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临时中央政府
越南临时中央政府(越南语:Chính phủ Trung ương lâm thời Việt Nam/政府中央臨時越南,法語:Gouvernement central provisoire du Viêt-Nam)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于越南宣告成立。该政府作为取代东京(北部)和安南(中部)两个保护国的过渡政府而建立,一直持续到南圻(南部,又称交趾支那)与之合并。 历史1948年6月5日,《下龙湾协定》(Accords de la baie d'Along)许诺创建统一的越南政府以取代法兰西联盟所属的东京(北部)和安南(中部),以及印度支那联邦(后者包含相邻的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 然而就在双方同意南圻(越南南部)与东京和安南合并的时候,那里的情况却与前两地有所不同,并且保持分治。而法国人所期望能出山取代胡志明的逊帝保大,坚持越南全境应该在他就任国家元首之前就统一。时任南圻政府首脑的阮文春将军与保大的支持者签订协议,并成为新成立的临时中央政府的首脑,而南圻政府首脑则由陈文友接替。即使越南尚未统一,并且未取得自治地位,法国首次同意协定中使用“独立”一词。[1] 临时中央政府存在的那一年时间里作用很有限,并被越盟批判为傀儡政府。[2]阮文春的政府能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建立几个行政单位,但完全受制于法国,因为最初没有军队和警察,不像南圻政府那样能得到税收,没有财政来源。印度支那战争爆发的时候,临时中央政府被认为几乎没有作用。同样,法国政府机关在东京和安南仍然存在,并且常常很不情愿对越南新政府放弃权力。[1] 此外,越南的统一仍然受南圻的地位所阻碍:法国殖民者在南圻议会中仍然存在且具有影响力,还有南越自治派政治人物的支持,南圻在法律上仍然是殖民地,由于其地位是“自治共和国”,成立于1946年,未获法国国民议会批准,而正因如此任何统一的进程都会得到法国议会的批准。阮文春试图通过章程将南圻与他的政府统一,但被殖民地的议会所否决。陈文友的政府因此仍然存在,而且越南有了两个法国支持的政府,一个宣称对全国拥有主权,另一个在治理南部地区。[1] 临时政府逐渐获得了建立军队的权力。1949年1月1日,越南国军在法国帮助下建立。该军队最初有25,000人的兵力,包括10,000人的非正规军。[3] 越南的地位在那一年里仍然悬而未决,由于保大直到全国统一前都拒绝返回越南出任国家元首。最终,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法案以创建南圻地方议会来取代之前的议会。新的议会于1949年4月10日选举产生,越南人占据多数。[1]4月23日,南圻议会通过与临时政府的合并,5月20日再获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6月4日,南圻与“越南国的属地”正式合并,[4]之后越南国于7月2日宣告成立。[2] 内阁成员
参见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