不亚于1997年回归. [2014年10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日).
- ^ 范徐麗泰認為人大撤回香港政改決定機會微. 亚洲电视. 2014-10-07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 ^ 香港公民党后裔“民主少年”黄之锋被爆出有美国背景. 观察者网. 2014-09-26 [201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 ^ 香港万人集会庆国庆 支持依法落实普选. 东方卫视. 2014-09-2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中媒洗腦報「香港萬人慶國慶,支持依法普選」. 蘋果日報. 2014-09-29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 ^ 215.0 215.1 中国媒体报道“香港万人庆国庆”. 人民郵報. 2014-09-29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占中”严重影响经济民生 香港各界呼吁恢复正常秩序.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占中”已不是行使正常的表达自由. 光明网. 2014-10-02 [2014-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香港公务员上班受“占中”阻碍 政府总部暂停开放. 光明网. 2014-10-0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香港二十多位议员批违法“占中”严重影响市民生活. 人民网. 2014-10-03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珍惜良好发展局面 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人民日报.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人民日報:中央十分滿意梁振英. 明報. 2014-10-02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坚决贯彻“三个坚定不移”. 人民日报. 2014-10-02 [2014-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4).
- ^ 党报头版刊文再论香港普选:维护人大常委会决定. [2014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
- ^ 坚决维护香港的法治. 人民日报. 2014-10-04 [2014-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中联办主任:“占中”是严重社会政治事件. 2014年10月15日 [2014年10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0日).
- ^ 何一民. 从“自主”看“占中”背后的“港独”阴谋. 人民日报. 2014-10-19: 第4版 [2014-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2).
- ^ “占中”是危害国家统一的不法行为. [凤凰网]. 2014-10-2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 ^ 香港警方依法清场“占中” 欧美对非法集会亦不手软. [2014年10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0日).
- ^ 环球时报评马英九挺占中:大陆不欠你什么 望自重. 环球时报. 央广网. 2014-10-03 [2014-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4).
- ^ 杰安迪. 大陆年轻人同情香港“占中”者寥寥.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4-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4).
一些分析人士警告,不要以抗议活动的反对者为依据,得出太多结论。他们指出,网络审查员迅速删除了支持“占中”的观点,让批评言论在社交媒体占据了主导
- ^ 极个别人士撐港佔中 內地警方四处搜捕. 明报.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2).
- ^ 宋庄艺术家丁酊支持香港“占中”被警察带走. BBC中文网. 2014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0日).
- ^ 北京宋庄艺术家诗歌会挺“占中”七人被刑拘. 自由亚洲电台. 2014年10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 ^ 234.0 234.1 北京著名维权人士郭玉闪遭警方刑拘. BBC中文网. 2014年10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2日).
- ^ 大陆数十名法律人等发声明声援香港. 自由亚洲电台. 2014-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 ^ 馬雲指佔中因年輕人感絕望. 星島日報.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 ^ 中国两维权人士声援香港“占中”获重刑. BBC中文网. 2017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2日).
- ^ 香港佔中 馬英九籲中國傾聽港民心聲. 自由時報.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9).
- ^ 回應占中 馬英九籲陸自信和平自制. 台灣經濟日報.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 ^ 總統伉儷出席「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03年國慶大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103年10月10日
- ^ 江宜樺:支持香港爭取普選. 联合新闻网.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江揆︰支持港人真普選. 台灣自由時報.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 ^ 陸委會籲香港相關各方和平理性溝通. 中广新闻网.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 王立柔. 龍應台:缺乏文明力量 北京得不到港人、台人心. 風傳媒(台灣). 2014-09-29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 ^ 立法院提案聲援香港佔中 朝野一致通過. 台灣自由時報.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30).
- ^ 立院提案 建請政府譴責中共及港府. 風傳媒. 2014-09-30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香港佔中一觸即發 蔡英文:為香港加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4-09-28
- ^ 力挺佔中 蔡英文:民主潮流無可抵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獨立媒體, 2014-10-1
- ^ 蔡英文現身自由廣場 力挺香港真普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4-10-1
- ^ PO影片挺港 蔡英文:民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4-10-07
- ^ 聲援香港佔中 王丹:保護香港就是保護自由. 台灣蘋果日報. 2014年9月30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挺香港佔中抗命 台灣人守夜聲援. 蘋果日報. 2014-09-28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4).
- ^ 林雨佑. 梁志仁跳針回應 佔領港辦學生與警爆衝突. 新頭殼. 2014-09-29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9).
- ^ 台北近千學生集會 聲援香港佔中突. 香港電台. 2014-10-01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255.0 255.1 外媒:台湾、西藏和新疆都在密切关注香港局势. 俄罗斯之声. 2014-10-07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3).
- ^ 中興會致香港民眾書(103-10-01). 大中華民國復興會. 2014-10-10 [2014-10-01].[永久失效連結]
- ^ 周琪. 關注港佔中 英首相籲中国遵守承諾. 新唐人電視. 2014-09-30.
- ^ 香港占中 英國做出最強烈表態. 中央通訊社.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 ^ 259.0 259.1 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網. 英為港人發聲 將召華使抗議. 香港蘋果日報.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 ^ 260.0 260.1 Dennis Lynch. Hong Kong Protests: British Government, Tear Gas Supplier To Review Policy After Sale To Hong Kong Polic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英语).
- ^ Hong Kong Question for Short Debate. 2014-10-16 [2014-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3).
- ^ The Party v the people. 經濟學人. 2014-10-04 [2014-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 ^ 彭定康呼吁港府面对民主诉求开展对话. BBC中文网.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2).
- ^ 撒切尔夫人前私人秘书:中国政府对香港从未食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
- ^ 前英国官员微博发声:西方涉港态度太虚伪. [2014年9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日).
- ^ CIW, Oct 1, 2014 "British Scholar Criticized Western M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ctober 1, 2014.
- ^ 李辰(華盛頓報導). 美國務院:支持香港普選 支持香港人民。. 大紀元時報.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Crackdown on Protests by Hong Kong Police Draws More to the Streets. 紐約時報. 2014-09-29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 ^ For China, Limited Tools to Quell Unrest in Hong Kong. 紐約時報. 2014-09-30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 ^ Hong Kong Protests Are Leaderless but Orderly. 紐約時報. 2014-10-01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 ^ At 17, Setting Off Protests That Roil Hong Kong. 紐約時報. 2014-10-02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 ^ Violence Erupts in Hong Kong as Protesters Are Assaulted. 紐約時報. 2014-10-04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 - 中文版: "抗议示威者受到不明身份男子攻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oday’s Paper. 紐約時報. 2014-10-17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7).
- ^ Hong Kong Stands Up. 時代雜誌. 2014-10-02 [201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 ^ 【和平佔中】時代雜誌封面報道港佔中行動. 蘋果日報. 2014-10-02 [201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5).
- ^ 華爾街日報: 香港占中 美國選了邊. (台灣)中廣新聞網.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本澳有市民自發在玫瑰堂前靜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廣視新聞
- ^ 逾千澳人撐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門正報
- ^ 新加坡外长:西方媒体报道占中带成见. 搜狐. 2014-10-05 [2014-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李显龙:香港须遵守一国两制 外人不应干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China Daily
- ^ 不怕激怒中國 日本政府挺香港佔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4年10月3日
- ^ 俄媒:美黑手策划占中 蓄意破坏中国政治环境. (香港)大公報. 2014-10-02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加拿大:支持香港民主發展.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2014-10-01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任浩(編譯/法新社). 法國政府挺民主 開腔談香港佔中. 新唐人電視. 2014-09-30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5).
- ^ 梅克爾表態 促保障香港人自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通訊社, 2014-10-05
- ^ 我為這一句鼓勵的話來了羅馬也很值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陳日君樞機主教網頁:平安抵岸全靠祂, 2014年10月19日
- ^ 教宗以「大衛挑戰歌利亞」形容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52郵報, 2014-10-23
- ^ 巴媒:香港占中 挑戰習近平. (台灣)中央社╱聖保羅1日專電. 2014-10-02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占中對比乙沙革命 菲媒憂流血. (台灣)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日專電. 2014-10-02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英美日為港人真普選發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香港), 2014年10月4日
- ^ 马来西亚前首相:中国不是东盟的敌人 美国黩武会遭反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海外网]
- ^ U.N. chief urges respect for democratic principles in Hong K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uters, 2014-09-30.
- ^ U.N. rights watchdog calls for open elections in Hong K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uters, Oct 23, 2014
- ^ 欧盟对香港事件感到不安并呼吁各方表现克制. 俄罗斯之声. 2014-10-02 [2014-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 ^ 斬北京喉舌 匿名者駭人民日報. 自由時報. 2014年10月7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6日).
- ^ 「匿名者」聲稱攻陷52個中國政府網站. BBC. 2014年10月12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6日).
- ^ 「匿名者」駭客攻陷52官網. 聯合報. 2014年10月12日 [2014年10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11日).
- ^ Support Hong Kong Democracy and Prevent A Second Tiananmen Massacre in Hong K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白宮
- ^ 防六四在港上演 白宮網站連署破13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4-09-29
- ^ 300.0 300.1 台北倫敦紐約都有活動聲援香港的佔領行動. 商業電台 . 2014年9月29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繁體中文)
- ^ 新加坡芳林公園300多人聲援“佔中". 聯合早報. 2014年10月2日 (中文).[失效連結]
- ^ 全球40城市聲援佔中.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30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3日).(繁體中文)
- ^ 英媒:北京擔心香港抗議蔓延大陸. BBC.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百家海外华文媒体保卫香港宣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
- ^ 海外华文传媒协会主席刘成:海外华人希望香港稳定发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
- ^ 中興會致香港民眾書(103-10-01). 大中華民國復興會. 2014-10-10 [2014-10-01].[永久失效連結]
- ^ 中研院院士金耀基:「佔中」與「太陽花學運」不能相提並論. 天下雜誌. 2014-09-30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6).
- ^ 黄花岗杂志 (PDF) 第49期. 纽约: 黄花岗杂志社. 2014-11-25 [2014-11-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2-12).
- ^ 香港「佔中」民調:46%民眾不支持,但年輕人支持度高,2014年9月22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7日).
- ^ 民調顯示支持比反對「佔中」者稍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報,2014年10月22日
- ^ 签名网站.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 ^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Hongkongers want Occupy protests to end: surve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4-11-19
- ^ 漫步中環街道的日與夜. 輔仁網. 2014-10-07 [2014-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8).
- ^ 佔中期間交通投訴跌 議員:證無癱瘓 學者:投訴無用. 明報. 2014-10-17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 ^ 上月訪港旅客增12.6% 反映佔中影響不大. 信報財經新聞. 2014-12-28 [2014-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4).
- ^ 美酒節18萬人入場增三成. 成報. 2014-11-03 [2014-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 ^ 內地客減 本地客增 哈囉喂入場升12%. 明報. 2014-11-04 [2014-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 ^ 被佔領區域 店舖生意跌八成. 東方日報. 2014-10-07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 ^ 金鐘放工乘港鐵 等足19班車. 明報. 2014-10-07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8).
- ^ 香港学者指“占中”造成经济损失保守估计3500亿. [2014年10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3日).
- ^ 學者:兩日損失3,500億.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4).
- ^ 雷鼎鳴稱佔中蒸發3500億 關焯照指計錯. 明報財經網.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3).
- ^ 黄金周香港零售额11年来首次下降. FT中文网. 2014-10-11 [2014-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3).
- ^ 曾俊華:滬港通沒受「佔中」影響. 香港文匯報. 2014-11-04 [2014-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 ^ 港媒:受“占中”影响 “沪港通”已被无限期搁置. 观察者网. 2014-10-25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 ^ 民調指警務處民望跌至歷來新低. 有線新聞. 2014-10-25 [2014-10-25].[永久失效連結]
- ^ 東網電視ontv-佔中示威現場直播.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 ^ 蘋果日報雨傘革命專頁. 蘋果日報. [2015-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 ^ 香港「佔中」兩年後 九示威領袖接受警察預約拘捕. BBC News. 2017-03-27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 ^ PRESS SUMMARY. Legal Reference System - Judgments.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 ^ 【九子判刑】質疑陳淑莊腦瘤押後判刑 何俊賢:一到找數患絕症 吳秋北:罪犯玩弄程序?. 立場新聞. 2019-04-24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 ^ 戴耀廷陳健民囚16個月 官稱普選抱負無留意阻礙市民. 香港電台.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外部連結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的Facebook專頁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官方網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The Umbrella Revolution on YouTub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12榮耀盼望 Vol.244 香港佔中事件分析與美國佔領一個國家的12個步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ccupy Central: USA's 12 Steps to Bring China into WW3 (English subtit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佔領中環集會記錄 2014年9月29日-3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佔領中環金鐘清場記錄 2014年12月11日 2:20-6:20P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雨傘運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報人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學生作品庫)
- 佔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報人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學生作品庫)
- Umbrella Mov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Young Reporter (HKBU Journalism Student Publication Archive)
- Occupy Centr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Young Reporter (HKBU Journalism Student Publication Archive)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