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埕車站(台羅:Tshia-tiânn Tshia-tsām)位於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為臺灣鐵路公司集集線的鐵路車站。埕是台語「場」的意思。昔日埔里糖廠於1916年始以台車運送糖到車埕車站將生產的糖運出,在車埕車站前有許多台車停放,站名因此而來[2][3]。
車埕車站販售的名片式車票印有「水里鄉公所代售」。
歷史
- 1922年1月14日:設「外車埕驛」[4]。
- 1955年3月1日:改稱「車埕車站」[5]。
- 1991年9月1日:由原簡易站降為招呼站,並指定由二水站管理。
- 站房因921大地震受損,2001年7月21日重建完成。
- 2008年5月1日:由招呼站提升為簡易站,由水里鄉公所代管並代售車票,但無電腦連線售票系統及訂/取票或代售他站各級列車乘車票之業務。
- 2013年1月10日:凌晨3時發生火警,文化局列管之古蹟遭到祝融[6]。
- 2015年6月30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2021年8月26日,因集集-車埕間二號隧道襯砌遭擠壓剝離變形,預計於2022年9月30日恢復通車,集集線列車僅行駛至集集站,此段時間本站暫時改以公路接駁,因2022年5月18日的大雨,恢復通車時期再延後至2023年3月[7];又因為集集支線二號及三號隧道上方邊坡滑落導致壓迫隧道體與連通結構,需要先做邊坡防護工程再興建新隧道,需要延後至2025年底[8]。
車站概要
本站現由水里鄉公所委託車埕社區發展協會代售車票,但無訂票取票及代售他站各級列車車票之業務,此外,本站是臺鐵少數仍有販售名片式車票的車站(票面上印有「水里鄉公所代售」)。
本站行駛車輛為台鐵DR1000型柴油客車,等級為區間車[9]。另,本站有闢建本站與日月潭間纜車的計畫。
車站構造
設島式月台一座,現僅使用非靠站房側(B側),靠站房側(A側)已無列車停靠。
利用狀況
根據2024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150[1],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199名。
-2000年
|
年
|
年間
|
1日平均
|
上車
|
下車
|
上下車
|
來源
|
上車
|
上下車
|
1946 |
45,211 |
56,478 |
101,689 |
[10] |
124 |
279
|
1975 |
131,759 |
120,217 |
251,976 |
[11] |
361 |
690
|
1976 |
131,733 |
122,771 |
254,504 |
[12] |
360 |
695
|
1977 |
134,623 |
127,287 |
261,910 |
[13] |
369 |
718
|
1978 |
無資料
|
1979
|
1980 |
131,491 |
131,873 |
263,364 |
[14] |
359 |
720
|
1981 |
107,519 |
109,547 |
217,066 |
[15] |
295 |
595
|
1982 |
92,933 |
95,444 |
188,377 |
[16] |
255 |
516
|
1983 |
81,244 |
79,183 |
160,427 |
[17] |
223 |
440
|
1984 |
75,169 |
73,986 |
149,155 |
[18] |
205 |
408
|
1985 |
71,736 |
71,719 |
143,455 |
[19] |
197 |
393
|
1986 |
38,210 |
33,061 |
71,271 |
[20] |
105 |
195
|
1987 |
33,375 |
31,638 |
65,013 |
[21] |
91 |
178
|
1988 |
31,984 |
26,469 |
58,453 |
[22] |
87 |
160
|
1989 |
27,934 |
24,824 |
52,758 |
[23] |
77 |
145
|
1990 |
14,879 |
26,866 |
41,745 |
[24] |
41 |
114
|
1991 |
11,534 |
33,484 |
45,018 |
[25] |
32 |
123
|
1992 |
60 |
43,315 |
43,375 |
[26] |
0 |
119
|
1993 |
1,649 |
59,837 |
61,486 |
[27] |
5 |
168
|
1994 |
9,311 |
47,204 |
56,515 |
[28] |
26 |
155
|
1995 |
8,262 |
41,744 |
50,006 |
[29] |
23 |
137
|
1996 |
6,902 |
39,951 |
46,853 |
[30] |
19 |
128
|
1997 |
5,003 |
55,018 |
60,021 |
[31] |
14 |
164
|
1998 |
4,464 |
64,732 |
69,196 |
[32] |
12 |
190
|
[註 1]1999 |
2,897 |
38,198 |
41,095 |
[33] |
11 |
156
|
[註 2]2000 |
- |
- |
- |
[34] |
0 |
0
|
2001年-
|
年
|
年間
|
1日平均
|
上車
|
下車
|
上下車
|
來源
|
上車
|
上下車
|
[註 3]2001 |
20,338 |
126,591 |
146,929 |
[36] |
59 |
426
|
2002 |
26,533 |
150,356 |
176,889 |
[37] |
73 |
485
|
2003 |
30,830 |
176,742 |
207,572 |
[38] |
84 |
569
|
2004 |
25,068 |
124,486 |
149,554 |
[39] |
68 |
409
|
2005 |
72,613 |
135,823 |
208,436 |
[40] |
199 |
571
|
2006 |
102,455 |
145,957 |
248,412 |
[36] |
281 |
681
|
2007 |
90,395 |
126,677 |
217,072 |
248 |
595
|
2008 |
139,298 |
163,470 |
302,768 |
381 |
827
|
2009 |
133,129 |
148,647 |
281,776 |
365 |
772
|
2010 |
72,632 |
78,335 |
150,967 |
[41] |
199 |
414
|
2011 |
107,194 |
120,690 |
227,884 |
[42] |
294 |
624
|
2012 |
207,241 |
230,410 |
437,651 |
[43] |
566 |
1,196
|
2013 |
200,676 |
228,570 |
429,246 |
[44] |
550 |
1,176
|
2014 |
226,765 |
262,270 |
489,035 |
[45] |
621 |
1,340
|
2015 |
252,889 |
276,564 |
529,453 |
[46] |
693 |
1,451
|
2016 |
193,330 |
297,442 |
490,772 |
[47] |
528 |
1,341
|
2017 |
158,894 |
306,428 |
465,322 |
[48] |
435 |
1,275
|
2018 |
154,760 |
279,761 |
434,521 |
[49] |
424 |
1,190
|
2019 |
174,787
|
247,986
|
422,773
|
[50]
|
479
|
1,158
|
2020 |
152,765 |
166,143 |
318,908 |
[51] |
417 |
871
|
2021
|
79,935
|
81,298
|
161,233
|
[52]
|
337[53]
|
680[53]
|
2022
|
21,863
|
26,682
|
48,545
|
[54]
|
60
|
133
|
2023
|
34,597
|
40,053
|
74,650
|
[55]
|
95
|
205
|
2024
|
25,631
|
29,446
|
55,077
|
[56]
|
70
|
150
|
保存車輛
柴電機車
- R114柴電機車
- 此車於2016年12月停用,2019年9月經修復後將塗裝變更為47號孔雀藍後,移至此地保存。
- S316柴電機車
- 此車於2010年報廢後,移至此地保存,並於2020年變更為藍色塗裝。
客車、貨車
- SPK32749對號快車車廂
- 1970年由日本富士重工製造,共100輛,曾為台鐵客車單一形式最多車輛者。
- 3CK1573篷守車
- 1966年由世銀貸款購料並由台北機廠組裝,共100輛,為台鐵篷守車的代表車型。
- 25C10056代用行李車
- 1939年時,為了運送二戰時的人員物資而向日本購入的大型二軸篷車,曾作為代用行李車、代用客車、傷兵車、衛生車使用。
- 10C1216木造篷車
- 1920年由日本車輛製造,戰後改籍為10C1200型。
- 10R104木造冷藏車
- 1929年製造,共有10輛,為現存唯一的冷藏車。
- 15V2016通風車
- 1970年由日本汽車製造會社製造,共有50輛。
- 10K524家畜車
- 1967年製造,共有50輛,2000年代後部分車輛改造為10ES500型工程宿營車繼續使用。
- 35F20133平車
- 1974~1975年間,由唐榮鐵工廠製造,共有180輛,為台鐵平車中總數量最多者。
- 35GF6061代用平車
- 前身為35G6000型敞車,1958~1961年由台北機廠製造,後將側鈑拆除並改為平車使用。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地質結構 | | |
---|
主要地震災區 | |
---|
交通中斷 | |
---|
主要受損建物及設施 | |
---|
主要受損景點及古蹟 | |
---|
救災與援助 | |
---|
相關人物 (當時頭銜) | |
---|
地貌改變 | |
---|
紀念設施 | |
---|
紀念電影 | |
---|
震災重建機構 | |
---|
|
|